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与人体活体细胞形态医学》--麦绍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2 22:33: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学与人体活体细胞形态医学
--泛解中医学理论学术本质框架
作者:麦绍岳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提要:
  作者依据存在与意识间必然的相互因应、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关系原则,结合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对中医学理论的存在本原形式进行了回顾、探索、探究、追寻。指出了中医学是因人体四诊脉-症而生、而成。是关于人体四诊脉、症所因应应对到的人体相关存在的认识形式。人体四诊脉-症,即是在通过人体血液、血循、机体内环境的媒介和人体的总体状态形态的表达形式等,在与人体细胞状态形态形式发生着相联系、相关联和相因应的关系。持人体四诊脉、症而行,即是站立于人体血液、血循、机体内环境和人体总体状态状况形态的层面上观察人体、认识人体。由此涉至到人体细胞状态形态,认识着人体细胞状态形态,终极实现了对人体活体细胞立体状态形态形式的认识、诊断与治疗。中医学是关于人体活体细胞立体状态形态形式的立体医学体系。中医学在全本质的认识、承载了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全真实地实现了对人体活体细胞状形态的精确诊治和呵护而识人、识病、治人、治病和科学。
  中医学的人体活体细胞立体医学体系本质的被揭露和认识,解答了中医是什么、为什么的难题,为中医学确立到了科学学术位置;确立了中医学的人体细胞形态医学的科学性,为现代生物医学新增添了原创内容,补充了重要存在原始域原性的缺失;为人类开创了中医学——细胞医学,即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医学的新纪元。生命不仅仅是分子、平面、线性过程,而是同时在存有着细胞立体形态的立体过程。




2
发表于 2013-8-23 01:10:0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
  麦绍岳,男,中专、大专学历,中医刊授学院结业,临床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中、西医临床40多年,关注中医学学术本质几十年,曾在《中国医药报》发表过《证治理论的客体是细胞状态》、2001北京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入选论文集文章《关于中医学术本质的探讨》等文。
3
发表于 2013-8-23 01:20: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刘管理帮助上传以上文件推介.
4
发表于 2013-8-23 01:25:00 | 只看该作者
自   序
  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康复的新定义是:“治愈疾病最根本的途径是修复细胞、改善细胞代谢、激活细胞功能。”
——中医学或正是这一新定义内的医学产物?
——作者 麦绍岳

                
  存在决定着意识。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的产生。人们实践活动是感知和认识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最基本、原始的实践的反复、积累,就没有反映客观存在认识的意识的产生和存在。存在和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产生获得认识客观存在的知识意识或精神的前提和条件。是者,一般地,精神或意识总是和存在或物质相对应相伴行。不同的存在或物质产生着不同的精神或意识;不同的精神或意识反映着不同的存在或物质。精神或意识总是或完全或不完全的反映、写真着客观存在。有什么样的存在或物质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或意识;有什么样的精神或意识就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或客观物质。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间的相互对应的必然关系。
  中医的诊疗活动在感知、认识着与中医视角相对应的人体层面客观存在的生命规律,产生和形成着中医的视角所涉至的人体层面认识知识的精神或意识(中医学理论)。在这一意义上,中医学理论,即是中医的精神或意识则是反映或写真着与它相对应人体层面的客观存在生命规律的对应实体。没有中医学理论所对应、直应的人体层面的客观存在的生命规律实体,就没有中医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这是肯定、必然的。是毫无疑义的。是者也,中医学理论的所对应的人体层面存在的生命规律实体则是中医学理论的主体核心。

  中医的诊疗实践活动过程在感知、认识着许许多多的人体的客观存在。为着记录、整理和深化这些感知、认识,则使用和引用着古代文字和其它方面的文化。是故,就有了古代其它方面的文化进入到中医理论内。但进入到中医理论内的古代文字和其它方面的文化,是被作为载体或工具来使用的。或是在“以文载道”,或是“以类比类,识类、识性”、以“已知比未知,识未知”。在中医理论内的古代文字和文化,不是中医学理论的主体而是工具。是被借以用来记录和演绎、论证在实践中感觉和认识到的人体生命规律的认识工具。是为明达中医的学术认识知识的服务工具。

  中医学的认识工具有观念检甲与律证、象类与性类比照、内外互联类推、借形借式述事等。
  为着支撑对问题认识的合理性而引入哲学观和方法论加以阐述、证明;
  为着阐述、说明对所遇问题的属性性质的认识而引入在其它方面已认识事物属性以类比、比照确定;
  为着阐述感知、认识到的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不同脏器组织细胞群体功能和功能间相互影响、相互益长制约的关系而把在其方面的五行学说形式引入到了中医理论内,以说人体之事、陈人体之理;
  为着表达感知、认识到的人体内客观存在的平行稳定实体而引入“阴阳平行稳定”概念;
  是故,是为着说明中医理论内所包含的人体内的“事”和“理”,才至把古代其它方面的文化引入到中医理论内,才有古代文化的移位到中医理论内。
  被移位进入到中医理论内的其它方面的古代文化,或是被用以作为表达、类比、说理等的工具而应用;或者都根本的脱离原位的原义而重生了新义;或只是借用其形式而赋载了新义。这就是存入于中医理论内的古代其它方面文化的基本状况形态。
  中医学理论所对应的人体内客观实体,既有结构的实态性;也有结构的运行、变化性。人体内结构实态存在的永恒性、结构实态运行、变化的永恒性,在支撑着表达这一永恒永存的人体内的客观规律的中医学理论的永存永恒.
  中医学理论所对应的人体内存在的客观实体的运行规律,在永恒支撑着表达这一运行规律的中医学理论的超稳定性。
  以对象客观存在实体运行所释放的信息作为依据和认识窗口,通过类比、推理的无数次实践反复的验证,即所谓“司外揣内”认识方法,以及经历施用法与药的实践验证过程等,进而得以实现了对象体内“形”的认识的“内视”写真。
  由于历史认识水平的局限,对对象实体所表达的信息,即“气、神”之下的实体的“形器”如何,无法实现直白表达。故之以代替、类比或拟化或喻化的另类表达方法以得以实现。
  以上或是为中医学产生形成的正道?特点?
  然则也,中医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此则为本书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了。是之也,以之上作为本书之序也。

