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66|回复: 2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融合观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6 16: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西医融合观续》2012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现在连续发表的稿件是印刷之前的原稿,与出版物可能有出入,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请大家多多批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6:36: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续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


李同宪  李月彩  编著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西安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6:41:06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本书是《伤寒论现代解读》与《中西医融合观》的继续,其目的仍然是证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够成为具有活力的理论。中、西医理论之所以没有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个客体(疾病)时使用的参考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只有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就能够实现中西医理论的融合。中西医融合已经成为理论界、医学界的共识,只是没有找到路径与方法。
     中西医融合的原基概念是“象态”,“象”是中医藏象的象,即现象;“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在医学范畴内系统的稳态就是生理状态,系统的稳态失衡就是病理状态。为了区别生理与病理的不同,把病理条件下的“象态”称之为“证态”,生理条件下称之为“象态”。气血津液之“象”与内环境之“象”在宏观上是吻合的,我们说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具有共同之象,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气与内环境调控是一个象态;液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津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悬饮与胸腔积液是一个证态;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等等。通过象态与证态概念体系,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共同之“象”,升华医学之本质,换言之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的共同之处。中西医之所以具有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研究的客体、客观事实是同一的。
       本书分为两部分:概论与证态各论。概论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中西医融合:回答什么是中西医融合这个问题;其中论及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还论及中西医融合与中西医结合的不同。二是关于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讨论什么是稳态、象态、证态;论证气血津液与内环境在宏观上的同一性,在生理稳态条件下称之为: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在稳态失衡病理条件下称之为气血津液-内环境证态。
     证态各论分别讨论气血津液稳态失衡所产生的各个证以及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失衡所产生的各个病理状态以及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相应证与病理状态的同一性,证与病理状态融合为证态。着重论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痰证与瘀血是气血津液稳态失衡的病理产物,痰瘀交错引起脑中风、胸痹、历节病、营血分证等等疾病,(又是这些疾病的病因);同样内环境稳态失衡可以引起炎症、血液凝固、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炎症介质异常释放与凝血机制启动相互交错是脑血管意外、心梗、类风湿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等等疾病的启动因素,进一步验证中风-脑血管意外证态、胸痹-心梗证态、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营血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证态、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等等证态,建立起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证态理论体系,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本书围绕《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讨论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没有涉及气血津液、内环境的所有方面与问题,只是运用证态理论对于《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进行现代医学解读。中医认为痰瘀相关、痰瘀交错也就是说炎症过程与溶纤和凝血系统的失衡密切相关,并且交织在一起,这种病理机制不仅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中得到了体现,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梗、肿瘤、风湿性疾病、慢性疼痛、炎性包块、肝硬化、各器官纤维化等等重危、疑难疾病的共同病理学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于证态概念,《伤寒论现代解读》与《中西医融合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供参考。
象态与证态是实现中、西医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中医学的藏象经络理论的形成,主要是由临床实践反推过来的,把临床实践证明的客观事实,抽象归纳、取象比类,纳入阴阳五行理论之中,形成藏象经络、六经传变、卫气营血、气血津液等理论。由证态概念引申出象态概念正是由临床实践发展为基础理论的反映,折射出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
     “方证对应”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证态体系可以实现“方态对应”,即中医的方剂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相对应。中医“方随证变”,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证态与证态之间的演变关系可以揭示方剂的演变规律。方剂的演变规律与西医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即方剂学中的概念与术语在象态、证态体系内流易,尚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才能够搞清楚。
