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拥抱现代医学中医药要讲“世界听得懂的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17 18: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实事求是,既要汲取中医药丰富的养料,深入挖掘它的价值点,又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成果,讲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用公认的标准证明自己。”在日前中医药领域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的这番话引发共鸣。

  何谓“世界听得懂的语言”?一言以蔽之,就是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通用的、国际公认的研究方法,即通用的科学“语言”。

  这场研讨会的主题是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成为中国抗疫方案的亮点。回顾这段经历,与会者为中医药感到欣喜,但是,也不乏担忧。

  他们欣喜的是,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筛选出的“三药三方”,通过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的“通用语言”而被许多国家所理解和接受,这给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带来了重要启示。

  他们担忧的是,还有更多中医药不会讲“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沉浸在所谓的“传统”里,不会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不能与世界对话。


2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09:23 | 只看该作者
1.中医药还差最后“一把火”,在临床验证中拿出数据

  今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发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这两个“90%”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实绩。而且,这并非中医药第一次在抗击突发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们历史上每一个朝代、每一次抗疫,中医药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医药不仅仅能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主症,且对并发症的治疗也体现了很好的效果。”广东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说。

  抗疫让人们看到了中医药的巨大作用,对中医药有了更多信任。但是,中医药面临的质疑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失。

  “《中医药法》出台以后,很多人就说中医药的春天来了。但是实际上,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正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指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年轻人追求快节奏不愿用汤药,甚至不信中医药,中医大师越来越少等因素,正在制约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宋瑞霖指出一个现实:这么多年,中药在临床创新研究方面变化不大,临床效果评价比较难。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

  据他介绍,有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搜集了410个中药的药品说明书,发现其中有302个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项为“尚不明确”,262个药品禁忌项“尚不明确”,仅有3个对药品特殊人群有具体的规定,提示注意可能会有风险。

  “中医药有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众多的历史经验,但最后就差‘一把火’——在临床验证中拿出数据。”宋瑞霖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09:50 | 只看该作者
2.循证医学不专属于西医西药,中医药也可以用

  “没有疗效,空谈中医药发展,就是纸上谈兵。”徐凤芹直言,应该加强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中医药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需要现代化、国际化的循证医学的支持。

  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项医疗标准,强调医疗决策应建立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医学的中医药,由于缺乏明确的临床试验数据等循证医学证据,导致很多人对中医药的疗效产生怀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坦言,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所以有时候做临床试验有些困难,拿不出严格的临床数据。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医药不能做临床试验,不能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相反,中医药也可以拿出循证医学证据,此次抗击新冠的“三药三方”就是很好的证明。

  抗疫期间,我国通过临床试验和随机对照研究等现代医学方法,评估“三药三方”的疗效。比如,对“三药”中的血必净注射液进行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其对新冠病毒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对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的障碍具有遏制作用;对“三方”中的宣肺败毒方在武汉市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开展宣肺败毒组与对照组的研究,与对照组相比,宣肺败毒方组淋巴细胞的恢复提高17%,临床治愈率提高22%。

  再比如,“三药三方”中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的批件。“获得临床批件的意义在于中医对疫病的理论以及临床疗效有了物化的载体,也是把中医的科研数据与临床高级别证据进行了有效转化。”黄璐琦说,中医药也可以拿出严格的临床数据。

  不仅仅是“三药三方”,对于中医药的疗效,现在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行评价。但与此同时伴随着一种声音——循证医学是西医和西药才用的,不适合中医药。对此,宋瑞霖明确反对。

  “循证医学不属于哪个医学,它是一个方法学,中药当然也可以用。”宋瑞霖认为,中药的研发过程必须夯实证据体系,而且一定要当成一个方法学和科学问题来看待,“千万不要认为做临床试验就是用西医的那一套”。只要方法是科学的,可以得到公认就行。如果得不到公认,中医药的价值就没法得到彰显并走向世界,“不管你自己认为多么好,别人不信”。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认为,中医药不能完全照搬西医对疾病的疗效评价的方法。基于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对患者主诉的主要症状的评价是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提高对主观症状评价的科学性,促进症状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化。
4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10:24 | 只看该作者
3.中医药应建立自己的动物模型体系,搭建国际互认的桥梁

  黄璐琦团队抗疫期间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研发的中药,获得阿联酋卫生主管部门认可,被列为紧急注册用药。在与国外专家交流时,黄璐琦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们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是怎么做的?

