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1——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9 14: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31 10:15 编辑

上接《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哲医著(48页)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1】掌握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首先要了解“脉”和“经”的历史渊源。
因为,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古代经典文献传下来的,在经典文献中,“脉”和“经”通用。“脉”可称“经”,“经”可称“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手阳明经”古称“大肠手阳明之脉”、“足太阴经”古称“脾足太阴之脉”、“足阳明经”古称“胃足阳明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除此之外,“气脉”或“血脉”有时简称“脉”,“经”有时称“经脉”。基本概念比较混乱。因此,必须把“脉”和“经”的历史渊源搞清楚。
       【2】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先有的“脉”,后有的“经”。“脉”是“经”的基础,“经”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的,主要是气脉和血脉,气脉尤其重要。气脉和血脉是人体运行气和血的运行通路。
       【3】“经”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有固定名称,是阴阳学说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创建的。这毫无疑义。因此,“经”虽有不同称谓,但内涵都是“经”。
       【4】“脉”的本义是名词,但有“贯通、连络、概括或条理”的引申义。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可称脉。比如,地脉、山脉、水脉、风脉、血脉、气脉、筋脉、经脉等,这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具有贯通、连络和条理的基本特征。其中,地脉、山脉、风脉、水脉,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血脉、气脉、筋脉、经脉,是医学领域的概念。由于“脉”字有引申义,所以,天文、地理、自然、文学、医学等学科常用“脉”字冠名。不仅古代用“脉”字冠名,现代也常用“脉”字冠名,比如,脉冲、脉络膜、脉管炎等。
       【4】在医学领域,古人对“脉”的认识,比创建“经络”早。用“脉”字冠名形成的基本概念,是古人对人体主要部位以及“血”的运行、“气”的运行、“皮”、“肉”、“筋”、“骨”等有了初步认识形成的。比如,血脉、气脉、筋脉等,产生这些概念,说明古人对血的运行、气的运行、筋的分布等已有初步认识。
医学领域的“经”,是在认识更加系统的基础上创建的,是对初步认识的归纳和总结,更加系统化。因此,医学领域创建了“经络”以后,对“经络”的表述虽“脉”和“经”通用,但主要指“经”。比如,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以及十一脉、十二脉、六脉、二十八脉、冲脉、带脉等,都是“经”。
       【6】所谓“气脉”,俗称“气道”,主行气,是“气”的通路,古称“隧”。“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遍布全身。“气脉”也遍布全身。《灵枢•邪客篇》的记载表明,“隧”就是“气脉”。比如,《内经》有“三隧”之说,主行糟粕、津液和宗气,说明“隧”也是“气”的运行通路,即“气脉”。《灵枢•脉度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的直行主干与“大经隧”完全一致,长度相同,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都是“一十六丈二尺”。因此,最早的“经”是和气脉建在一起的,是以“气脉”为基础创建的。这是“脉”和“经”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历史渊源。
但是,所谓“一十六丈二尺”,不是“经”的全部,而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没包括冲脉、带脉、维脉、以及别出的“正经”和各“经”弯曲的部分。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有在“一十六丈二尺”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部分。
       【7】根据“脉”和“经”的历史渊源,再根据“气脉”和“经”的关系,足以证明,“经络”不是“血脉”。“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经络”本身已不是“气脉”,因为,“经”有哲学内涵,有固定的基本形式,“经”和“络”的循行路线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1】经络系统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所以,十二经有非常明显的哲学内涵。
       【2】“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的内容。所谓“离”,是一阳分三阳、一阴分三阴。例如:一阳分三阳,则为太阳、阳明、少阳,合称三阳。一阴分三阴,则为太阴、厥阴、少阴,合称三阴。所谓“合”,是三阳合一阳,三阴合一阴。例如:太阳、阳明、少阳相合,则为一阳。太阴、厥阴、少阴相合,则为一阴。若一阴一阳再合,则为太极。“太极”是混沌不分的状态,是派生阴阳的基础,代表未分阴阳的整体。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和阳,阴和阳仍可还原为太极。这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为十二经提供了哲学的基本形式。
       【3】按“阴阳离合”的哲学理论,“三阴三阳”是六个基本概念,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以这六个基本概念为“经”,再以手足相配,则为十二经的名称。即: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这是十二经之名的来源。
       【4】《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十二经”的命名,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年,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生,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在这段经文中,“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是“经”的名称。“命曰、名曰、前曰、后曰”等,是“经”的命名过程。命名“根”和“结”的过程,是“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开合枢”,是“经”的排列顺序。“圣人面南而立”,相当于人体模型。“根”和“结”之间,是“经”的直行主。据此可以看出,“十二经”最初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这段经文虽没记载手六经的“根”和“结”,但《灵枢•根结篇》有补充,更能证实这一点。
