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4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5 18: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陆基在 2005/12/01 06:31pm 第 5 次编辑]

    一 、血常规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化验项目之一。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 (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 (6.0~7.0)×1012/L(600万~700万/mm3) 2周岁后逐渐下降。
    临床意义:
    减少:
    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感染、肝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切除术后等所致的贫血。有的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也可能产生中度贫血。
    增多:
    ①慢性心肺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心力衰竭等。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④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血红蛋白(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 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 170~200g/L(17~20g/d1)
    临床意义:
    减少:
    ①Hb减少的程度比RBC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所致,如溃疡病、钩虫病、痔疮出血及妇女月经过多等。
    ②Hb减少的程度与RBC相同,见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
    ③RBC减少的程度比Hb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增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病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 人 (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至2岁 (11~12)×109/L(11000~12000/mm3)
    临床意义:
    减少:
    ①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以及伤寒、结核病、极严重败血症等。
    ②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病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
    ③使用抗癌药物、放疗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者,以及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丁脲、磺胺药等。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增多:
    ①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阑尾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肝脓肿、疖肿、脓胸、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
    ②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③某些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
    ④急、慢性白血病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a、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sg) 50%~70%
    b、嗜酸性粒细胞(E或Eos) 0.5%~5%
    c、嗜碱性粒细胞(B或Bas) 0%~1%
    d、淋巴细胞(L或LY) 20%~40%
    e、单核细胞(Mon) 3%~8%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增多:
    一般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毒、急性出血或溶血等。
    减少:
    某些病毒性、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提示机体抵抗力差。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肺吸虫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央等,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天疱疮等,以及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
    减少:
    较严重的疾病进行期,待到恢复期时可转为正常。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亦可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减少:
    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
    增多:
    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结核病、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以及传染病或中毒后的恢复期、淋巴肉瘤等。
    减少:
    传染病的初期、淋巴系统有广泛破坏后和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单核细胞:
    增多:
    单核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活动性结核病、疟疾、黑热病等。
    减少:
    一般无临床意义。

   
    血小板 PLT  
   
   [参考值]
    100--300X109/L(10--30万/mm3)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x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100x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沉 ESR
  
   正常参考值:
   
    男:0--15mm/60分钟
    女:0--20mm/60分钟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加快:月经期、妊娠期妇女、小儿及50岁以上老人,胆固醇的增加均使血沉加速,而卵磷脂可使血沉减慢。
    2.病理性加快:
    (1)风湿热和急性传染病:麻疹,猩红热,脑膜炎或败血症等。
    (2)活动性结核病。
    (3)炎症:肺炎,乳突炎,化脓性胆囊炎和输卵管炎,动脉炎等。
    (4)血液和心血管疾病:各类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心肌梗阻,胶原病等。
    (5)其他:如严重酒精中毒,恶性肿瘤,黑热病,疟疾,注射异性蛋白和手术等。
    另外血沉加快的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如风湿热和结核病时,可作为疾病的预后及治疗观察的指标。
    3.血沉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酸中毒,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网织红细胞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增生,故可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情况。
    [参考值]
    成人:0.5%--2.0%
    新生儿:2%一6%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生旺盛。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可出现短时间的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2.网织红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网织红细胞有所减少,但有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并不明显减低。
    3.可以作为贫血治疗疗效的判断监察指标,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病情变化。

  附: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压积???????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白细胞 ?????????WBC
  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
  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
  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
  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
  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35;,W--MCC
  粒细胞绝对值??????GR#,GRAN&#35;,W--LCC
  血小板?????????RLT
  血小板压积???????PC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 以下内容由 苏陆基2005年12月10日 08:59pm 时添加 -=-=-=-=-
该帖题目及内容均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 以下内容由 苏陆基2005年12月10日 08:59pm 时添加 -=-=-=-=-
该帖题目及内容均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8:25:0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陆基在 2005/11/15 06:34pm 第 1 次编辑]