      所以,中西医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证态与象态理论只是开了一个头,指明了方向,找到了一种方法与道路。象态体系是藏象经络理论与西医器官系统功能融合的中介。
       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至今没有被世界所认识,就是因为没有把他们转换成现代语言与现代医学语言,象态、证态理论提供了把古代中医语言转化为现代医学语言的途径与方法,实现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沟通与衔接。象态与证态理论能够把《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读出来,就一定能够把所有中医古籍进行正确的现代医学解读,转化为现代医学语言,中医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宝贵财富。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融合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中国的医学事业要超越西方必须中西医融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实现西方有的中国有,中国有的西方没有。首先保证实现临床治疗效果超越西方,取得医学话语权,确立理论,走上医学领先地位,这对于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李同宪

点评

说的很好,可是真的向老师说的可能要几代精通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的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才能完成好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6 17:1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08:23:30 | 只看该作者

目    录

概    论
第一章  关于中西医融合
一、概念
二、历史
三、与中西医结合的区别
第二章  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
第一节  稳态
一、概述
二、西医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三、中医气血津液及其稳态
第二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中医气血津液失衡
二、西医内环境失衡
三、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中西融合观的认识)
证态各论
第三章  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第四章  水气病-水肿证态
风水-肾性水肿证态  
皮水-皮下水肿证态
里水-慢性肾病证态
正水-营养不良水肿证态
石水-肿瘤性腹水
水气病中的水饮
黄汗-汗腺分泌异常证态
第五章  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水饮概论
悬饮-胸水证态
支饮-肺心病(心衰)证态
留饮
溢饮
肠间痰饮-腹水证态
第六章  痰证-炎症证态与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第一节  痰证-炎症证态
一、狭义的痰证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一个证态
二、广义的痰证与发生在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症是一个证态
第二节  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一、蓄血综合征
二、《金匮要略》中的瘀血证
第七章  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解读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第八章  中风历节病现代解读
第一节  中风-脑卒中证态
  第二节  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
第九章  肿瘤与痰证-炎症证态
后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08:35:15 | 只看该作者
概    论

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中西医融合?
2.什么是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证态、象态。

第一章  关于中西医融合

一、中西医融合的概念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
     医学体系是一个理论体系,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符合逻辑的概念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就是概念在理论构架内的流易。一般而言,概念只能够在自己所属的理论系统内流易。概念、理论构架以及概念在理论构架内的流易,才是具有活力的理论。中、西医是具有不可通约性的两大理论体系,对于同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疾病)的认识得出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即概念、理论构架不同),因此,中医的概念不能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西医的概念也不能够在中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中西医融合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使得中医的概念能够在西医的理论体系内流易,反之亦然。
      人类的一切知识无非是解决: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三个问题,理论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研究、建立理论的方法就是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理论的叙述方法或者表达方法则是从本质上说明表面现象;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医把理论的建立称之为:取象比类,把理论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取类比象。系统论中,对于系统以及系统状态的认识、判断是由“状态变量”决定的;对于系统调控的效果需要检测“状态变量”来体现。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现象”,就是中医理论中的“象”,就是系统论中的“状态的变量”。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医学中的“阴阳平衡”,系统论中的“稳态”,是等同的概念(理论界有争论)。西医把系统论引入医学领域正在形成现代西医学,为中西医融合创造了条件。