  也就是说,在国外专家看来,只有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通用语言”,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并相信中医药的疗效。

  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的常用方法和手段,中医药研究需不需要动物实验?

  “西医和西药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是因为找到了动物模型这个理想的研究体系。但动物模型不应只是西方医药体系建立的基石,也可以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高速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认为。

  事实上,秦川与黄璐琦在疫情期间有过密切的合作。秦川及其团队承担了新冠病毒动物实验科研攻关工作。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就包括“三药三方”等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是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医学成果的国际互认、药物注册等,都离不开动物模型的构建。“它是具有通用性的研究工具,也就是通用的科学语言。”秦川强调。

  其实,动物实验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已有所运用。过去几十年,研究人员将动物实验方法引入中医生理、病理、方药、针灸、防治等研究领域,通过动物实验揭示了一些中医药理论实质,并提供了一些实验科学依据。目前,很多中医药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验动物中心,开展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

  秦川认为,中医药领域如果建立了自己的动物模型体系,将会成为打通中西医、中西药在整体与微观、系统辩证与分子机理、中药方剂与靶点药物等方面认识论的隔阂,也将会成为中医药国际互认、国际接轨的桥梁。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10:46 | 只看该作者
4.中医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现代医学

  中医药是传统医学,但“传统”二字并非意味着因循守旧,而应该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中医药不能停留在唐朝、明朝或清朝以前,要用现代的科学语言和研究方法与思维来进行研究发展。”张忠德说。

  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中药科学技术研究和药物开发,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促进中药传承创新。这些政策规定,就是要引导中医药行业用现代医学的“通用语言”来向全世界推荐自己。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需要在尊重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理论中的精华与现代医学评价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传统赋能。”宋瑞霖强调。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刘华看来,中医药是“还活着的传统医学”,它是不停地发展的。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现代医学,用现代的话语和别人听得懂的语言与年轻一代交流,让他们更多地理解和支持中医药。

  “如果张仲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活到现在,我想他一定也会是一位善于看化验单、看核磁共振和CT的医生。”他说。

(本报记者 陈海波)
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37:12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1-2-17 10:09
2.循证医学不专属于西医西药,中医药也可以用

  “没有疗效,空谈中医药发展,就是纸上谈兵。”徐凤芹 ...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认为,中医药不能完全照搬西医对疾病的疗效评价的方法。基于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对患者主诉的主要症状的评价是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提高对主观症状评价的科学性,促进症状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化。


一一西医的治疗目标与对象是病(一定病因下引发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以病因为核心)。中医的治疗目标与对象,不是"病"及病因,也不是主观症状,而是"证"。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展中的某个或某些病理过程或状态,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证(病理过程或状态)与症状,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症状是现象,证(病理过程或状态)是本质。
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4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4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1-2-17 13:47 编辑

“循证医学不属于哪个医学,它是一个方法学,中药当然也可以用。”宋瑞霖认为,中药的研发过程必须夯实证据体系,而且一定要当成一个方法学和科学问题来看待,“千万不要认为做临床试验就是用西医的那一套”。只要方法是科学的,可以得到公认就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8:47:0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讨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诊治(整理)

http://3g.dxy.cn/bbs/topic/42676866
10
发表于 2021-2-18 11:20:11 | 只看该作者

  破中西医之壁垒,创新医学之理论。

圆中国医学之梦,解中医经典之谜。

证态体系

证,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者不同临床类型类型。按照系统论的认识,病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统称为病理状态。中医的证在西医理论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

中西医是两大理论体系,如同地铁系统与地面交通系统一样,各自独立而互不相交,但是二者以共同使用的车站而沟通,人们可以通过共用车站,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自由交换乘坐地铁或者地面公交车,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地。证态就是共用车站。