    二、尿常规及其他检测  
    1.颜色
    正常颜色:肉眼观察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异常颜色:
    ①红色(血尿)见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外伤、肿瘤等,以及出血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如果用大黄、酚酞、酚红等药物,在碱性尿中呈红色。在正常尿中若含尿酸盐较多时,放置后也可出现粉红色沉淀,尤其在冬季气温低时多见。
    ②乳白色见于化脓性泌尿系统感染、血丝虫病或其他原因引起淋巴管阻塞。在冬季正常尿中含多量磷酸盐时,也可呈乳白色。
    ③深黄色见于黄疸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核黄素、黄连素、甲基多巴、灭滴灵、呋喃类药等。
    ④酱油色或葡萄酒色见于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黑尿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误食毒草和化学药物中毒等。
    ⑤蓝绿色见于使用消炎痛、氨苯喋啶、美蓝等药物。
    2.比重(SG)
    正常参考值:1.015~1.025。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肾炎、糖尿病、休克、脱水等。
    降低
    慢性肾炎、尿崩症等。
    3.酸碱反应(pH)
    正常参考值:新鲜尿多呈弱酸性反应,其PH为 6.5,有时呈中性或弱碱性。
    临床意义:尿PH值的改变,受疾病、用药和食物的影响。强酸性尿多见于酸中毒、糖尿病、少尿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强碱性尿见于碱中毒、膀胱炎及服用碱性药物等。
    4.尿蛋白(PRO)
    正常情况:正常尿液中含微量蛋白质(24小时约20 mg~80mg),用一般试验方法不能检出。
    异常情况:如果尿液中持续含有蛋白质,则为病理现象,主要见于:
    ①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病综合征
    ②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③发热性疾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败血症、白血病以及应用捐害肾脏的药物等。
    定性试验:尿蛋白定性试验结果化验单上所示:
    (-) 无蛋白质
    (±) 极少量
    (+) 少量
    (++) 中等量
    (+++) 多量
    (++++) 极多量
    5.尿沉渣
    正常参考值:
    尿沉渣镜检(高倍视野)白细胞不超过5个、红细胞不超过3个(妇女经期除外)及少量上皮细胞、盐类结晶,没有管型。
    临床意义:
    ①细胞:上皮细胞大量出现,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白细胞增多也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红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外伤以及邻近器官的疾病、血液病、某些全身感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出血热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若在新鲜尿液中找到瘤细胞,则提示泌尿系统肿瘤,尤其是膀胱癌。
    ②管型:尿中持续性大量出现透明管型,则表示肾脏疾病,常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病等,在发热性疾病时偶见少量透明管型。出现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表示肾脏器质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脂肪管型见于慢性肾炎和类脂性肾病等。上皮细胞管型表示肾小管有剥离变性,见于肾病、长期高热等。红细胞管型为伴有肾出血的肾脏炎症。白细胞管型见于肾脏化脓性疾病。
    ③盐类结晶:在尿沉渣内有大量盐类结晶体不能肯定是病理现象,应结合临床表现考虑有无病理意义。

     6.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酮体在尿中出现叫做"酮尿",见于严重糖尿病、酸中毒、急性胃肠炎伴严重脱水、妊娠剧吐、中毒性休克、过度饥饿等。
    7.尿胆原(UBG)
    正常参考值:
    正常尿中含少量尿胆原,稀释试验1:20以下为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如果稀释20倍以上仍为阳性,表示尿中尿胆原量增多,见于黄疸型肝炎、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肝瘀血等;减少或缺乏见于阻塞性黄疸。
    8.胆红素(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尿中出现多量胆红素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等。
    9.尿淀粉酶(AMY或AMS)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急性胆囊炎等。
    10.尿17酮类固醇(17-KS,简称17酮)
    正常参考值:
    成人男性 34.7~69.4umoL/24h(10~20mg/24h)
    成人女性 17.5~52.5umol/24h(5~15mg/24h)
    临床意义:
    增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病等)、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癌、肢端肥大症、睾丸间质细胞瘤、性早熟及应用ACTH药物等。
    降低:
    脑垂体功能减退(如西蒙病、席汉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男性性功能减退、睾丸切除术后、某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病、肝病、糖尿病、重症营养不良等)。
    11.尿重7羟类固醇(17-0H,简称17羟)
    正常参考值:
    成人男性 13.8~41.4umol/24h(5~15mg/24h)
    成人女性 11.0~27.6umol/24h(4~10mg/24h)
    临床意义:
    增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病)、肾上腺皮质腺瘤、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腺癌,以及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降低: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

   
.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8:39:1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三、大便常规检测(SR)  
     1.颜色
    正常颜色:
    正常粪便含粪胆素,所以呈黄色或棕黄色。如果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蔬菜时,则呈绿色或菜绿色。
    异常颜色:
    ①黑色或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出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等,以及服用铁剂、铋剂或进食动物肝脏等。
    ②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结肠癌等,以及应用扑蛲灵、酚酞、利福平、保泰松、阿司匹林等或进食番茄、西瓜等。
    ③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等。
    ④陶土色,见于肠道完全梗阻,以及服钡餐造影后。
    ⑤绿色,见于肠管蠕动过快,胆绿素在肠内尚未转变为粪胆素所致,如婴幼儿急性腹泻等,以及粪便中混有未消化的蔬菜等。
    2.性状
    正常性状:
    粪便外观常为条状或稠粥样,便秘者可呈柱状或羊粪状,不混有黏液、脓血、寄生虫体等。
    异常性状:
    ①水样便,见于急性肠炎、食物中毒,以及倾倒综合征(胃空肠吻合术后)等。婴幼儿腹泻常见蛋花汤样便。
    ②黏液便,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③黏液脓血便,见于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④凝乳块样便,见于婴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等。
    3.显微镜检查
    正常情况:
    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但可见少量植物细胞、肌肉纤维等。
    异常情况:
    ①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肠结核、结肠肿瘤等。
    ②白细胞,见于肠道炎症。
    ③巨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④肠黏膜上皮细胞,肠道炎症时增多。
    ⑤肿瘤细胞,见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
    ⑥寄生虫卵,常见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等。
    ⑦原虫类,如阿米巴、滴虫、梨形鞭毛虫等。
    ⑧结晶,检测到尖梭形结晶,又称夏科雷登结晶,见于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疾病等。
    ⑨食物残渣,检测出大量脂肪颗粒、肌肉纤维,见于消化不良、胰腺疾病等。

