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 05: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东杰 手机号:0311——88809112 邮箱:yindongjie888@yahoo.com.cn
整理吾师李士懋先生在河北省师资学习班的讲课记录,不一定全面,由于时间关系,也未得到前辈们的校稿,望指正。
应该指出:湿症可以化热,也可以化寒;湿热之症可以在误治的情况下直接寒化,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周仲瑛先生指出:湿热为病有以发热为主,有以黄疽为这主,有以脘痞呕恶为主,有以头身困重为主,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到常见现代医学很多疾病。
当然,随着湿与热的偏重程度的不同,以及湿热在不同脏腑部位,如脾湿胃热、肝热脾湿、胆汁湿热,肠腑湿热、膀胱湿热等其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周仲瑛先生强调对湿热的辩证,察舌是极为重要的方法,并常常以苔腻的厚薄程度辩湿之多少,苔腻的部位在舌的前、中、后定上、中、下三焦,其中以色白为湿重,色黄为热重、色灰或黑为湿热俱盛。再参以问诊,口腻、口淡属湿、口干属热;湿多于热则口甜,热多于湿则口苦。
薛雪,字生白,号一飘,苏州人,康熙20年至光绪65年,轻医重文、重丹青、文学,但是又不能传世,所著《湿热病篇》传世,后世有人评《湿热病篇》杂乱无章!不然,它是实验的结晶——临床成就。①湿热病与伤寒、温病大异;②发现,湿热、暑瘟都必有湿;③发现正局与变局。
湿热症有寒化与热化《湿热条辩》《医学盲求》
原文35条 吴子疑加11条,故这里讲35条。
原文1条 湿热症(提纲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湿热症,是湿(阴)与热(阳)相合,这一理论形成了医学中三纲鼎立的问题,伤寒(阴邪)、湿病(阳邪)、湿热(阴阳之邪相合)。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湿热症(或病)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而湿热乃阳明太阳同病也。
湿热病如油入面,矛盾复杂,湿好治,热好治。湿热相合就不好治了。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脾伤出湿,内外相引,故病为湿病。
伤寒,邪从肌表而入,没有典型的症状,阳虚之体,寒热直入三焦。
温病:首入肺、邪入里、素体阴虚或口鼻而入。
湿温: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十之八、九。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指以脾胃为中心)故病多归膜原。
湿热症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在阳明经宗气实者入腑(胃),在太阳经者宗气虚而入脏(脾)
病势:伤寒伤阳,以天经传变,恶寒、脉紧。湿病伤阴,以气血传变,脉动数。湿热病,湿重伤阳,热重伤阴,以正局与变局传变。
湿热者面红不大,而面垢,表情淡漠或呆滞或嗜睡。
有热,火热急泻,有湿大便塘而不爽;小便有热;淋痛、赤数;有湿,小便浊而不得,故名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易阻清窍,上七窍与心窍,湿邪浊阻维清窍,但昏迷只是中度。口中粘,食不知味,鼻阻或涕,耳聋等。
湿热,中气不足九窍不得,称闭窍。
易阻气机、升降出入奇不有,例如:头如裹,是清阳不升;李东垣用升清阳的风药,恙活胜湿汤,胸清圹之野。两乳之间膻中,清阳不升,胸满痹闷。浊阴上故服满,清阳下而不消化。只要有湿、传变慢,病程也长。
伤寒:辩湿发汗,伤寒中风,伤阳为寒邪。伤寒太阳病不恶寒为温。
温病:辩凉透热,瘟温,缩热(更高),风瘟病,脉洪大,多睡眼,身重,壮火食品店气。
湿热:分热利温,分消走汇才可清,两个邪,故治以畅达气机,分消得湿,得湿之意,是从小便出《伤寒论》中讲有湿病内容,瘟疫非清即下,非下即清,血分症,没有讲热极动血、动风。
湿热不是三焦变症。
