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9 21:3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赵洪钧说:他不知道这样的内容发在那个板块最好,故同时贴在两个地方。如果版主认为不合适,就删去一边。下文是多次访问并参考很多文字资料整理的结果。这篇东西,曾经(大约2年前)寄给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某大报,但未被采用。时间长了,完整的稿子弄丢了。故这是不很完整的稿子,但他还是对每一个字负责。赵又说:搁了这么长时间,才把这篇文字在网上发表,对不起罗大夫,也对不起应该早一些了解海外中医的朋友了。
罗鼎辉大夫访问记
赵洪钧
是她为中医走向世界开创了先河,是她一夜之间掀起了英国的中医热,而后是英语国家的中医热,再而后是西方非英语国家的中医热以及世界各地的中医热。她应该而且必然在中外医学乃至文化交流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她无疑是英国朝野最熟悉的健在的华人,却可能是中国中医学界不很熟悉的人。
想了解英国的中医情况无疑应该先访问这位最权威的见证人。访问之前我先参观了她的叫作“康宁堂”的诊所,诊所很小,诊室在地下室。其外观和内设之简朴,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主人给我的第一眼印象还是与我的想象很不相称。我面对的是一位衣着朴素而且略见瘦弱的中年妇女。只有那眉宇间显露出的坚强、干练以及待人的热情、诚恳和言谈的敏捷说明她的杰出业绩有着天赋的基础。
罗鼎辉,女,194?年生,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198?年移居英国。英国中医学会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现任名誉会长。
问:罗大夫,我在您的诊所里看到墙上贴的您的毕业证书,可以谈谈您这位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的简单经历吗?
答:我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曾长时期在???????医院作临床工作。198?年移居英国,1982年开始办诊所,开始并不顺利,可谓惨淡经营。总算坚持到今天,这就是我的简历。
问:您的诊所给我的第一眼印象是很简朴又很小,按目前中国的标准,它的硬件环境也不算好,现在您完全有条件换一个比较豪华的环境,为什么还待在这里呢?
答:我天性不大喜欢豪华,似乎我的病人——当然多数是英国人——也不喜欢豪华。我知道现在在英的多数中医诊所比我这儿阔气,但我还是喜欢这里的老样子。怎么样?它没有使您不快吧?
问:当然没有!只是有点出乎意外。我最想知道的是中医在英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先谈谈您来英之前的英国中医状况吗?
答:严格说来,1982年之前,除了针灸之外,英国没有中医。如果说有,也只是在中国城有一位没有受过系统中医训练的华人向华侨卖一些中草药,一般英国人完全不了解中草药。当然,如果把茶叶和和中国香料也算做中药,英国人早就了解了。从学术上讨论此前的中英医学交流,我是外行。马教授(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医学史专家,陪我访问)是专家,他会告诉您。但是,成体系的中医,就是有固定诊所、有合格的中医医生,有充足的中医药物和器械供应,1982年以前是没有的。
问:那么,您怎么会想到办诊所呢?您预感到自己会成功吗?
答:向海外传播中医文化的使命感是有一点的,不过,办诊所还出于谋生考虑,因为我系统学过中医又在国内医院工作了十来年,不甘于老闲着。我知道,在英国华人中,那时候只有我是国内出来的正规中医,自然想过有朝一日会成功,但不是信心百倍。
问:为什么您的诊所一开始不大成功呢?
答:原因很简单,因为英国人不了解中医。还有,您可能知道,华人在英国是少数民族,比印巴人 、黑人还少许多。就诊的只有伦敦和附近的华侨。还有一个原因是,凡是有在英居留权的人(实际上包括一切合法来到英国的人——只要不是来看病的)都享受英国的免费医疗福利,人们看西医不用花钱,看中医要自费,不得已时才看中医。自然一开始病人不会多。再加上中医宣传受限制,困难就更多一些。
问:情况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
答:主要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头几年,先在华人中打下基础。其间偶尔有朋友介绍英国人来看病。由于我曾经在国内?????医院工作了十来年,不但看中医也看西医。比较熟悉中西医结合成果。知道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这里只能发挥中医之长,才能打开局面。
问:您怎样发挥的中医之长呢?难道不能同时使用西医手段吗?
