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20:37:4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作为引子,特别转载崔博候: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归经理论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已探索出几种研究方法,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均不能独立解释中药归经的实质。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经理论的形成,是中医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用药经验的归纳。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为文献整理,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的快速发展,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但由于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古代哲学内涵,与基于解剖学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大不相同,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1.中药归经的概念
    中药归经学说是以药物作用于病位发挥作用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形成的。这里的药物是指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传统药物,其药性是针对原药或炮制品在天然成分比例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属性而言。
    “归”在辞海中除“返回”之意外,还有“向着一个地方聚拢”和“属于”之意,在这里的“归”属后两个意思,即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而“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在这里是“经络”或“脏腑经络”统称,十二经之意[1]。归经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即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药物标明归某经或某几经,但不等于不能入别的经。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其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是解释中药作用机制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清代名医徐灵胎指出:“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对中药归经理论的阐明也有助于开发靶向制剂、控释制剂等中药新剂型,降低中药可能的毒副作用,合理配方,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性。
    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研究中药归经的实质即是研究中药怎样发挥作用,药物怎样选择性的趋向于某些脏腑经络,又通过什么环节发挥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从文献和实验研究方面,对此进行了考证与验证,进行了探索,大致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2.1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和中药归经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发挥作用。结合中药归经的涵义,许多医药工作者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该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有同位素示踪、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例如:郭顺根等[2-4]人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液闪测定和图象分析仪等先进技术从形态学角度对几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排泄方面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以及与归经关系的实验研究,观察到这几味中药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分布与其所归经所属脏腑基本相符。陆光伟[5]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23种中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其记载归经所属脏腑基本一致和大致相符的药物占87%,而与其归经所属脏腑无直接联系的仅占13%。表明中药归经与其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浓度分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根据这种研究的结果来推论,中药归经的实质是指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某些脏器的高浓度分布。
    但是这种以有效成分的脏器分布说明归经的实质,混淆了中医脏腑与解剖脏器在概念与内容上的差别,此外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①中药归经是从临床上疾病对药的治疗反应中总结出来的,而实验室都用的是生理状态下的动物,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药物在病理状态动物体内的过程。樊氏等[6]研究磷酸川芎嗪(TMPP) 分别在正常及急性局部血瘀证犬动物模型体内的药动学情况时,发现TMPP在急性局部血瘀证犬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延长,其药动学参数与正常动物的相比差别很大。另外刘晓勤等[7]对CCL4肝损伤大鼠的研究结果表明,肝损伤对川芎嗪药代动力学产生极为明显的影响,表现为TMPP消除明显减慢,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分布容积变小;②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生物碱,甙类,挥发油,萜类,内酯,醌类,氨基酸,树脂,鞣质,糖类,淀粉,植物色素,蛋白质,酶,油脂和腊,甾醇,有机酸和无机成份等[8]。