作者麦绍岳


前   言
  产生、存流于中华民族的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倡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代替的贡献。直此进入到了基因、分子生物学阶段的今天,依然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不可代替的和不能取代作用!不可抹杀、不能否定的确切疗效,所呈现的不能用他类的观念和方法所能解释、解读的巨大抗拒性、不可调和性、独自独立性等,这就是中医学的自我独立的独特的特性。
  中医学的这些独特的特性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医学理论有真理,有中医学自已范围内的真理;说明中医学是一包含着既不能消除,也不能否定的人体内客观存在的自行永恒运行着的“必然王国”。而且,是一尚末被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目光所涉入到、所认识、所了解到的“必然王国”。解读这一“必然王国”是什么为什么,彻底认识中医学理论所包含的这一“必然王国”的科学本质,既是中医学理论实现现代化,以使人们能得以更自觉、更准确的应用中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必切需要;同时,也是我们的科学责任和神圣的民族的、历史的责任。
  在进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历史以来,虽然曾经进行过对中医理论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探索、探究,但遗憾的是,这些探索、探究,在总体上不是从中医学的原点出去,然后又回到了中医学的原来的原点上,就是根本上没有进入到中医学的原点、原则上,而是以主观的想当然的当成了中医学的原点,把中医学歪曲或被异端到别的方向上,与中医学的原点却是渐行渐远。如在总体上,根本就没有人认识到中医学的人体四诊脉、症上证的立体性原则、原点。而是离开了中医学人体四诊脉、症的证的立体原点,却而在西医观念的分子、平面、线性框架上,误化、乱折腾中医学,使中医学失去了它的人体四诊脉-症视角下的实体的本源性。在所有的已进行了的探究中,始终没有能得以解读到了中医学所存有着的立体性、中医学的其然和中医学其所以然。中医是什么,为什么,等的基本原理,都一直没有能得以解决。这不能不表明,现代文明,既存在着局限,也存在着无能和无奈!
  本人是一个被中医学理论的合理性、疗效的确实、神奇性所吸引,而不得不自觉的跌入到了探究中医学本原的行列中来的自苦践行者。经历了中、西医知识文明的历史回顾、梳理对比,也结合临床进行了对比、探索、验证的实践。在经历了这样的理论和临床的践行的艰辛探究后,一种对中医学总体的异识在浮现。这种对中医学浮显的异识认识是,中医学理论是一种于中医学的人体四诊脉-症视角下的认识产物。它是对人体生命存在体的认识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思维的,或观念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主观臆造的知识体系。它不是西医认识目光之内的人体的知识体系,而是西医目光之外的持人体四诊脉、症层面的视角所获得到的人体另一层面的存有着立体形态意识的知识体系。这一对中医学的认识异识在确认,中医学体系是在以人体的四诊脉、症和人体的四诊脉、症的证为中心,关注和探索人体脉、症的证为已任的,终极实现了人体脉、症的证与人体内细胞结构、细胞结构功能状态形态间相互因应对应的,由人体细胞状态形态生命规律为支点、支撑的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状况的诊断与治疗的立体医学体系。
  是人体的细胞状态形态和人体的细胞状态形态的变化规律的客观存在,在引发、支撑着中医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存在。中医学是持人体四诊脉-症而揣、而生的人体活体细胞医学体系。
5
发表于 2013-8-23 01:32:17 | 只看该作者
此书在阐述:
  中医的人体四诊脉症形式既是中医人认识人体的途径,也是中医人体认识\把握人体一的唯一视角.中医人在这样的对人体的视角内认识\诊治人体的;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由于客观存在着的人体的所有细胞都在人体的血液-机体内环境的轴线上的平等、平衡统一的关联性的事实和对人体脉态形态形式构成影响的关联性的事实;
  和客观存在上的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状态形态状况的与中医形式的四诊的症——精-气-神状态状况的关联性事实等:
中医人的这样的对人体的视角,实质是在形成了使人们必然的站立于人体的血液、血循-机体内环境(脉态)的层面和人体细胞总体的功能与代谢状态状况形态上(即中医人的人体四诊的症——中医形式的精-气-神状态形态上)层面的观察、认识人体的视角;
  在这样的对人体实质视角内形成了实质本质是关于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的表达形式、变化规律的认识、诊断与治疗的人体活体细胞形态的立体性医学体系。
  中医学体系的核心本质,是关于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人体活体细胞状态形态变化规律的认识、诊治的立体形式的医学体系。
  此即本书所要宣达的核心内容。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1:00:31 | 只看该作者
  gonmai先生,您好,以上帖子内容及格式,我按照网站的规则进行了重新编排,您看一下是否有问题?如有请联系我!
  对于没有事先征得您的许可而修改您的帖子,深表歉意!
  关于您对我们推介此书所表达的谢意,实话,其实不用客气,为会员推介所出版的书籍,是我们的责任。
7
发表于 2013-8-23 12:51:31 | 只看该作者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3-8-23 03:00
  gonmai先生,您好,以上帖子内容及格式,我按照网站的规则进行了重新编排,您看一下是否有问题?如有请 ...

先生所进行的编排,更具条理性,很好,感谢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00:14 , Processed in 0.0564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