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86|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苓散不是利水方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26 04:2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们现在讲五苓散。题目我们就叫五苓散不是利水方。

你们在讲祛湿剂、利水剂的时候,五苓散是一个代表方,在历代的方剂学中,一般都把五苓散当成一个利水方对待,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但是纵观五苓散的记载,我不敢同意。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伤寒杂病论》里面有关五苓散的记载,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是在《伤寒杂病论》五苓散出现的第一条。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呢?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种病人怎么办呢?少量的喝点水就好了。如果说这病人表现为脉浮,小便量少,低热,口渴多饮,这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呢?用五苓散。从这儿看,这里面为什么要利尿呢?汗出、发汗,没有多余的水,为什么要利水呢?

我们再来看五苓散这个方子,大家在读这个方子的时候不太注意,五苓散里面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每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注意最后几个字,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果说要利水的话,为什么还要多饮暖水?利水还要喝水吗?不需要!而且他说了一个汗出愈,这样治疗以后,汗出就好了,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利尿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再一个是72条,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说你用发汗的办法发汗完了,津液丢失了,脉浮数,还渴的特别厉害,你看这里面有多余的水让你去利吗?没有!那能当成利水剂对待吗?也不能。

我们在看下一个,73条,说“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说汗出口渴用五苓散,根本没有提小便利和不利,它的原则就是汗出,一个是口渴,就可以用五苓散。那汗出津液丢失,口渴是津伤的表现,需要利水吗?不需要!

再看74条,说“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好像体内的水饮过多,水饮上逆。水饮停留在胃肠,就容易理解成里面有水饮。口渴想喝水,但是水入则吐,就把这个叫水逆。水逆的原因是因为胃里面有水,才能够往外吐。这里面有水,需要利小便治疗吗?这里面有水,口渴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水液不能够进入到血液里面去,不能够上承于口,所以才出现口渴。在这种情况下,使水液上于承口就能够止住,可以用五苓散,在这里也没有体现出是一个利水的方。

我们再看141条说“病(结胸)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栗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结胸病,在治疗的时候想喝水,但是又不渴,就给他文蛤散,如果用完还不好,就给五苓散,这意思就是如果有口渴感你就可以用五苓散。

在伤寒论156条,说“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这就出现一个口渴、口干、心烦、小便不利,这时候用五苓散。好,就这一个小便不利,大家很容易想到这是利小便的,可是口渴、口干呢?是津液不足的一个表现,为什么要利小便呢?实际上小便不利也是津液不足的一个表现,那五苓散还是一个利水的方吗?

再看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这里面就出现了大便干,小便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尿的次数多,大便干,如果想让他渴想喝水怎么办呢?让他喝,也可以用五苓散,这又说明一个问题,这里他是小便数,这显然不能用五苓散再去利水吧?从这儿也证明它不是一个利水方。

再看伤寒论385条,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它说的是头痛、发热、身痛、想喝水,这种情况下就用五苓散治疗。大家知道,霍乱是一个剧烈吐泻的疾病,大量津液丢失,你再用五苓散利水对吗?不对,那是要他命的,对不对?所以从这儿看五苓散也不是一个利水药。

在《金匮要略》第32篇,第11条,说“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水停脐下,水停心下,吐涎沫,这个吐涎沫实际上就是痰饮停聚在胃肠,才有的这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水液在胃肠,在心下,这种情况也导致体内的津液不能够进入到血脉里面去,不能够上承到全身各处。

第13篇第4条是这么讲的,“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这是引起大家对五苓散误解的一条。脉浮,说明脉道还比较宽阔,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说明津液也伤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五苓散并且要多饮暖水,小便就利了,并不是说去利水。再一个“汗出则愈”,用上五苓散后疾病好转的标志。这不是说它是一个利水方,只是说让小便保持通畅罢了。保持通畅的原因就是用上五苓散,多饮暖水,这是一个具体的用法。

再看第13篇第5条,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个在伤寒论里面也有。

综合以上的条文,我们就发现有以下的特点,五苓散的基本适应症,包括渴欲饮水与小便不利同时出现。或然症就是可见可不见的,或者是呕吐、腹泻、身痛、发热,或者是口燥、烦,或者是心下痞,或者是脉浮,或者发热,或者呕吐涎沫,或者是癫痫,这些症状都是可见可不见的,不是说必见的,必见的就可以引起小便不利。基本不可见的症状是什么呢?是水肿!我们没有看到哪一个条文里面说到病人水肿了,用五苓散,可是方剂里面在讲的时候,把水肿当成了一个适应症。然后我们再看它的服用方法,多饮暖水。病愈的指征就是汗出愈,就是汗出就好了。我们分析以上这五个特点,显而易见,湿邪侵犯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或者是通降过度,那么它就表现为呕吐泄泻,因此而导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出现了口渴,小便量少,就是小便不利,服用五苓散以后,多饮暖水目的是为了补充丢失的津液,津足才能上承于口,解除口渴;才能够化成尿液,去除小便不利;才能够化成汗液,而见汗出则愈。所以说五苓散的功效应该概括为是化湿邪,健脾胃,生津液,这才是五苓散的功效。

金匮要略第12篇31条,“消瘦、呕吐涎沫、癫眩”它的病机也应该是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所以说用五苓散治疗它,也是可以的,你没有看到明显的水液的丢失,但是他确实有脾胃功能的失常,所以用五苓散也是可以治好的。

