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进三退二在 2006/02/02 02:36pm 第 3 次编辑]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辨证论治在整体上是失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著名中医谢海洲在荷兰神州医庐应诊时,其有效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只治好了几个感冒之类的小病(自愈性很强,作者注(20)).现今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现代医学在祖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消灭了天花(尽管中国人发明了种痘术),控制了各种烈性传染病,地方病,不仅治愈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在不断攻克疑难杂症,每一个进步的脚印都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治不好的病,也绝大多数能阐释其原因或指出其研究方向.而中医早已退缩于一隅且靠政策吃饭了,即使在中医院里也是大多数病人靠西医治疗,这难道不是众目睽睽的事实吗?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整体观,辨证论治,而在于其中的某些经验.这主要包括一些专病专法的经验和一些确能反映机体内部联系的证.挖掘这些经验,才是中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任务.
  在证的研究方面:上海医科大学对肾阳虚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发现肾阳虚者尿中17羟皮质醇低下,又进一步发现肾阳虚者不同于阿狄森氏病的低下反应而是延迟反应最终揭示了肾阳虚患者和老年人内环境反馈调节的缺失,并以补肾药以药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最终指出肾阳虚证的本质主要是下丘脑功能失调.(21)必须指出这种证的研究只有在认识到尚未被现代医学理论所认识的联系以及尚未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时才有意义.这种证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补肾方药只是对一定条件下的肾阳虚证起作用,而对另一些条件下引起的则未必有效.如:补肾方药可用于生理性衰老引起的下丘脑功能失调,而其它原因引起时,则未必有效.
  尚天裕在对骨折的治疗中,借鉴了中医的经验,提出了以内因为主导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新的治疗原则,运用小夹板疗法提高了骨折的疗效。但是,这和中医理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尚天裕指出“中医的小夹板疗法实际上就是器械外固定。”(22)可见在这里也只是中医的经验在起作用。
  对青蒿的研究也是从《肘后备急方》中的经验“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中,经过药理学的研究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世界的承认。青蒿素是世界上唯一公认的由中国人发现其化学结构的药物。(23)而中医的传统方剂青蒿鳖甲煎却无效,因为煎煮破坏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青蒿素获得承认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它的化学结构并且其对疟疾的疗效高于奎宁.这些研究一经完成,它的成果就属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了。因为它不再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的了。这种研究只是借鉴了中医的实践经验,修正、补充、改善和发展了现代医学理论。中药加西药不是中西医结合,只有搞清中医的经验在哪个环节,哪个层次上起到了现代医学理论尚未认识到的作用,才能算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综上所述,我想可以对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的矛盾下结论了,那就是中医学的理论未能正确反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的实践就整体而言也是失败的。中医学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旧事物,而现代医学理论则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人体有越来越深入的正确认识,是新事物。现代医学医学必然战胜并取代中医,中医必然走向衰亡。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否定是一种扬弃,是对中医理论的抛弃,而对中医的某些实践经验的保留,并且把这种经验加以发掘、整理、提高。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需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也就是要求我们把中医的经验以提高了的形式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中去,促进医学的发展,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所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从真理只有一个的角度看:
  西医理论体系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关系用集合的概念来表述绝不是如左图,而应如右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2) * (3)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1 )示中医               (2) 示中西医结合      (3)示 西医
( 4 )示中医中的合理成分   (5)现代医学(即西医)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1)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285&show=0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2)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286&show=0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3)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287&show=0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288&show=0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5)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289&show=0

2
发表于 2006-2-2 16:47: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对青蒿的研究也是从《肘后备急方》中的经验“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中,经过药理学的研究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世界的承认。青蒿素是世界上唯一公认的由中国人发现其化学结构的药物。



如此无知,实属可怜!
请记住,西医已被三大杀手病杀得一败凃地了,还需要什么诡辩的吗?
等看好了,中医必将治服一切杀手,世界医学,中华大半!
3
发表于 2006-2-3 07:42: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4
发表于 2006-2-15 14:12: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养阴透热,它是用来治理疗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一类的病症,这与疟疾无关。不要一提青蒿就是治疟疾,这不对。不懂中医就不要装懂。中医药是我们的国宝啊!!!
5
发表于 2006-2-16 11:25: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进三退二的大作已经在数年前发表,可谓是多处发表的老文章,先生承认一些中药有效,要保留外,中医理论几乎是一堆糟粕,我认为这样对中医进行批判是荒谬的,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现在一时不明白中医理论的科学实质,就应该下精力研究其理论的科学原理,阴阳、五行的产生原理尚未解开,你怎样证实它不是科学?中医与西医为两种理论体系的科学,为什么一定要以西医的标准来规范中医?这种情况犹如英语与汉语的并存,用英语的标准来规范汉语,能行吗?中医必须走自己特色的道路,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中医在本世纪的复兴是必然的趋势,希望先生多研究,少批判。
6
发表于 2006-2-19 17:11: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即使著名中医谢海洲在荷兰神州医庐应诊时,其有效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只治好了几个感冒之类的小病”
 学术可以批判,但具体到个人,还望楼主做有德之雅量,毕竟谢海洲老先生遗骨未寒,是否谢老先生只能,治好“几个感冒之类的小病”,还是麻烦您去北京广安门医院或者找几个在广安门医院看过病的人来问一下再说他老人家的话吧。
  
7
发表于 2006-2-19 17:5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楼主的大作我看过全文,也颇有一些感触。因为在一群反中医斗士当中,楼主的第一句“从1995年决定彻底脱离中医以来”就暴露了楼主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再加上以文品看人品,本人推测楼主“脱离中医”的当年,和与楼主那篇共置于精华贴的《彻底放弃中医,考西医研究生去也》和作者是同类吧。
  也难怪,学习中医或者想借中医发家致富可是不容易的,假如还有和楼主类似的人在高考之后选错了道路,记着,不是中医的错!!! 
8
发表于 2006-2-19 19:02: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转贴)广西136名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中医药治疗,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新华社广西1月24日电 (记者赵文)中医药以毒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在攻克艾滋病的“大战役”中,开始加入“抗艾大军”,并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24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管理处获悉,截至目前,广西有136名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中医药治疗,大部分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及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得到了初步缓解。   自治区卫生厅中医管理处负责人向少伟告诉记者,“中医抗艾”项目于2005年8月在广西南宁、柳州、百色3地4家定点医院正式开始为病患免费用中药,中药药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定,广西卫生部门再根据当地气候等情况因地制宜微做调整。“从目前治疗情况来看,中医药对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发病时间等还是很有起色的。”   向少伟说,目前部分患病民工在接受中医治疗后,乏力的症状明显改善,已经可以重新干活。
  截至去年10月底,广西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687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190例、死亡162例。此外,从有偿供血人员和“劳改、劳教”人员中还筛查出2608例感染者。
9
发表于 2006-2-19 21:54: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中医如同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进三退二先生领不到该车的驾驶证,有此言论,不足为奇也。
10
发表于 2006-2-20 20:01: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批判 (04)

进三退二 是中西医结合者中的较多见类型,但还有一些人认为结合应侧重将中医理论加以结合,这部分人是较少的,但在下就是一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0:02 , Processed in 0.0574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