       取象比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取类比象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分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经验可以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不讨论为什么?;理论不仅要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且着重解决为什么?为什么某些象属于这个类而不属于另外一个类?这一类事物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而不应该使用其他方法解决,为什么?具体到医学理论,一个病人出现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象、状态的变量、现象)属于什么证?什么病理状态?为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方法治疗?治疗之后应当出现什么变化(象、状态变量、现象)?为什么?经验具有或然性,而理论具有比较高的必然性。经验往往属于个人,理论具有普适性,能够使更多的人比较容易掌握。
      取象比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取类比象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分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经验可以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不讨论为什么?;理论不仅要解决是什么?怎么办,而且着重解决为什么?为什么某些象属于这个类而不属于另外一个类?这一类事物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而不应该使用其他方法解决,为什么?具体到医学理论,一个病人出现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象、状态的变量、现象)属于什么证?什么病理状态?为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方法治疗?治疗之后应当出现什么变化(象、状态变量、现象)?为什么?经验具有或然性,而理论具有比较高的必然性。经验往往属于个人,理论具有普适性,能够使更多的人比较容易掌握。

点评

后面这两段重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6 17:41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08:38:14 | 只看该作者
      由实践经验到理论、个别到一般、个性到共性、特殊性到普遍性、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临床表现包括各种检查到诊断、调查研究到调查结果、状态变量到状态判断均为取象比类。“取象”是一个实践过程,就是获取状态变量、取得证据的实践活动,即调查研究。“比类”就是概念的建立、推理、判断的过程,在医学领域内就是诊断过程以及诊断的建立,“状态变量”就是诊断标准。“取象比类”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某种理论对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即把感性认识纳入某种理论构架之中。例如:脉浮、头项强痛、恶风、发热、白细胞降低这一组临床表现(象),纳入中医的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太阳表证;纳入西医的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感冒或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纳入证态理论构架之中,诊断为:太阳表证-感冒证态。太阳表证、卫分证、阳明证、少阳证等等属于中医的“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前驱期、肺炎、胃肠炎等等属于西医的“类”;太阳表虚-感冒证态、太阳表实-感冒证态、卫分-感冒证态、阳明腑实-肠梗阻证态、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等等,属于中西医融合的“类”。取象比类是一个复杂、长期、反复验证的、客观实践过程,而不是简单、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

点评

问题是中医有些症状西医无法用仪器检查的到啊,这怎么办呢?还不是得用中医理论。感觉中西医结合的想法就是让中医的理论可以通过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实验室里得到验证是不是?要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它的目的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6 17:55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09:12: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概念流易:
      前面已经说及概念、理论构架以及概念在理论构架内的流易,才是具有活力的理论体系。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分类,符合逻辑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构架。
概念的运动(流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时代层次
      是指一个概念从古代到现代的变更过程,例如痰饮这个概念,在《内经》时代称为“淡饮”、“流饮”;到了张仲景时代,在《金匮要略》中演变为痰饮;到了隋唐时代再演变为痰与饮;在《中西医融合观》里再演变为痰-炎症产物证态与水饮-水电解质紊乱证态,最终实现中西医相应概念上的融合。痰饮这个概念从发生、发展变化,直至与其具有不可通约性的西医学的病理状态相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医学中的其他概念无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西医学的概念也是如此。这种概念的变更、融合,由于一个新的概念产生,特别是原基概念的产生,就可能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
     2. 系统层次
     是指在同一个理论系统内的概念运动、流易。在一个生理或者疾病过程中不同概念之间的流易,有两种表现形式:
     (1)演变关系(时间层次)。
      (2)鉴别关系(空间层次)。
     以疾病过程为例说明如下。
    (1)演变关系: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过程,一个疾病可以演变为另外一个疾病;即使在同一个疾病中,一个病理状态也会演变为另外一个病理状态。因此,作为疾病或者病理状态载体的概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演变为阳明病、少阳病演变为阳明病、少阳病甚至于直中三阴经病;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传变;痰饮可以演变为瘀血,瘀血也可以演变为痰饮等等。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演变为气管炎、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演变为急性腹膜炎,再演变为腹腔脓肿;慢性气管炎演变为阻塞性肺病,再演变为心衰等等。
     (2)鉴别诊断关系: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何部位的局部病变都会引起全身的整体反应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部位、器官的反应,产生相类似的病理反应,为了治疗的准确,必须确定疾病状态的病位、病性、病机,因此,必须与相类似的病理状态进行鉴别。例如:急性腹膜炎必须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肠梗阻、急性胃肠炎以及某些胸腔的疾病例如急性心梗、心包炎等相鉴别。同样,中医的热实结胸证应当与阳明腑实证、大柴胡汤证、痞证、小结胸证、太阳蓄血证、热入血室证等相鉴别。
