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在认识和看待世界和万物时形成的基本概念。因此,正确理解气或精气是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基础。
气与精气的现代认识
中医精气学说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存在于天地自然的精气物质凝聚而成的。气与精气不但具有繁衍生殖的生理功能,人的生、长、壮、老、已也都是在气与精气的主导和调节作用下实现的。气与精气还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活力之源,是维持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几十年来,人们对气与精气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就是寻找气或精气的物质结构。然而,目前为止人们尚未发现气或精气结构存在的有力证据。因此要揭示中医的科学性,探讨和研究气或精气的物质性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仅仅从西方科学物质观的角度来看,气或精气是不存在的。因为西方科学的物质观是结构物质观,认为凡是物质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没有一定结构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西方科学所信奉的结构物质观并不完全正确,量子力学研究的困惑就是明证。可见,要理解气或精气的物质性,人们就不能囿于西方科学的结构物质观,而是应该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什么是物质。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也就是说判断一种存在是不是物质并不是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结构,而是要看它是不是具有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事物不仅以实体结构的方式存在着,还会以一定的方式结成各种不同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无疑也是一种客观实在,因而也同样具有物质性。
物质的存在可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式):一种是实体的形态,一种是关系的形态。古人看到天地万物和人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由气或精气把天地万物或人体等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现代科学无法验证气或精气物质结构的原因。因为实体的存在是有形的,故属阴;关系的存在是无形的,故属阳。物质的存在是实体与关系、形与气、阴与阳的统一,这就与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医精气学说理论的现代诠释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精气学说的理论认为,气或精气是一种存在于宇宙自然界和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极具活力的物质,气或精气赋予自然界中万物和人体以生机和活力。正如《吕氏春秋·尽数》中说:“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
从本质上讲,生命活力是生命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的功能现象,生命功能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显著标志。然而,生命功能或者说生命活力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不难发现,生命体与尸体几乎有着完全相同的结构,但生命体具有生命的功能,而尸体却丧失了生命的功能,因而结构决定论物质观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由于生命功能或生命活力不能在人体内找到与之对应的物质结构基础,因而西方科学和医学曾经一度以唯心主义的“活力论”来加以解释,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主宰人生命活力的是灵魂,即“隐德来希”,灵魂赋予有机体以行为完善性和合目的性。
活力论者承认生命力是人体生命的一种功能,但活力论者又不能够在人体内找到与生命力这种人体的功能现象相对应的物质结构基础,因而只能将生命力这种人体的功能归结为灵魂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掌握和控制,从而滑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这是由西方科学(医学)结构决定论物质观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实际上,一个“活”的有机系统(如宇宙、自然界与人体等)绝不是一堆原子、分子的简单堆积,“活”就活在由以原子、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所结成的相互关系。中医学将人体的生命功能(生命活力)看成是由人体的气或精气物质所产生,即生命功能或生命活力是在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结成的关系中产生的,生命运动存在于人体各部分的整体联系之中,正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揭示。
气与精气是古人虚拟构建的“象模型”
既然气或精气代表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具有形态和结构。而按照古人的描述,气或精气又似乎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的,如《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可以看出,气或精气就像雾露弥漫人的全身。如果以此为依据去寻找中医学气或精气存在的证据,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对气或精气研究的误区。如何看待古人的这些关于气或精气的描述?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中西医学的思维方式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多论“虚”而不指“实”,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多指“实”而不论“虚”。
寻找现象背后的本原或本体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受西方哲学结构决定论物质观的影响,西医学总是将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背后的本原或本体归结为人体的某种实体结构,这是西医学指“实”的思维方式。中医学是一门整体医学,它所研究的功能是人体的整体功能。而按照人们的思维习惯,对于任何人体的功能,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功能主体”与之对应,因此对于一种整体功能,人们就会在头脑中虚拟出一个假想的功能主体与之对应起来,气或精气就是古人在头脑中虚拟的人体生命功能主体的“模型”,因而人们需要对这一模型进行构建。中医学构建气或精气模型的方法是“立象尽意”。所谓的“立象”,就是人们为所构建的模型建立某种“形象”;“尽意”,就是用所建立的模型的形象来解释说明它的功能、作用及活动规律。中医的藏象学说正是运用人们所建立的气(精气)、脏腑和经络的形象(“藏象”)来解释和说明它们的功能、作用及活动规律的。因为中医的“藏象”(如气、脏腑和经络之“象”等)总是以某种“象”(如物象、意象、征象、数象和符号象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中医学对气或精气形象的各种描述,正是古人为气或精气虚拟构建的“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