而一味中药几乎就是一个小复方,其进入胃肠道后除了肠道菌群对中药产生作用外,还有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测定某些中药标识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能确切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曲线及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而且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杂质的成分对某些疾病可能是有效成分,同一种成分的不同形态则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9];③不同的中药含相同的成分的情况很多,但并不都归属于同一脏腑经络,这就提示有可能成分与成分之间有协同的作用。如三七和人参同属人参科的植物,在化学物质含量方面,两药所含的皂甙成分有相同之处,而且其多糖和微量元素等成分也有相同之处,但两种总皂甙中各皂甙的比例却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三七和人参在滋补方面有相似的功效外,还具有消肿止痛,止血化瘀的疗效,而且两药的归经也不同,人参归心、肺、脾,三七归肝、胃经[10];④同位素不一定都可以标记在发挥药效的成分上。如有一些有效成分的结构不适合同位素标记,或被标记的成分在体内分解后,分解的有效成分可能不带有被标记的部分,还有一些药物和机体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有效物质后,也不能被标记上,这些都可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2.2 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
    微量元素分析法是通过剖析中药中某些特异性元素的浓度,并结合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脏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来解释“归经”,以推测微量元素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柴氏[11]发现许多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并认为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微量元素的归经假说”。朱氏[12]通过对多种补肾中药(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仙茅、杜仲、锁阳、续断、枸杞子)的微量元素测定,证实其中含较高的锌、锰络合物,而实验证明内分泌腺和介质合成的部位以及下丘脑均有很强的摄锰能力,特别是肾上腺、甲状腺、垂体。而锌则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和功能单位,并在性腺和生殖器富集;同时,丘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也与锌密切相关。如果缺乏锌、锰则会导致一系列肾主生殖发育功能系统的病理性变化。此外,由于锌、锰所导致酶活性下降,出现的蛋白质及核酸代谢、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症状与中医肾虚证候相似。因此可以设想补肾药是通过锌、锰“归经”而达到补肾作用的。徐氏[13]对明目中药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归肝经的明目中药富含锌、锰、铜,而且这些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属肝经的眼组织之间恰好呈正相关性。而动物实验证实眼组织中富含锌,总量超过1421μg/g (干重),锌还是维生素A代谢所不可缺少的;锰则对视蛋白的合成起催化作用;而铜离子是黑色素合成时酪氨酸酶的重要辅助因子,也对视觉起着重要作用。没有锌、锰、铜的参与,视觉便不复存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的观点,“肝开窍于目”,明目中药多入肝经。这说明明目中药是通过微量元素锌、锰、铜的“归经”而达病所和产生治疗作用的。
    但微量元素是怎样向组织器官迁移、富集和亲合,尚缺乏深入研究。而且并非对所有药物的药理作用均可用微量元素来解释,如首乌的乌发作用与其含钙、锰的量有关,补血与含较多的铁有关,但丹参、黄芪、丁香、寄生、红花、细辛等含钙、锰、铁的量比首乌多,却均没有乌发补血的作用。中药的微量元素含量一般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种药材的微量元素含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在汤药中微量元素一般和有机物结合在一起发挥药效[14]。因此,用中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含量来研究归经有失偏颇。
    2.3 环核苷酸检测法与中药归经
    郑氏[15]报道:环核苷酸cAMP、cGMP是细胞内调节代谢的重要物质,两者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生物学效应。正常情况下,二者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若比例发生改变(偏高或降低)就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非常相似。因此以脏器环核苷酸水平为指标研究归经的方法有其客观性。研究发现许多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而起作用,从环核苷酸的含量变化,可观察到中药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疗效。又因各脏器组织中cAMP、 cGMP的含量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各相应脏器组织细胞功能的某一动态平衡状态。因此,根据药物进入机体后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来判断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影响大小,则能从中反映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特异性选择作用。王氏 [16]也认为药物作用机体后,可以通过测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作为中药归经的依据。其用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3味药的水煎剂给健康大白鼠灌胃,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脑、肺、心、肝、脾、胃、肾、膀胱等组织中的cAMP、cGMP含量,经统计分析还发现,cAMP、cGMP浓度以及 cAMP/cGMP值有显著变化者之相关脏器,与各药归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表明环核苷酸的浓度变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对某脏器的选择性作用,此种方法所得出的归经结果是较为符合传统理论认识的。