温热症:以脾胃为中心,脾主湿,兼两径之为正局(薛生白)乃太阳阴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阳之表四肢也,阳阴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症,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湿热症:乃阳明太阴同病也,居多。为什么以脾胃为中心那?阳明胃径(主纳)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阳明太阴居多。
脾胃同居中焦,有经络相通,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完全饮食的消化,脾胃同病,是因为有内湿,才有处因的问题,太阴(脾)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为湿热,饮食劳倦皆伤脾,邪气盛皆实,脾胃有病,清气不能升达,必影响上焦,从上焦到皮毛,肺气不通邪无处可出。
变局:(前提)湿热化热化燥,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故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三焦与心胞相表里,肝与胆为表里、脾胃都相火(壮火)三者相火内动,胆径走故耳聋。中医中同性相火,异性相拆。
脉:濡数。薛生白谓:“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失或缓,或优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临床一般濡数脉为多见,伤寒病可出现相对缓脉。
原文2条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恙活、苍术皮、薄荷 、牛旁子等味,头不痛者去恙活。
阴湿伤表,发热、发胸痹,口渴不饮,脉濡缓,用辛散透,夏用香薷,冬用麻黄,苍术皮发汗解表,其方治疗湿在表,脾湿、内外和治肝胆的阳气升发,才能使脾胃的阳气运,故十一宿统于胆、肝苦急: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风药能胜湿,能疏肝也。
原文3条 湿热证,有汗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疼,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皮,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阳湿伤表,阳湿为实,阴湿为虚;湿热症必先有内伤,而后才受外湿,湿邪在肌催,故汗之不下;湿邪当化,而不是发汗。
应该发热,热比湿重,脉濡数,苔舌小红,由湿热上蒸,头汗多;身上酸、沉、胀为湿重。
湿热症重点治湿、热无所依扶;宁可热化也不可寒化。
方中用鲜荷叶,升清即可化浊;用桔梗开肺、肺通调三焦、湿可去。
原文4条 湿热症,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吴鞠通痉症四条,诸风吊眩皆在肝,分实肝风,虚肝风,寒邪也能产生痉,另痉有寒、热、虚、实、小儿九痉。
金匮三痉:刚痉(无汗痉)、葛根汤,柔痉(有汗痉)、瓜蒌桂枝汤;热痉、大承气汤。
湿不能致痉,知者干虑有一失。
原文5条 湿热症,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薄,至宝丹等味。言厥阴、变局、湿邪化热伤阴,化燥而肝风内动;气分的热胜,火动生风,风火走窜经脉为痉,内走膻中为厥。舌质红,苔黄;有苔病在气分;无苔病入营,舌降,身热夜重,手脚凉,有神志轻谵语;重昏迷,或不眠,脉弦细数或弦而紧,清瘟败毒饮,加紫雪丹。
原文6条 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开泄不效者,温热温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通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
多饮酒后阳明实热,组织广泛的病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狂笑,病或结于肺或结于胃;笑往,有结于上、有结于下。
痉厥的脉不同或洪数或沉而细;无形热、脉洪数,以白虎汤治之;有形热、脉沉而实或沉而细,以大承气汤治之。
脉:痞洪燥实坚。叶天士(12条)腹气不通,胃气不降,通大肠可以泻肺水;用蜜煎药。寒不下行,热下(巴豆霜、桔梗)治小儿惊,用青黛加巴豆霜,或一稔金(内含马豆霜)。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5:5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原文7条 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
