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压高病理分析(整合论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 17:1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摘自《生命整合论》p.43
520  高血压的起因
    脉象分析指出:寸口六部基本区域如有四部以上脉象“弦”、“紧”而不“数”者,即可判断血压偏离,根据手感轻重鉴定高出量,上下不差10mm汞校柱压强,如果脉“直”而不退者,可得知患者心血管已经硬化。伴随脉象必有病象,如头目眩晕、四肢乏力,心悸气短,手足照凉,动执虚汗等等,体肥者居多。
    西医认为,血压高是因思者善食肥腻,酿成胆固醇和血脂增高所致。提出的处治方法是,少食肥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服用“降压片”等扩张血管的药品。本室通过临床证实,上述的病因判断是错误的,其实瘦型的血压高患者也不少见;此症的始固是患者长时间思虑过度,超负荷提取“原阴肝经”放电电流,经交感腔大神经节(三焦),兼取“少阴肾经”补偿电流,使“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肾脏过荷,外传肾上腺,其髓质受累,肾上腺素持续增量影响血管的舒缩弹性,因此全身血管的平滑肌在高度紧张的神经放电电流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双重控制下,产生“类除极化”电紧张收缩,促使血压升高。肾上腺髓质素的灭能是在肝脏进行的,所以只要调理好肝脏,肾上腺素很容易消除,但在肾上腺功能失调之前必然是肾脏功能已经失调,对于肾脏功能的调整,就费时多了。暂不管费时长短,关键要认症对头,目前有些中医根据患者头晕目眩,硬用凉药降血压取悦患者,结果愈想降压肾脏受害愈大,最后肝、肾充放电枯竭,波及中枢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发生“中风”症状。由于错误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症状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在不知不觉中血压逐渐抢高,当血压抢升到一定的阶段,将发生突变,脑血管突然殷血拼裂,发生偏瘫或全瘫——中风不语,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治疗就相当困难。所以古典中医告诫人们,“医者治末病,不治已病”,这就是预防为主的道理。西医在血压高的病理方面尚无正确认识,提出血压跟踪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谬论。经验指出血压的正常范围,在长成到垂老期,收缩反应在110一120mmHB柱和舒张压应在70一80mmH8柱为正常血压值。西医现在居然提出50岁以后血压在130mm、140mm、150mmHe柱都视为正常血压的怪理论,在治法上根本看不到内脏病理给血压造成的症状,仅投以舒张血管药和一些维生素E等,内脏机能的病症长时间不得缓解,因此血压病西医是冶不好的。非但如此,由于错诊错治,病灶波及心脏,造成全面的心血系统疾患。

[DISABLELBCODE]
2
发表于 2005-12-1 22:48:43 | 只看该作者

血压高病理分析(整合论稿)

"经验指出血压的正常范围,在长成到垂老期,收缩反应在110一120mmHB柱和舒张压应在70一80mmH8柱为正常血压值。西医现在居然提出50岁以后血压在130mm、140mm、150mmHe柱都视为正常血压的怪理论,"
这个观点现代医学 以修正为在长成到垂老期90一120mmHB柱和舒张压应在60一80mmH8柱为正常血压值。[DISABLELBCODE]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6:48:09 | 只看该作者

血压高病理分析(整合论稿)

===========================
引用:
这个观点现代医学 以修正为在长成到垂老期90一120mmHB柱和舒张压应在60一80mmH8柱为正常血压值。
===========================
我看的材料上说,高血压的形成机制很复杂,没有定论。    是这样说的吗?
4
发表于 2005-12-5 22:00:01 | 只看该作者

血压高病理分析(整合论稿)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13:38 , Processed in 0.0750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