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3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管理监督小组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2 20:3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管理监督小组:
      自从五行存废辩论结束后,反方仁海就提出很多异议,请问管理和评委,你们从一开始有无违规的事情?如果没有,你们对仁海应该说明,甚至批评,然而,你们却置若罔闻,原因何在?请管理监督小组予以答复。
             正方代表    杨鹏举

         
2
发表于 2015-12-22 22:0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2-22 18:04 编辑

王锡民     
71楼
发表于 2015-12-9 13:2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2-9 17:45 编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extra=&page=8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919&extra=&page=8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各自独立的,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学说毫无根据,所谓“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句话并不能证明阴阳五行是一个学说。正如我们说“北京上海”,难道就是一个城市吗?
      阴阳、五行不仅出处不一,而且在应用上也不一,不能因为脏腑学说中既有阴阳又有五行就说是一个学说。例如,脏腑经络是联在一起的,并不是说脏腑经络是一个学说。中医书中常说,经络气血,实际上经络气血也是两个学说。            

      中医的所有概念都是有牵连的,例如精气、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脏腑,我们总不能因为他们有联系说说这些都是一个学说吧。道理是如此的简单,不多说了。
3
发表于 2015-12-22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12-22 22:09:38 | 只看该作者
二、正方辩题:1、《内经》中存在不存在阴阳五行学说?
  无论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是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都将阴阳五行合并论述。在临床时,阴阳主要说明事物的属性,五行主要研究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阐释和解决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存阴阳废五行,不但使中医理论的完整性受到影响,也会对正确地诊断、治疗疾病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辩题反方没有得分。
四、正方辩题:2、阴阳五行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在产生之初是两个不同的学说,如战国时期有所谓“阴阳家”、“五行家”。但被引进中医学之后,已经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但由于反方在辩论中表达了与正方一致的观点,所以有的评委判该题为“平局”,即正反双方各得一分。

————————————————————————————————————

       这两个辩题的总结,纯粹是强词夺理、无中生有、如同梦语。用王锡民教授的发言驳斥吧!
5
发表于 2015-12-22 22: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2-22 18:30 编辑

三、反方辩题:2、内伤病无需用五行学说而取消内“风”
  a、反方一方面要取消“內风”,一方面又使用平肝熄风药,属于自相矛盾。
  b、反方说:“我方废除的是病因说,没有必要废除风的其他内容”。是想为上面出现的自相矛盾开脱,但没有內风做病因,何用平肝熄风?
  c、废除祛风药以后,遇到原来应该用祛风药治疗的病证怎么办?反方认为:“可以在中医界进行探讨”。医学是人命关天的事,怎能如此草率行事?本辩题正方得4分。————————————————————————————————————————
       这一辩题的总结表达得非常美妙,是言之无物、答非所问,其实质与参辩挺五行方的诡辩思路一脉相承,就是为了转移主题、混淆视听。
       是否可以取消“内风”的关键,取决于“内风”存在与否,而不是其它支节问题。“内风”的病因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因此,这一辩题的总结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用gl0101先生的话说:从辩题看,正方(连同监督小组的总结)并没有紧扣主题而是在千方百计地转移主题,扯远了,扯到不知道什么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gl0101[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7楼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29 | 只看该作者
从辩题看,正方并没有紧扣主题而是在千方百计地转移主题,扯远了,扯到不知道什么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946&extra=page%3D1


6
发表于 2015-12-22 22:11:11 | 只看该作者
六、正方辩题:3、阴阳与五行是不是两个互相对立的两个学说?
  正方的这一辩题“阴阳与五行不是互相对立的两个学说”,反方没有不同意见,双方达成共识。所以这一辩题有三个评委投了“平局”。
——————————————————————————————————————

         这一辩题正反双方意见一致,但在“五行存废”辩论赛的比分结果中却显示,监督小组成员五人中,三票平局,一票弃权,溪流总版主投了“挺五行方”(正方)一个赢票。那么,请溪流总版主解释一下,您投“挺五行方”(正方)一个赢票,根据是什么呢?
7
发表于 2015-12-22 22:12:08 | 只看该作者
七、反方辩题:4、五脏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来阐述五脏的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方辩题“五脏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主要以西医学相关脏器的生理功能为依据,来废除中医固有的五脏的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众所周知,中西医理论互有优劣,应该优势互补。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是重视气化和强调整体。废除了五行学说,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将不复存在,虽然和西医接轨了。但其优势已经丧失殆尽,也违背了反方一贯倡导的中医西医理论“各有优势,有的地方中医优于西医”的观点。必然为广大中医难以接受。有的评委投票判正方输,是因为正方在关键问题上反驳不到位。
————————————————————————————————————————————————

