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18|回复: 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论中医的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2 06:5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证,已经讨论多次了,我也发表了不少意见,但是比较凌乱,当第四本书出版之际,我才对于中医的证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证,是辨证论治中的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这些辨证论治中的证,既有重叠,也有明确的区分。例如:痰证、血瘀证、实证……可以存在于每一个辨证论治之中;白虎汤证,可以出现在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中;卫气营血辨证中的气分证,气血津液辩证中的气滞证,脏腑辨证中的气虚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气”的概念完全不同了。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只有首先把中医的具体的证的含义搞清楚,再与西医对比,才会不犯拉郎配的错误。

点评

症 是 症状 ;证--言正---气机。 中医既然用了某一个字,那这个字的 范畴 外延 内涵已然是清清楚楚。  发表于 2018-5-22 07:26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7:1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5-21 23:27 编辑

     证,每一个具体的证、不同的证,其内涵与外延差距太大。例如:八纲辨证中的阴阳两证,包罗万象,外延太宽广,以至于没有办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虚实,寒热,只能两两相对才有意义。八纲辨证中的虚证: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产生的诸如:心阳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并不一定是虚证的次级概念,……与临床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只有首先把中医的具体的证的含义搞清楚,再与西医对比,才会不犯拉郎配的错误。
       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是指温病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根据病因不同又分为不同的证型。例如卫分证分为:风温、春温、湿温、暑湿、秋燥、暑温、冬温、伏暑卫分证,治疗方剂各不相同。气分证,不仅不同的病因、病机不同,而且不同的脏腑,其证型也不一样,治疗方剂也不尽同。
        中医的证,与病因、病机、治疗方剂,具有一定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
3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7:17:33 | 只看该作者
      证的含义:疾病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不同的临床类型。

点评

症 证 不分  发表于 2018-5-22 07:44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7:31:12 | 只看该作者
   证的外在表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相对固定的一组症状体征脉象舌像。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证的验证,是方证对应。
6
发表于 2018-5-22 07:46:2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5-22 07:32
证的验证,是方证对应。

点评

欢迎先生用证据说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2 08:22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8:22:5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先生用证据说话。
8
发表于 2018-5-22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8-5-22 10:22 编辑

...当第四本书出版之际,我才对于中医的证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呵呵,你自己说的,所以你前面三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证,但那时其实说不上“比较完整的认识”,更甭说正确的认识了。

那现在是不是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呢?你自己觉得是,我是不知道啦。

这个问题从根源上讲在于传统中华思维习惯,也不是什么人的错。我其实不知讲了多少次,传统思维从来就没有准确定义一个概念的习惯,不仅中医如此,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如此。不要说孔子的仁了,就说与中医有关的气呀道呀,那本书那句话曾经准确定义过?老子最出名的那句话叫“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果你可以讲(定义)得出来,那就已经不是“常道”了。所以有些大学者说老子够狡黠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对传统文化来说 ,这并不是个大不了的问题,甚至还有些好处,因为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认识上的加深不断把新的内涵加进去而无须重新推倒重来。

回到说中医的证,第一个事实是最早用于中医文献/经典的是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个事实在任何时候讨论证时都不能忘记。仲景有解释/定义过证是什么吗?没有。上面刚说过了,传统没有这个习惯,不需要,反正每个章节都用“病脉证并治”,多看几个章节不就知道证是什么了?(在古代,当学生的大概不会问老师证是什么东东,即使问了,老师大概会答你就自己悟悟吧。)

第二个事实是上世纪80年代卫生部牵着搞的中医证候规范化会议,召集全国名中医到第二次开会时大家才通过证候的定义,可见没有定义之前中医已经实践了几千年,而要达到大家都同意的定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最后的定义是什么?据《中医证候辨治轨范》:

证候(简称“证”)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

这句话的关键字是“不同程度地”,如果给程度定一个区间,最低当然是0%,即完全没关系,最高是100%,完全揭示。其实说了等于没说。

为什么要定义?这当然是由于要跟现代人、尤其是外国学者交流所必需的。但这里有一个根本无解的问题:古人对所谓“病位、病性、病因、病机”等等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人体宏观生理的认识上,与现代医学知识所达到微观甚至如蛋白质表面结构性质等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所以想借用这些词在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间划等号根本是徒劳的。


因此,我认为现在中医对证候的解释或定义其实有些为定义而定义的味道,这个定义只是为了有人问时能拿出个可以示人的答案而已,实质上对推动中医从认识上提高我真看不出有任何意义。

我对这几个相关的概念有个更简洁而有效的定义。
1. 证是证名的简称。
 -所有的证名构成“证空间”。
2. 征候即西医的症状(可客观测试)和病家的主观感受(中医比西医重视)。(英文的Syndrome一词就是译做征候群)
 -同理,所有的征候合起来构成“征候空间”。
3. 证候是证名和征候的合称。(比较一下前面的证候的说法,实际上是中医自己把证名和征候2个原属不同知域的内容混在一起,结果当然是越讲越糊涂,有理说不清。)
4. 辨可视为将征候[输入]转换(计算)为证名[输出]的逻辑函数。
          “征候空间”                “证[名]空间”
          【          】 ---------> 【           】
                               辨

这样定义几个相关概念的有效性(或目的性)在于:这就为中医辨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证用现代人话讲就是个model(模型),而不同的证名本质上就是给每个模型一个文字标签。这个模型的关键不在于对什么病位病机blahblahblah的认识,而在于每个具体的证名都与其特定的方剂药物捆绑在一起。所以,对这个模型的验证,是完全绕开了人体的生理结构而直接看所应用的方药是否对出现的征候起到作用。







点评

请先生把《伤寒论》熟读十遍,再说证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有几种?  发表于 2018-5-22 11:21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不知讲了多少次,传统思维从来就没有准确定义一个概念的习惯,不仅中医如此,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如此。
=====================================================
         我其实不知讲了多少次,西方思维从来就没有准确定义一个概念的习惯,不仅西医如此,整个西方文化、西方科学都是如此。
        例如:疾病的定义、科学的定义、医学的定义、形式逻辑定义、辩证逻辑的定义、精神的定义、物质的定义、意识的定义、艺术的定义、激素的定义、休克的定义、脓毒血症的定义……,你能够说出一个完整而没有争议的、具有共识的定义吗?先生试一试,让我见识见识!








点评

呵呵,先生写第一本书之时,《伤寒论》熟读了几遍呢?何以写完3本书之后才对证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认识?你自己根本未理解透就来长篇大论,而且一而再再而三,也不怕误人子弟。  发表于 2018-5-22 18:03
10
发表于 2018-5-22 11:19:4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5-21 23:17
证的含义:疾病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不同的临床类型。

这里的“疾病”不知是怎样的定义?

点评

按照系统论当把疾病作为一个系统时, 疾病,即人体稳态失衡。  发表于 2018-5-23 06: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0:29 , Processed in 0.0600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