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文化中的术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2 04: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机如何泄露:传统文化中的术数
牧之2018-06-28 10:42













































[摘要]“天机”原义为万物的自然秉性,后来逐渐衍生出了“天命”等意。中国古代的术数学就是一种窥测天机的学问。本文对术数学的基本类型加以介绍,并强调术数学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研究价值。

文/牧之

“天机”语出道家典籍,在《庄子》一书中多有提到,如“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至人知天机之不可易也,故捐聪明,弃知虑”。此时,“天机”意指自然大道赋予万物的天赋秉性。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资料图)

《淮南子·原道训》同样记载道:“则内有以通于天机,而不以贵贱、贫富、劳役失其志德者也。”这是道家崇尚自然的表现。

后来“天机”一词慢慢衍化出“自然的机密”、“天命”、“天意”等为我们当今所了解的意思,其中包括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因为“天”本身就是中国哲学中具有最高象征意义的符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不认识“天道自然”的规律,则无法了知人事与天命。

那么如何才能预知自然神妙的“天机”呢?在上古,有易学与卜筮。《易》据说是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而画出卦象,配上对卦象现象作出的解释说明,具有了系统的哲理性。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资料图)

卜筮指的是龟甲与蓍草预测吉凶。“卜”即烧灼龟板观察兆纹以定吉凶,“筮”是执持蓍草确定其数目以定吉凶,故有“龟为卜,策为筮”、“龟为象,筮为数”之说。

后来发展出各种术数(术,指方式方法;数,指理数气数),如道教五术。这些都是建立在易学理论与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之上,以卜筮、堪舆、命理、相术、占梦、择吉等各种型态的预知方法。

这些方法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来推断人事吉凶;通过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用以推测人类、事物、家居、先人墓地的优劣,以至地运、国运的吉凶。

龟为卜,策为筮(资料图)

术数分类与典籍的编纂

古代的数术方技之学源远流长,门派繁多,难以穷其理奥。李零先生在其所著《中国方术考》中把总结为两类:数术方技之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两方面:对大宇宙(macro-cosmos),即“天道”或“天地之道”的认识;对小宇宙(micro-cosmos),即“生命”、“性命”或“人道”的认识。研究“天道”的学问是叫“数术之学”,而研究“生命”的学问是叫“方技之学”。

《汉书·艺文志》则分类为《数术略》和《方技略》。其中《数术略》共分六类:(1)天文。包含对日月星辰、二十八宿等和云气的观察,以预测吉凶占验。这既与西方的天文学相近,也带有占星术的性质。(2)历谱。包括“行度”(宿度)、“日晷”(测时的工具)、“世谱”、“年谱”、“算术”等内容。

(3)五行。内容涉及“阴阳五行时令”、“堪舆”、“遁甲”、“孤虚”、“六壬”等。(4)蓍龟。包括龟卜和筮占两类。(5)杂占。比如“占梦”和“厌劾妖祥”(驱鬼除邪一类)。(6)形法。主要是相术。其中最重要是相地形和相宅墓(类似后世的看风水),其次是相人、相刀剑、相六畜等。以上六类只有形法类的《山海经》保存下来。

天文星象(资料图)

到宋代,《太平御览·方术部》则分为:养生、医、卜、筮、相、占候、占星、占风、占雨、望气、巫、祝、符、术、禁、幻。

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在子类中有“方术类”,其按照大的分类分为三种:“今参验古书,旁稽近法,析而别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占卜,曰命书相书。并而合之者一,曰阴阳五行。杂技术之有成书者亦别为一类附焉。”

其中包括“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等众多种类。

在民间,又有:山、医、命、相、卜的说法,统称为玄学五术。“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

观测“地相”(资料图)

“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奇门遁甲》等数术学。

山、医、相、命、卜同宗同源,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说理工具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东方科学部分。

术数的职业化与边缘化

关于从事山医命相卜的职业,在殷商时代有祝、史、宗、巫等分工不同的行政人员。在上古时期,巫作为氏族首领和部落大祭司,能通神并掌管一切神人之事。

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祀有事(资料图)

