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45——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4 21:0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2-14 13:12 编辑

五,“经络”在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以后,“经络”在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体现出来了。在中医学的历史上,自从创建了“经络”以后,在不同历史阶段,“经络”对中医学形成系统理论、开创诊疗方法、承载宇宙信息和生理病理信息、以及临床各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若把“经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医学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综合起来,可以证实,两千多年以来,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地位,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经络”主要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
       【1】春秋战国时期,“经络”对中医学形成系统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学史表明,春秋以前,历代医家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以及解剖知识、生理知识和病理知识等,都是零散的,没有达到系统理论的高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医学进入理论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系统理论。当时,科技条件很差,解剖学水平很低,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多种学科尚在稚生时期。但是,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非常活跃,很有成就,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逐渐形成系统理论,主要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历代医家积累了大量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二是多学科参与,吸取了多学科的先进经验和思想精华。三是“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四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被引进医学领域。五是创建了经络学说。因此,医学史可以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经络”对中医学形成系统理论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学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中,历代医家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以及多学科的先进经验和思想精华,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为中医学奠定了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基础。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从古代哲学领域引进的,为中医学提供了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论。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创建的,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其中,“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再与经络学说合起来,世界观和方法论已很齐全,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医学进入理论总结阶段以后,就是在这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对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以及多学科的先进经验和思想精华,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总结,由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理论。因此,中医学的系统理论,是由大量实践经验产生的,是在科学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形成的,是科学的医学理论,绝对不是伪科学。
       在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世界观,这是毫无争议的。对此,中医学术界早已形成共识。但是,中医学的方法论,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一般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方法论学说,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其实,这种说法尚有缺欠,没把中医学的完整方法论体现出来。应该进一步说清,阴阳五行学说是哪一层次的方法论。因为,方法论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的方法论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按方法论的层次和作用,方法论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哲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高层次的方法理论;一般科学方法论是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是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学说是从哲学领域引进到中医学领域的。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是最高层次的方法理论,它不仅适用于中医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比如自然、地理、天文、历法、气候、建筑、音律等,都可引用阴阳五行学说。并且,在任何学科,阴阳五行学说都是发挥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中医学领域也是如此。所以,阴阳五行学说只是中医学的方法论之一,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属于哲学方法论。这是必须明确的。
       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但是,哲学方法论不能取代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任何一门具体科学,都不能单靠哲学方法论,而是必须有具体科学方法论。这是因为,哲学方法论的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具体科学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发挥指导作用。并且,哲学方法论的方法理论,通过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落实到具体科学,才能解决具体科学领域的具体问题。因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有不同的作用。中医学是医学学科,乃具体科学,因此,必须有具体科学方法论,把哲学方法论的方法理论落实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形成本学科的方法理论,才能解决中医学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古代医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创建的经络学说,充分体现了哲学方法论对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经络学说的作用,就是把“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方法理论落实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对宇宙信息、生命规律、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腧穴、药物等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中医学本学科的方法理论,最终解决临床各科的具体问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经络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这也是必须明确的。