答:没有英国承认的西医执业证书,在这里不能使用西医方法治病,那样是违法的。作为同行(罗大夫已经知道我在国内是医生),您知道,不是所有的中医之长都能在我这样一个小诊所里靠我一个人来发挥。比如,我显然不能像在国内那样选择危重病人中西医结合抢救。所以我首先选择了皮肤病。英国人患皮肤病的比较多,湿疹尤其常见,而且西医治疗效果不好。所以,首先选择了这个病。
问:治疗效果和外界反映怎样呢?
答:疗效之好出乎意料,大约因为英国人没有使用过中草药,所以疗效比在国内还好。外界的反映更有些出乎意料。可以说,对我的赞誉有些言过其实了。不过,我觉得这实际上不是对我个人的赞誉,而是对中医药的评价,因而没必要为了谦虚去讲不足。有关疗效和评价请您看一下有关报道吧!(说着她递给我几张报纸)
按:罗大夫没有时间收集有关报纸,报纸都是病人送给她的。她给我的报纸上没有关于她的最重要的报道。马教授倒给我准备了一份最重要的,即1989年2月8日的《每日电讯》报,在第?版上,用了几乎半版报道她的消息。其中重要内容如下:
使西方人最吃惊的是,这种疗法没有毒副作用,并且十分有效。足以征服最严重的疾病而毫无毒性的疗法,在科学上或许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英国高级儿童皮肤病专家戴维。阿瑟顿博士说:“我被强烈的吸引住了,因为这显然是很有效的疗法。大约80%的病人基本上都会消除湿疹。”
一位25岁的妇女说,罗医生改变了他的生活。满身的湿疹从婴儿时代起一直使她很难受,经过四个月的治疗,湿疹几乎完全消退了。
在罗医生的诊所外,候诊者排的长龙绕过伦敦中国城的好几条街。人们认为,久候是值得的。
我又通过其他渠道收集了有关报纸,包括最严肃的《泰晤士》报,凡是关于中医的正面报道绝大部分与罗大夫有关。不再介绍。但是,英国有关学术界的反应似乎应稍作补充。英国湿疹学会秘书长方耐尔夫人给罗大夫的信中说:报道当天,他们收到408个电话,次日收到5000封信和电话要求进一步了解情况。所以,英国人不是盲目听信报道。
问:听说您的诊所外面经常排长龙,那种场面持续了多久呢?
答:大约两年多吧!
问:此后不再排队是否因为中医诊所逐渐增多了呢?
答:应该是的。
问:罗大夫,我想换一个话题。报纸的正面报道是否立即改变了中医在英国的处境呢?
答:不是。英国民众对中医怀有好感,舆论对中医一直有利是不错的。但是,政府方面的态度并没有很快改变。比如,我想让在国内做中医的妹妹过来帮忙,就很困难。还是靠舆论的帮助才办成。她是第一个以中医身份获得签证来英工作的大陆中国人。后来的中医基本上是援此例获得工作许可证才来的。没有工作许可证,在这里工作就不合法。
问:那么,现在中医在英国的地位怎样呢?
答:只能说地位很微妙。政府方面称西医为正统医学或传统医学,此外统称为补充医学、替代医学。中医学没有单独分出来,尽管他们知道中医比其他一切所谓替代医学人员还要多许多。只有针灸可以进入国家保健系统。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时候中医在这里能取得在中国那样的合法地位。
问:有没有不利于中医的舆论或政府干预呢?
答:有的。舆论方面不利于中医的报道很少。但是影响却不可忽视。比如,几行字的消息说中草药可以引起癌症,病人就可能恐慌。需要做很多解释。政府方面的干预有些是合理的,比如禁用虎骨等以保护濒危动植物。中国也是这样做的。还有的干预,是不合理的。比如,??报道一个含有木通的减肥复方,诱发了几例肾功能衰竭。这里就禁用,我曾经为此据理力争,官方仍然为“安全”起见而禁用。据我印象,英国主管部门对中医总的态度是比较好的,大约因为总体舆论对中医有利。不过同样因为重视舆论,一旦出现负面报道,我们就要应付一阵。好在不利的报道相当少。
问:这里的中医界和欧洲大陆中医界有联系吗?
答:这个问题很关键。英国在欧共体内的地位,本来是政治问题,中医却受到影响。总地说来,中医在欧洲大陆上受到的限制更多。英国在欧共体内的地位虽然很微妙,却不能完全无视欧共体对中医药的态度。(以下措辞和举例请斟酌)
问:什么人才可以在这里开中医诊所呢?