   4.隐血试验(OB)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持久性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需要警惕胃肠道肿瘤。
    5.胆色素检查
    正常情况:
    健康人粪便内含粪胆素,升汞试验呈阳性反应。
    临床意义:
    在胆总管阻塞时,粪便中粪胆素试验随着阻塞程度的不同,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大便常呈陶土色,有助于完全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在溶血性疾病时,粪便中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大便常呈深黄色,留3天粪便作粪胆原定量检测有助于诊断。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8:54:3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陆基在 2005/11/15 08:15pm 第 2 次编辑]

     五、肝胆功能检测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
  正常参考值:5~45U。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GPT),简称“谷丙转氨酶”。人体内肝、心、肾、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组织或细胞有炎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活性以肝细胞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重症肝炎时可高达2000U~5000U。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心肌炎及胆囊炎、胆管炎等。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
  正常参考值:4~50V(赖氏法)。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GOT),简称“谷草转氨酶”。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肝脏次之。AS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损伤程度平行。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肾炎、肺炎、胸膜炎可出现轻度增高。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
  正常参考值:1.0左右。
  临床意义:
  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最好AST、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
  AST/ALT<1.0: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值小者预后好。
  AST/ALT>1.0:见于肝硬化、肝癌、急症肝炎。
  AST/ALT>3.0:见于原发性肝癌。
  4.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CT)
  (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
  正常参考值:8~50U。
  临床意义:
  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增高: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
  5.单氨氧化酶(MAO)
  正常参考值:0.2~0.9U/L。
  临床意义:
  MAO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肾、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与MAO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肝硬化者,MAO增高。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大量破坏,MAO血浓度上升。MAO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脏瘀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
  6.总胆汁酸(TBA)
  正常参考值:0~10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胆汁瘀积等肝实质性损伤。
  7.碱性磷酸酶(AIP或AKP)
  正常参考值:
  成  人    3~13u
  儿  童    5~18 u
  临床意义:
  增高:
  ①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
  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③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降低:
  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贫血等。
常值的规定不同。
  8、血氨(NH3)
  正常参考值:13~57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先天性高氨血症等。   
  9.胆碱酯酶(CHE)
  正常参考值:3000~1000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脂肪肝、肾脏病变及肥胖症等。
  降低:
  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严重消耗性疾病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10.血清总胆红素(TBIL或STB)
      正常参考值:1.7~17.1umol/L(0.1~1.0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①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等。
  ②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腺头癌、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11.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降低:
  ①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明显。
  ②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等。
  ③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等。
  ④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
  12.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g/L(3.5~5.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
  降低:
  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严重损害等)、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 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
  13.球蛋白(CLB)
  正常参考值:25~35g/L(2.5~3.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降低:
  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等。
  14.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1者,称A/G比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性的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揭示预后较差。
  15.血清铁蛋白(SF)
  正常参考值:
  男    15~20ug/L
  女    12~15ug/L
  临床意义:
  增高:
  各型肝炎、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色素沉着症、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
  降低:
  缺铁性贫血。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9:06:5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陆基在 2005/11/15 07:36pm 第 2 次编辑]