舌焦红,阴液不足,舌缩舍或脉细而数而发班。金汁指大便水、蓄地下一年,其解热毒效好。方诸水,为河蚌内液,另有老母猪尿治表疹。
原文8条 湿热症,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薄、六一散等味。寒热如疟、先寒后热、实病是湿热;湿热阻遏膜原,表里不通,阳气在内、头痛如劈,背痛如杖,腰痛如折;肝虚病人也能有寒热如疟(厥阴);肝虚病人,白日寒、晚上热、腹气上攻,乌梅丸口服。
有五心烦热,过去都认为是阴虚,不然,阳虚也可以,湿热也可以。
出者为阳、入三阴,正气虚不能祛邪,少阳出者为阳,入者三阴,柴胡辛味药用可。
肝虚了,阴阳不调,热极生风,实风,不超过三分钟,角弓反张,神志暂无,呼吸停。虚肝风,局部地抽搐,呼吸不停,神志清楚。阳明热胜而生痉。
另有虫痉、生气、使气机逆乱,发生气血逆乱,都可能发生抽搐。
槟榔、草果、厚朴三药合用直到巢中。
达原饮,应用脉濡数,或脉濡滑数,舌苔黄,恶寒者或寒热往来者。
原文9条 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1、上焦,蒙绕,宜宣土,用三仁汤。
病在三焦 2、中焦,腹满,宜畅通,分消走泄。
3、下焦,二便不利泄下,宜滑。
肺主气,相府之官,它管一身之气,通调三焦,五经并行。用药气薄者阳中之阳,气厚者阳中之阴。湿热在里宜用恙活胜湿汤。
原文10条 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香,蔻仁,杏仁,枳壳、桔梗、玉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草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治疗时常用平胃散,加厚朴、苍术、草果。如用寒药会出现寒化。用药时化热化燥也不能寒化。化湿为重点,用方大同小异;湿热症以脾胃为中心,治脾胃的药通用。
原文11条 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解、通草等味。9条、10条、11条湿重于热,里症问题,湿遏热,湿热相合,化火化燥,胃中津耗,阴不能制阳、病很重了。
1、湿重于热
有比 2、热湿并重
3、热胜湿
自利——下得水样便,小肠的问题(脾胃管理大阴)宜分清秘浊、得小便。
溺赤——化源滞则溺赤。脾不转津则口渴。湿(阴)热(阳)邪,治须佐入桔梗、杏仁、大豆黄卷、开汇中上,源清则流自洁、不可不知。
湿热化火,相火冲炽三焦可产生痉厥。
原文12条 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草蒲等味。
舌遍体白、指舌苔、白苔满布,是湿胜指标症。湿邪的程度与苔白的多少成正比。其变化、寒化与热化。
寒 化 热 化
1、白苔 1、白苔
2、黄苔 2、白厚苔
3、深黄苔 3、黄苔
4、黄苔有刺 4、灰而干热极
5、黑苔而干 5、黑苔滑
12条包括提纲症,有脾胃的症状,下利、脘满;阳明之表、胸痹、腿沉,以湿为主,脉濡缓;寒湿重、中焦有湿邪重重,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等味;湿邪重一般不宜养阴,会病胜不解。
有两种情况要养阴:
① 湿未化津(阴)以伤,舌白厚而干,如碱块湿解象或如干粉,加甘寒升津之品、而不宜花粉、石斛等。
② 白苔绛底,湿遏热浮,加养阴的生地、元参。
以将舌苔松、化好,但也有密者数月都松化、化不开。故要知其常,也要知其变。
治胃中湿热,用甘露饮,二地、二麦、石斛。
以上为湿重热未化,以下热慢慢大。
原文13条 湿热证,舌根白,舌尘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寇仁、半夏、干菖蒲。
常因用黄连等苦寒之品,阴遏出现热而不化,在上焦湿热,故心烦或胸痹。在中焦湿热,故脘满而胀、利。
由于在上焦、湿、脉濡,热出脉数,独寸旺。
原文14条 (此条湿热极重)湿热症,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宜草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用,或加皂角、地浆水煎。
痧证,干霍乱,又称筋火;胸脘满闷,没有量化,只是用词来表述;气闭,神志衰失、有神志障碍,身上痧点隐隐,舌白苔绛底、脉沉或浮、或细、或滞,在这里又要看成虚脉;肝的真脏脉如刀刃,肾的真脏脉如按石。