      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二者之间的概念是不能直接发生关系的(概念不能发生流易),即太阳病与肺炎没有演变关系,急性盆腔炎不可能与热实结胸证进行鉴别诊断,诸如此类。这就是所谓的:中、西医是两个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
     3.时域层次
      这是时代层次与系统层次的融合,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概念流易,甚至于是跨越数个理论体系,几千年的历史,概念的变革与流易。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日常生活概念,例如在古代已经形成的许多概念。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数目的语言来表达。在各种语言中词有同一的意义,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概念。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独立于语言的事实使得翻译成为可能。“血”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当“血”这个日常生活概念发展变化为中医学的理论中的“血”时,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变化,不管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二者都必须具备“血”的共同属性,即:从人体中流出来的可以凝固的红色液体。西医学中的血液也是“血”,他也必须具备“血”的共同属性,即:从人体中流出来的可以凝固的红色液体。这个共同属性:红色液体、可以凝固、从人体中流出来之后由液态变化为固态,就是日常概念、中医、西医概念的共同参照物(或者说共同的象、状态变量)。无论古今中外以及未来,“血”这个概念都必须符合这三个条件,在系统论中就是“血”的状态变量,在哲学里就是“血”的外在表现,在中医学里就是“血”的象。在中医气血津液理论体系中,血的运行是受到气的推动,与气同行,血与津液可以相互交换;在西医内环境理论体系中,血的运行受到心脏收缩的压力与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在血管内流动,血与细胞间液、淋巴液可以相互交换。所以,在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理论中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再例如热实结胸证与胃十二指肠溃疡之间的流易关系?十二指肠溃疡与痰饮瘀血之间的流易关系?代谢综合征与痰饮瘀血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之间的流易关系等等。我们知道了这些流易关系,我们就知道热实结胸证中的某一个类型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大陷胸汤的适应症是可以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急性腹膜炎,从而实现真正含义上的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融合就是在时域层次上实现中、西医理论构架之间的概念流易,而不是单单解决中医概念的西医实质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中西医融合与中西结合的不同之处,中西医结合是运用西方科学方法即实验方法企图解决中医概念的西医实质是什么的问题,他所阐述的西医实质在中医理论中与西医理论中都不能流易,因此不能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理论。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8:45: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一个包容中、西医理论的体系;是一个对中、西医理论均有取舍的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中西医共同的参考系。最终是以临床能不能使用、在临床上不出现相互矛盾而且具有必然性的理论为衡量标准。其基本路径与方法如下:
      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如:疼痛、头痛、红肿热痛、黄疸、腹痛、脓血便、小便少、大便干燥、口渴、关节肿痛、卒中等等。
(2)内涵外延基本相同的概念,经过表述的简单改变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水气病与水肿、血与血液、神昏与昏迷、痉挛与惊厥、消渴与糖尿病、风湿病与痹证等等。
(3)内涵与外延有交叉、重叠,但是差别比较大的概念,这是大量存在的,需要论证并且需要取舍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痰与炎症、饮与水电解质紊乱、血瘀与血栓形成、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等等,这些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是难点与关键。
(4)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细胞、细胞核、电解质各种粒子、炎症介质、凝血过程等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概念与之对应。这些概念只有在中西医融合之后,自然进入新的理论体系中。例如脾阳虚(苓桂术甘汤)-低血钠低容量证态中,低血钠就是脾阳虚的象,或者变量,或者诊断依据之一。低血钠在中医理论中没有与之可融合的概念,不能够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但是,他们是证态的变量之一,可以是某几个证态的变量,即可以在证态理论体系内流易。
      理论构架的融合:主要是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学的融合与取舍。这是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的关键。什么是理论构架?理论构架就是类与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系统论中就是状态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就是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在西医理论中就是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中就是证态与证态之间的关系。在系统论中状态的运动就是过程,或者说系统的过程就是状态的运动,在医学领域里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的运动,或者说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的运动。中医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就是理论构架,是中医外感热病的病机主线。
      以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为例,需要进行以下问题的论证:
(1)中西医基础理论的融合,即中医的气血津液与西医内环境的内容、生理理论能够融合。
(2)气血津液失衡的病理病机、病理产物与西医内环境失衡的病理学、病理产物能够融合。
(3)气血津液失衡发生的所有证能够在内环境失衡中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而且能够证明相应的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同的。
     怎么样证明相应的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同的?
