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0~22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1 09: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0条
【原文】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释义:痰饮病,脉证不符者,预后不佳。
第21条
【原文】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词解】
  内痛:胸胁牵引疼痛。
【释义】
  悬饮是饮邪结于胁下,病在里,故脉沉;肝络不舒,胁内作痛。弦脉主饮主痛。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悬饮的脉证。
第22条
【原文】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词解】
  悬饮:饮停胁下,称悬饮。
【释义】
  饮邪结实,僻聚于胁下,故用十枣汤破结逐水。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悬饮的治法。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9月12日 09:38am 时添加 -=-=-=-=-
[临床应用] 本方用法,以诸药为末,每服3~5g,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枣汤调下;或药末装胶囊服亦可。药后胸闷烦躁,泻下稀水者,为药已中病的反应。十枣汤对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
  凡悬饮轻证,可参用《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若胸胁疼痛剧烈,咳唾涎沫,舌苔白滑,脉弦滑者,宜用控涎丹攻逐胁痰,效果较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08:06:27 | 只看该作者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十枣汤对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漏出液)有较好疗效。参考: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2 09:34 , Processed in 0.3319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