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不了狂犬病?问答有知识10级分类:中医被浏览633次2018.10.19
匿名网友2018.10.19
前几天网上一则小男孩被狗咬伤后去世的新闻令大家心有余悸。事情是这样的
浙江湖州6岁男童被家门口一只流窜的黄狗咬伤腿部及眼部。尽管及时去医院注射了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9月18日凌晨,在距接种第四针狂犬疫苗还有2天时,男孩离世。
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却还是死亡。此次事件结合前段时间疫苗的新闻,自然会有不少人质疑这次的死亡是否和疫苗质量有关。
疫苗的具体情况还有待继续查明,但在这里需要纠正一个观点。
即便打了狂犬疫苗,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发病
狂犬疫苗只能尽量降低发病率,这与咬人的狗本身所携带的病毒量、被咬的部位以及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都有关系。
这是因为一般注射狂犬疫苗两周左右才会开始产生抗体,不是一打就马上产生抗体。所以只有产生抗体了,才能产生保护作用。如果再产生效果之前就发病,那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另外,根据咬伤部位和伤口严重程度不同,发病的快慢也不同。距离中枢神经越近,潜伏期就越短,被感染后发病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这个事件中,男孩被咬的眼睛周围神经遍布,且皮下组织少,血液流通速度非常快,病毒更可能在抗体产生前感染神经细胞。
就这则新闻不断发酵的同时,中医可以治疗狂犬病的说法开始在网络上火爆了起来。
网上流传的说法认为中医是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思维方式,很多现代医学治不好或者很难治的疾病,比如狂犬病,用汗、吐、下等中医排毒方法,可以药到病除。还附上了一些中医治疗狂犬病的例子。[1]
▲ 中医治疗狂犬病的病例[2]
是不是这样呢?
狂犬病(rabies)又叫恐水症,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 狂犬病毒[3]
狂犬病毒虽然没有脑子,但是深谙兵法、不走寻常路。当它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少量增殖;然后,入侵附近的末梢神经;紧接着,病毒沿着神经轴突传播,从脊髓至脑部,破坏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最后,再从中枢神经出来,向周围神经扩展,侵犯各组织器官。
这就是为什么狂犬病人会出现唾液增多(交感神经受累)、呼吸困难(舌咽神经核受损),乃至恐水、幻听、瘫痪、昏迷等症状。 那么,中医的汗、吐、下能不能对狂犬病毒产生作用呢?
答案是不能。汗指发汗,吐即催吐,下是促进排泄的意思。由于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大量存在于脑脊液和唾液,汗液、胃内、大小便中含有的狂犬病毒都不多。所以,从理论上讲,不管怎么“排毒”,都很难杀灭病原体。
看完了理论,我们再来说说实证。
判断一种疗法的效果,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大规模统计数据入手,二是分析病例。
如果中医对于狂犬病有奇效,而且方法是汗、吐、下这么简单,那么,中医和狂犬病病死率之间,应该存在一个线性关系:中医“昌盛”的年代,狂犬病病死率低;反之,病死率上升。
然而,历次大规模统计,不管是地方的还是全国性的,都显示,狂犬病的病死率高达100%。[4,5]一旦发病,再无治疗的可能。
至于病例,则应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病人已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狂犬病;其次,病人仅接受了中药治疗,没有辅以抗病毒血清等现代医学手段;最后,这种疗法可以被同行重复,多次证实其有效性。
实际上,国内常有人向防疫部门、卫生部门推荐或自荐秘方,效果如何神器云云,甚至报纸上都做了报道。但这些“秘方”、“神药”,要么治愈的病人都不是经实验室检验确诊的狂犬病人,或者不能经他人重复验证;[6]而文献回顾中提到的病例,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局限性很大。[7]
尤其要注意的是,因为狂犬病的可怕深入人心,所以,有些患者在接触病犬后,惶惶不可终日,出现麻木、瘙痒、皮肤爬虫感,甚至心慌气急、情绪紊乱等症状。但是既不发热、也没有吞咽困难等狂犬病典型体征;或者,虽然自称“恐水”,但是在医生检查时,却没有表现出这种症状,直接喝了起来......
这就是狂犬病癔症,属于心理疾病。倘若检查不够仔细,或者缺少现代化的检验手段,很容易造成误诊。
平心而论,中国古代的医生对于狂犬病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及时清洗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取病犬脑(含有狂犬病毒)进行预防的说法。可惜,数字就摆在那里,定期为宠物免疫、及时注射疫苗,才是对抗狂犬病最好的方案。
考文献 【2】黄道六. 临床治验回忆录[J]. 江苏医药 (中医分册), 1979, 5(2): 40–41. 【4】吕静, 陈慧萍, 孙净. 湖北省 1951~ 2001 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 19(4): 125–126. 【5】张永振, 俞永新, 董关木等.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 41(3): 165–168. 【6】谢世宏, OTHERS. 狂犬病防治手册[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7】陈珊珊, 危剑安, 黄霞珍. 中医药治疗狂犬病文献回顾[J]. 环球中医药, 2012, 5(2): 114–116.
https://wenda.so.com/q/1539915662218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