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附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12 23:5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基本病理改变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等代解紊乱。
糖尿病的病因可发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原因未明;继发性占少数,原因明了,但在发病原理方面尚有不少未阐明的问题。原发性糖尿病又可按起病年龄分为幼年型和成年型两种。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的发病原理、病理生理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已有很大进步,特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桨胰岛素浓度及胰岛1啊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后,对于绝对和相对胰岛素不足作为此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原理已进一步肯定,但引起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的病因尚属研究问题。多年来已发现与遗传、多食、肥胖、感染、应激、妊娠、运动少等因素有关,但这又仅仅是一种诱发因素,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本病的急性并发症,除感染外,主要有酮病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慢性病变,主要为微血管病变,包括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由于抗菌素及胰岛素的广泛应用,死于酮症酸中毒、感染者已大为减少,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并发病,其次是肾病及肿瘤。
本病在中医中属“消渴”范畴。认为其主要发病原理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过食甘肥,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导致肾阴虚损,肺、胃燥热,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为肺热津伤;中消为胃热炽盛;下消为肾阴亏损,临床常“三消”症状并见,略有偏重而已。因此中医在治疗上以一消为主,同时治疗其他二消以照顾全面。
附一治疗中消之方可以思考用药的方法
炒苍术20~40 炒白术15~30 淮山药30~50 生地黄20~40 熟地黄15~30 玄参15~30 北沙参30~40 玉竹20~40 五味子15~25 桑螵蛸10~15 水煎服
2
发表于 2004-3-13 10:38:2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附方)

下面引用由性本善2004/03/12 11:51pm 发表的内容:
本病的急性并发症,除感染外,主要有酮病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慢性病变,主要为微血管病变,包括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
高明!
发病时,若能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会有意料不到的好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08:46 , Processed in 0.0501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