(1)具有相同的症状与体征。
(2)在疾病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时空位置。
(3)具有相同的鉴别诊断与鉴别要点。
(4)根据中医方证相统一的原则,方剂的药理研究或者临床实践证明能够治疗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
     可以看出这是疾病诊断的一个完整过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方法是统一的,即: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病史)以及现在病人所处的疾病阶段;②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一组相对固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与体征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③鉴别诊断,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排除所有类似的疾病及疾病本身的其他阶段。完成以上过程,得出同一个初步诊断。这是中西医的共同点(共同参考系),不同的是西医具有各种化验以及实验室检查,中医则以舌象与脉象作为参考,这些均为辅助诊断,在中西医融合过程中,我们暂时舍弃中、西医的不同点,这是因为中医所描述的证都是临床上十分严重而且具有典型、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古代与现代不同,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下、医疗水平低,医生看到的病人大多都是严重而典型的病人。西医在20世纪50 年代以前,基本上也是以物理诊断为依据,特别是在中国解放初期和解放前,西医除了听诊器、体温计、简单的化验室之外与中医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段的中西医水平、理论是中西医融合的基本出发点,具有比较多的共同性。之后的西医大发展只是更加精细而已(这些精细的检查对于不典型、轻型病人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典型病人的诊断意义不大),并没有改变西医的基本理论以及疾病分类,即西医的基本概念、理论构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实现中西医融合的道理之一。④治疗效果检验、修正初步诊断,即使用中药方剂治疗相应病理状态检验证与病理状态的统一性。所以证态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疾病诊断过程的重复,对于严重而典型病例,如果西医依靠物理诊断作为主要诊断手段是科学的,那么,我们按照这个科学方法论证中医的证也是科学的,其结果是正确的、可信的。
      最终达到能够运用气血津液的理论解释心源性、肝性、肾性水肿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理以及解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等等;能够运用炎症、血栓形成理论解释痰饮与血瘀,而且相互不矛盾。
建立一个新的参考系,即新的理论体系,即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体系;痰-炎症证态以及血瘀-血栓形成、出血证态等等构成的证态体系。从象态到证态,成为实现中西概念相互流易的中介。
病理过程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某些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一个疾病可以包含几个不同的病理过程,引起同一病理过程的病因多种多样,同一疾病,同一病理过程的临床表现又因个体差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痰饮、瘀血是病理产物,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而又成为疾病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病因,引起新的病理变化与病理过程,成为疾病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能是决定疾病发展的关键,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环节,况且,一个疾病还包含着其他病理过程而不单单只是一个病理过程。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病因治疗,病理机制治疗,对症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等等。所以,当疾病过程中存在痰饮、瘀血这个病理产物的时候,治疗痰饮、瘀血可能成为治愈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也可能只是一种辅助方法。治疗痰饮、瘀血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治愈疾病的唯一方法。特别是现代,治疗技术已经十分发达,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思路正在形成,系统综合整体治疗体系已经崭露头角,中医药治疗也将包含其中。治疗痰饮、瘀血的方剂,其作用机理也是非常复杂的,并不一定是针对气血津液的,有些是针对病因的,有些针对症状的,有些是针对病机的。
     国际化就是让外国人能够接受,能够懂得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让中国的西医能够接受,知道是什么意思。证态体系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西医不知道热实结胸证,但是知道急性腹膜炎,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告诉西医,急性腹膜炎就是热实结胸证。热实结胸证翻译成英文就是acute peritonitis 实现了国际化。那么,治疗热实结胸证的方剂就是治疗 acute peritonitis 的药物,起码是中国古代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方法。当然现代有了更好的方法,只要解决大陷胸汤的药理作用,合理应用就可以了。再如:阳明腑实-肠梗阻证态,在西医的感染病中凡出现肠梗阻的病理状态都属于阳明腑实证,可以使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西医对于肠梗阻的一切研究成果诸如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各种实验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都可以用于阳明腑实证,西医对阳明腑实证就有了正确的认识,使用大承气汤加减就有了客观证据。中医药国际化已经水到渠成。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8:15:42 | 只看该作者