    此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了中药归经的原理,以内源性调节物质环核苷酸的检测为对象,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法及原理在一些方面也有缺陷:①实验所用的为健康动物,而健康动物对药的反应和病理性的动物对药的反应不同,所测的环核苷酸必然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真实的反映结果。而武氏[17]以cAMP和cGMP为指标研究了病理状态下的补肾复方归经,得出了cAMP/cGMP比值变化明显的脏器与补肾方药传统的归经基本相符的结论。使这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得到一定的完善。②机体除了通过环核苷酸起调节作用外,还通过甾类等其它物质发挥作用。③环核苷酸须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才能发挥效应,单纯量的多少不能说明其作用如何。
    2.4 受体学说与中药归经理论的关系
    王氏[18]从分子药理的角度理解,认为归经理论可以从现代的受体学说来认识。生物大分子作为体内的内源型调节物质,具有特异的空间结构和构象,药物小分子由于受结构、构象的限制,只能与某些受体反应,而表现出相应的作用。中药进入人体后,由于受受体性质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表现为某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上的归经极为相似。叶氏[19]也认为,归经与受体学说对于强调药物对人体的特殊选择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归经主要从药物特性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脏腑经络具有选择性的性能;而受体学说则是从人体组织器官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药物具有特殊的敏感作用。这两种认识方法,可谓是“异曲同工”。中药归经是总结药物效应定向、定位的选择作用,加之绝大部分中药均具有配基的条件,所以将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的研究是可行的。
    如附子中的去甲猪毛菜碱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另一成分氧化甲基多巴胺亦有强心、升压作用,为α-受体激动剂,这点在这一方面论证了附子归心经[20]。又如槟榔可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可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使其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使食欲增加,若从受体理论看,槟榔为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胃肠可以产生兴奋作用。这与中医药理论中的槟榔归胃、大肠经是一致的[20]。
    然而,单用受体学说来揭示中药的归经,不可能阐明其全部奥秘,因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但运用现代受体学说的含义、思路来寻找中药有效成分在器官组织中的特异性受体,对将其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到以受体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实验研究报道。
    2.5 中药的体内代谢与中药归经的关系
    施氏发现许多药物的归经情况与该药的体内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他采用统计分析法,将每种药物的归经数(X)作为一个变量,其中体内过程与传统归经理论相一致的经数(Y)为另一个变量,以直线相关数r判定吸收、分布、排泄各项中药动力学与归经的相关性。然后检测器官、血液及排泄物中的中药成分或代谢产物,得到的结果表明,32种中药无论是吸收、分布、排泄,从总体看还是从某个环节看,其与药物的归经情况密切相关[21]。
    此种方法认为药物的生化转化和利用必须以其分布为前提,提示了中药归经作用可从血药浓度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这种方法是一种研究归经理论的有效途径,但对于未经分离提纯的中药提取物来说,选择其中的某一成分,采用体内浓度法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所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难以全面准确的反映中药提取物在体内的过程[22]。应用此法时须注意:①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影响很大,如病理状态和中医证候的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的不同均可影响川芎嗪的药动学参数[23]。②药物对机体起作用的同时,机体对药物也有作用,不能将机体看作是简单的化学提取器[24],所以在检测血药浓度和排泄物时,可能会忽视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后产生的一些与原药成分的性质和结构差异很大的物质;③给动物灌胃使用的药物尽量保持与原药的成分及成分的比例相一致。
    2.6 以药理作用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中药归经理论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以疗效为基础,中药药效的研究应该是归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物对某经某腑的药效就是归经。有人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其药物作用与归经之间的关系,发现中药的归经与它的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如李氏等[25]将429味常用中药按其药理作用进行分组,统计各组药物的归经频数。结果表明,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表现为抗惊厥药入肝经;止血药入肝经;泻下药入大肠经;化痰、止咳、平喘药入肺经;利尿药入膀胱经。这些药物的归经,均与中医理论相吻合。高氏[26]也研究了中药当归、红花的药理作用与其归经的关系。当归对血液循环系统、子宫平滑肌、机体免疫功能均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与当归归心、肝、脾经的关系密切。因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妇人以血为本,子宫与血之关系最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而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与脾相关。由此可知,当归入心、肝、脾经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同样,红花入心、肝经与其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子宫的药理作用分不开的。表明归经学说是古人在对脏腑功能认识的基础上,着重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