《痧证全书》等书籍对痧证有一些专著;痧证:湿热浊阻气机,气血瘀涩、痧点青筋、胸闷乱、头懵、脉沉滞。试痧法(流传于民间,难登大雅之堂),嚼生黄豆,病人觉其味甘甜,而无生豆味,或吃生芋头,嚼后不涩。
治法:双腿腘窝处拍打后放血;刮瘀,先胸胁、后刮后背。如果不出血,毒在内凝滞故亡。
药物:通关开窍,畅通肺闭,用红灵丹吹入鼻、槟榔、六一散清热利湿,皂角辛烈通关窍,用地浆水(黄土水)煎药解毒中,得涕生、无涕死,气机通就有救。或用开关散、行军散。宜草果。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5:53: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原文15条 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脉细数为阴虚阳无故数;舌光如镜为阴亏;阴虚气滞,以阻气机,胸中皆痛、耳聋、干呕、痉厥必见之症。
注意:胸为阳明之表,胃气达肺,宜甘寒药味,本条药方可加川楝子、知母;行气药独川楝子不燥、惟知母清热养阴而不腻。
原文16条 湿热症,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湿胆加瓜蒌、碧玉散等味。
阳明与少阳同病,舌苔滑腻,脉弦而濡滑数,木火上逆,胆不输,口苦,咽干,头晕,有木火,舌红苔黄腻,宜温胆汤祛痰,调理胆的功能,加瓜蒌宽胸祛痰;碧玉散为六一散加青黛,用来清理湿热。
原文17条 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火性炎上,欲火,必入胸到肺,肺不受又回胃,故呕吐、打膈、呕血。气机是向上的,故不用泻法,宜川连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非苏叶不能通也。苏叶、辛香、解郁、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一身湿热皆化。
原文18条 湿热症,咳嗽昼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于肺络,宜葶苈、枇杷叶、六一散等味。
五脏六腑都可以致咳,虚实寒热都可以致咳。
清络饮:治太阴咳嗽。
鲜荷叶边、鲜竹叶心、西瓜翠衣、丝瓜皮、扁豆花加桔梗、杏仁、麦冬、知母。
首先有提纲症,先恶寒、胸痹(为心见之症);暑为阳邪、热症,易伤津耗气,首先入阳阴(首用白虎汤)脉洪大、大渴、大汗、大热,人但知暑伤肺气则肺虚,而不知暑滞肺络则肺实。泻肺水,枇杷叶降肺气,肺濡数、苔白、或黄、腻黄。葶苈大枣泻肺汤,二药主要泻肺水;李时珍著《本草》葶苈、辛苦而寒,肺水贲郁满急,非此不能除;有很强的降肺气作用;葶苈子也不可治,用十枣汤或甘遂半夏汤,主之悬饮,胸腔积液,咳两胁震痛。
原文19条 湿热证,十余日,大热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余邪留滞经络,宜元米汤泡白术,隔一宿、去术煎饮。
去其气,不取其味,走阳不走阴。另用赤小豆衣,晚蚕砂,行气药大多燥,不可用,宜用金樱子散或川楝子,久病大病后,元气大伤,不应该用重剂,故用黄米汤泡白术,益胃养身。
刘渡舟先生(锦州人)久病胃伤,用重剂不能吸收,胃不能运化饭食,反到或食积,就成了致病的物质,药也一样,故用小米粥加上人参粉而愈。用虎狼之品(大泻大补是非死不可)致人于死地。
补土鼻祖李东垣指出:脾虚不运、不可重剂、饥饱劳碍,欲速而不达,提昌小剂量调解,轻可去实的方法调解人体的功能。
如用方:黄芪五分(1.5克)人参三分(1克)柴胡二分,白术二分,陈皮二分。
原文20条 湿热证,数日后,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者,营液大亏,厥阴风火上升,宜羚羊角,蔓荆子,钩藤、玄参、生地、女贞子等味。
阴虚阳无而化风而痉,肝风上逆,伤营血不荣筋而痉(肝气虚),为什么不厥?昏厥热入心包,加痰而厥,无痰轻,有痰昏迷重,不厥是神志正常。为什么头痛、阴虚不能养肝,肝阳上亢,脉弦而数;不是实热,阴虚的不能制阳,而阴虚发热,脉搏弦细而数,浮阳后舌光绛,全骨红(桃红)脉浮而数(危象),故养阴平肝,投剂以息风以标,养阴为本。
原文21条 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四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湿病发汗,昔贤有禁,为什么内闭,暑邪入阳明,似伤寒,火克金,肺气贲郁、恶寒发热,胃气不能发,就可无汗,真热假寒,故称内闭,脉洪大而数,左脉小于右脉。暑邪,先伤气,热极而恶寒,表气不通。湿痛禁汗,此不微汗之,痛必不除,指是的止汗。湿痛发汗,恶寒重,切记!
