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7-22 09:35: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靈樞五癃津液別
故三焦出氣 以溫分肉  充皮膚  為其津
32
发表于 2008-7-22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靈樞脹論
三焦脹者  氣滿於皮膚中 輕輕然而不堅
33
发表于 2008-7-22 09:38: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弄不清三焦經
是今日中醫之病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7/22 09:38am 发表的内容:
弄不清三焦經
是今日中醫之病
在中医学术界,并不单纯是弄不清三焦经,而是整个经络系统都有待于研究。所以,对经络的研究,每年都有立项。
35
发表于 2008-7-22 12:53: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8/07/22 10:30am 发表的内容:
在中医学术界,并不单纯是弄不清三焦经,而是整个经络系统都有待于研究。所以,对经络的研究,每年都有立项。
大家共同努力囉!
少點相罵
36
发表于 2008-7-22 14:05: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医先生您好:
先生从事着经络的考证工作?去年也见过类似的文帖。每每总感叹您们学者的知识丰富,没有良好的记忆与苦读,难达此境。然大量的各家学说好象又成为一种禁锢,限制了您们的思路?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居然会视 而不见?
先生对《内经》的认识,处于众口一词的框套之中——“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并不尽然,因为《内经》并不是思维决定存在的书,或者说生命并不是因为经络学说指导而进化的???,《内经》理论经历几千年仍然能够对中医有着指导作用,充分说明《内经》所说符合生命的实际存在,是对存在描述的书;
十个脏腑相配十个经是对脏腑气化直接通道的描述,心包和三焦统领所有脏腑气化本源的火与气,或许是古人对人体生理的进一步认识,或许是保密思想的解放,将不传之秘公诸于世。《内经》多处说到非得其人不可传的话语,可作参考。
37
发表于 2008-7-22 14:08:1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8/07/22 02:13pm 第 1 次编辑]

读《内经》,体悟中医的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从以上可以看出:
1,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三焦不泻,津液不化……——三焦是出气温分肉的气源。而且三焦之气必须顺泻,人体机能才正常。
2,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从中焦观三焦,三焦自身也必须受气,才能取汁生化。

3,“下焦者,……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从下焦观三焦,下焦与膀胱有区别。三焦不是“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也就是说,不包含其中的脏器,
上焦应该指胸腔膜及其空间。中焦应该指腹腔膜及其空间。下焦应该指盆腔膜及其空间,而且三腔膜自身必须得到气的给养
先生说“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这话檫着一个边,就是说人体器官必须在腔膜保持适当的内环境时,脏腑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所以三焦的功能与对应的脏腑功能不等同,而是因果关系。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中焦、上焦出气是营卫二气的起点及本源。
4,三焦主气,与少阳相火是两个体系,,通过心包合二为一,“循太阴之分而行,……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精神乃治”
5,少阳相火起于春木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五运行大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这种句子读着,不是明明白白叙述人体气化的分布?
38
发表于 2008-7-22 18:26: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8/07/22 02:08pm 发表的内容:
读《内经》,体悟中医的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 ...
先生對
靈樞本藏
"腎合三焦膀胱 三焦膀胱者 腠理毫毛其應"
可有體悟
39
发表于 2008-7-23 10:47: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医先生真是死读书了,黄帝内经的学习是必须先学气功的。。。。当人体有气在身体运行,才能从内部学起。三焦对应于身体气的运行线路有关。我没有特别多的医学术语,但从自身的治病感受对三焦还有一些认识。人的气在全身运行就像划圆圈一样的。三焦的气运行在身体上部,中部,下部。是按时辰依次在身体上运行画圈。黄帝内经中多次讲到气的运化作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代研究内经的人总将气的作用忽略不计。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1:33:5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写意空间2008/07/23 10:47am 发表的内容:
哲医先生真是死读书了,当人体有气在身体运行,才能从内部学起。三焦对应于身体气的运行线路有关。我没有特别多的医学术语,但从自身的治病感受对三焦还有一些认识。人的 ...
先生批评哲医读书太死,不灵活,哲医接受。但是,先生说:“黄帝内经的学习是必须先学气功的。。。。”哲医不敢苟同。不学气功,难道就不能学《内经》了吗?难道每个学《内经》的人都要先成为气功师才行?未必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04 , Processed in 0.0517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