二、中西医融合的历史
      一般认为自明朝万历年间西方科学及医学相继传入中国,才有了中、西医之分,中、西医经过了汇通、结合、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过将近400多年的历程,中西医融合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中西医融合是必然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自然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一)中西医汇通   
     大约在明朝万历(1573—1619)年间,当时有意大利人利玛窦著《西国记法》传入国中,其中一部分是叙述神经学的,可称为西方医学传入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学的书。天启元年(1621年)日尔曼人邓玉函来到我国澳门,作了第一次解剖术,继又译著成《人身说概》二卷,天启二年(1622年)意大利人罗雅谷来华,经澳门遍历绛州、开封、北京,译著《人身图说》。还有其他许多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涉及到医学。这一时期凡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药物学等,都逐渐渗入我国,开始中、西医汇通时代。王宏翰认为西人所谓水、风、火、土四元素说,与中国五行学说相似,便拿来与中医的太极阴阳之说加以汇通,还以胎生学阐发命门学说。王学权则认为《人身说概》、《人身图说》等著作中介绍的解剖学知识,可补中医学之不足,但也有不足之处,要“信其可信,阙其可疑”。在这一时期,张景岳的著作《类经》中所列“藏象专篇”有没有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同时代稍晚时期的汪昂及金正希认同“脑主记忆说”无疑来源于西方医学,此后藏象学说不断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老一代中医都知道《伤寒论》是中医的必修课,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但是,当时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编写全国统一中医学教材时,确立了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的内核,藏象学说占据了中医学的统治地位,显然这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大量传入中国 ,传教士的到来,西医书籍的翻译、建立西医学校、医院、吸收留学生,迅猛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医学。面临这一严峻局面,中医界中出现了分化,一些人认为中医学已尽善尽美,毋须向别人学习;另一些人认为中医学一无是处 ,要全盘接受西医学的内容。中西汇通学派则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 ,必须吸取西医之长,为中医所用。但中西汇通派在具体认识和方法上也很不一致。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派较早的代表,他认为中西医原理是相通的,中西汇通主要是用西医印证中医,从而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即使西医的生理解剖学有自己的特点,但也超不出《内经》范围。 因此虽然唐氏也说:“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中西汇通。朱沛文认为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医“专于格物,而短于穷理”。中医的弊病是玄虚,西医的弊病是僵固。在具体方法上他主张中西汇通要通其可通,存其互异。恽铁樵认为西医重视生理、解剖、细菌、病理、病灶的研究,中医则重形能、气化及四时五行等自然界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可以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但结合的基点是以中医为主。他还认为中医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囿于《内经》,必须超过古人,不以《内经》为止境,才能超过古人,吸收西医之长,继续发展。张锡纯以中西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中西药物并用。他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治标,中医用药求其因,重在治本,二者结合,必获良效。他的探索,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西医汇通派,是在近代中医学和中医界因西医传入而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产生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他们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和维护执业中医的社会地位,主要与“废止中医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汇通学派的队伍中,几乎都是谙练国术的中医名家,而缺乏精于西医的新型学者,更没有兼通中西的饱学之士。汇通派医家所接受并真正掌握的西医知识远远不是西医学的全貌,尽管当时的西医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他们著作中有关西医的记述,大多支离破碎,舛错百出。十分明显,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西医之说不可能和师传庭训的中医妙术占有同样的比重,在他们的心目中,西医远没有取得与中医分庭抗礼的平等地位。
(二)中西医结合
      建国初期,中央卫生部受“废止中医派”思想的影响,制定了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政策和措施,破坏了中西医的团结合作,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机。毛泽东对卫生部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使之在1954年开始得到纠正。毛泽东的多次指示和批示,作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思想基础,一直指导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群众运动、中医参加医院工作、改进中医进修教育、创建中医研究院和中医学院、提倡中医带徒弟等措施,使中医学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中西医团结合作得以真正实现。