张仲景治暑加湿用白虎加茶术汤,香薷加金银花、扁豆花,轻可去实;阴湿有汗,阳湿无汗;阴湿无热、脉濡缓,阳湿有热、脉濡数。
原文22条 湿热证,数日后,或吐下一时并至者,中气亏损,升降悖逆,宜生谷芽,莲子、扁豆、米仁、半夏、甘草、茯苓等味,其则用理中法。
湿热寒化,清阳在下而成得,浊阴在上而胀(腹)《内经》吐下之后无完气。用六和汤,健脾化湿,加生麦芽升胃气,脉缓不力、舌淡、不食、脾以生为健,加一点风药,效果更好。
原文23条 (变局)湿热证,十余日后,左关法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血液内燥,热邪传入厥阴之证,宜仿白头翁法。
逼热邪入厥阴(属风木)故便血,热邪入肝血,脓血杂下。下利都是脾胃的升降失可,脾胃本身的病变或其它影响了脾胃功能。白头翁入肝径,清肝凉肝,有风不动,无风始摇,故能燥湿(注意)。
薤白治下得,除大肠滞气;肝寒、肝阳不足而吐泻用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虚(阴)阳亢,风火走窜阳明,养阴酸敛加固涩。苦寒之药伤脾胃,惟有黄连坚便,而厚肠胃;胡黄连,泻下,不能代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5:5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原文24条 湿热症,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得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热邪直犯少阴之症,宜仿猪肤汤凉润法。
尺脉左为肾阳,右为命门火,脉应细数而兼无力;咽痛原因很多;火有实火,肺或肝,可清;虚火,气虚血虚、水专职。另外,寒闭喉结,脉紧者必咽痛,见伤寒内,少阴症,亡阳必咽痛,少阴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下得分为厥阴,用白头翁汤;少阴用猪皮加蜜,养阴之法;肾主中藏,肾不足下利。
原文25条 湿热症,身冷脉细,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宜人参、白术、附子、茯苓、益知等味。
湿可以伤阳,热邪可伤阳,壮火食气,湿热也可寒化,中医说的热,是一组特异的症状。合理扶阳逐湿,口湿为少阴症,乌得亡用寒凉邪,脉沉而数有力(燥数),大实证;沉而细,细阴血不足,无力阳气虚,回阳加佐一点阴药,如人尿、猪胆汁,虚极后脉浮大,阳气浮脱,故反佐用药,身冷。①阳虚;②邪气阻遏;③寒邪外吸。未寒、肢冷、得衣相火而解。
阳虚、胸痹,阳虚血运不畅,脉沉无力或尺脉细弱无力占78%,辛甘化阳,桂枝甘草汤,少阴虚寒照样口渴,少阴症多下得。药用,参附汤加白述,茯苓、益智等,加于姜、附子理中汤。
原文26条 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得,湿困太阴之阳,宜仿缩脾饮,甚则大顺散,来复丹等法。
暑月为阳气外泄,阴气内耗之时①阻热亢胜,白虎汤加苍术,②阴暑,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湿宜散,神变化末测为之神。脉濡缓、沉细无力太虚,湿胜而濡,湿困脾。
大顺散:甘草30斤,干姜4斤,杏仁4斤,肉桂4斤,共炒研散,每服二钱,脾主升降,湿为阴邪。甘草和中,脾虚而生湿。
来复丹:沙仁、草果、包梅、甘草、干姜、扁豆。治真寒假热,阴虚格阳,如烤如烙,燥热脉浮而大,阳脱,面如妆,硫黄,岩精后,火硝。
应该用通脉四逆汤。
原文27条 湿热症,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瞑则惊悸梦惕,余邪内留,胆气未舒,宜酒浸郁李仁、姜汁炒枣仕、猪胆皮等味。
治神魂不安,温胆汤;梦游,魂,精神往来,西医讲的中枢神经……;五脏都有神,有人提出:脑主神明?湿邪由于胆中,酒气独归胆也,用郁李仁以泄邪而以洒行之,枣仁之酸,入肝安神,而以姜汁制,安神而又兼散邪也。
原文28条 湿热症,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胃气不输,肺气不布,元气大亏,宜人参、麦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鲜莲子等味。
