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7 13: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9/12/07 01:35pm 第 2 次编辑]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的生成都是来源于水谷的精微,但又各有其特殊的本质。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全靠脏腑的功能活动,而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又依赖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
  这些营养物质由于脏腑机能活动而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与滋生。它们之间是互为消长,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气
  (一)气的生成及其作用
  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一是指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生成来源:一是与生俱来的,称“元气”,藏之于肾,又称“先天之气”。一是吸入自然之气和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两者结合于肺,称“宗气”,藏之于胸,又称“后天之气”。先天和后天之气,是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结合起来,名为“正气”,亦称“真气”。由于气的活动范围及其作用不同,而气的名称,亦因之而异。

  “正气”为诸气之本。各种不同名称之气,都是在正气支配下发挥作用的。人体各部的功能以及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过程,无不体现于气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气有温煦、保卫、化生、固摄及动力等作用。

  “元气”受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元气通行于全身,能激发和推动脏腑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宗气”上出气道以司呼吸,下注心脉以推动血液的循环。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和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生理活动机能等,都和宗气的盛衰有关。
  宗气中具有营养作用的部分,经肺入血,称为“营气”。行于脉道之中,运行于周身上下,表里各部,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宗气输布于体表,行于脉外的部分,称为“卫气”。宣发于体表,充盈于肌肉、膜理、皮肤之间。具有温养肌肉、皮肤,滋润废理,管理毛孔开阔和防御外邪的作用。
  
    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为"荣气"。营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1)组成与分布   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循脉上下而周流于全身。   
(2)主要功能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机体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为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卫气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   (1)组成与分布   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其特性是"疾滑利"。卫气的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主要生理功能   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控腠理的开合及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和卫气,皆生于中焦,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二者之间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另有把脏腑的机能活动,称为脏腑之气,简称“脏气”。如肺的呼吸机能称为“肺气”;胃的饮食消化机能称为“胃气”。还有心气、肝气、脾气、肾气等。脾胃居于中焦,故脾胃的机能活动除称脾胃之气外,又称为“中气”。它具有增强消化、吸收,升清降浊,统摄血液等作用。

  (二)气的病证
  气来源于脾肾,出入升降于肺,疏散发泄于肝,帅血贯脉行于心。由此可见气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某脏发病都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不同气的病证。一般临床常见气的病证,不外气虚、气滞和气逆等。
  1.气虚:
  造成气虚的原因,多系体质虚弱或久病失调以及各组织器官机能衰退。其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心悸,自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脉虚等。此外,脱肛、子宫下脱等,亦属气虚的范畴。
  2.气滞:
  气应通畅,周流全身,一旦精神抑郁,情志不舒,或因食滞,痰湿郁阻,影响气机不得宣畅,均可引起气滞。其主要表现为胸痞院闷,胁肋胀痛,腹痛食减,便秘,痰多喘满等。
  3.气逆:
  外邪束表,邪迫肺胃或停痰留饮,积于中院或肝气抑郁,横逆犯胃,都可导致肺失肃降或胃失和降,而致气逆。其主要表现为喘咳,呕吐,暖气,呢逆等。

    血
  (一)血的生成及其作用
  血是营养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血的化生来源有二,一是来源于水谷的精微。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吸收,其精华部分通过脾的运化上输于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而变成血。一是“血之源头在于肾”,因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髓为化血之源。
  血内的精微物质,循环于脉道之中以滋养人体。凡皮肤、肌肉、筋骨和脏腑等,均须血液供给营养,才能维持其功能活动。故有“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等说法,这都是由于血的灌注和营养而起的作用。
  (二)血的病证
  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全身,血液所以能够正常运行脉中,周流不息,主要是依靠心气的推动,肝脏的调节,脾气的统摄。因此,血的病证和心、肝、脾三脏密切有关。临床常见血的病证,不外血虚、血瘀和出血等。
  
