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这就是——炙甘草汤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0:13:38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所有注解——都说这是“阴阳两虚”——然而在我们没有看见处方之前如何判定——这就是炙甘草汤证??
这个比“口水仗”有意思的多……
2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0:28:38

为什么这就是——炙甘草汤证??

这是《四库全书*伤寒论注释》里面的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注】
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若因汗下者多虚,不因汗下者多热,
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厥而下利者属寒。今病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
寒虚之证,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即主以炙甘草汤者,以其人平日血气衰微,不任寒
邪,故脉不能续行也。此时虽有伤寒之表未罢,亦在所不顾,总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
,通行荣卫为主也。
【集注】
成无己曰:脉之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
不能相续也。
程知曰:此又为议补者,立变法也。曰伤寒,则有邪气未解也。心主血;曰脉结代,
心动悸,则是血虚而真气不相续也。故峻补其阴以生血,更通其阳以散寒,无阳则无
以绾摄微阴,故方中用桂枝汤去芍药,而渍以清酒。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而避中
寒于脉弱之时也。观小建中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方;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
补阴之法也。
程应旄曰:此又以脉论,邪气留结曰结,正气虚衰曰代。伤寒见此,而加以心动悸,
乃真气内虚,故用炙甘草汤,益阴宁血、和荣卫以为主。又曰:太阳变证,多属亡阳
,少阳变证,兼属亡阴,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荣阴被伤故也。用炙甘草汤,和荣以
养阴气为治也。
炙甘草汤方
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子仁半觔 大枣(擘
)十二枚 人参二两 阿胶二两 生地黄一觔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
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集解】
张璐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麻仁、
阿胶专主大肠之枯约。免致阴虚泉竭,火燥血枯,此仲景救阴退阳之妙法也。
柯琴曰:仲景凡于不足之脉,阴弱者用芍药以益阴,阳虚者用桂枝以通阳,甚则加人
参以生脉,未有用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扶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与此以中虚
脉结代,用生地黄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者,是已开后学滋阴之路矣。然地黄、
麦冬味虽甘而气则寒,非发陈蕃秀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阳脉,生姜、大枣以和
荣卫,阿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
,悸可宁而脉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
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则良。此证当用酸枣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如无真阿胶,
以龟板胶代之。
3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3:09:36

为什么这就是——炙甘草汤证??

受教.
4
发表于 2005-12-7 04:11:1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这就是——炙甘草汤证??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2 22:52 , Processed in 0.0558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