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请教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7 07:4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做有关珍稀中药材替代品的一些资料研究
希望各位前辈能帮我找找
麝香  蛤蚧  阿魏  羚羊角  肉苁蓉
这几个药的有效成分和其替代品  谢谢了
2
发表于 2005-3-7 09:02:54 | 只看该作者

新人请教个问题

麝香:
主要成分:麝香酮(Muskone,C16H30O),此外含脂肪、树脂、蛋白质、无机盐类等。
掺伪较多:如:锁阳粉末、肝脏粉末、干燥血液、羊粪、淀粉、儿茶、铁末、砂土等。
蛤蚧:
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蛋白质、脂肪等。
1957年市场上发现一种伪蛤蚧,与真蛤蚧的药材外形相似,但头部较小,齿生于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为细小,腹部鳞片似真蛤蚧;四足无吸盘。
阿魏:
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树脂及树胶。挥发油主要含蒎烯(pinene)及多种有机硫化物;树脂主要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其酯类;树胶含阿魏麝醇A、B和C(farnesiferol A、B、C),水解产生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新疆产阿魏除药典收载的两种外,同属植物中具臭蒜气味者尚有数种,其中圆茎阿魏(F. conocalula Euq.),分布南疆乌恰。托里阿魏(F. drylovii Korov.)分布托里县。以上两种当地均作阿魏用。
羚羊角:
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
市售羚羊角的品种甚多,其所属原动物各有不同,除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以外,据文献记载尚有藏羚(Panthotops hodgsoni),斑羚(Naemorhedus oral goral),西藏瞪羚(Gazella subguttarosa)等几种。一般认为真正的正品羚羊角应是赛加羚羊的角。
羚羊角国内产量甚少,多靠进口,价格较昂,曾发现有用他种动物的角,形状类似者伪充,其原动物目前尚难肯定,今分述如下:
一种类似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全形颇似羚羊角,但弯曲略呈S形;表面有许多纵裂纹,生有轮脊17~20个,轮脊间距较密,且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全体灰棕色至棕黑色,不透明,无通天眼;基部椭圆形,中具多孔的骨塞,骨塞边缘不成锯齿状而平滑。一种系用他种动物的角经加工刮削仿制而成。长短大小不一,全形颇似羚羊角,但下半部多平直,上半部向一侧弯曲(真品全体略呈弓字形弯曲)。仔细观察表面可见刀削痕迹,轮脊均极显明(长形者有轮脊15~17个,小形者仅具轮节1~2个),尖端光滑细长,无不显明的轮脊(真品有)。全体黄棕色,上端微透明,透视无"通天眼";基部圆形,骨塞外缘平滑无齿,其质坚实无孔。
肉苁蓉:
初步分析含微量生物碱,并发现有结晶性的中性物质。
除肉苁蓉外,还有下列同科植物作药用:
1.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sa (C. A. Mey.) G. Beck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陕西、宁夏也有分布,只在当地作肉苁蓉用。植物为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0~45cm,茎圆柱形。鳞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2.5cm,宽4~8mm。穗状花序圆柱状,苞片较短,卵状披针形;花萼长度为花冠的1/3左右,萼5浅裂;花冠管淡黄白色,裂片紫色或淡紫色,干后常保持原色不变。寄主有盐爪爪属多种植物(Kalidium spp.)及红沙[Reaumuria soongarica(Pall.) Maxim.]等。
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与肉苁蓉相似。但茎细小,圆柱形,鳞叶窄长;茎表皮具不定式气孔;具韧皮纤维;淀粉粒少数,单粒,球形、卵圆形或类卵形,直径3~15~48μm,脐点明显,呈点状、裂缝状,也有十字状。本品与肉苁蓉的区别详见文献。
2.沙苁蓉Cistanche sinensis G. Beck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作肉苁蓉用。植株高15~70cm;茎圆柱形,下部鳞叶呈卵形,向上渐窄呈披针形,长5~20mm。苞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花萼4深裂;花冠淡黄色,极少裂片带淡红色,干后常变黑蓝色。寄主有红沙[Reaumuria soongarica(Pall.) Maxim.],珍珠柴(Salasola passerina Bunge)等。
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与盐生肉苁蓉相似。但茎呈圆柱形,稍扁,鳞叶窄短;茎表皮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作放射状排列,维管束周围具壁稍增厚的薄壁细胞,木化;淀粉粒呈球形、类球形,直径3~13~27μm,脐点呈星状,也有点状和三叉状。
3.内蒙古尚以一种同科不同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Fedtsch.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作肉苁蓉用。
4.新疆莎东县产一种肉苁蓉,原植物待确定。药材呈扁圆锥状或纺锤形,长达30cm,宽5~9cm。茎下部鳞叶较疏,上部密集,鳞叶基部宽阔。体重,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棕黑色,有点状维管束散布,有时中空。气微,味甜而微苦。茎横切面观,维管束散裂,不呈波状排列;薄层细胞含众多淀粉粒,较大,主为单粒,呈类卵形或椭圆形,直径13~40~100μm,脐点明显,呈星状、三叉状;也有裂缝状、点状,位于较大的一端,大粒层纹明显。
3
发表于 2005-3-7 12:58:37 | 只看该作者

新人请教个问题

谢谢芫源先生指教!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16:54:17 | 只看该作者

新人请教个问题

谢谢了哈  受用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04:54 , Processed in 0.1961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