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ox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方应用的误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5-12-31 15:45:13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12/31 10:19am 发表的内容:
这玩意一定要让用直线式思维讲白了才算不成?
好,老兄,俺就用直线式思维的方法讲白:
本帖所言误区,直指的是以症代证。
本帖所言误区,泛指的是以治老鼠有效治人就有效的观念诠解、运用经方。
...
有理!我看懂了!我也不想说什么!因为里面已经说明白了!但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希望多加点细微的东西,要不然真的有点华而不实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 00:09:43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灵异怪医2005/12/31 03:45pm 发表的内容:

有理!我看懂了!我也不想说什么!因为里面已经说明白了!但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希望多加点细微的东西,要不然真的有点华而不实了!
嘿嘿,兄弟:
尽管说的是一些在你看来可能极平常的中医理论,但很多年轻人还真不懂。而这些基本理论都搞不明白,我不知道怎么能称得上、当得好中医。正是因为不懂这些基本理论,才导致了这些人在看病时不得不反复借助西药帮助取得疗效,还美其名日中西医结合,进而使中医沦为西医嘲笑的对象,在医疗界被边缘化。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一句话,这些人从骨子里就没搞明白中医是怎么看病治病的。对于这样的人,你给他(或她)个华而又实的东西,他只能依样画葫芦,杂志上发表可以(美工基础好,画得象,当然杂志要发表),但上手治病绝对出事。我曾用一味生姜加点调味料治好过噎膈病,聪明小子写了个东西发表了,挣了几十元稿费,得到老婆的表扬,给老夫买了瓶子好酒,老夫一高兴把此姜制法教给了他;但傻小子们依样画葫芦,让病人吃,病人一吃昏迷了一下午,差点挨了揍。这其中关窍我估计老兄能明白几分,但用西医的思维是绝对不能理解的。举个细微点的例子,你把大黄的化学分析都做完了,在小老鼠的身上取得了足够的实验数据,你以为就会用大黄了?这是典型的西医思维,根本就不是这回事。我可以这么说,百分之百的病能用大黄,百分之百的病又不能用大黄。然后,年轻人就骂开了:老东西,你连算术都拎不清,还上论坛吹牛,整个骗子一个,一个骗子,还稍带个大字。但是,用中医的思维看,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不用是药。病有大黄证,就能用大黄;病无大黄证,就不用大黄。换句话说,一(个牛)加一(个床)不等于二。所以我就回骂:小宝贝,别犯傻了,算术的运用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懂得了这点就算中医了吗?我觉得还不是,这叫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么才叫知其所以然?。。。。。。(这段文字呀,得从帖子中去体会了),只有用中医的理论能解释得通,才能叫知其所以然。
尽管我是针对性的说问题,但为了说清问题,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也把一些医家之秘的核心讲了出来。但是对不起,这里毕竟是论坛,谁能看到我写的东西我并不知道,所以,我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完整系统的去讲问题,真那样做的话,我个人认为是对传统中医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中医有中医的尊严,不会卖的那么不值钱。但话又说回来了,从我为人的态度和我来此论坛的目的出发,我通过不同的网名和以对不少帖子跟帖的形式,已经把好多东西不同程度的讲了出来。但是,得留心去看。如果不能从字里行间从体会一些东西,指望以填鸭式的方法来说清问题,那我建议你(灵异兄弟,我可不是指你个人,盼兄多拣钱少拣话,嘻嘻)就别学中医,医者,意也。学中医,死脑不换家、敲一下响一下的人,难。就以这个帖子为例,我讲的东西并不少,而且如果不是因为陈版主没有这个心情的话,我原计划走的更远,就因为说的太多了,我不得不忍痛告别论坛,因为已经有人意识到我是谁了。但讲的方式绝对不会是直接了当的,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能否明白,还是一句话,看缘。另外,讲中医、学中医,最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因为中医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产生发展的,它有它的特定表达方法。否则,别人说的再白,也是白搭。
说到话里看话吧,就举个例子吧。比如我说,“医理探源”,源在那里?如果是要探到小白鼠身上,本江湖朗中是根本没有那个资格的。这么说,是玩笑话,我的真实意思是说,如果本“医理探源”版区的定位是努力用当代西医理论去诠释中医,我根本就没有那个资格,但应当在版首予以说明,这样的话我会知趣的。我又说,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个版区则不应当叫“医理探源”,而应当叫“医理探未”。理由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思维产生的,也就是说中医是由先民们的东方式的黄脑袋产生的,而这些黄脑袋当时真的不懂西医理论,沿此路线勘探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而中医在未来,假如能用西医的理论解释得通的话,将会带来一次划时代中西医结合的革命性创举,因为事情现在还未办到,预计在未来办到,所以应当叫“医理探未”。这又是一个玩笑话,我的真实意思是说,既然是探,也就是探索,就要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渠道、多方位、多种思维去探索,而不拘一格。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箩卜青菜,各有所爱,俺就喜欢这么说话,因为这么说话容易掌握尺度,这是俺滴权利,一般人不能干涉俺。

63
发表于 2006-1-1 09:53:17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医者,意也!医者,义也!医者艺也!
    非三者不能成真医!
    我之陋见,见笑,哈哈.
64
发表于 2006-1-1 11:29:35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boxing 对中医的认识是深达刻骨铭心、炉火纯青的景界,亦即达医者意也之程度。但对先生的有些表达不敢认同。如:"中医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思维产生的"。应是感知存在加思维。
boxing :  "我的真实意思是说,既然是探,也就是探索,就要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渠道、多方位、多种思维去探索,而不拘一格。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箩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一主张于中医有好处!
65
发表于 2006-1-1 11:36:15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6/01/01 00:01pm 第 4 次编辑]

“医理探未”,有人一看便知,有人一生难明。
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否则,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66
发表于 2006-1-1 12:06:45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boxing兄言之有理!你的一记老拳只打的我是茅塞顿开!新年快乐!
67
发表于 2006-1-1 18:56:11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boxing先生一番苦心有人可以理解。幸甚哉!还记得先生的教诲。谢谢先生一席教诲。
68
发表于 2006-1-4 20:21:44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夏红光2005/12/17 03:53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建见独特.妙.
用经方的高低关键在于各人对经方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怎样认识经方的证,证中的主症.如小柴胡汤方的症状太多,其实主症只有两条:"胸胁苦满"和"寒热往来".有此证必有此方.我 ...
請問 使用經方其劑量與其比例.是否有其他專著  或在何處可以習得 謝謝
69
发表于 2006-1-8 12:56:04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12/30 00:25am 发表的内容:
仲师之法,有法,无法。
有法者,明定六经,细陈百病。
无法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有法者,如兵家操练,预为之法,故一切法皆为法。此法为有为法。
...
楼主理解很深刻.
70
发表于 2006-1-8 12:58:51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应用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12/17 04:58pm 发表的内容:
有此“证”(或此“主症”)必有此方,是否用了此方,此“证”即能必然解决,必然治好?如果能,其机理是什么?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下一步怎么办?此证用此方,此方亦是一种药物,在西医中有没有相对应的、类 ...
有此证必用此方.只要你对准了经方的证,运用经方必见效.不用任何怀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48 , Processed in 0.0887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