答:任何人都可以经营中医诊所,而且其中最好有一位有证书的中医大夫。经营者和中医大夫是两回事。中国国内似乎也是这种政策。
问:是的。我理解经营者和专业人员的区别。那么,目前英国有多少中医诊所和中医大夫呢?
答:由于英国政府没有对中医进行专门管理,在英的中医诊所和中医大夫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加之中医界在英国也不统一,中医自己也没有准确资料。估计诊所在五百个左右,除去针灸专业人员,中医大夫大约不超过一千人。
问:您说中医界在英国不统一,意指这里的中医不团结吗?
答:此事一言难尽。以成立较早的英国中医学会来说,10年来共发展了不足200个会员。学会组织和活动经常遇见不应有的困难或矛盾。同时又出现了两个也是中国人为主的学会或协会。大家步调很难协调,有些是人为的。与国内的联系也不通畅,这对今后英国中医发展很不利,学术上的提高就更困难了。人们说,中国人的团队精神比较差,大概有道理。
问:中医使用的器械和药物怎么办呢?
答:一开始没有固定而且合法的渠道。最初,用量很小,可以通过邮寄。稍多就不行了,我最先遇到这个问题。按英国法律,中药材是不能作为药物进口的。只好采取变通办法,作为食品添加(习惯上称为香料或作料?)剂进口。但是,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据理力争,有时还要借助舆论。大约5、6年前,成立了几家专业公司。还是按我的老路子办理,大体上能够满足这里的需求。有时也难免遇到麻烦。
问:您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或者能够为海外中医做些什么吗?
答:当然应该而且能够作了。实际上也做了一些事,比如曾经促成几个关于中医的合作项目。不过,做得还不够。中医既是文化又是科学,在中国是利国利民的事业,在海外也是利国利民的事业。由于海外缺乏中医,他对所在国更有好处。中医没有任何政治、军事或价值观念色彩,也不会构成经济威胁,主要是文化交流。早已受到各国人民的好评。中国政府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支持中医在海外发展。我相信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必然会对此有所举措。
问:最后,再问一个问题。来海外的中医应该具备什么技能和素质呢?比如我本人,可以说系统学过西医,也系统学过中医,在这里做中医是否方便呢?
答:医生自然首先应该具备医学素养。据我的经验,中医来海外最好对要去的国家有所了解。比如显然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医疗的法律。再就是基本语言关,因为你要与病人交流。象您这样在国内就懂西医,自然更好。我知道,中国的中医医生,都具备西医学常识,西医也大都了解一些中医。这是中国医生的普遍长处。但是既然是来海外做中医,首先还是中医知识和技能要扎实。
最后赵说:您使我受益良多,多谢您因此耽误了很多时间。谢谢!
2
发表于 2007-1-9 22:18:3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7/01/10 00:07pm 第 1 次编辑]

这是中医的鉴真和尚,中医历史会记住这个给中医增添光辉的名字。
中医的星火已从不列颠燃起,它必将燃遍欧罗巴乃至整个世界。
3
发表于 2007-1-9 22:21:0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每个中医人都应有这样的责任感,我为中医曾经做过些什么?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04:45:3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赵洪钧说:
当年,他不是最好或不得不离开故国赴英谋生。希望并帮助他赴英的朋友也说:您一到这里,就会有失落感。然而,他还是带着文化头脑去了,也确实一踏出国门,就有失落感。正因为这样,他对罗大夫这样的人,深表敬意。对那些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经济基础的普通人,赤手空拳去海外谋生也深表敬意。他在那里有不少朋友,不认识的中医人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各方面都有所照顾,自己也可以随时返国,英国病人也几乎全部对他的教授身份表示尊重和友好,语言也没有问题,但他还是常常感到不适应。只有患者对他的感谢——实际上主要是对中医的好感,才使他得到安慰。
英国没有壮丽的山河,但是,大西洋暖流赋予它的气候,和虽然小巧但整洁美丽的环境,也颇有吸引异国游子之处。诊务闲暇时,他可以和就诊者海阔天空地聊。读英国的报纸和听广播虽然不是很轻松,他还是比较详细地从中了解了很多异国风情。他相信,比很多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的同行了解得更多。但是,这一切只不过帮助他了解英国和英国的中医。