     中西医结合学派的骨干是西医学习中医的医生,由于他们具有坚实的西医基础,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工夫相对不足,他们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以西医的方法理论研究中医,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除确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原则、推广了中西医综合疗法外,还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大成就。如骨折和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刺麻醉的应用和原理研究、青蒿素的发现和成功提取等,都为世界所瞩目。
     20世纪80年代初,实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理论、方药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被及时引进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开展了大规模的“证本质”的研究,最终没有结果。在这一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虽有大量的论文发表或交流,但像骨折、急腹症、针麻、青蒿素等能够引起世界医学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却屈指可数。
      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由于理论构架不同,概念体系不同,始终结而不合,表现在:1病证结合,西医的每一个病按照中医的理论进行了辨证研究,例如每一种感染病按照卫气营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每一个内科疾病都按照脏腑辨证进行了研究,作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西医仍然不会应用,因为西医不懂中医理论;2中药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对主要的中药方剂都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其药理作用、药物成分甚至于加减变化、配伍原理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但是西医仍然不会应用,因为西医不懂中医理论,西医不知道用了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3 证本质研究,截止上世纪末,对证本质研究已经进行了40多年,其基本思路是:“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结合的基础”,或者“用现代科学对中医传统理论做全面改造”。而中医对于“病”与“证”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换句话说,就是用现代医学或/和现代科学跨越两大或数个理论体系去阐释一个中医尚未确定的概念(证),并揭示这一概念的实质,跨越两大理论体系已非易事,而阐释的对象又是一个没有明确含义的概念,其难度可想而知,“40年来,中医证实质研究已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的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40年来证本质研究未能取得根本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正确理论假说去指导实验”“现在大多数人体会到象西医那样用一两个特异的理化指标去判定中医的‘证’是不可能的。”这是20世纪末学术界的普遍看法。
     如此艰巨而坚忍不懈的努力,出版了无数著作,并没有达到结合的目的,这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西医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用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中医是个无理数。但是他们的努力是科学的,客观的,为中西医理论的融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没有他们的努力,理论体系的融合是不可能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0:01:16 | 只看该作者
(三)中西医融合
     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改变思路。我们经过30多年的研究,完成并连续发表了以下论文:
1.  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医学与哲学,1999,20(11)51-52
2.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医学与哲学,2000,21(8):50-51
3.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医学与哲学,2001,22(3):51-52
4.系统论与中西医融合(未发表)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未发表)
6.热实结胸证实质再探讨(陕西中医,2000,21(3)141-142)
7.浅论水电介质紊乱与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相应证的融合(陕西中医,2001,22(3):162-163
8.中医外感热病学中厥证实质的探讨(陕西中医2002年03期)
9.中医外感热病学对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2期)
10.《伤寒论》中温阳化水法与水电介质紊乱(未发表)1.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医学与哲学 ,1999,20(11):51-52)
11.《伤寒论》中回阳救逆法治疗“霍乱”的机理探讨(河北中医)
12.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的神志异常与现代感染病学中意识障碍的融合(陕西中医,2002,23(6)524
13.《伤寒论》中的蓄血证(未发表)
14.少阴柴胡汤证与肝、胆、胰系统感染(未发表)
15.太阳经证、卫分证与前驱期的融合(未发表)
16.气分证、少阴证、阳明证与急性典型期的融合(未发表)
    1999年11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51页上发表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的探讨”的论文。这篇论文经过修改,收入2003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现代解读》上篇概论中。这篇论文首先提出中西医融合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是在基本完成以上16篇论文之后,才写出这篇论文的。而后相继发表了:“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等论文。