    这种方法从药效入手,结合中医脏腑理论,研究中药归经,符合归经理论源于临床诊疗的实践以医疗为基础这一基本观点,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更体现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而且符合中医的整体观[27]。但中药疗效法亦有其缺点:测定较为复杂,往往难于找到能够灵敏而准确地测量疗效的药理指标,中药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一种中药选择不同的药理效应指标,其药理参数往往不同,因此,测出的药理学指标并不能代表或完全代表该药的全部疗效特点[28]。
    2.7 磷酸二脂酶与中药归经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 ,PDE)是环核苷酸cAMP、cGMP的水解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DE是调节环核苷酸水平的关键。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而起作用,那么中药就有可能通过PDE调节环核苷酸水平,进而调节机体的机能。目前的研究证明,哺乳类动物组织器官中至少分布有14个亚型的PDE同功(工)酶[29],PDE 最大的特点是,不同组织中同功酶的细胞分布与亚细胞定位不同,具有不同的酶动力学与理化性质,有不同的底物特性、对激动剂与抑制剂的敏感性也不同 [30]。中草药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其对整体机能(阴阳)调节的普遍性和对脏腑机能调节的特殊性(归经),因此,能比较全面反映其归经本质的指标应具有存在(分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效应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及可调控性并兼顾脏腑经络的联系性。PDE同功酶这种在分布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效应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及可调控性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草药作用的特点,比cAMP和cGMP能更好地作为归经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正在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方法虽有诸多新说,但多半以着重研究中药归经的原理为主,主要分两大类的研究[30]:一是体内分布法,主要从归经与有效成分、归经与微量元素、归经与体内代谢等方面着手,运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是药理法,主要从归经与受体、归经与环核苷酸、归经与药理药效等方面着手进行。
    这些研究方法均试图将中药归经这种抽象、模糊的理论,用现代医药语言以明确客观的形式描述出来,也就是试图用西医解释中医,没有体现中医的特性,这样本身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中医的理论指导,那么研究出来的结论也不再是中医,而是将中医西医化了。但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其合理性,为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在临床经验和自身修炼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络脏腑所具有的模糊的特性,使得它很难用西医的精确的语言来描绘,再加上中药成分的复杂,使得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更加困难。为注重中药归经理论的长足发展,我们应该在进一步学习研究经典文献的同时,将现已有各种研究方法互相结合,使其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相互为用,取长补短,并加强临床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不同层次上阐明中药归经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理、病理、解剖等作用,揭示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同时,又促进经络、脏腑等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紧密结合临床研究,为创建系统、完整的中药归经理论体系,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作为引子,特别转载哲医:经络学说与药物归经
    以下是经络学说与药物归经,据此,可以进一步理解经络与药物的关系,也可以借此理解腧穴的归经。
    经络学说与药物归经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把药物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论述还很少,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唐、宋时诸家本草,把药物性能和治疗作用与脏腑相结合的论述日益增多,如某药“补肺”、某药“益脾”、某药“安心”等。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这说明,北宋时,明确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学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书,书中最早创立药物归经学说。该书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记载。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则难以获得确效。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还有引经、使药等说法,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处方用药确有很大帮助。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并且,对张氏的归经理论,李东垣和王好古都特别推崇。如王好古著《汤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81种。历史表明,金元时代,盛行药物归经之说。
