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中医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0-10-22 14:5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22 15:01 编辑

中药对于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与人类科学药物相比要先进,中药对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是治愈,人类科学药物不能治愈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
6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35:51 | 只看该作者
           概念嵌合

       概念嵌合,是指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两个概念嵌合在一起,其中一个概念是嵌体(假体),另外一个是母体,例如:【脑】主神明,中医的原本概念是心主神明,脑主神明中的“脑”是西医概念,把西医的脑与中医的神明嵌合在一起(或者说偷换概念),把这种现象称为:概念嵌合。表示为:【脑】主神明,其中脑是嵌体,是嵌入中医里理论中的。中医经典理论中,脑为奇恒之腑,髓之海,脑不是元神之府,也不主记忆、思维等等功能。
      我用【斜体】字标示出嵌入的嵌体概念。
        诸如:
       【心气】推动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西医原本(母体)概念即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心气”是中医概念,在这句话里是嵌体,是嵌入西医理论中的。
          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依赖心阳的温煦和心脏搏动的推动而循环】不已。
        【脑】为元神之府。
         【气】是极细微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心脉】梗阻,冲破【脑络】,【心气】推动血液循环,【心气虚】就是心力衰竭,【络病】就是微血管病……这种中西医“概念嵌合”与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气是极细微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的错误息息相关。
        中风,经典中医理论认为: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肝风内动,引起中风,才有了平肝熄风的中医大法。现在的中医教材认为:肝阳上亢,肝气冲破【脑络】,引起血瘀,导致脑中风。

          自明朝万历年间西方科学及医学成规模的传入中国,中医发生分化,一部分人按照中医理论的固有规律发展中医,另外一部分人接受西方医学,把西医的概念直接与中医概念嵌合,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而且有趣的是同一个人既有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同时也按照中医固有理论发展中医。例如:李时珍主张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同时按照中医固有理论编著了《本草纲目》。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观察解剖学方法修改脏腑,越改越错,同时按照中医固有理论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方剂。张锡纯:“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同时按照中医经典理论创立了平肝熄风汤。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学派,病症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理论上按照西方科学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把中医西方科学化,造成了中医理论的混乱,成为中医理论发展滞后的瓶颈。
          中西汇通派、中西医结合学派,一脉相承,用“概念嵌合”的方法,潜意识的用西方科学改造、西化中医经典理论,因为嵌合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不能流易,造成了中医理论概念混乱,严重干扰了中医经典理论的发展,成为中医理论滞后的瓶颈。
63
发表于 2020-10-23 12:39:0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汇通派、中西医结合学派,一脉相承,用“概念嵌合”的方法,潜意识的用西方科学改造、西化中医经典理论,因为嵌合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不能流易,造成了中医理论概念混乱,严重干扰了中医经典理论的发展,成为中医理论滞后的瓶颈。
64
发表于 2020-10-23 12:39:52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0-10-23 12:39
中西汇通派、中西医结合学派,一脉相承,用“概念嵌合”的方法,潜意识的用西方科学改造、西化中医经典理论 ...

至于生理人体那是人类科学已经研究或正在研究的,而人体生没有与中医药中医思维用药及技术治疗症状治病效果没有什么关系。
用人体生理并不能说明人体病理反应这在人类医药是很明确的。
中药对于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与人类科学药物相比要先进,中药对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是治愈,人类科学药物不能治愈症状如失眠少力食少。
这是中医药研究的最基本或研究开始部分,只是很多年来中医药却完全没有这种研究。
是偏离正确方向的没用的中医药研究。
以至到现在中医药还不能被人类医药科学接受。
当然中医药研究现在还只能建立假说。
最基本简单的中药是如何治愈如失眠少力食少等症状药理症状病理反应假说。
这可以让人类医药科学在一定程度接受中医药简单技术及原理,或可以开展世界性的中医药正式研究。
这在未来世纪现在世纪应比较理想的效果。
至于将中医药简单技术变成医药科学技术或成为人类医药科学技术一部分,现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2种治疗技术理论原理的融合也根本不可能在当前及有限未来时间内实现。
65
发表于 2020-10-23 12:41:11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0-10-23 12:39
至于生理人体那是人类科学已经研究或正在研究的,而人体生没有与中医药中医思维用药及技术治疗症状治病效 ...

应讨论说明中医药的脾气虚,脾阴四肢厥冷、舌淡胖苔白厚虚,脾阳虚,脾热反应是什么。
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反应与何种人体生理系统变化有关。中药治愈治疗的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药理结合点是什么。
当然中药治脾药治的是何种生理系统症状病,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中医的脾就是何种生理系统
这其实很简单,根本不用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费力论来论去,浪费时间。
这类讨论最后就是什么先天精是受精卵,补气就是加强免疫。
将中医药与人类现在医药科学说成完全相同的。
等于什么也没研究,什么都没说清楚。
中医药研究专业非专业基本都是做这类无用贡献。
中医药研究毫无价值,等于0研究.
66
发表于 2020-10-23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气是宇宙场物质,气是宇宙极细微物质
67
发表于 2020-10-23 17:11:1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0-23 08:35
概念嵌合

       概念嵌合,是指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两个概念嵌合在一起,其中一个概念是嵌 ...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3e527095
68
发表于 2020-10-23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0-22 07:17
现行的中医教材中的“中医的哲学基础”,把阴阳五行拆开来分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没有道理的。

在导航中医药所有平台里,只要没有人身攻击、无理由反中医的大原则前提下,任何人都有权表达各自中医药学术观点的自由,且任何人不得阻挠和干涉。
69
发表于 2020-10-23 17:13:59 | 只看该作者
心脉】梗阻,冲破【脑络】,【心气】推动血液循环,【心气虚】就是心力衰竭,【络病】就是微血管病……这种中西医“概念嵌合”与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气是极细微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的错误息息相关。
70
发表于 2020-10-23 17:14:23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0-10-23 17:13
心脉】梗阻,冲破【脑络】,【心气】推动血液循环,【心气虚】就是心力衰竭,【络病】就是微血管病……这种 ...

气是宇宙场物质,气是宇宙极细微物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58 , Processed in 0.0538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