  1.血虚:
  血虚是指血量不足。一是由于某种因素所造成的失血引起血虚;一是久病血虚,如脾胃病日久不愈,影响血液化生而引起血虚。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指甲色谈无华,眩晕、心悸、气短、疲倦无力,手足发麻或脉细等。
  2.血瘀:
  是指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如热邪灼伤脉络或外伤等,促使血液渗出脉外,停滞于体内或局部而言。因经络受到换血的阻滞,故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痛处不移,痛如针刺,得温暖不缓解,皮肤呈现紫斑,舌质紫暗或有痪血点。
  3.出血:
  出血原因颇多,凡外邪传里化热,热入血分,迫血妄动;肝胃郁热,热伤脉络,中气下陷,脾失统血;跌扑损伤等,均可出血。其主要表现为吐血、皿血、咯血、便血、尿血或耳、目、肌肤等处出血。此外,还有女子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津液
  (一)津液的生成及其作用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中清而稀的为津,浊而稠的为液。
  津液也是由于饮食水谷所化生。饮食水谷经胃的消化,肠的吸收和脾的运化上输到肺,通过肺气的肃降,敷布于全身。一部分随卫气的运行而敷布于体表、皮肤、肌肉等组织间,这叫做津。它具有润泽和温养皮肤肌肉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注入经脉,随着血脉运行灌注于脏腑、骨髓、脑髓、关节以及五官等处,这叫做“液”。液在耳、目、口、鼻等器官,可转化为泪、涕、唾、涎、汗等。液具有滋养脏腑,补益脑髓,润泽孔窍,滑利关节的作用。
  津和液虽然名称不同,但其来源、功用是一致的。在临证时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常津液并提。
  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律液随着气血输布于全身,在输布过程中,滋养组织器官,其中剩余部分,通过汗、尿排泄于体外。
  (二)津液的病证
  津液的生成、分布、调节,和肺、脾、肾、三焦、膀肮等有密切关系。其中某一脏腑功能失常,都会影响到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而引起病变。
  当高热、汗多、吐泻、过利小便等,都可导致津液的损伤。如热性病,高热、汗多、口褐、尿黄量少、便秘、烦躁不安等,多是热盛耗阴津液不足的表现。
  若脏腑功能失调、津液环流障碍,排泄失常,可导致津液潴留,出现痰饮、水肿等。


    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津液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不仅是同出一源,而且是相互为用的。
  血和气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不仅血的生成与气有关,而且血的运行也要依靠气的推动。所以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论点。气血的病证,常是互相影响的,故气病后可引起血证的出现,如妇女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初病胁肋胀痈,胃院满闷等,继之又可出现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经闭等症。同时,血病亦可引起气病的发生,如失血过多,可以引起气短、自汗、肢冷等气虚证。因气的盛衰能影响到血,血的盈亏也能影响于气。在临床上往往气与血互为因果,相互为病。
  气血和津液的关系是:津液是血的组成部分,其生成、输布和排泄都离不开气的作用。津掖的损耗,会使气血同时亏虚,而气血的亏虚,津液亦必然缺乏。例如病人在大汗、大吐、大泻耗损津液时,会出现少气、心跳、四肢发凉、脉微细等气血亏虚的证候;大量失血以后,会出现口渴、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证候。

  总之,气血津液是互相化生,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具有营养和保卫全身功能的循环体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类经》说:“虽卫主气而在外,然而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而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已。”)