中医学的优势恰恰是在阴阳学说上,而非五行学说。
       “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是重视气化和强调整体” ,这都是阴阳学说的问题,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至于中医理论是否与西医接轨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不是中医向西医接轨,也不是西医向中医接轨,而是无论中医、西医,都要向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疗之实质接轨。
       也就是说,通过临床验证,任何与临床事实相违背的医学理论,都必须改正之,中医理论中的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也决不能例外。
8
发表于 2015-12-22 22:12:33 | 只看该作者
八、正方辩题:4、阴阳是正确的,五行是错误的应该废除?
  正方认为:反方所持“阴阳是正确的,五行是错误的应该废除”的观点,是站不脚的。所以正方设计的辩题1、2、3都是为了论证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完整的学说,实为本题(正方辩题4)作铺垫。反方不解此中奥妙,在前面辩题中已经落入窠臼,即同意了正方的观点。面对本题,反方首先应该论述阴阳与五行之间的不同,即阴阳如何正确,五行如何错误。以澄清自己以前对正方观点的认同。在自己已经承认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完整的学说的前提下,不对阴阳五行进行甄别,一味坚持“阴阳是正确的,五行是错误的应该废除”的观点,自己观点前后矛盾,自然不能令人信服。本辩题正方得4分。

————————————————————————————————————————————————————
       请问尊敬的监督小组的“专家”们,我方提出的13个辩题,哪个不是在陈述五行学说是如何错误的?你们撰写的总结说我方“同意了正方的观点”,未能论述“阴阳如何正确,五行如何错误”,溪流先生、红莎草先生、王叔文先生三位给“挺五行方”赢票的伟大“专家”,是在说梦话呢?还是在自欺欺人?!
9
发表于 2015-12-22 22:13:09 | 只看该作者
九、反方辩题:5、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反方辩题5: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监督小组一致认为立题错误,不能成立。但有一个评委认为正方对五行与六腑的关系研究不深,说对方学术造假也有点无限上纲,因而投票给反方。然后又用了较大篇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反方的错误观点进行了纠正,相信会对正反双方都有裨益。
————————————————————————————————————————
求索阴阳五行真谛辩论赛正式开赛
辩论双方的各位朋友,经过双方的商量及管理监督小组的最后商定辩论赛于2015年9月9日21点正式开始(所有未参予的管理人员,请不要跟帖),具体要求内容如下。下面是双方列出的辩题,具体辩题如下:

       从上面“五行存废”辩论赛的开赛公告中可以看出,具体辩论事宜是经过管理监督小组最后商定的。
       那么,请问监督小组的专家们,正反双方的26个辩题,是经过你们审核的,我方的“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这个辩题,为什么是立题错误?既然是你们审核商定是合适的,赛后,你们又说是立题错误。你们这样的行为,是故意设下圈套让我方输呢,还是你们在喝醉了酒之后写出来的总结是错误的?请给挺五行方投赢票的红莎草先生、铁骨铮铮先生、王叔文先生就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10
发表于 2015-12-22 22:13:36 | 只看该作者
十、正方辩题:5、阴阳五行之质
  由于反方的着力点在于废除五行,所以反涉及阴阳内容者,不是模棱两可,就是与正方握手言和。其实,正方设计的所有辩题,都是将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的,中医在临床上,也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的,在所有辩题已经双方事前确认的前提下,反方曾提议不要将阴阳五行捆绑在一起辩论,只提五行存废,被正方拒绝。在后来的几场辩论中,反方也承认与正方的观点相同。既然阴阳五行相互关联,存阴阳而废五行,就增加了辩论的难度。所以正方得分多。因为本辩题“看不到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因此有的评委投票为“平局”。
————————————————————————————————————

       这部分总结,全是废话。
       再用王锡民教授的发言教教你们吧,

王锡民



56
主题       
5522
帖子
976
积分

版主

积分976
发消息
禁止帖子

71楼
发表于 昨天 1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2-9 17:45 编辑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各自独立的,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学说毫无根据,所谓“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句话并不能证明阴阳五行是一个学说。正如我们说“北京上海”,难道就是一个城市吗?
      阴阳、五行不仅出处不一,而且在应用上也不一,不能因为脏腑学说中既有阴阳又有五行就说是一个学说。例如,脏腑经络是联在一起的,并不是说脏腑经络是一个学说。中医书中常说,经络气血,实际上经络气血也是两个学说。            

      中医的所有概念都是有牵连的,例如精气、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脏腑,我们总不能因为他们有联系说说这些都是一个学说吧。道理是如此的简单,不多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3:54 , Processed in 0.0589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