中西医融合观,是一种方法,是寻求中西医理论构架、概念的共同参考系,寻求共同车站的方法。2002年出版了《伤寒论现代解读》,2007年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实现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西医感染病学的融合,即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中的证与西医相应病理状态的融合。2012年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实现了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即气血津液辨证中的证与西医相应病理状态的融合。《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的出版,完成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中的证与西医相应病理状态的融合,最终完成了中医所有证与西医相应病理状态的融合,实现了中西医临床理论体系的融合。



证态体系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一)卫分、表证-前驱期、感冒证态

1、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2、太阳表虚-普通感冒证态

3、风温卫分-春季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4、暑湿表寒-夏季感冒证态

5、湿遏卫气-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6、燥热卫分-秋季感冒证态

7、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

8、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

9、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

10、表热下迫大肠-胃肠型感冒证态

11、燥热犯清窍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态

12、太阳少阴两经感寒证-老年感冒证态

(二)气分、阳明病-典型期证态   

1、气分-Sepsis综合征  

1)热入气分~SIRS证态

2)暑热伤气-高热、失盐失水证态

3)热毒炽盛-败血症证态

4)湿热(暑湿)弥漫三焦证-菌血症、毒血症证态

5)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6)上焦气热烁津证-早期败血症证态

2、肺部感染综合征   

1)风热壅肺-急性肺炎证态

2)燥热伤肺-急性间质肺炎证态

3)暑伤肺络-肺炎合并咳血、鼻衄证态

3、胃肠道感染综合征

1)感染性腹泻综合征   

1.霍乱样综合征

2.痞证-胃肠炎证态

3.少阳热迫大肠证-普通肠炎证态

4.厥阴热迫大肠证-痢疾性肠炎证态

5.下焦不固滑脱-慢性结肠炎证态

6.下焦虚寒便脓血-结肠溃疡性炎症证态

2)湿温-亚急性肠道传染病综合征  

1.湿阻气分-菌血症证态

2.湿阻中焦-夏秋季胃肠功能紊乱证态

3.湿热困中焦-胃肠感染证态

4.湿热(暑湿)滞着胃肠证-慢性痢疾样综合征

5.邪伏膜原-肠道淋巴系统感染证态

3)黄疸综合征  

1.气分湿热蕴毒-肝细胞性黄疸证态

2.阳明湿热发黄-肝炎病毒性黄疸证态

4、急腹症综合征

1)结胸-胸腹腔感染综合征  

1.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2.小结胸-胸腔感染证态

3.悬饮-胸腔积液证态

4.寒实结胸-慢性炎症性积液证态

2)肠腑不通综合征   

1.胃肠实热内结-肠梗阻证态

2.热结肠腑阴虚-失盐失水、大便干结证态

3.热结肠腑气阴虚-肠梗阻合并虚弱证态

4.脾约-便秘证态

3)少阳证-肝胆胰感染证态  1个证态

4)蓄血综合征  

      1太阳蓄血-盆腔感染证态

2.太阳蓄血身黄证-宫外孕盆腔积血证态

3.阳明蓄血-消化道出血证态

4.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女)证态

5、痹症-风湿综合征  

1)少阴阳虚寒湿证-类风湿证态

2)血虚寒厥-重症类风湿证态

3)风湿相搏-风湿性关节炎证态

4)湿热郁于经络-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证态

5)心阴心阳两虚-心肌炎证态

6、水电解质紊乱-阳虚、亡阳综合征

1)膀胱蓄水-渗透压调定点异常证态

2)心阳损伤-电解质紊乱心功能障碍证态

3)脾胃阳气损伤证-胃肠功能障碍证态

4)少阴阳虚水泛-低血钾,低血钠证态

5)津气欲脱-感染性休克证态

6)寒厥四逆-低容量休克证态   

1.阳虚欲脱-急性失水休克证态

2.少阴阴盛阳越-暖休克证态

3.少阴阳衰阴盛-休克证态

7、邪扰心包-脑功能障碍证态  

1)卫、表-感冒合并脑功能障碍证态

1.太阳阳虚心神浮越证

2.少阳里虚热陷证

2)气分-典型期脑器质性病变证态

1.热陷心包-脑感染急性典型期证态

2.湿热痰蒙心包-非典型脑炎证态

(三)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

3、热盛迫血-DIC证态

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5、气营(血)两燔证-重度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证态