急救,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治精气欲脱,喘合欲脱,脉搏散大,散是阳化无定中,酸能化湿药独木瓜,正亦大伤,故见证多气虚之象,理合清补亢气。三才汤:天麦、地黄、人参。《伤寒》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冬、人参、半夏、生姜、甘草。
原文29条 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茎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语亮,乃汗出过多,卫外之阳暂亡,湿热之邪仍结,一时表里不通,脉故伏,非真阳外脱也,宜五苓散去术加滑石,酒炒川连、生地、芪皮等味。
脉伏主寒、伏主凝有力,火郁(伏燥)邪阳;战汗、先寒而汗出。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5:5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原文30条 (5、6、7、8都是痉)湿热证,发痉神错,独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是辛温之品煎汤重洗。
阴缩为厥阳之外候,合之足冷,全似虚寒……,热入骂立……上房顶,热邪抗胜,不与上同。
瘀血结,瘀热:
① 少腹集结,少腹板(壮)硬、满、痛。
② 其人如狂(如见鬼状是一回事)烦燥,坐卧不宁。
③ 热入血分动血、尿血、便、阴道出血。
④ 小便自利血正泣,脉沉数涩,舌绛红、桃仁承气汤(轻用),重用抵挡汤,水蛭、大黄、桃仁、虻虫(刘渡舟先生用来治冠心病)
原文31条 (参看9条)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忱,眼欲闭,时澹语,浊邪蒙闭上焦,宜涌泄,用积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楂、无汗者加葛根。
宜涌吐,引胃脘之阳而开胸心之表,邪从吐散,浊邪用辛开苦降,升提肺气;若投轻剂,病必不除。《湘濡医集》308页,肝昏迷前期,肝硬化腹水。脉濡数,口中秽臭,用茴陈18克,白营蔻仁6克,藿香12克,黄苓9克,滑石12克,通草6克,石菖蒲8克,连翘12克,厚朴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肺气机不通了,重点开气机,否则逼热入营。
原文32条 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隐营分,宜大剂犀角,紫草,茜根、贯众、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味。
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不第凉血,并须解毒,然必重剂乃可奏功;冲脉,男女皆有;热邪动血、出血、动风、昏厥。
诊断要点(中医看病难识症)
1.有外感,加上有有经时来时断,或量多了,或量少了。
2.寒热如疟,体湿高或自觉热。
3.胸肋满胀,肝胆经络不通。
4.谵语、昏迷、胸腹痛(郁热阻滞),目如见鬼状。《伤寒论》、《温热论》中都谈到热入血室。
①血来了,②血结,③谵语,热入血室,汗血者愈。
原文33条 湿热症,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汇,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逼而上下失血或汗血;气分有逼热入营,脉滑数实有力破血亡行,热入血分。再障有三关①贫血;②感染;③出血。宜清瘟败毒饮:地连苓,丹石枙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瘟邪泻毒亦滋阴。
急急透斑为要(古籍)要辩清症,透斑病可愈?流脑发斑致死,其发斑快;再障血小板四万以下出血,可有的人血小板不足球万没有出血?有人讲:病毒感染透斑,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发斑不能透。中医讲:疹出太阴(肺经);斑出阳明(胃经)。另外,中医治鼻血服麻黄汤,红汗出鼻出血解。
