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46|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三焦的考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9 02: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19 00:56pm 第 8 次编辑]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自《内经》和《难经》以后,历代以来,对三焦之腑的“有形”和“无形”,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中医学对三焦的解释,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三焦主要功能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运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三焦的“有形”和“无形”,是中医学的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中医学对脏腑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对诊疗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弄清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根据古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所谓“焦”,是由“樵”逐渐演变过来的。“樵”相当于“椎”,即脊椎。《内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灵枢背腧篇》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是将人的椎骨称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从第一胸椎至骶椎共二十一椎,古称二十一樵,亦称二十一节,每一节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谓“焦”,是古代的解剖学概念,其实质是椎骨。
所谓“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为标志将人的整个胸腹腔依次划分为三部分。每七节椎骨为一部分,二十一节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则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为上焦,中间七椎为中焦,下七椎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实质,实际是整个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将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三部分,是以椎骨为标志划分的。当然,也可以从前面划分,这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论述。比如,以胸膈和脐为标志,也可以把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
古时代的医学文献表明,古代医家将内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称“府”。比如,脉为血之府。头为精明之府,膀胱为净府,胸为气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和多种器官,故为人身最大的“府”,古称“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经》说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体最大的“府”,其实质,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它包容着人的诸脏诸腑。故为大府,亦称孤府。
《素问调经论》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肾与膀胱及大肠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这些功能,实际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是对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焦之所以具有“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因此,三焦既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又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并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以上说明,三焦反映了两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是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是胸腹腔本身的生理功能。
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是春秋以后逐渐有了经络学说,古代医家把三焦说成是一腑,把心脏的外膜说成是一脏,(即心包)并把三焦和心包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这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因为十二经的每一经都与脏腑相配,但人体只有十个实质性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膀胱大肠小肠。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但实际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而是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谓“无形”,是说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备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都能说明这一点。其中,《难经》第二十五难和第三十八难,更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详见《人体经脉漆雕》)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详见《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详见《难经》和《内经》)。
总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但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心包的实质是心脏的外膜,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是古代医家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系统认识,并不是单纯解剖学的认识。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脏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气机和气化,都是在胸腹腔进行的,胸腹腔包容着诸脏诸腑,所以,三焦能够主持诸气。并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的功能。
另外说明一点,对三焦和心包的认识,必须结合历史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如果连心包和三焦的实质是什么也弄不清,那就更弄不清经络与三焦和心包的关系了。与三焦相联系的经有:手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阴经。与三焦相联系的络有:手少阳之别,手厥阴之别。手少阳三焦经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锐眦、无名指、上肢外面中线、肩、缺盆、膈、膻中、项、耳前后、头、()、颊。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还联系着:三焦、巅、胸中、缺盆。其别络联系着:腕、臂、胸中、心主。这些联系,都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对此,哲医另有考证,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出版后,一看便知。在此,哲医顺便说明一点,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灵枢》原文曾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但是,在宋代以前,由于《灵枢》早已丢失,唯一的孤本失落于朝鲜,由此导致,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因此,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需要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以后才能说清。在挖掘经络学说真面目的过程中,哲医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古代医家的智慧,真让人惊叹!传统的中医学,根本不象某些人指责的那样,也不完全是《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所说的那样,而是非常科学的医学体系。现在作为教材的《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等书,实际上并没能反映中医学的精髓和精华。现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十二经的名称,关系到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命名,关系到六经辨证的临床运用。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数阴阳离合的三阴三阳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最密切,但是,在《中医学概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一般都没有阴阳离合的内容,对三阴三阳没作详细解释,这等于漏掉了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临床上,必须弄清三阴三阳,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证,例如,必须根据三阳的开合枢,以少阳为枢,才能正确理解少阳经主半表半里。若学习中医,不学阴阳离合,不懂三阴三阳的开合枢,怎么行呢?类似问题,举不胜举。
2
发表于 2008-7-19 05:44: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有理有据。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2:59:0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呵呵
4
发表于 2008-7-19 14:39: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好文章,非常的精彩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2:44pm 时添加 -=-=-=-=-
我虽然不懂三焦的真实含义,但我在治疗上,从不用三焦来辩证,有五脏为中心,我经历的疾病都可以在调五脏就可以拉
5
发表于 2008-7-19 14:58:1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8/07/19 02:39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非常的精彩-=-=-=-=-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 在 2008年07月19日 02:44pm 时添加 -=-=-=-=-
我虽然不懂三焦的真实含义,但我在治疗上,从不用三焦来辩证,有五脏为中心,我经历的疾病都可以在调五脏就可以拉
其实你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已经用到三焦了
6
发表于 2008-7-19 15:50: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其实你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已经用到三焦了 ]]]
是的吧,但有简单的,何必要复杂的,中医是越简单越好呀。千万不要把中医弄复杂了,不要微极分呀,那就不是中医拉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6:16: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哲学家先生所言,确实很哲学。中医嘛,确实不该复杂化,更不该微极分,诸如光子、电子、离子、以及细胞和基因之类,尚未纳入中医学的系统理论中。以后是否纳入,不敢说,至少,现在没纳入。虽有尝试,但没普及。并且,目前而言,用中医学的系统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根本不需要这些。因为,这是由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已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8
发表于 2008-7-19 16:20: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Maiweb_leobbs6]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2pm 时添加 -=-=-=-=-
所以你也不要研究什么三焦,心包啦,和我一起研究五脏五行阴阳吧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6pm 时添加 -=-=-=-=-
因为你把三焦,心包研究懂了,你就要研究细胞和神经拉。走到西医的最低阶段啦。那样就学成西医的小学生拉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8年07月19日 04:29pm 时添加 -=-=-=-=-
考古可以,治病就没什么必要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6:33: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7/19 04:43pm 第 1 次编辑]

哲学家先生你好:
研究五脏五行阴阳,能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吗?再说啦,合在一起研究也不算太累,人们都习惯了,若把心包和三焦排除在外,可能适应不了。并且,哲医也不是专门研究心包和三焦,更不是研究细胞和神经,而是见到本论坛对三焦有探讨,故出管见,抛砖引玉,果然,你是持玉者。
10
发表于 2008-7-19 16:39:4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焦的考证

[Maiweb_leobbs5]呵呵  言重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20 , Processed in 0.0531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