     2000年2月28日经第四军医大学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站查新,其结论:综上所述,关于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体系可相融性研究,国内未见他人有相同报道。关于本课题由外感热病学的证与感染病学中的病理状态相一致,提出的“证”与“病理状态”相结合的新概念——“证态”,国内也未见相同报道。在这个中介“证态理论”指导下,2003年我们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伤寒论现代解读》29万字。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证态体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框架内自由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自由流易,这样,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2006年我们的专著《中西医融合观》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64万字。完成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证态体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概念流易就是概念的运动与变化,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急性腹膜炎这个概念,其在感染病这个理论构架内流易就是指:①引起急性腹膜炎的原因,他的结局,临床表现;②他应当和哪些疾病或者病理状态相鉴别;③如何治疗等。再如热实结胸证,其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的流易就是指:①热实结胸证是由哪些证引起的,在什么情况下引起的,热实结胸证可能演变成什么证;②他应当和那些证相鉴别;③如何治疗等。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具有不可通约性,就是说西医对热实结胸证不知为何物,热实结胸证在西医感染病的理论构架内根本无法流易,同样,中医理论中没有急性腹膜炎这个概念,急性腹膜炎也不可能在中医外感热病学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个中介,急性腹膜炎可以在中医外感热病学的理论构架内流易,热实结胸证也可以在西医感染病的理论构架内流易,实现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统一,不再有中西医的区分。
      经过论证我们认为: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同一的,形成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他们可以相互代替,在对方的理论体系内流易,也就是说,在西医感染病的理论构架内凡是急性腹膜炎均可以用热实结胸证代替,在中医外感热病学的理论构架内凡是出现热实结胸证的地方都可以用急性腹膜炎代替,急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就是热实结胸证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以官方正式文件提出中西医融合的概念来源于: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战略目标。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自此,中西医融合被普遍关注。本书运用证态理论对于痰饮、瘀血进行现代医学解读,围绕痰饮、瘀血论述气血津液-内环境的稳态、象态与证态,没有涉及气血津液、内环境的所有方面与问题。
     虽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中西医理论转换的中介——证态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已经解决了《伤寒论》与温病的转换,但是,《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特别是藏象与经络被认为是中医理论的内核,这个问题不解决,中西医理论转换还不能成立。本书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及证态是解开经络藏象理论之谜的序幕、前奏、战前火力侦察。
     象态概念来源于证态,因为中医的基础理论主要是从临床实践中反推出来的,我们首先确立了证态体系,由此引申出象态概念,象态是藏象经络理论与西医器官系统融合的原基概念,藏象经络-器官系统象态体系是中西医融合的终极目标。这就成了中西医融合的攻坚战。
     中国人与英国人进行交流需要翻译,或者英汉词典;WPS文件转换为WERD文件需要一个转换软件。翻译与转换软件就是中介。中医与西医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中介,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翻译或者转换软件,这个中介就是象态体系与证态体系。现代最时尚的转化医学未必能够解决中、西理论的转化,未必能够解决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西医病理状态的转化问题。
     中西医融合已经成为理论界、医学界的共识,只是没有找到路径与方法。2011年5月第三届珠江论坛探讨中医临床研究病证结合是中西医融合的切入点,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交叉融合的切入点,也是现代医学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疾病分类作为参照系的病证结合思维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整体医学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鲁法庭等“试论现代自然科学背景下的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与融合”中认为:从长远趋势看,中西医必将彻底融为一体。中西医的“融合点”尚未到来,此时做“硬性结合”不可能实现,用一方取舍或取代另一方更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并且进一步推论:西方医学超越中国医学的时间如果在1870年或1850年,超越点与融合点之间的间隔不会短于植物学的180年或100年。那么找到中西医学的融合点很可能要在2l世纪中后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35 , Processed in 0.1329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