    到明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目,如刘文泰编著《本草品汇精要》,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24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一项,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同归某一经的药物,再区分“入气分”或“入血分”,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编著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列出了“归经”。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药物归经的理论,基本上趋于完备了。
    二、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
    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药物归经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五行的理论归经
    许多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药物本身的色、味、性能,按五行属性确定的。《灵枢·九针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按五行属性确定药物的归经,主要依据这种理论。例如,青皮色青、酸枣仁酸,五行皆属木,故归肝、胆二经。赤小豆色红、苦参味苦,五行皆属火,故归心、小肠二经。生姜色黄、甘草味甜,五行皆属土,故归脾、胃二经。杏仁色白,木香味辛,五行皆属金,故归肺、大肠二经。羌活色黑,盐炒知母味咸,五行皆属水,故归肾、膀胱二经。
    当然,按五行理论归经并不是绝对的,仍需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例如,麻黄色黄,但不归脾经,而是取其味辛善治肺部病变而归肺经。白术色白,但不入肺经,而是取其味甘善治脾部病变而归脾经。总之,五行的理论不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
    2.按药物的特点归经
    有的药物归经是结合药物本身的特点确定的。例如,结合药物的形状,莲翘外形颇似心脏,故归心经。再如,结合药物的质地,灯草轻浮,故归心、肺二经。磁石沉重,故归肝、肾二经。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只适用于一小部分药物。
    3.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经
    根据临床实践确定药物的归经,是最常用的归经方法。它克服了按五行理论和药物特点归经方法的不足,完全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所以是最主要的归经方法。比如,杏仁、桔梗能平喘止咳,故归肺经。柴胡、青皮能疏肝理气,故归肝经。生姜、半夏能降逆止呕,故归胃经。朱砂、枣仁能安神定志,故归心经。麻黄、桂枝善解太阳之表,故归太阳经。石膏、知母善清阳明之热,故归阳明经。总之,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凡临床常用的药物,都适用这种归经方法。
    4.病因归经法
    所谓“病因归经法”,是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因为药物归经的依据。如驱虫药,具有驱虫或杀虫的功效,但中医认为“虫因湿生”,“脾主湿”,故将驱虫药大多归入脾经。再如,暑邪伤人,直犯阳明气分,所以,善祛暑邪的药物,一般归胃经。
    5.定向归经法
    所谓“定向归法”,是以某些药物的特异功效为药物归经的依据。此类药物对某一“经”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并且,还有特异功效,可以引诸药直达病所。例如“十二经泻火药”,它是针对十二经所属系统的热证而使用的药物。
  6.相关归经法
    某些药物治疗的病症,与某脏或某腑相关,则按相关的脏腑归经。如续断,有续筋接骨之功,因“肾主骨”,“肝主筋”,所以,归肝、肾二经;白芷主散阳明经风湿之邪,因阳明经隶属于胃,故归胃经。
  三、药物归经的实用价值
    药物归经理论以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为方法论,把临床常用的药物都归属各“经”,既发展了药物学的基础理论,又扩大了经络学说和药物的临床应用。通过药物归经,系统归纳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药物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为临床辨证论治,选择用药,合理组方,提高疗效,提供了更丰富的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治病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然后择何经、何脏对病之药而治之……自然见效矣……不知经络而用药,必无捷效。”
    在药物归经形成理论以前,药物只有“四气五味”之分。“四气”主要反映药物的阴阳属性,“五味”主要反映药物的味别和功效。其治疗作用,一般都是某药治某症。如某药治痢、某药治疟、某药治泄、某药止呕吐、某药止头痛、某药止血等,但没体现药物对某一脏或某一腑以及某种组织或某一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黄芩、黄连、知母、木通均属苦寒药物,皆可清热泻火。根据药物归的理论,才能更明确:黄芩归肺和大肠经,清肺与大肠之火;黄连归心和胃经,清心、胃之火;知母归肺和肾经,泻肺、肾之火;木通归心和小肠经,泻心、小肠之火。因此,通过药物归经,更加明确药物治疗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通过药物归经,可以指导药物的加工炮制。药物炮制,是药物学的重要内容。加工炮制方法得当,对引药入经,提高疗效,都有很大裨益。比如,香附归肝经,为增加其疏肝理气的功效,常常用醋炒。再如,黄芪、甘草都是健脾良经,归脾经,为加强健脾益气之功效,常以蜜炙,称炙黄芪或炙甘草。总之,根据药物的归经,经过加工炮制,既能提高功效,又可直达病所,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通过药物归经,便于临证选择用药。由于药物归经进一步明确了药物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所以,便于临证选择用药。比如,白芷、羌活、柴胡、吴茱萸皆治头痛,但白芷入阳明经,故阳明头痛选白芷;羌活入太阳经,故太阳头痛选羌活;柴胡入少阳经,故少阳头痛选柴胡;吴茱萸入厥阴经,故厥阴头痛选吴茱萸。