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已出现风湿(rheuma)一词,意为流动,指冷湿液体从头部下流至内脏、四肢发生病变,是一种古典的病理概念。反映最初人们对此类疾病发病机理的推想,即病因学中著名的体液论。长期以来风湿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Biallou(1538~1616)最早将风湿病与关节疾病联系在一起,他用风湿病来表示一类与痛风不同的急性关节炎,从而首次将风湿病看作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中又根据各自的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各种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9世纪初,有些学者认识到风湿病分类学进展的缓慢,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各类风湿病的特征,目的是彼此加以区分。他们通过对大量风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各自临床特点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提出许多新的疾病名称。但限于认识尚不够深入,最初报道的病例常不能反映出疾病的独特性。例如早在1831年和1856年,就已有人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了描述,但直到19世纪末才与其他脊柱炎区别开来。随着病理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风湿病为一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身体各个部位。1941年有人提出了“胶原病”的概念。由于风湿病的病变并不局限于胶原组织,1952年又将“胶原病”改名为“结缔组织病”,这一病名曾被临床学家和基础学家广为应用。然而结缔组织病并不能包含风湿病的全部,所以当今的临床学家多主张仍使用风湿病这一名称。
近30年来,由于生物化学、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风湿病的研究领域也大为扩大和深入。1950年左右,类风湿因子(1948年)、狼疮细胞(1948年)、抗核抗体(1950年)陆续被发现以及泼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1950年),一系列重大进展使风湿病学有了一个飞跃发展,使风湿病的研究进入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崭新阶段。
风湿病的类别:从病因学、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以及临床医学等不同角度对风湿病进行归纳后分为十大类,包括100余种风湿病。这样既表达了风湿病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突出了各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相互关系,更便于临床实用,以纠正“风湿病就是单一的关节痛”的错误概念。风湿病分为十大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与脊柱炎相关的风湿病
(3)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痛、骨关节炎)
(4)与感染因素有关的风湿病
(5)与风湿状态有关的代谢性和内分泌病
(6)肿瘤引起的骨关节病变
(7)与风湿病有关联的神经病变性疾病
(8)伴有骨、骨膜和软骨病变的风湿病
(9)非关节性风湿病
(10)与风湿病有关的其他各种疾病
几类常见的风湿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是先侵犯小关节,但是跟腱、踝、肩、腕先发病者亦不罕见,逐渐发展为多关节。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呈对称性罹患是其特征。发病初期多见手指、掌、足趾、跖趾关节先觉酸痛,晨起关节僵硬,特别是握拳不紧,继而发展至腕、踝、肘、膝、肩、髋关节。病变的分布往往左右对称,颈椎罹患亦较为常见。由于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指呈杵状(近节)改变,继而拇指呈天鹅颈指,指掌关节向尺侧偏斜,甚则呈爪形改变;腕关节破坏更为多见,常见强直性功能丧失;肘关节多呈半屈状不能伸直;足趾变形也为多见,踝、膝关节功能受限亦不罕见。关节功能障碍,附近的肌肉出现萎缩,个别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多见于肘部、指部的背侧。全身症状有发热(多在急性期),感情脆弱,烦躁,睡眠欠佳,易出汗,疲倦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情绪低落,贫血等。由于多系统损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故认为本病是自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987年美国风湿协会(ARA)诊断标准)
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
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炎肿胀持续至少6周。
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或以上。
对称性关节肿胀。
手的X线照像应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改变而且必须包括糜烂和骨质脱钙。
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
具备上述4项即可确诊。
2.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
病因:风湿热的确实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无论从临床、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方面,均能证明A组溶血性链球菌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风湿热的流行季节及其分布地区,常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的流行与分布有关。链球菌感染流行后,常继以风湿热发病率的增高。两者在流行病学上甚为一致。
②风湿热发病前或复发前1~4周,常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心内膜炎、关节炎、舞蹈病等,常继发于猩红热和扁桃体炎。