他在那里时,恰逢科索沃事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误炸”。次日,他就和几位英国人辨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以及英美对此应负何种责任。使他略感舒心的是:《泰晤士》报也有专栏文章这样问:我们为什么要像莱温斯基死缠克林顿那样紧追美国呢!看来英国有识之士不像王澄那样,认为只有美国照亮了世界。所以,近日他批评王、张的废止中医言论毫不客气。
再如,他和就诊的英国家庭妇女讨论宗教。患者说:宗教是政治。可见,国内中医界的某些人非要中医和佛教攀亲,是多么难以理解。
老牌的发达国家英国,自然有好的地方。比如,他们讨论是否实行全民医疗福利花了一百年,实施也有60年了。不但看病是全民免费的,不能自理生活的老年人,全部国家免费护理。没有合适的父母照顾的小孩子,更不用说——国家安排一个接近家庭的环境。单身母亲,更是毫无商量地立即全部国家包下来。这就是英国的社会主义——注意!这是二战结束时,工党的正式竞选口号,并且因此击败了刚刚带领他们战败纳粹的丘吉尔。
总之,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并未伴随着医疗卫生的市场化。而我们的医疗市场化目前太过分了。他和那里的至少一位专家,正式讨论过有关问题。虽然,英国的医疗制度也出现了问题——对病人来说,主要是择期手术等待太久,对国家来说有些不堪重负。但是,市场化的医疗,还是最不可取——美国没有照亮那里,尽管美国的医疗商业气息比目前的中国好一些。
英国对中医的宽容也远比美国好。
说到这里未免提及为什么中医会首先在英国热起来。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人权。法律固然规定西医是正统,但是,选择什么医学治病,却是个人的权力。国家无权利干涉。经常高呼人权的美国某些州,为什么不允许中医存在呢!
赵先生赴英时,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普通人朋友送行。他到英国不足10天,立即函告朋友要说服领导人赶快重视欧洲的中医市场。
可惜,直到他返国写了这篇东西投稿,主要大报还是置之不理。
他知道,这篇东西说的都是实话,有些地方可能敏感一些,涉及英国中医同行的话,也有人不愿意听。本来希望先在报刊上发表——编辑自然有修改的权力,可以改得更周到一些。那样是通过更正常的渠道把信息传达给高层。但是,他没有达到目的。
这使他很丧气。须知,罗鼎辉大夫很谦虚也很严谨,她不愿意文中有一句过头儿的话。现稿中每一个重要事实,至今还保存着依据。而且反复征求过她的意见。可惜,最后的定稿丢掉了。现在不得不这样在网上发表。若非有张功耀和王澄等人的言论,赵先生还是不想发表。因为他感到未能及时发表,实在对不起多次打扰的罗大夫了。本来,当年罗大夫的事迹见于英国媒体的第二天,有关部门即通过外交渠道得到消息。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为什么媒体不能比较详细地综合报道一下呢!所以,赵先生总感到自己又多管闲事了,也太对不起朋友了。
不过,现在既然发表,赵先生还是觉得如释重负,并且首先感谢总版主的关注。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3:54:2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按:征求了赵先生的意见之后,把上面跟帖中的部分文字,略做补充如下:
他在那里时,恰逢科索沃事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误炸”。次日,他就和几位英国人辨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以及英美对此应负何种责任。使他略感舒心的是:《泰晤士》报也有专栏文章这样问:我们为什么要像莱温斯基死缠克林顿那样紧追美国呢!问普通人,为什么只有英国跟着美国去打科索沃呢?他们说,那是为钱起了作用。看来,英国有识之士和普通人都不像王澄那样,认为只有美国照亮了世界。所以,近日他批评王、张的废止中医言论毫不客气。
再如,他和就诊的英国家庭妇女讨论宗教。患者说:宗教是政治。可见,国内中医界的某些人非要中医和佛教攀亲,是多么难以理解。
老牌的发达国家英国,自然有好的地方。比如,他们讨论是否实行全民医疗福利花了一百年,实施也有60年了。不但看病是全民免费的,不能自理生活的老年人,全部国家免费护理。没有合适的父母(不是父母死了,而是酗酒、吸毒等无能力也不宜作父母的人)照顾的小孩子,更不用说——国家安排一个接近家庭的环境。单身母亲,更是毫无商量地立即全部国家包下来。这就是英国的社会主义——注意!这是二战结束时,工党的正式竞选口号,并且因此击败了刚刚带领他们战败纳粹的丘吉尔。