       明确了阴阳五行学说是哲学方法论,经络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等于明确了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等于明确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地位,也等于重新恢复了中医学的方法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认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是干什么用的。比如,在中医学逐渐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中,从哲学领域引进的阴阳五行学说,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作用,为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提供了哲学思想和哲学的方法理论,提供了“阴阳”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经络学说是以“阴阳”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为基础逐渐形成的系统方法和系统理论,主要发挥具体科学方法论的作用。这说明,经络学说是在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具体科学方法论,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是发挥具体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并且,单凭哲学方法论,构不成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必须有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才是更完整、更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再如,中医学的系统理论形成后,“经络”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中药等各个领域。但是,不是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进行研究,而是以“经络”为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把人的脏腑、肌表、头颈、胸腹、躯干、四肢、五官九窍、筋骨、血脉、气脉、腧穴、中药等分别归属各“经”。通过归经和“经络”的联系,把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整体,再与天地、阴阳五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相互联系或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临床各科阐释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最终目的,不是把“经络”本身作为终极目标,不是说“经络”本身有疾病,而是必须落实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或精、气、血、津、液、神等方面的病变。这是由具体科学方法论在具体科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难经》问世时,“经络”对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经》是比《内经》稍晚的经典文献。《难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和中医学的系统理论已初步形成。因此,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凡《内经》和《难经》以后开创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都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难经》问世以前,中医学的诊脉方法并非一种,而是多种诊脉方法并存并用。诊脉的部位也不止一处,而是全身遍诊的诊脉方法。如人迎寸口诊脉法、三部九候诊脉法、尺寸诊法、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法等。这些诊脉方法现在已很少再用了。
       现在通用的诊脉方法,以“寸口”为诊脉部位,故称“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简称“独取寸口脉法”。这种诊脉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技术,最早见于《难经》。所以,虽然《内经》对诊“寸口”也很重视,但一般认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难经》首创的。其实,从诊脉方法逐渐发展的历史看,“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并不是《难经》问世时才诞生的,而是在多种诊脉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是《难经》最早记载了这种诊脉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技术,是从《难经》以后逐渐普及了这种诊脉方法。因此,把“独取寸口”脉法说成《难经》首创也不为过。
       “独取寸口”脉法的理论依据是:“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隶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于手太阴肺经而变见于“寸口”。并且,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疾病皆可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
       很明显,经络学说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难经》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所谓“十二经皆有动脉”,是说十二经的每一经都分布着动脉。这是经络学说对血脉的归经。经络学说认为,全身的动脉可以分别归属各“经”。比如,寸口脉归手太阴经、趺阳脉和人迎脉归足阳明、耳前动脉归足少阳经,各“经”都有动脉,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所谓“手太阴之脉动”,不是手太阴经博动,而是归属于手太阴经的“寸口脉”博动。所谓“寸口脉”,也称“脉口”或“气口”,其实质是桡动脉。所谓“独取寸口”,是以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脉”为诊脉部位,诊断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即“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据此可以证明,“经络”对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说明,独取寸口脉法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诊脉方法。但是,其实质,不是对“经”本身的诊察,而是诊察“寸口脉”,即桡动脉。并且,诊脉的目的,不是诊断“经络”本身的疾病,而是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是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提供诊断依据。对脉理和病理病机的分析,最终也是必须落实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或精、气、血、津、液、神等方面的病变。因此,在脉学领域,经络学说对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也是发挥了具体科学方法论的作用,“经络”也是论理工具。
       【3】东汉末年,“经络”对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开创的六经辨证,是中医学历史上最早的辨证方法之一。
       一般认为,《伤寒杂病论》开创的“六经辨证”,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其实,历史文献表明,《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是在《内经》“十二经辨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进一步完善而成的。因此,追溯“辨证论治”这一基本原则的历史渊源,离不开《内经》时期的医学成就。比如,《伤寒杂病论》的序言就是这样说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所谓《九卷》,据史学研究,认为是《灵枢》的古名称。这说明,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时,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参考或选用了东汉以前的古文献资料,包括《内经》的《素问》和《灵枢》。再如,《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这是《内经》时期的“十二经辨证”,是把外感伤寒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分别归属于十二经,归纳为十二个证候类型。这种辨证方法,直接用十二经概括外感伤寒病的证候,是经络学说形成后最早的辨证方法,为《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
       所谓“六经辨证”,是比“十二经辨证”更简便、更实用、更易于掌握的辨证方法,是把外感伤寒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种证候类型,用六经概括证候,故称“六经辨证”。所谓六经,是十二经的简化。十二经的手六经和足六经有同名经,把同名经合并,则为六经。比如,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合称太阳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合称少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合称为阳明经、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合称为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合称为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合称为厥经,则十二经简化为六经。据此可以看出,十二经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用“经”概括证候,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
