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证治学的定义性质范围概念特点与命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8 17:5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左占国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17-10-10

阴阳证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人文与时代需要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切入,运用阴阳证治思维,系统阐述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其证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性专著。它以阴阳、体质、病种、脏腑、气血精津液等生理病理状态为辩证论治根据,通过对具体症候、类症候、理论证候向阴阳理论证候的跃升,从而对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共性发病与转归规律进行系统揭示,并利用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进行防治的创新学科。是集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方药研究、低成本医学范式研究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学术体系。

一、阴阳证治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阴阳证治学是在传承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阴阳证治思维方法,系统阐述和防治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学问;是有效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用中医药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的创立方法创立过程实现途径和目的价值的科学。研究内容相对广泛,但主要并限于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两大类问题。二者即有各自发生发展变化的特定规律、理论范围、临床特点、防治方法和目的价值,又有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关系。

阴阳证治学是根据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在当代集中涌现的时代需要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成为当代最大诉求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的中医药创新理论成果,具有传承发展创新解惑启智等学术作用。故只有在深入理解和系统掌握中医各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阴阳证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来防治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学发展史,不仅是中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的奋斗史,更是中医经典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记录史。由于时代的需要,在外感类传染病肆虐的过去,随着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问世,汉·张仲景见建安纪年以来死于外感类传染病的人,伤寒占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故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黄帝内经》为指导,根据外感伤寒的病因病机特点和传变规律系统创立了六经辨证,并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典之作应用于临床,成为了外感伤寒病辨证论治的指导性理论;然而,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清代,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严重危胁人民健康的不仅是外感伤寒,更烈性的传染病是温热性瘟疫,清·叶天士、吴鞠通、吴又可等温病学大师敏锐发现了外感类传染病的时代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转归规律进行系统观察揭示并进行理论阐述,通过创立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用于外感温病范畴的指导,标志着温病学术的成熟,从而发展和完善了外感病辨证论治体系。任何学说的产生都有其强烈的现实动因,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中医学外感病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和西医学的崛起,使外感类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使伤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等病因而成的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等集中涌现,排在死因前五位的几乎都是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防治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中西医理论均明显滞后于临床,致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现时代的重要社会问题。对这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和多维治疗靶标的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来说,中西医临床均感棘手,现有的理论均不能对内伤类一体多病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的容纳解释和说明,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并没有与解决医学难题同步,远不能实现医学目的和目标,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在20多年内科临床实践中始终不忘对生命健康与疾病内在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发现了生命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转化的内在运动规律源于阴阳的平衡与失衡运动并系统揭示,创立了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更用阴阳证治学概念进行高度概括并对其概念体系进行诠释,从而形成了系统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体系,成为了防治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创新性理论,填补了中医药学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辨证论治理论的空白,发展和完善了中医药理论体系。10多年来,随着系统而广泛的阴阳证治学理论科学求证,以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证明了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在癌症、脑萎缩(脑痴呆)、骨质增生病证、颈源性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脑脊髓病变、不孕不育、男科病、妇科杂症及其一体多病等方面均取得了超预期临床效果。用中医药防治内伤类复杂性疾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认知方法、临床疗效、防治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引起了中医药学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从而使中医药理论体系从外感病到内伤病都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是继《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之后的又一部关于内伤病诊疗与防治的理论专著。从古代的阴阳文化、《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景岳全书》的阴阳学术思想到当代的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前后经历了三千年的阴阳文化思维哲学与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首次实现了从阴阳文化到阴阳科学的跨越,并成功指导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有效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临床实践,为广大内伤类疾病患者进行普适性最优化整体性低成本康复治疗并赢得健康长寿带来了曙光,为人类彻底征服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对健康的威胁提供了方法学借鉴,更为养生长寿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凭借阴阳证治学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必将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学术地位。将成为继《内经》的阴阳学说、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清·《温病学》派之后又一次理论认识上的飞跃并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医药学整体闪耀的唯物论哲学智慧,以其揭示规律的预见性、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引领时代的学术性和疾病防治的低成本性,不仅在抗御得之于风雨寒暑的外感类伤寒与温病肆虐的过去成绩卓著,必然在防治得之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当代与未来大显身手。阴阳证治学的研究范围是在传承历代内伤病防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从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角度切入,在系统阐述阴阳证治理论、揭示内伤病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病机、创立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模型和创制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

二、阴阳证治学的概念特点与命名    在三十年的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中,逐渐发现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困扰而更多的是不断强化着我的问题意识。首先是中医理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医药合一的整体观与临床具体运用碎片化思维与行为的矛盾、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与中西医内伤病防治理论空白临床乏术无效治疗的矛盾、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与内伤病防治成本越来越高的矛盾、分科越来越细与病越看越多的矛盾和经两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与仍然用一百多年发展起来的西医进行验证并必然得出谬论的矛盾;其次是理论上具体症候思维下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辨证与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多证候复合的矛盾;再次是中药气味归经理论与临床新药研制和选药组方侧重物质成分作用的矛盾,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就中医而言,传统用于外感伤寒与温病的理论经典由于与内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其理法方药不能有效指导内伤病临床。作为中医学奠基性理论的《黄帝内经》尽管在外感和内伤的病因病机上分类阐述,但由于没有分科阐述而失于具体;汉·张仲景尽管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对内伤杂病进行了分类阐述,但由于仅限于那个时代的认识和常见病脉证治的临床总结,而忽略了对内伤类疾病共性病因病机的揭示和对内伤病辩证体系的创立与理论研究,故在反复研习经典之余而略感遗憾。能否借鉴医学哲学思维智慧并运用中医整体思维方法创新发展一种理论体系并系统建立低成本医学范式,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所有相关资料,有能力解决由于时代变迁与疾病谱变化引起的理论、临床等相关矛盾和问题,在长期的追寻和探索中阴阳证治学概念迸发产生。并从此二十年来,带着上述疑惑、矛盾和问题,对中西医起源的文化思维哲学人文背景及其理论体系与内涵纵横求索,通过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特提出了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为此专注于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研究,根据《黄帝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阴阳学说和内伤病病因病机特点,参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辩证理论,结合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在系统揭示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内在运动规律、内伤病发生发展转归与防治规律和养生长寿治未病共性规律的基础上,以阴阳为逻辑开端,通过科学假说的系统提出、理论框架的系统阐述、健康定律的系统提炼、概念体系的系统形成、辩证体系的系统创立、防治方法的系统创建、属性方药的系统创制和低成本医学范式的系统建构,使辩证思维从具体症候向阴阳理论证候的全息思维高度跨越,通过对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阴阳失衡——自身损伤根本病机的科学揭示,特创立了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模型对内伤病辩证进行了归纳,使阴阳证治思维体系基本建立,并通过也只有用阴阳证治学概念进行概括才更符合内伤病理论研究的学术本质与内涵。
2
发表于 2020-6-3 15:57: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20 , Processed in 0.1463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