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话克山、大骨节病
[这个贴子最后由凤凰观察员在 2007/05/16 01:17pm 第 1 次编辑]
转贴---转载大道无心的的帖子『凤凰医者按:大道无心原创的文章,很好!我去看了一下,觉得无心先生,其实还是有心的!呵呵。』
为方便大家的阅读,特将大道无心先生的好文章,一并转贴如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又“......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天气升于东南,降于西北。因此,地球的整体情况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不过,由于地球纬度的不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情况有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种趋势,从西起青藏高原,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内蒙、一直到东北三省一带正好位于一个天气下降带。这一带整个地区,都处在一个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下降气流当中。然而,由于这一地区地形特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始终处在延绵不断的高大山脉之中。山,为地之阳。在这些山脉之上的一些地方,本应下降的天气始终处于一种上升状态,而这里又地处内陆,不象东南沿海地区有充沛的降雨、源源不断的海风及丰富的各类食物来填补地气之不足。没有天气的下降,地气又不能收藏,这些地区的大地始终缺乏蓄养。没有蓄养,生活在上面的各种生物就失去了生命继续的保障,从而出现病变。
“天气通于肺”。肺属金,金主治节。因此,骨节生病,于天气之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大骨节病发病区,应该位于这个天气下降地带中高山以南的地区。在这里,从西南方向过来的天气被前面更高大的山脉相阻隔,而地气,又因地处高山生发地带而不能收藏。因此,这里即缺天气的萧降,又少地气的收藏。是一个非常不适合生存的地方。
西方属金,主天气萧降,北方属水,主大地闭藏。所以,西方和北方地区都为阴。麦属木,属春,为阳,主生发。因此,西部及北方地区的人们大多以食面为主,是以食物来补充天气之不足。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为天气的生发地区。东方和南方都为阳。稻属金,属秋,为阴,主萧降。所以,东部及南方地区的人们多以食大米为主,是以食物来补地之不足。
然而,处于西北及北方本应萧降、收藏地带的那些高山地区情况特殊,这里的天气没有按正常规律萧降,地气也没有正常收藏,与大部分其它相临地区的情况不相同。所以,在这里的人们按常理吃小麦,就等于是雪上加霜。小麦的春气更加助长了人体阳气的生发,同时,又加剧了人们就已经很缺乏的地气之不足。因此,在这一带地区,吃小麦的人群就会发病。而吃大米正好弥补了这里天气萧降不足的缺陷。所以,主食大米的人群并没有发病。预防和救治大骨节病,在饮食上除了改食小麦为大米外,还应该多吃豆类,以补足肾水。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火,心者,生之本”,“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心,有病,其因在肾。心脏与肾的关系,就好比灯芯与灯油的关系。灯油耗尽,灯芯也就会很快被烧毁。肾水不足,心脏失去了动力来源,其功能自然就会衰竭。功能衰竭,脏器就要受到损伤。因此,克山病的发生是因肾水不足而引起。
克山病发病地区应该在离高大山脉稍远一点的地区,这里虽然有一定的下降气流,然而,总的来说,生发大于萧降,地气不能充分收藏,人体内肾水储备严重不足。因此,导致发病。其发病时间一般会在南方阳气最盛的夏季,或在东北大地收藏,阳气开始发动的冬季。在容易发病的人群当中,2-8岁的儿童属纯阳之体,正处生发阶段。而女性,体阴内阳,属体内阳气较盛,因此,他们就会最先发病。预防救治克山病,应以补充豆类,加强肾水为主,大米为辅。同时,也应该尽量少吃麦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