③风湿热发作时,患者的鼻咽部拭子培养,可获得A组溶血性链球菌。血清中各种链球菌抗体,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S抗链球菌激酶等抗体均有增加。在风湿热静止期培养转为阴性,抗体滴定值亦下降。
④青霉素防治链球菌感染后,降低了风湿热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风湿热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最为显著,临床表现以心脏炎与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后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特别是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多侵犯青少年,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3.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系血管神经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发病原因不明,多见于青年女性,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
雷诺氏病好发于手指,其次是足趾,偶有累及鼻尖,面颊和耳部外缘者。典型症状为受凉或情绪激动后手指(或足趾)皮肤对称的间歇出现三相反应,即表现为苍白,紫绀和潮红。初发时皮肤苍白,经过一些时间后呈紫绀,最后发红,以后便逐渐恢复正常。发作时局部发冷,并有针刺样疼痛和麻木。整个发病过程短者数分钟,长者十多个小时。在寒冷季节中发作较重,常为情绪激动或受寒冷所诱发。本病应与雷诺氏综合征(又称雷诺氏现象)相区别。
本病可采用血管扩张剂(如盐酸妥拉苏林、利血平等)治疗,活血通络,温经回阳的中药(如当归四逆汤)和针灸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外伤,严禁吸烟。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病名,但按“手足逆冷”症辨证施治可获一定的疗效。也有人将其归属“痹证”范畴。
4.感染性关节炎
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关节炎症。感染性关节炎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螺旋体等。有两种类型:一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尤其发生败血症时。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以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X线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局部脱钙、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变窄,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另一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所致,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菌痢后关节炎、脑膜后关节炎及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等;也可由感染后(如肝炎病毒、沙门菌属、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复合物所致;另外,肝炎病毒、风疹病毒、布氏杆菌等既可直接作用于关节局部,又可产生免疫复合物,造成关节损伤。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红肿,一般经1-2周自愈;如果转变为慢性,则会造成关节损伤。
常见的感染性关节炎鉴别要点:1.化脓性关节炎,多急性起病,常有关节红肿热痛,治疗延误则有严重后遗症,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2.结核性关节炎:起病隐袭,常有低热、盗汗,关节痛多较轻,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但局部不红,无明显皮温增高,随病情发展,可形成“寒性脓肿”,其为干酪样组织,有时可找到大量抗酸杆菌;3.而布氏杆菌性关节炎,多见于牧民、肉类包装者和接触肉类的工人、兽医等,急性期有关节红、肿、痛,呈游走性,针刺样剧烈疼痛,病人常有高热、多汗、乏力、睾丸炎、肝脾肿大,慢性期有关节、肌肉酸痛,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抗生素如四环素、链霉素、利福平等;4.淋球菌性关节炎,常常通过性接触,由淋球菌感染所致,泌尿生殖器的分泌物培养呈阳性,但关节液中细菌培养常阴性,关节疼痛、肿胀常呈游走性,首选青霉素治疗,疗效明显。感染性关节炎大多侵犯单关节,应与痛风性关节炎、瑞特综合征、侵犯单关节的类风湿关节炎等鉴别。其诊断主要依据关节穿刺作关节液的细菌检查,必要时作关节镜行滑膜活检,明确诊断。
5.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主要侵犯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腕、肘、肩等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起病。关节炎症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损害,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阳性。目前一般认为,风湿热与链球菌的关系是一种变态或过敏反应;链球菌感染后是否发生风湿热还与人体的反应性有关,也考虑到与遗传有关;病毒感染与风湿热也有一定的关系。链球菌感染后2~4周,不仅可以引起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可以引起肾小球肾炎,出现“小便不利,身微肿”的表现。(参考风湿热)
可见关节炎是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病理状态,其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这里只是对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关节炎综合征进行讨论,而不是对所有的关节炎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