中医临证,有同病异治或病同治,实施这些治则,都离不开选择不同归经的药物,如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归经或引经的药物,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药物归经,进一步完善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中医学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运用时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论治的精髓是治“证”,而不单是对“症”治疗。“证”即证候。证候不同于症状,而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体征,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性况的病理概括。因此,对“证”的治疗,比对“症”的治疗更进一步,必须根据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药物归经,就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归纳药物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然后,根据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所以,通过药物“归经”,可以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比如,治疗伤寒太阳病的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太阴病的理中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等,都是对“证”治疗的组方。
    四、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
    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由于各家的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有所不同,对药物归经的认识也有一定差别。现将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综合、整理如下,供临床参考。
    1.手太阴肺经
    桔梗、杏仁、半夏、贝母、白芨、白前、百合、百部、天冬、麦冬、前胡、紫苑、紫苏、苏子、皂荚、银杏、马勃、射干、麻黄、麻黄根、瓜蒌、天花粉、旋复花、白芥子、天南星、胆南星、桑白皮、款冬花、枇杷叶、马兜铃、辛荑、生姜、干姜、葱白、细辛、升麻、白芷、荆芥、桂枝、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山药、粳米、阿胶、芍药、胡荽、柽柳、香薷、牛蒡子、淡豆豉、浮萍、木贼、瓜蒂、食盐、常山、藜芦、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石膏、知母、栀子、黄芩、芦根、生地、玄参、地骨皮、丝瓜、银花、板兰根、鱼腥草、山豆根、橄榄、厚朴、白豆蔻、砂仁、白茯苓、车前子、苡仁、藿香、冬瓜子、防己、木通、通草、灯芯草、石苇、椒目、泽漆、半边莲、苍耳子、花椒、丁香、冰片、远志、僵蚕、陈皮、木香、乌药、檀香、香缘、薤白、仙鹤草、茅根、侧柏叶、百草霜、藕节、棕榈、郁金、延胡索、瓦楞子、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饴糖、蜂蜜、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胡桃、沙参、西洋参、石斛、玉竹、胡麻仁、莱菔子、葶苈子、益智仁、猴枣、礞石、胖大海、浮海石、海蛤壳、荸荠、榧子、大蒜、、乌梅、诃子、五味子、五倍子、罂粟壳。
    2.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升麻、葛根、麻黄、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大麻仁、郁李仁、柏子仁、生首乌、牵牛子、巴豆、石膏、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胡黄连、秦皮、连翘、红藤、败酱草、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厚朴、砂仁、肉豆蔻、冬瓜子、冬葵子、泽漆、秦艽、胡椒、荜拨、大腹皮、木香、薤白、地榆、槐实、槐花、侧柏叶、百草霜、伏龙肝、棕榈、桃仁、甘草、蜂蜜、肉苁蓉、皂荚、旋复花、、瓜蒌、胖大海、荸荠、杏仁、马兜铃、赤石脂、禹余粮、乌梅、诃子、莲子肉、金樱子、五倍子、罂粟壳、剌猬皮、槟榔、雷丸、榧子、大蒜、石榴皮。
    3.足阳明胃经:
    白芷、升麻、葛根、防风、辛荑、生姜、葱白、胡荽、柽柳、香薷、牛蒡子、蔓荆子、淡豆豉、瓜蒂、食盐、藜芦、人参芦、大黄、芒硝、芦荟、大麻仁、巴豆、石膏、知母、寒水石、栀子、竹叶、芦根、谷精草、犀角、玄参、白薇、银柴胡、丝瓜、黄连、苦参、胡黄连、金银花、大青叶、板兰根、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白头翁、白藓皮、土茯苓、白蔹、漏芦、山慈姑、橄榄、西瓜、荷叶、绿豆、藿香、苍术、厚朴、砂仁、草豆蔻、白豆蔻、白茯苓、茵陈蒿、滑石、冬瓜子、通草、萆薢、木瓜、秦艽、蚕砂、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胡椒、丁香、荜拨、荜登茄、高良姜、小茴香、代赭石、地龙、陈皮、大腹皮、枳实、木香、乌药、沉香、檀香、甘松、薤白、三七、柿蒂、白芨、百草霜、茅根、藕节、伏龙肝、血余、瓦楞子、穿山甲、皂剌、王不留行、干漆、白术、扁豆、粳米、饴糖、生地、沙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玉竹、莱菔子、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阿魏、半夏、白附子、旋复花、瓜蒌、天花粉、竹沥、竹茹、昆布、海藻、枇杷叶、赤石脂、禹余粮、乌梅、肉豆蔻、剌猬皮、使君子、芜荑、槟榔、雷丸、榧子、大蒜、石榴皮、苦楝根皮。
    4.足太阴脾经:
    紫苏、防风、生姜、干姜、葛根、柴胡、升麻、大黄、火麻仁、郁李仁、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白藓皮、荷叶、藿香、佩兰、茵陈蒿、苍术、厚朴、白豆蔻、砂仁、草豆蔻、白茯苓、赤茯苓、苡仁、椒目、木瓜、蚕砂、海风藤、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荜登茄、高良姜、小茴香、麝香、冰片、苏合香、酸枣仁、合欢、代赭石、地龙、陈皮、大腹皮、枳实、木香、乌药、沉香、檀香、香椽、甘松、仙鹤草、大蓟、小蓟、艾叶、伏龙肝、乳香、姜黄、三棱、莪术、泽兰、延胡、瓦楞子、苏木、刘寄奴、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当归、龙眼肉、胡麻仁、鳖甲、莱菔子、山楂、肉豆蔻、欠实、莲子、明矾、使君子、芜荑、贯众、大蒜、马钱子。
    5.手少阴心经:
    麻黄、桂心、细辛、柽柳、常山、栀子、竹叶、熊胆、犀角、牛黄、生地、熟地、丹皮、紫草、黄芩、黄连、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紫花地丁、马齿苋、白蔹、山豆根、西瓜、绿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木通、泽泻、灯芯草、矍麦、赤小豆、独活、葫芦、半边莲、络石藤、附子、干姜、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朱砂、磁石、虎珀、珍珠、龙骨、牡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合欢、夜交藤、玳瑁、代赭石、薤白、乳香、郁金、丹参、红花、苏木、刘寄奴、桃仁、人参、党参、黄芪、甘草、紫河车、骨碎补、白芍、当归、阿胶、龙眼肉、桑椹子、麦冬、百合、龟板、贝母、竹沥、猴枣、五味子、莲心、莲须、莲子肉、浮小麦、紫石英。