总之,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并未必然伴随着市场化的医疗卫生。而我们的医疗市场化,目前太过分了。他和那里的至少一位专家,正式讨论过有关问题。虽然,英国的医疗制度也出现了问题——对病人来说,主要是择期手术等待太久,对国家来说有些不堪重负。但是,市场化的医疗,还是最不可取——美国没有照亮那里。尽管美国的医疗商业气息比目前的中国好一些,赵先生还是认为,一旦无形的手(即市场的手,亦即利益驱动的手)左右着医疗,不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满意地解决极其明显的大弊病。
又,赵先生认为,除了改革市场化的制度以外,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不是有很多名医就行了。而是培养足够的、比较过硬的基层医生,并且形成完善的服务网。所以,他也不赞成,中医界总想捧起名医来。他很清楚,近代的某些名医也是“捧”起来的。那样的后果,不是中医之福,更不是国人之福。大多数老百姓,不是靠名医保健。求名医治病的风气,已经严重误导了医疗消费,造成许多污染。
所以,赵先生还认为,靠行医致富是不光彩的,尽管这不等于说医生的收入不能比普通人高一些。他的原话是:行医可以谋生,可以积德,不可以致富。这是医学和医生这个职业,必然负载的道德和人文精神。目前,不可能要求多数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至少应该强调诚信。坚守医生的道德底线——经济效益不能突破诚信和保证疗效——不难做到。疗效是病人的第一要求或利益,控制医疗消费,也是全民因而是国家的要求和利益所在。
英国对中医的宽容也远比美国好。
说到这里未免提及为什么中医会首先在英国热起来。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人权。法律固然规定西医是正统,但是,选择什么医学治病,却是个人的权力。国家无权利干涉。经常高呼人权的美国,为什么某些州不允许中医存在呢!
赵先生赴英时,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普通人朋友送行。他到英国不足10天,立即函告朋友要说服领导人赶快重视欧洲的中医前景。
可惜,直到他返国写了这篇东西投稿,主要大报还是置之不理。
他知道,这篇东西说的都是实话,有些地方可能敏感一些。涉及英国中医同行的话,也有人不愿意听。本来希望先在报刊上发表——编辑自然有修改的权力,可以改得更周到一些。那样就是通过更正常的渠道,把信息传达给了高层。但是,他失败了。
这使他很丧气。须知,罗鼎辉大夫很谦虚也很严谨。尽管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她个人,她被英国人突出得也足够了,她也没有任何权力欲。她还是不愿意文中有半句过头儿的话。可能,她只希望按照她认为正常的方式,与国内沟通。却忘记或不清楚,中国需要以何种方式说服上层。显然,赵先生也不习惯那种方式。现稿中每一个重要事实,至今还保存着依据,而且反复征求过罗大夫的意见。可惜,最后的定稿丢掉了。现在不得不这样在网上发表。若非有张功耀和王澄等人的言论,赵先生还是不想发表。因为他感到未能及时发表,实在对不起多次打扰的罗大夫了。本来,当年罗大夫的事迹见于英国媒体的第二天,有关部门即通过外交渠道得到消息。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为什么媒体不能比较详细地综合报道一下呢!专业记者不去访问,赵作为毫无报酬的业余记者,莫非不够格吗!
6
发表于 2007-1-16 16:24:3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是谁让中医走出国门?

用了几乎半版报道她的消息。其中重要内容如下:
使西方人最吃惊的是,这种疗法没有毒副作用,并且十分有效。足以征服最严重的疾病而毫无毒性的疗法,在科学上或许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英国高级儿童皮肤病专家戴维。阿瑟顿博士说:“我被强烈的吸引住了,因为这显然是很有效的疗法。大约80%的病人基本上都会消除湿疹。”
一位25岁的妇女说,罗医生改变了他的生活。满身的湿疹从婴儿时代起一直使她很难受,经过四个月的治疗,湿疹几乎完全消退了。
在罗医生的诊所外,候诊者排的长龙绕过伦敦中国城的好几条街。人们认为,久候是值得的。
--------------------
以中医之长打开局面,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9:43 , Processed in 0.1002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