       张仲景开创了“六经辨证”以后,“十二经辨证”已很少再用了。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中医学又开创了多种辨证方法,逐渐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比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在这些辨证方法中,用十二经概括证候的辨证方法称十二经辨证。用六经概括证候的辨证方法称“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辨证方法,虽不是用“经”概括证候,但在辨证过程中,对病理病机的分析离不开经络。所以,“经络”对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说明,中医学最早的辨证方法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并且,任何一种辨证方法对病理病机的分析都离不开经络。但是,两千多年以来,临床各科的辨证结果,都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经络”本身不是病灶,而是最终落实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或气血津液精神等方面的病变。比如太阳证,其实质,是风寒之邪侵犯了人的肌表。这说明,六经证从一开始就不是风寒之邪侵犯了“经络”本身,而是侵犯了肌表。再如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是温热之邪侵犯了肺卫,是人的肌表或口鼻受邪,这说明,卫、气、营、血诸证从一开始就不是温热之邪侵犯了“经络”本身,故营分证是热入营分或热扰心神,血分证是热邪伤血或动血。其他如脏腑诸证、三焦诸证、气血津液诸证,都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而是辨证过程中用“经络”的理论对病理机制进行分析。所以,在任何一种辨证方法中,“经络”都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
       【4】“经络”对针灸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灸学的理论框架以经络学说为核心,所以,“经络”对针灸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针灸的起源和腧穴的归经为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针灸学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锐利的石片(古称砭石)砭剌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如《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剌病也。”所谓“以石剌病”,是针法萌芽阶段的“砭术”。后来,由“砭术”逐渐发展为针法。如《山海经》说:“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关于石针的较早记载,说明针法起源于古代的“砭术”,最初是以锐利的石片为针具。
       随着人类智慧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不断改进,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改进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还有近代的不锈钢针等。近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发掘的西汉刘胜墓,内有金针、银针九根,这一发现证实,在两千多年前已不单是采用铜针和铁针,而是有了金针和银针作针剌工具,说明针法在古代发展很快。
       灸法的起源,是在“火”的发明之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能够感觉舒适或减轻病痛。通过反复实践,最终选择了易于点燃、火力温和、并有温通血脉作用的“艾”作为施术原料,从而形成了灸法。
       针法和灸法都是通过腧穴治疗疾病,合称“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曾是中国古代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腧穴的发现,最初是“以痛为腧”,就是在疾病过程中身体上的压痛点或有反映的部位,对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如《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人们不断实践,医疗经验逐渐丰富,针灸腧穴也由“以痛为腧”逐步固定下来,有了具体名称,并逐渐积累,越来越多。
       春秋初期,历代积累的针灸经验、逐渐丰富的腧穴、不断改进的针灸器具、以及解剖知识、生理知识、病理知识等,为针灸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国秦汉时期,针灸学已形成了“理、法、方、穴、术”的体系。
       中国医学史和《内经》的记载可以证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针法和灸法的起源,都比“经络”的起源早。“经络”的起源和形成,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之前,古代医家已经积累了不少针灸经验,对腧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据《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记载,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的“根”和“结”时,对“根”和“结”的命名,主要根据腧穴的部位和腧穴的阴阳属性。举例如下: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其阴阳属性为太阳,故命名为足太阳经的“根”,即足太阳经的起始的一端;“结”在睛明穴,即足太阳经的另一端。同理,厉兑穴在足次趾外侧,其阴阳属性为阳明,故命名为足阳明经的“根”,即足阳明经的起始的一端;“结”在头维穴,即足阳明经的另一端。十二经的两端就是这样命名的。两端之间就是十二经最初的直行主干。这说明,创建十二经最初的直行主干时,古代医家对腧穴已有了一定认识。创建了“经络”以后,仍有不断发现的腧穴,有的归了经,有的没归经。归经的腧穴称“经穴”,没归经的腧穴称“经外穴”。在归经的基础上,各“经”联系“经穴”,没和“经外穴”联系。所以,针灸学的史学研究表明,腧穴最初都没和“经络”联系。《内经》以前,腧穴和“经络”的联系也很少,但后来逐渐增多。
       古文献记载也可以证实,腧穴和“经络”的联系,是创建了“经络”以后逐渐充实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创建“经络”时,有一部分腧穴被命为各“经”的“根”和“结”,是各“经”最早联系的腧穴。比如,《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记载了被命名为“根”和“结”的腧穴,约20多个。第二种情况是在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确定了100多个归经的腧穴。比如,《内经》成书时,经络学说初步形成,当时,已发现的腧穴是386个,但归经的腧穴是161个。第三种情况是经络学说形成后,历代医家仍不断发现腧穴,又有200个腧穴归属各“经”。比如,从《内经》以后,在161个“经穴”的基础上,《针灸甲乙经》、《千金方》、《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等不断补充,至清代《针灸逢源》,共增加了200个归经的腧穴。经穴总数达到了361个。这说明,腧穴和“经络”的联系,都是在归经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
       把腧穴归经,是针灸学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关键环节,也是针灸学的方法理论和中医学各个领域的方法理论互相统一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了“经络”以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都贯穿着经络学说。比如,脏腑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诊法、辨证、治疗原则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因此,必须把腧穴归经,把腧穴也纳入经络系统,针灸学才能和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形成统一的方法理论。并且,必须在方法理论统一的基础上,针灸学才能在临床各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比如,在临床上,针灸疗法适用于临床各科,可单独使用针灸疗法,也可以和药物互相配合,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治疗原则不发生冲突,都是因为针灸学和中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统一的方法理论。
        以上说明,把逐渐发现的腧穴归属各“经”,是针灸学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关键环节,针灸学的方法理论和中医学各个领域的方法理论都是互相统一的。因此,“经络”对针灸学的重要作用,也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腧穴归经的过程和针灸文献的记载也能证实这一点。比如,《十四经发挥》对腧穴归经的修改和调整,以及历代医家对“经络”循行路线的修改和调整,都能证实,“经络”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其修改和调整过程,可参见总论部分,不再重复。
(154——159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7:16 , Processed in 0.0534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