    6.手太阳小肠经:
    羌活、防风、蒿本、蔓荆子、郁李仁、生地、黄芩、黄柏、苦参、砂仁、茴香、赤茯苓、车前子、冬瓜子、木通、灯芯草、矍麦、冬葵子、海金砂、赤小豆、泽漆、葫芦、半边莲、大腹皮、金铃子、白术、甘草、鸡内金、赤石脂。
    7.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防风、蒿本、蔓荆子、麻黄、桂枝、黄柏、大黄、白术、白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茵陈蒿、防己、木通、矍麦、扁蓄、萆薢、石苇、地肤子、海金砂、金钱草、椒目、独活、威灵仙、荜登茄、虎珀、木香、乌药、金铃子、水蛭、甘草、鸡内金、葶苈子、金樱子、桑螵蛸。
    8.足少阴肾经:
    细辛、独活、羌活、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续随子、知母、寒水石、熟地、玄参、丹皮、地骨皮、黄柏、败酱草、砂仁、白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苡仁、金钱草、五加皮、海桐皮、豨莶草、络石藤、千年健、松节、虎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荜登茄、小茴香、磁石、龙骨、牡蛎、柏子仁、远志、合欢、地龙、橘核、乌药、沉香、檀香、艾叶、地榆、鸡血藤、牛膝、黄芪、山药、白术、甘草、鹿茸、海狗肾、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胡桃、补骨脂、葫芦巴、益智仁、仙茅、淫羊藿、蛇床子、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兔丝子、韭菜子、沙苑蒺藜、阳起石、何首乌、阿胶、枸杞子、桑椹子、天冬、石斛、胡麻仁、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鳖甲、海蛤壳、桔梗、昆布、海藻、山茱萸、五味子、乌贼骨、欠实、莲子肉、莲须、桑螵蛸、复盆子、金樱子、五倍子、罂粟壳。
    9.手厥阴心包经:
    柴胡、大黄、丹皮、黄芩、败酱草、代赭石、勾藤、青皮、金铃子、白术、甘草、熟地、沙参、蒲黄、川芎、丹参、益母草、凌霄花。
    10.手少阳三焦经:
    柴胡、细辛、连翘、大黄、芒硝、石膏、附子、青皮、香附、川芎、黄芪、白术、甘草、熟地、砂仁、白豆蔻、地骨皮。
    11.足少阳胆经:
    柴胡、木贼、胆矾、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熊胆、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秦皮、连翘、青蒿、茵陈蒿、金钱草、秦艽、牡蛎、酸枣仁、青皮、川芎、郁金、半夏、甘草、猴枣、代赭石。
    12.足厥阴经肝经:
    柴胡、羌活、荆芥、防风、蔓荆子、薄荷、蝉蜕、桑叶、菊花、木贼、胆矾、常山、大黄、芦荟、续随子、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夜明砂、熊胆、犀角、牛黄、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丝瓜、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青黛、紫花地丁、薄公英、败酱草、土茯苓、山慈姑、射干、荷叶、青蒿、车前子、茵陈蒿、矍麦、萆薢、金钱草、半边莲、五加皮、木瓜、秦艽、蚕砂、海桐皮、豨莶草、海风藤、络石藤、桑枝、千年健、松节、虎骨、白花蛇、乌蛸蛇、乌头、肉桂、吴茱萸、小茴香、石菖蒲、磁石、虎珀、珍珠、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羚羊角、玳瑁、石决明、代赭石、天麻、勾藤、白蒺藜、地龙、僵蚕、蜈蚣、橘核、橘叶、青皮、金铃子、香附、乌药、香椽、荔枝核、蒲黄、仙鹤草、三七、白芨、大蓟、小蓟、茜草、地榆、槐实、槐花、侧柏叶、艾叶、藕节、降香、花蕊石、血余、棕榈、川芎、乳香、没药、郁金、姜黄、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鸡血藤、泽兰、红花、月季花、凌霄花、延胡索、五灵脂、瓦楞子、牛膝、苏木、自然铜、穿山甲、皂角剌、王不留行、桃仁、干漆、水蛭、虻虫、白术、甘草、鹿茸、紫河车、锁阳、淫羊藿、杜仲、狗脊、续断、兔丝子、韭菜子、沙苑蒺藜、熟地、何首乌、白芍、当归、阿胶、枸杞、桑椹子、胡麻仁、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鳖甲、山楂、天南星、猴枣、礞石、昆布、海藻、山茱萸、乌梅、乌贼骨、桑螵蛸、复盆子、鹤虱、贯众、马钱子、紫石英、苦楝根皮。
    13.任脉: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龟板、鳖甲、槟榔、鹿茸、鹿衔草、巴戟天、紫河车、白果、山药、欠实、复盆子、五不留行。
    14.督脉:
    细辛、蒿本、苍耳子、附子、肉桂、黄芪、狗脊、羊脊骨、鹿茸、鹿角霜、鹿龟胶、鹿衔草、白果、枸杞、川椒、蛇床子、益智仁、补骨脂。
    15.冲脉: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杜仲、肉苁蓉、紫河车、黄芩、黄柏、山药、扁豆、莲子、芦荟、槟榔、龟板、鳖甲、鹿茸、鹿衔草、巴戟天、紫石英、王不留行。
    16.带脉:
    升麻、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山药、甘草、黄芩、黄柏、艾叶、干姜、龙骨、牡蛎、乌贼骨、续断、车前子、五味子。
    17.维脉:
当归、川芎、白芍、黄芪、桂枝。
    18.跷脉:
    肉桂、防己、虎骨、穿山甲。
    以上是归属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要药物。其中,归属于“十二经”的药物,主要根据脏腑的归经。若某种药物对某一脏或某一腑以及所属组织器官具有治疗作用,则按脏腑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奇经八脉”不与五脏六腑相配,所以,归属于“奇经八脉”的药物,都是按“奇经”联结的脏器和组织器官归经。若某种药物对“奇经”联结的脏器和组织器官具有治疗作用,则归奇经。比如,对“女子胞”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可归冲脉或任脉。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药物,可归督脉或跷脉。归属“奇经”的脏器和组织器官相对较少,所以,归“奇经”的药物也少。总之,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决定的,并不是说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比如,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药物,都是对“肺”和“肺”所属的组织器官具有治疗作用,而不是对“手太阴经”本身具有治疗作用。归属于“奇经八脉”的药物,都是对归属于“奇经八脉”的脏器或组织器官具有治疗作用,而不是对“奇经八脉”本身具有治疗作用。凡药物的“归经”都是如此。如果把药物“归经”误解为是药物对“经”本身具有治疗作用,就歪曲了药物的治疗作用,根本没有临床意义。