从《国语·楚语》中记载的“绝地天通”的故事,大概知道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个“家为巫史”的局面,说明当时分工并不明确。随着国家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巫内部出现了分化,分为掌管天上之事的神职人员和管理人间世俗之事的史官。

祝、宗都是巫祭的一种,但祝的范围要大于宗,时间要早于宗。祝,是上古祭祀时司礼仪的人,偏重于掌管祈福。宗是在姓名产生之后,专掌祭祀典故之小吏。

《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祀有事。”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盛行,人们宗族观念比较浓厚。宗与祝略有不同,其主要职责往往与宗庙祭祀有关,即通过宗礼加强宗法姓氏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史官、宗的地位一直显赫,巫、祝在后来的地位逐渐下降,沦入末流。这是一个人不断文化的历史进程。加上官方的垄断与控制,术数只能流落民间,掌握在方士之手,同时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入不了主流,更上不了台面。

有著作传世(资料图)

《史记·日者列传》载“武帝聚占者论娶妇之日,有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文家、太乙家凡七家。”当时民间以此为职业的还是很多,术数在古代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还是走夫贩卒都多多少少会参与其中。

在正史上记载的也不乏其人,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等。而明朝朱元璋、王阳明在遇到重大决策和危难之际都会占卜,以作辅助。

天机如何泄露

但不是所有人可从事山医命相卜的职业,《论语》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还说:“不占而已矣。”说的是从事此类职业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在。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资料图)

其次,天分也很重要,出生八字中带有一些命理标志的,比如华盖、太极贵人、童子星,其人聪明好学,好星相命理等神秘文化,性格孤傲,喜钻研,有才华,见解超群。

忌讳的是身体较弱者,不适合从事此行业,毕竟泄露天机,对自身不利,故此等职业者,最好能够有一种信仰,如皈依道教,用修行来增加福德。

人类历史上,透析天机者,的确有自受其害者。据说邵康节先生,生前身体很差,怕风不能见光。一个“真正的”占卜师,应该是私生活里也有崇高操守的人,受贪婪、商业利益驱动的占卜师不配也不能做准确预测。




占卜中存在大量的道德教化(资料图)

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很多民间的从业者。据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发现,占卜预测除了有对事实的判断外,还有大量的道德判定和道德说教。占卜师在对顾客的判定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从而孝顺、忠贞、不堕胎、做善事和积功德等传统伦理色彩浓厚的说教会频繁出现在当代占卜语言里。

不管是“江湖术士”,“周易专家”还是“大师”,他们跟多数普通人一样,为谋生奔波。他们所行走的江湖,有边缘的一面,又是人世百态的投射。他们自身的命运以及所掐算的命运,编织出一个水面上的意义之网,充盈着中国式的社会想象力。

于变幻激流中腾挪转身,于人世浮沉中抓取支撑生活的信条,在这个意义上,谁又比谁更“江湖”?”

谁又比谁更“江湖”?(资料图)

实际上这些方术,有的是历法占星,有的是医学,有的是建筑学、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范畴,至于神怪巫鬼之类,我们应抱有开放的心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用之。

总的说来,术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曾产生过广泛影响。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每个重大的历史事实背后,往往有术数或术士的影子。

可以这样说,术数学的研究,对于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地开展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http://rufodao.qq.com/a/20180628/020009.htm




2
发表于 2018-12-12 12:49: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传统文化中的术数学高深莫测,虽有糟粕,更重要的是精华,只是一般人难以学懂、难以掌握运用而已,尤其西学东渐近代以来更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冲击与打压,就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作者在本文的最后三段总结得很好切合实际:
“实际上这些方术,有的是历法占星,有的是医学,有的是建筑学、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范畴,至于神怪巫鬼之类,我们应抱有开放的心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用之。
总的说来,术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曾产生过广泛影响。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每个重大的历史事实背后,往往有术数或术士的影子。
可以这样说,术数学的研究,对于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地开展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6:30 , Processed in 0.1607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