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头痛 (医学见能实践录之一)
<原著> 头痛在侧或兼寒热往来者,少阳经伤风也,宜加味柴胡汤.
半下三钱 柴胡三钱 竹茹三钱 玉竹三钱 黄芩三钱 白芍三钱 钩藤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实践> 少阳风火所致头痛之一(血管神经性头痛)
曹XX,女,43岁,贵州省水电设计院医师.
初诊,1979年6月23日
头部两侧剧烈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逐年加重.近年来发作频繁,头痛头晕,目不欲睁,两颞抽掣,血管跃动,触之弹指,心忡心慌,口干微苦,便结溲黄,诊时:头痛正作,难以忍受,舌质红,舌苔卜黄,脉弦细数.经多方检查,均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屡服中西药,未能控制,须注杜冷丁止痛.昔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此少阳胆火挟肝气上逆之头痛,急宜清胆平肝,降逆止痛,处方:
柴胡10克 半下10克 黄芩10克 玉竹12克 白芍12克 竹茹10克 甘草3克 钩藤12克 菊花10克 白蒺藜12克 岗梅10克 夏枯草12克 服6剂
少阳风火头痛之二(血管神经性头痛)
高XX,女,32岁,省煤炭勘探公司电工
初诊:1979年8月22日
十天前,左侧头部突发剧烈抽痛,恶心呕吐,不能言语,否则痛甚.左眼胀,眼球有突出感,上午痛剧,烦燥欲死,须注杜冷丁方可缓解.某院神经科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转来我院.诊时:痛苦呻吟,患处血管显露,弹动搏指,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口苦纳差,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舌质红,舌苔卜白,脉弦细数,证属少阳胆火,肝气上逆之头痛.法当和解少阳,清降肝胆.处方: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半下10克 玉竹12克 白芍12克 竹茹10克 甘草3克 钩藤12克 岗梅30克 白蒺藜12克 石决明25克 服8剂
<简析>原著之加味柴胡汤即小柴胡汤以玉竹易人参加竹茹钩藤而成.风火上炎,不宜人参之温升,故代以玉竹以润之,加芍药合甘草缓急止痛也,用竹茹合半下有温胆汤意,(温胆即是清胆)钩藤清热平肝,熄风镇痉,用其直达病所,有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之用.王老先生深知方意.其两例病案皆取其全方(去姜枣)而用之,其余四味,皆钩藤余意,因肝火上炎,横逆莫制,非此不足以平之.此随机运用之妙也.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