   总之,精、气、血、津液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它们的生成与转化,又是脏腑生理功能联合活动的结果。它们(营养物质和机能活动)之间是互为消长,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精、 气、血、津液等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样波长此消,彼消此长,不断的消长。这种矛盾斗争正是人体不断发展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又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的平衡。 ‘ 临床上的观察:精、气、血、津液充足,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健旺;反之,这些物质缺乏,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萎靡不振等。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即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故属于阳;血、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于阴。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
发表于 2009-12-7 14:19:12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千秋总版主传授中医基本知识,普及中医功莫大焉。
3
发表于 2009-12-7 15:05:34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体液平衡
  体液(body fluid)的主要成分是水、电解质,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具有相对稳定的酸碱度,其稳定状态为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
  一、水平衡
体液的量与年龄、性别和体形有关。成年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女性占55%,婴儿占70%。成人总水量的2/3在细胞内,1/3在细胞外。细胞外液约3/4存在细胞的间隙里,称细胞间液(组织间液);1/4在血管内,称血浆。
细胞间液分为功能性细胞间液和非功能性细胞间液。功能性细胞间液指能迅速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维持体液平衡的那部分液体。脑脊液、关节液及消化道分泌液等属非功能性细胞间液,构成第三间隙,在维持体内体液平衡上所起的作用很小,但在病理情况下,第三间隙积液增多如腹膜炎病人腹腔内大量渗液,亦会导致体液失衡。
正常人体中的液体在各部位的分布相对恒定,它们之间不断进行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相对稳定的。
  通常每天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排出水分约850ml,这部分水的排出是感觉不到的,也是不可控制的,称为不显性失水。为了消化食物,胃肠每天分泌的消化液约为8200ml,但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被重吸收,只有150ml左右的水由粪便排出。成人每天从肾脏排泄固体废物一般不少于35g,每克至少需15ml尿液才能溶解排出体外,因而每天尿量一般宜维持在1000~1500ml。以上可看出,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量最低限度为1500ml,较合理的为2500ml左右。
4
发表于 2009-12-7 15:07:17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内环境】
  体液(body fluid)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占总体液的1/3,细胞内液占总体液的2/3。
  定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指血浆和组织液。因细胞外液深居于身体内部,所以名为内环境,用来区别于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境。
  血浆(plasma)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在循环器官作用下,在心血管系统中川流不息,并与其它细胞外液相通(组织液和淋巴),从而构成全身的体液联系。
  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和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lymph)。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脑脊液:是脑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组织液;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其实,我们可以把脑脊液理解为组织液,其组织细胞就是脑细胞。
【主要成份】
  血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等。
  所以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
5
发表于 2009-12-7 15:10:41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不与血浆直接接触的,因此,这些细胞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浆不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是,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膜,于是水分和一切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物质,就在这两部分体液之间进行交换;细胞所需要的氧气等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组织液。由于组织液不断地形成,以及组织液不断地回流入血液,因此为细胞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就是这样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一方面与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液交换;另一方面与肺、肾脏、和胃、肠等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从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和交换过程可以看出,血液循环正常地进行,就可以避免内环境中物质因不断地被细胞利用而耗竭,有助于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相对恒定,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就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体内细胞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我们所吃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些营养物质溶解于血浆中,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中,被组织细胞利用。外界空气随着吸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肺泡壁很薄,它们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此时,肺泡里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被组织细胞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就是这样被组织细胞吸收的。
  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对人体细胞有害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扩散进入组织里的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循环系统。当血液流经肺泡壁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此时,肺泡缩小,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酸、尿酸等形成尿液,通过排尿排出体外。一部分代谢废物也可通过皮肤排汗排出体外。
  从以上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所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所交换的氧,都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运输给体内的所有细胞;而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到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可见,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的。
6
发表于 2009-12-7 15:59:15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值得有志于中西医结合者学习。
7
发表于 2009-12-7 16:32:38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吗?
    西医认为:从以上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所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所交换的氧,都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运输给体内的所有细胞;而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到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可见,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的。
   中医认为: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即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故属于阳;血、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于阴。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津液的生成、分布、调节,和肺、脾、肾、三焦、膀肮等有密切关系。

     中西医究竟是什么关系?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12月07日 04:33pm 时添加 -=-=-=-=-
     西医认为:从以上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所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所交换的氧,都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运输给体内的所有细胞;而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到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可见,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的。   
     中医认为: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即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故属于阳;血、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于阴。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津液的生成、分布、调节,和肺、脾、肾、三焦、膀肮等有密切关系。
8
发表于 2009-12-7 17:09:04 | 只看该作者

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在这里引入了西医的人体氺及电解质平衡理论,以及人体内外环境交换和平衡的学说。我感到这很好。这可以使我们能很方便地平行的和交叉的,对比和联系中西医两种学术观点。我非常赞赏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这一做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6:49 , Processed in 0.160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