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0 15:5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条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堝)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词解】
  贼邪不泻:贼邪指伤人之邪气,如风邪、寒邪等。不泻是说邪气留于经络血脉,不能排出。
  (堝)僻:指口眼歪斜。
  重不胜:指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舌即难言:谓舌强,语言不清。
【释义】
  由于肝肾阴血亏损,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于外,故脉浮。经络血脉中阴血不足,不能御邪,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邪气留于肌表经络血脉,故脉紧。风寒邪气在肌表,闭塞经脉,是病机进一步发展。邪气留而不去,或在左,或在右。邪气侵袭之侧,脉络闭塞,气血受伤,故筋缓而不用。无邪之侧,气血运行正常,正气独治,故筋拘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见口眼 ,(堝) 斜,半身不遂。
  中风的辨证,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和脉证。
【按语】
  本条揭示出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复杂性。中风一病,既有外邪之诱发,又有肝肾之不足。肝肾阴血不足,既可引起络脉空虚,不能御邪,又可引起虚阳外浮,使已虚之气血浮于上,浮于外。寒、热、虚、实,其辨证要从病因病机之复杂性上看,才能看透。
  后段揭示中风病的传变过程,由病邪之轻重,病位之浅深,可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个病情阶层。本文的精神,至今仍是指导中风病辨证的思想方法。
【参考】
  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此段主一紧字,言中风之偏于寒者,邪自外入,其证必以渐而深矣。谓中风而寸口脉得浮而紧,紧是寒,浮为虚,故不能阴阳相调而令脉外见,则虚寒相搏,邪即结滞于外之皮肤矣。然浮因血虚,络者血所养也,虚则络空失养,无力御邪,邪乃不泻,盛于皮肤,其或左或右,与邪并者气多而缓,正之无病者,反气少而急,一急一缓,正邪相引,,(堝)  僻不能如常人之遂意矣。此尚属皮肤近络之病也。若邪在络不去,则邪方入,卫气不得运,皮肤不仁,然犹在经脉之外;若在经,则邪入营脉之中,内骨外肉皆失所养故重着,然犹在躯壳之间,至入腑,腑邪必归于胃,胃为六腑之总司也,于是风入胃中,胃热必盛,蒸其津液,结为痰涎,气壅隧道,胃之支脉络心者,才有壅塞,即堵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试观……按住颈间两人迎脉,气即壅逆不识人。人迎者,胃脉也,则不识人之由胃气壅,不信然哉。至入脏则诸脏受邪至盛,必并入于心而乱其神明,神明无主,则舌纵难言,廉泉开而流涎沫矣。”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6:01:38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中风的辨证:
    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
    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6:09:03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一) 脑梗塞的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二)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6:13:47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塞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
  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似,给诊断带来困难。头颅 CT扫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若无条件作CT时,以下几点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1)大面积脑梗塞常有脑血栓病史,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常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昏等前躯症状。(2)起病于劳动、排便、饮酒、激动时,脑出血可能性大,传统观念认为脑梗塞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3)脑出血病人7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且绝大多数在病初即有血压明显升高;大面积脑梗塞多无类似现象。(4)脑出血病人起病时,就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面积脑梗塞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对较晚,多呈进行性加重。(5)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大面积脑梗塞一般不易查出,或出现较晚。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10:42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脑卒中的病因
  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如高盐、多肉、高动物油饮食,饮浓咖啡浓茶、体力活动过量等,均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20:11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的病理基础也是在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只不过病变程度轻一些,脑组织缺血时间短暂而已。它多发生在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身上,小中风的表现与中风先兆症状没什么两样,主要表现是手中物品突然落地、单瘫、偏瘫、单眼视力障碍、头痛、眩晕、耳鸣及吞咽困难、说话不利索等。
        小中风与中风先兆的区别在于:症状很快消失,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小中风一般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检查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现没有脑细胞死亡。小中风过去后,病人的脑细胞应该完全正常。如果超过了2小时,病人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这时就应该叫脑梗塞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31:10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脑卒中先兆症状






   
      西医:
      脑卒中先兆症状: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小中风与中风先兆的区别在于:症状很快消失,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小中风一般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检查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现没有脑细胞死亡。小中风过去后,病人的脑细胞应该完全正常。如果超过了2小时,病人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这时就应该叫脑梗塞了。
==========================================================================
     中风的辨证:
   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
   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
    中医的中经络与西医脑卒中的小中风或者脑梗塞先兆症状是一致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08:00:14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原文: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现在中医的解释:
    中风的辨证:
   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
   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
   症状描述的变化:
   肌肤不仁————肌肤麻木不仁。  皮肤感觉麻木,对于针刺、温热感觉迟钝
   即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四肢运动不灵便。
   不识人————-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轻度昏迷。
   舌即难言,口吐涎——舌强难言,口中吐涎。 舌运动障碍,流口水。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没有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5月12日 08:34am 时添加 -=-=-=-=-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与《金匮要略》中风病的临床表现完全等同;他们的发病过程,由轻到重的描述完全等同(病理过程);脑卒中的肢体运动障碍与风湿病的肢体运动障碍应当鉴别,中风与痹病的鉴别,中西医也是等同的。所以,脑卒中与中风等同。
    这个结论大家是一致的。脑中风也叫脑卒中。这又是一个共同参照物,余类推,逐步建立起中西医沟通的参考系。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09:04:53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

     中风与历节均为病名,是对于一组症状的形象描述或者归纳总结。病名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获得的。例如中风,就像大风吹倒枯树一样,突然倒地,或者死亡,或者大树倒地不起,但是还可以发芽结果。历节病,肢体关节肿大、干枯就像竹节一样或者就像树干被砍之后形成的疤节一样。所以中医的病名实际上还是临床症状的抽象!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18:05:07 | 只看该作者

第2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词解】

贼邪不泻:“贼邪”指伤人之邪气,如风邪、寒邪等。“不泻”是说邪气留于经络血脉,不能排出。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僻:指口眼歪斜。

重不胜:指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舌即难言:谓舌强,语言不清。

解读:根据原文,中风按照病情的轻重辨证如下:

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

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与现代汉语,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不出现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症状描述的变化如下表:


  
原文(古汉语)
  
  
现代中医语言
  
  
西医术语
  
  
肌肤不仁
  
  
皮肤感觉麻木,针刺、温热感觉迟钝
  
  
感觉神经障碍
  
  
即重不胜
  
  
肢体重滞不易举动,运动不灵便。
  
  
运动神经障碍
  
  
不识人
  
  
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昏迷(中枢神经障碍)
  
  
舌即难言,口吐涎
  
  
舌强难言,流口水
  
  
舌下神经、面神经障碍。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僻不遂
  
  
指口眼歪斜
  
  
面神经麻痹(中枢性,周围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12 , Processed in 0.0796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