至于后世因为五苓散治疗水肿能够获效,主要是因为五苓散本身的健脾作用,它通过脾的运化水湿,它不但能够使肠胃的湿邪得到化解,也能够使肌腠水湿得到化解,停留在肌肉里面的水也能够得到化解,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所以说切不可因为能够治疗水肿,就将五苓散完全作为利水剂或利尿剂对待,这就是我要给大家明确的,五苓散的药效是化湿邪、健脾胃、生津液,它不是利水剂。

http://bbs.zhongyicun.com/thread-80411-1-1.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0-26 06:25:01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好文章,发人深省。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06:53:2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0-25 22:25
一篇好文章,发人深省。

谢谢王教授光临和首肯。 这确实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值得一读。
4
发表于 2015-10-26 10:29:45 | 只看该作者
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效,有的方或药,只具备某一种功效,中医有效的方剂,都是综合了几个治法,实际组成比君臣佐使更复杂,要一句话介绍这些基础名方很难说清楚。本文就给人越说越乱的感觉。如果要讲治法,也就是方药的功效,首先得把功效或治法这几个名词的基本概念理顺,说清楚,否则,一个化湿,大家一人一个理解,怎么也说不到一块。
中医理论的许多争议,就是由此产生的。
5
发表于 2015-10-26 12:34:14 | 只看该作者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是在《伤寒杂病论》五苓散出现的第一条。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呢?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种病人怎么办呢?少量的喝点水就好了。如果说这病人表现为脉浮,小便量少,低热,口渴多饮,这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呢?用五苓散。从这儿看,这里面为什么要利尿呢?汗出、发汗,没有多余的水,为什么要利水呢?
---------------------------------------------------------
少少与饮之,是害怕胃气虚弱,喝水多了水渚留成饮,并不说明体内是否缺水。中医常讲究不能暴饮,病后更不能,缺水与否都要“少少与饮之”。
汗出、发汗不一定就会造成缺水。


就按一般感冒发热看,中西医药的解热药都能发汗,但很少有因为吃中西药的解热药而造成脱水的。用五苓散有用的需要,和缺水不缺没有直接关系。。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2:29
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 ...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赏贴
先生说:“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效,有的方或药,只具备某一种功效,”此话有理。

先生说:“中医有效的方剂,都是综合了几个治法,实际组成比君臣佐使更复杂,要一句话介绍这些基础名方很难说清楚。”世界上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毕竟很少,既然一句话说不清楚,就不妨多说几句。有时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常常写一本几万,甚是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书,也不足为奇。

先生说:“如果要讲治法,也就是方药的功效,首先得把功效或治法这几个名词的基本概念理顺,说清楚。”一种病症的治法和一个方剂的功效并不是一回事,这个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混为一谈。至于每一种“功效或治法”的概念,应该精确理解,准确应用,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甚至错误百出。

先生说:”一个化湿,大家一人一个理解,怎么也说不到一块。“这个就有点耸人听闻了。化湿就是化湿,怎么能一人一个理解呢?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疏风化湿法,祛痰化湿法等,但是都有独特的自身的含义,不可能没有一定之规,随意编排的。

点评

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疏风化湿法,祛痰化湿法等 --------------------------------------------- 这些治法,说出来以后,确实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6 15:4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3:4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26 05:4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4:34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 ...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个病症,先生说不一定说明体内是不是缺水,并说发汗和出汗不一定会缺水,此话就有点OUT了!大汗出,体内还不缺水,这个可能吗?

点评

伤寒发汗,有大汗出的,但大汗出不一定就是缺水,伤寒原文里大汗出后,有用继续用桂枝汤,有用五苓散的,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的,有用四逆汤的,说明,大汗有可能造成缺水,也可能不缺水但出现其他问题。 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6 22:04
8
发表于 2015-10-26 15:40:5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6 13:40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赏贴
先生说:“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 ...

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疏风化湿法,祛痰化湿法等
---------------------------------------------
这些治法,说出来以后,确实都有各自的含义。但大家的理解是不是都一致,应用这些治法表述的时候是不是都按标准的含义来表述,这就很难保证了。许多争议也就产生了。


这里实际是中医“标准化”的问题。说开又成另一个话题了,绕两句吧。
  八十年代,出过一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还有“证候、病名诊断学,一套三本,我只有”症状“,这是中医研究院组织编的,赵金铎主编。当时编这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医的概念定一个”标准“,现在人们说的标准化不知道什么意思,咱们就是知道,中医的基本概念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解读,如果大家一人一个理解,一人一种用法,就只能一直争吵下去。
后来听说有人编过中医治法概念方面的书,我没有见过。
具体到化湿这个治法上,中医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里对治湿治法的分类还是比较合理,但在实际使用这些名称时,大家还是随意性很大,争议也就多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9:14:2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7:40
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 ...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赐评。
任何一门学科,对相关的概念必须有严格的定义和共同的认识,这样才能方便交流和学习。如果各成一统,歧义遍地,那就是乌合之众了,那就不是一门严格的真正的学科了。中医学里的各种概念本来是有固定的、公认的含义和定义的。可有的人不好好学习,不认真体会,而是自以为是,胡乱解释,搞得面目全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其实目前中医界的困境,许多时候都是这帮人造成的。
10
发表于 2015-10-26 20:34:3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这个说法有意思

点评

中医的名词、概念确实需要认真整理,并且以某种权威的形式公布。即使有一点错误也不要紧。慢慢完善,总比一人一套,吵个没完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6 23: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2 17:00 , Processed in 0.0556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