63
发表于 2008-10-7 07:40:1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共振與傷寒論
王唯工博士除共振理論外,利用他開發出的脈診儀他做了”藥物歸經”的研究,共振理論加上”藥物歸經”就可與”傷寒論”做很好的聯繫。
傷寒論第一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是外邪,外邪入侵必先影響能量較小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排七,八大腸經、九三焦經、十小腸經、十一心經、十二心包經。行成太陽病其實已表示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心經、心包經都已戰敗。中醫看病很重要要看病程,即病已發展到甚麼程度,所以傷寒論中很注重傳經,因為這代表病程。但首先要注意到發展到太陽病已影響到甚麼經絡。以上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膀胱經都上到頭部,故頭項強痛。奈何脈浮,寸關尺位置正在手太陰肺經,肺總管呼吸系統,太陽病正是病毒經呼吸系統入侵人體。王博士研究感冒人的經絡發現,無意外的肺經與膀胱經能量大幅上升,應為身體將兵力調至此,肺經能量大幅上升故脈浮。
所謂循經傳
外邪必先侵"陽經"
此時"陰尚實"故足以抵禦外侮
等到傳到"陰經"
就愈來愈難醫了
到了"厥陰"就最難醫了
此時就需"滋陰"
故平時若能養陰
外邪入侵時
才有"兵"可抵禦外侮
善用藥者
必闇養陰之道
若陰已虛
則湯藥無效
氣分藥就是吃下去會改變經絡能量的藥
改變經絡能量就會改變血液分配
改變血液分配就會改變營養分配與氧氣分配與廢物排放功能
最具代表性的是"附子"
附子吃下去立即腎經與脾經能量會大幅上升
胃經與膽經與心輸出會下降
就會大大改變血液分配
所以"附子"用對的話功效很大
但是因為氣分藥會改變經絡能量
用錯的話也會糟
比如說明明是肺不好確將能量引至肺
肺將更得不到營養
血分藥就與"陰"關係較大
如病已影響到"組織"
或長期陰虛
就要用到"血分藥"
拿傷寒論最有名的"桂枝湯"來舉例
桂枝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
芍藥為手足太陰行經藥又入肝脾血分
生薑行陽分
大棗為脾經血分藥
以上
桂枝生薑為氣分藥
芍藥兼具氣分與血分
大棗為血分藥
再看看有關經絡
太陽病則足太陽膀胱經必不可少
呼吸系統的總管肺經也不可少
故桂枝為主藥
脾為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故脾要顧到
肝為心以外最大器官也是血液可調的最大來源
所以此方氣分血分兼顧
陰陽兼顧
不愧為經典之方
64
发表于 2008-10-8 11:27:4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看了以上药物归经,似乎知易子先生说,还有药物本属,并非虚言,即所谓归经,是药物改变气化后气的归属,另外还有从何处改变气化,与五脏五行属性有关,可惜论坛不能容人。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1:59:0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8/10/03 05:42pm 发表的内容:



   《神农本草经》“麻黄……发表,出汗。”
   《名医别录》“麻黄……解肌。”
   由上可知,《名医别录》的“解肌”正《神农本草经》的“发表,出汗”。
...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为解肌的解肌,历代医家都从治法解释。但是从治法解释解肌,就很难解通“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桂枝本为解肌的解肌,抛开治法去解读可以吗?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9:24:4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8/10/09 11:59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为解肌的解肌,历代医家都从治法解释。但是从治法解释解肌,就很难解通“若其人脉浮紧、 ...

“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这是麻黄汤证,当然不能用桂枝汤了!那么与麻黄汤证相对应的就是桂枝汤证了;这个桂枝汤证怎么表述呢?
67
发表于 2008-10-9 20:14:4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楼主认为桂枝汤补中益气,甚有道理。方中白芍,本经谓其苦平,与益气之说不符,且白芍味甘!不信,大家亲自口尝,决无酸苦之味!恐古人有误。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3:12:5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08/10/09 11:1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8/10/09 08:14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认为桂枝汤补中益气,甚有道理。方中白芍,本经谓其苦平,与益气之说不符,且白芍味甘!不信,大家亲自口尝,决无酸苦之味!恐古人有误。
桂枝汤味甘,但桂枝汤非为补中,本为解肌。
桂枝汤不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本为解肌。
这个解肌是什么呢?
这个解肌就是桂枝汤证。
这就是桂枝本为解肌。
这就是《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这样解读可以吗?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20:00:3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8/10/09 11:12pm 发表的内容:



桂枝汤味甘,但桂枝汤非为补中,本为解肌。
桂枝汤不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本为解肌。
这个解肌是什么呢?
这个解肌就是桂枝汤证。
这就是桂枝本为解肌。
这就是《伤寒论》第16条:“桂 ...

如果我们把解肌当做一个证来研究,那么桂枝本为解肌就会柳暗花明。
如果我们把解肌当做一个证来研究,那么《伤寒论》第16条就会豁然而解。
如果我们把解肌当做一个证来研究,那么桂枝汤的证治就会以一贯通。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23:10:5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桂枝本为解肌


桂枝汤味甘,当入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1:20 , Processed in 0.05505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