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7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新认识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9 06:5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者仁术也,这是社会学的定义。
     医学,是维护人体稳态(健康)的智慧。他不仅仅是一类技术、一门科学、一种学问,而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
     医学的任务:1  维护人类的个体心理健康;2  维护人类个体功能稳态;3  要求整个社会为维护个体健康做出努力;4  为维护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平衡做出努力。医学是维护天人合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医学(维护健康的智慧),在人类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6:58:47 | 只看该作者
      医者仁术也,是为仁政服务的,具有天然的、为人民服务的特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社会转型不谋而合,用“仁术”改造西医技术,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太广,不是医学界能够解决的,希望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7:27:2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
        1     指导思想不同:阴阳五行;机械唯物论
        2     参照系不同:功能;结构
        3      方法不同:取象比类;科学实验
        4      思维方式不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
4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10:41:2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发展到现在,中医的发展必然是把西医解构,使之中国化,实现中西医融合是必由之路。
      不是中医现代化、科学化,而是西医中国化,实现中西医融合。

点评

“不是中医现代化、科学化,而是西医中国化,” 这个认识我赞同,但是要改变我国的西医现状,恐怕要从价值观的改造入手:从唯利是图(医院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挖空心思)改变到治病救人上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9 09:42
见解超迈!中西医融合是西医中国化,高!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是怎样使中医同化、兼容西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4 14:59
5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09:19:15 | 只看该作者
屠呦呦,青蒿素,是“西方科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青蒿里面,可不完全是青蒿素,还没有“科学”出来的东东太多了。西方科学还需要继续中国化。

6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09:23: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之争,几百年了,还在争论,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唯物论中的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自马克思开始,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争论。诸如此类。
      学术争论,有时候的确反映了世界观之争。   
      辩证唯物论,既与机械唯物论斗争,还要与唯心论、二元论、多元论、形而上学……斗争。无怪乎称为:斗争哲学。这些问题,我们是门外汉。还是到此打住为好。
       不管懂不懂,中西医之争的结局必然是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融合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或者说: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实现中西医融合。

      
7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或者说:在太极阴阳-系统矛盾观的指导下实现中西医融合。
8
发表于 2018-2-14 14:01: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8 23:27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
        1     指导思想不同:阴阳五行;机械唯物论
        2     参照系不 ...

中西医学临床诊治的本质区别
The Intrinsic Qual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悉尼  张有和  Zhang YouHe Australia
   

【内容提要】临床实践是检验医学理论的最好尺度,也是中、西医学临床诊疗本质区别的关键所在。西方医学长于〝现代病因病理〞诊治,能充分运用新科技,与时俱进,但忽视了大量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及时有效诊治,且在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的诊疗上存在盲区;中医学以症状、体征为依据,以寒、热、虚、实为基点的证候划分和诊治,在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疗效卓著的医疗经验,客观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整体和个体医学体系,其学科定位是〝状态应对医学〞。中、西医学在临床实践和学术上形成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的关系。

点评

先生的大作,早已拜读了。我们的论文出现在同一期“医学与哲学”杂志中。 【中、西医学在临床实践和学术上形成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的关系。】这就是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相互取代,不能以西医为标准衡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4 16:33
9
发表于 2018-2-14 14:59: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2-11 10:41
世界发展到现在,中医的发展必然是把西医解构,使之中国化,实现中西医融合是必由之路。
      不是 ...

见解超迈!中西医融合是西医中国化,高!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是怎样使中医同化、兼容西医。

点评

先生可以看看中西医融合观专栏中发表过的帖子:伤寒论现代解读、外感热病证态学、中西医融合观续等。下一本书是: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分为三个层次: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层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4 16:1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6:15:50 | 只看该作者
逸农 发表于 2018-2-14 06:59
见解超迈!中西医融合是西医中国化,高!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是怎样使中医同化、兼容西医。

   先生可以看看中西医融合观专栏中发表过的帖子:伤寒论现代解读、外感热病证态学、中西医融合观续等。下一本书是: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分为三个层次: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层次。哲学层次即:太极-系统观,把阴阳五行、系统论、辩证唯物论(矛盾论)融为一体,以太极图表示之。
      请批评指正。

点评

一定拜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14 17: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07:43 , Processed in 0.0574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