       【5】以上说明,十二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其命名、起止、排列顺序、直行主干等,都有哲学因素。这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不能把“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以“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为“经”。
三,六合和八肱
       【1】“六合”有多种解释。比如,上、下、东、西、南、北,为六合;十二地支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为六合;时令和季节交替,孟春与孟秋合、仲春与仲秋合、季春与季秋合、孟夏与孟冬合、仲夏与仲冬合、季夏与季冬合,为六合。再如,十二经的表里关系,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为六合。
       六合以“三阴三阳”为核心,是“三阴三阳”演绎的一种形式。比如,“三阴三阳”是六个基本概念,少阴和太阳相合,太阴和阳明相合,厥阴和少阳相合,即“六合”。再如,十二合为六,六合为三,三合为二,二合为一,这是系统的演绎形式。其中,三阴合为一阴,三阳合为一阳,故三合为二。一阴一阳合,则二合为一。
       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就是以“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比如,手六经和足六经都是按“三阴三阳”的六个概念命名的。再如,十二经受“三阴三阳”基本形式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因此,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49——51页)

2
发表于 2013-12-27 20:45:37 | 只看该作者
1、在经典文献中,“脉”和“经”通用。“脉”可称“经”,“经”可称“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除此之外,“气脉”或“血脉”有时简称“脉”,“经”有时称“经脉”。基本概念比较混乱。
2、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先有的“脉”,后有的“经”。“脉”是“经”的基础,“经”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的,主要是气脉和血脉,气脉尤其重要。气脉和血脉是人体运行气和血的运行通路。
3、“脉”的本义是名词,但有“贯通、连络、概括或条理”的引申义。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可称脉。比如,地脉、山脉、水脉、风脉、血脉、气脉、筋脉、经脉等,这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具有贯通、连络和条理的基本特征。
4、,医学领域创建了“经络”以后,对“经络”的表述虽“脉”和“经”通用,但主要指“经”。比如,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以及十一脉、十二脉、六脉、冲脉、带脉等,都是“经”。
5、所谓“气脉”,俗称“气道”,主行气,是“气”的通路,古称“隧”。“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遍布全身。“气脉”也遍布全身。《灵枢•邪客篇》的记载表明,“隧”就是“气脉”。比如,《内经》有“三隧”之说,主行糟粕、津液和宗气,说明“隧”也是“气”的运行通路,即“气脉”。《灵枢•脉度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的直行主干与“大经隧”完全一致,长度相同,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都是“一十六丈二尺”。因此,最早的“经”是和气脉建在一起的,是以“气脉”为基础创建的。这是“脉”和“经”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历史渊源。
6、根据“脉”和“经”的历史渊源,再根据“气脉”和“经”的关系,足以证明,“经络”不是“血脉”。“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经络”本身已不是“气脉”,因为,“经”有哲学内涵,有固定的基本形式,“经”和“络”的循行路线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1】经络系统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所以,十二经有非常明显的哲学内涵。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十二经”的命名,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在这段经文中,“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是“经”的名称。“命曰、名曰、前曰、后曰”等,是“经”的命名过程。
“十二经”最初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这段经文虽没记载手六经的“根”和“结”,但《灵枢•根结篇》有补充,更能证实这一点。
【5】以上说明,十二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其命名、起止、排列顺序、直行主干等,都有哲学因素。这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不能把“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以“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为“经”。
三,六合和八肱
【1】“六合”有多种解释。比如,上、下、东、西、南、北,为六合;十二地支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为六合;时令和季节交替,孟春与孟秋合、仲春与仲秋合、季春与季秋合、孟夏与孟冬合、仲夏与仲冬合、季夏与季冬合,为六合。再如,十二经的表里关系,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为六合。
       六合以“三阴三阳”为核心,是“三阴三阳”演绎的一种形式。比如,“三阴三阳”是六个基本概念,少阴和太阳相合,太阴和阳明相合,厥阴和少阳相合,即“六合”。再如,十二合为六,六合为三,三合为二,二合为一,这是系统的演绎形式。其中,三阴合为一阴,三阳合为一阳,故三合为二。一阴一阳合,则二合为一。
       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就是以“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比如,手六经和足六经都是按“三阴三阳”的六个概念命名的。再如,十二经受“三阴三阳”基本形式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因此,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哈哈哈,老先生的文章字字珠玑!经络是如此来的,名为《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点也不为过。
学习了,收藏之。
3
发表于 2014-1-7 12:06: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6:25 , Processed in 0.0539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