五、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人通常检查“乙肝二对半”,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怎样才能判断自己的病情呢?除要综合判断外,一般情况可参考以下解释:
  ⒈HBsAg  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乙肝病毒,滴度越高,病毒复制越活跃,具有传染性。如阳性持续半年以上则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
  ⒉HBeAg  阳性均表示病变活跃,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
  ⒊抗-HBs 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病情康复,预后良好,具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使表面抗体阳性而获免疫。
  ⒋e抗体和核心抗体并不是保护性抗体。e抗体阳性有三种情况:
  ①HBV-DNA阴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缓慢,传染性减弱,病情正在恢复中。
  ②乙肝病毒能变异,HBV-DNA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
  ③乙肝病毒DNA与肝细胞DNA发生整和。
  总之,e抗体阳性患者必须查HBV-DNA来判断病变是否活动,是否进行转阴治疗。
  ⒌抗-HBc-IgM阳性表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或慢性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结合病程长短综合分析,单纯抗-HBc-IgG阳性则是患者处于康复期。
 附: 大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体(抗-HBc)   +
  这种情况通常反映病毒复制是比较活跃的。
  小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体(抗-HBe)     +
  核心抗体(抗-HBc)   +
  对于小三阳病人应该进行DNA检测,如果是阳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复制是活跃的,如果检测为阴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复制是不活跃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9:11:0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陆基在 2005/11/16 11:34pm 第 1 次编辑]

    六、血脂检测
  1.总胆固醇TC或CHOL)
  正常参考值:2.8~6.2mmol/L(110~240mg/dl)。
  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管阻塞、糖尿病、黏液性水肿、高脂血症等。
  降低:
  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
  2.甘油三酯(TG)
  正常参考值:0.23~1.24mmol/L(20~1l0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严重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迁延性肝炎、脂肪肝、糖原累积病、高脂血症等。
  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低下、恶病质等。
  3.低密度脂蛋白(LDL)
  正常参考值:1.9~3.5mmol/L(73~135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  的危险性增加,亦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糖尿病等。
  过低:
  则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病危险。
  4.高密度脂蛋白(HDL)
  正常参考值:>1.0mmol/L(>40mg/d1)。
  临床意义:
  有的临床工作者认为,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其含量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估计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中其临床意义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重要。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降低。
  降低:
  动脉硬化的危险度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糖尿病等。
  5.血脂异常分析
  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 (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下。
  血脂异常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9:19:3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七、白带检查
pH值: 正常情况:4.5左右 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阴道清洁度: 正常情况:Ⅰ~Ⅱ度  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线索细胞: 正常情况:无  阳性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胺试验 :正常情况:无味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
白细胞: 正常情况:<15个/HP   >15个/HP提示炎症
霉菌: 正常情况:无   如存在霉菌说明有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 正常情况:无   如存在说明有滴虫性阴道炎
其他病原体 嗜血杆菌、阿米巴滋养体阳性分别见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阿米巴性阴道炎。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9:25:4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八、精液检查
精液量 正常情况:3~5ml  精液量过少,多见于前列腺、精囊等疾病。
液化时间 正常情况:5~30min(37℃)>60min表示液化不良,多见于慢性炎症等,液化不良能抑制精子的活动能力。
活动率(射精后90~180min) 正常情况:>0.6   <0.4表示生殖力不良
活动力 快速直线运动,精子活泼。异常表示运动不良。
精子计数  正常情况:(100~150)×109/L   <20×109/L表示无精子或过少,除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外,还可见于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老年及内分泌疾病等。
异形精子 正常情况:<0.1(10%)  >0.3(30%) 为异常。
pH 正常情况:7.2~8    <7.2为异常。
红细胞  正常情况:<5个/HP   >5个/HP为血精,见于精囊结核、前列腺癌等。
白细胞 正常情况:<5个/HP     >5个/HP提示炎症 .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23:15:1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九、糖尿病检查
    尿糖(U-GLU):尿糖增高呈阳性,临床用“+”号表示。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
    血糖(GLU):
    空腹血糖(FPG)的正常值为3.9-6.1毫摩/升;
    空腹血糖≥7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在6.1-7毫摩/升为空腹血糖异常(IFG);
    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为糖奈量异常(IGT)。
    IFG和IGT是界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人的中间过渡阶段,这种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常值为服糖第一小时血糖6.7-9.4毫莫/升,第二小时血糖≤7.8毫摩/升,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且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毫摩/升。
  糖化血红蛋白(GHb)和果糖胺(GSP):GHb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GSP仅反映采血前2周的血糖总体控制状况,其正常值为1.5-2.4毫摩/升。
  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试验:通常包括:
  1、胰岛素释放试验: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15μIU/毫升,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I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Ⅱ型糖尿病人早期空腹胰岛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则往往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多延迟在2-3小时出现。
  2、C肽释放试验:C肽与内源性胰岛素生成的量成正比关系,本试验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性同。
    尿微量白蛋白(MALB):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突变不能逆转。如尿中MALB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
    血尿酮体检查:
  尿酮体检查因准确性较差只作为筛查试验。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毫摩/升,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免疫学检查:包括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正常人及Ⅱ型糖尿病人这三种抗体测定均为阴性,而I型糖尿病人多呈阳性。其中,GADA最有价值。  


10
发表于 2005-11-19 08:08:2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家教你看化验单

非常感谢。很方便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3:43 , Processed in 0.2056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