6、热结肠腑-肠梗阻中毒脑病证态

(四)余热未净、阴虚-恢复期、慢性期综合征  

1、少阴阴虚火旺-疲劳综合征证态

2、邪留阴分-异常消耗低毒感染证态

3、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

4、阴虚风动-异常消耗、离子紊乱证态

5、太阴虚寒证-营养不良证态

6、少阴阴虚停水-泌尿系感染证态

7、余热未尽-恢复期证态



二、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二)水气病-水肿证态

1、风水-肾性水肿证态  

2、皮水-皮下水肿证态

3、里水-慢性肾病证态

4、正水-营养不良水肿证态

5、石水-肿瘤性腹水

6、黄汗-汗腺分泌异常证态

7、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三)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1、悬饮-胸水证态

2、支饮-心衰证态

3、肠间痰饮(水走肠间)-腹水证态

(四)痰证-炎症证态

(五)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六)中风-脑卒中证态

(七)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

  三、脏腑辨证论治

(一)肺病症

风寒犯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风温犯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寒痰阻肺-慢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邪热壅肺-急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水寒射肺-肺水肿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性呼吸困难证态

正虚喘脱-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证态

肺痨-肺结核证态

肺阴虚-1间质性肺炎证态;2肺结核证态

肺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证态

肺胀-阻塞性肺病证态

肺痈-肺脓肿证态

-支气管痉挛哮喘证态

-呼吸困难证态



       (二)肝病证

肝气郁结-心身疾病证态

肝阳上亢-高血压证态

肝火上炎-五官小动脉痉挛、硬化证态

肝阳化风-脑血管意外证态

肝阴虚-热病后期微量元素缺乏证态

肝血虚-维生素AB2等缺乏证态



(三)心病证

心气虚-神经衰弱证态

心血虚-心脏神经官能症证态

心火亢盛证:

心火扰神-焦虑型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证态

心火迫血妄行-剧烈情绪打击引起的出血证态

火毒疮疡-皮肤感染,外伤引起的败血症证态

心火上炎-口腔溃疡证态

心火下移-泌尿道感染证态

痰火扰心证-狂躁型精神病及急性中风证态

痰迷心窍-癫痫证态:

胸痹-冠心病证态

水气凌心证-心源性水肿证态

心阳暴脱证-心源性休克证态





(四)脾病证

脾气虚-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证态

脾阳虚-胃肠神经官能症证态

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

中气下陷-平滑肌、括约肌弛缓证态

脾不统血-凝血障碍引起的慢性出血,消化道慢性出血证态

脾血虚-营养不良性贫血证态

湿热蕴脾-非感染性黄疸证态

寒湿滞脾-生冷饮食引起的胃肠炎证态





(五)肾病证

肾气虚-泌尿生殖神经官能症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呼吸困难证态

肾虚泄泻-功能性腹泻证态

肾精不足-发育、生殖功能障碍证态

肾气不固-性功能障碍证态

命门火衰-下丘脑垂体功能下降证态

肾阴虚-下丘脑垂体功能病理性升高证态

肾阳虚(阳虚水泛)-心力衰竭、醛固酮调节障碍证态





四、八纲辨证

    表证、卫分证-感冒、前驱期证态

    里证-器官系统疾病的典型期证态

    虚证-功能性疾病证态

    实证-器质性疾病证态

    寒证 1  阳虚内寒;2  阴盛内寒

热证  1   外感发热-感染病发热证态

         2   内伤发热-非感染病发热证态

3   实热-器质性疾病发热证态

         4   虚热-功能性发热证态   (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假热)

  表证、实证、热证为阳;里证、虚证、寒证为阴。大致如此。





证态体系衍化出【中医方剂-证-病理状态-西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体系,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证态体系可以获得相对正确的中医治疗的方剂;中医的证,通过证态体系可以获得西医相应的病理状态的的所有理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实现真正含义的中西医融合,成为中、西医交流、沟通的平台。由证态推论出象态,为哲学层次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完成哲学层次的融合,破除了中西医之间的壁垒,建立了新的医学体系,破解了中医经典之谜,圆满实现中国医学之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14 , Processed in 0.0597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