原文34条 湿热症,七八月,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开凉汇,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厥阴,主客浑受,宜信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等味。
春生少阳(肝胆)之气,全身十一官取决于胆,暑热先伤阳分,然病久不解,必及于阴,阴阳两困,气钝血瘀而暑湿不得外汇,遂深入厥阴,络脉凝瘀。脉弦而硬,风、痰、瘀互结。用三甲散:地鳖甲虫蚕桃治之,另外现代药理研究:三甲散对痴呆症中,早老性痴呆有效。
此外,我们研发了软脉胶束:大概组成,胆南星、水蛭、菖蒲、黄连、首乌、鳖甲等味。功效:化痰、祛风、活血。
原文35条 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扌弱,,津枯邪滞,宜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若脉有力,大便不通,大黄亦可加入。
苔黄起刺为热胜湿重;脉弦缓是有胃气,大病去后;囊缩、舌硬为肝风内动(虚风)注意肝有实气与虚风之分。调养时注意少用或不基础寒之味苦寒之药以伤脾胃。以养胃津,苦脉有力,大便不通,用大黄,汇下后停用。后以甘寒之品如芦根、鲜稻根、甘蔗、茡荠等味。
最后我们系统地将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分类,用图表说明作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说作者为什么这么排列篇条。

总 论
一、湿热
正局:1.湿伤于表:Ⅰ.阴湿2;Ⅱ.阳湿3
2.湿热浸入经络脉隧4
痉证鉴别:Ⅰ.热入营阴痉厥;Ⅱ.热结阳明;Ⅲ.气营两
3.邪伏募原8
里:Ⅰ.正局:①湿重于热:a.湿蒙上焦,b.湿伏中焦,c.湿流下焦,d.湿伏重症;②湿热并重:a.湿热参半,b.湿垫闭阻(痧症)。
Ⅱ.变局:①外兼少阳三焦:a.胃液受动,胆火上冲;b.木火上逆,中夹痰饮;c.胃热移肺,肺不受邪;d.咳喘…热入肺络;e.余邪留滞…善后。②内兼厥阴风木:a.厥阴风火上升,b.移前。
二、暑湿—(正局)暑伤于衷(阳暑)—暑伤于里
Ⅰ.正局—寒化(阴暑):
1.太阴虚寒下利(下利鉴别);
2.热入厥阴下利;
3.少阴化燥下利;
4.少阴寒证(寒证鉴别);
5.湿困脾阳;
6.卫阳暂亡;
7.下体外受客寒;
8.善后:①余邪内留,胆气未舒,②肺气不布,元气亏虚。
Ⅱ.变局:1.湿蒙上焦(外兼少阳三焦)气分;
2.热入血室,血分;
3.热入营血而动血(后遗证);
4.气钝血滞;
5.津枯邪滞。

有问题请和我联系!
6
发表于 2007-1-21 12:3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再读《湿热病篇》•清•薛生白

有问题请和我联系!印东杰作11-88809112

-=-=-=-=- 以下内容由 印东杰2007年11月03日 05:39am 时添加 -=-=-=-=-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辨书》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明确揭示:只有博览群书,广事临证,才能真正认识疾病;反复经久的诊察脉象,才能确切的通晓脉理;多次反复使用药物,才能通达该药的药性及疗效。
  从医与治学,如果说“勤求”、“博采”,是仲景多维求协论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创新运用中的典范,本格言则是对多维求协论在治学之道方面的精辟阐述。所谓博、多、屡,都是指广泛、大量、多次等。三字中任何一字,都包含着“多维”。而知、识、用等手段,无疑皆为“会”或“能够”而为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0:22 , Processed in 0.0536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