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14 08:4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14 00:45 编辑
论“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月39卷,2期。【作 者】陈烨文 许琳 龚一萍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阳明中风,麻杏石甘汤(越婢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汤);少阳中风,小柴胡汤(桑菊饮);太阴中风,桂枝人参汤(桂枝汤);少阴中风,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厥阴中风,麻黄升麻汤。
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易治,三阴中风有必要待其阳气来复,治疗六经中风的方药选择需要兼顾辛凉清热之法,具体可以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的诸辛凉方。太阳中风主治方为桂枝汤,阳明中风主治方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少阳中风的主治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中风的主治方为桂枝人参汤,少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升麻汤。[结论]厘清六经中风证候和病机特点,补充相应方药,有助于加强对风邪属性和六经中风证治的认识。其中,治疗三阳中风的经方与后世温病学家的辛凉解表方的比较研究,是探讨寒温统一的切入点,为探讨寒温统一提供了初步基础。
悟道张仲景之六经皆中风的涵义解读
1 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表实证。
2 六经中风《伤寒论》太阳中风12条;38条,74条,71条,72条,152条,111条。阳明中风189条,231条。少阳病264条。太阴病276条,274条。少阴病290条。厥阴病327条。143、144条条妇人中风。
3 五脏中风、中寒《金匮要略》
=====================================================
暂时放到这里!作为五脏风寒的总结或者前言概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