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16|回复: 2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骨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8 15:3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00多万年前,华夏祖先就在伟
    大祖国的土地上生活着、劳动着。他们为了生存,不断地和自然界作斗争,同时还和自身的
    伤病作斗争,从中逐步地积累了劳动经验和原始的医药知识。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
    中,人们发现很厚的灰烬和被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经学会用火。在烘火取暖
    和烧烤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用热物贴在伤痛处可减轻病痛,从而产生了熨法和灸法。人
    们在劳动中,在与猛兽搏斗及部落之间的战斗中,不可避免发生外伤,于是在损伤疼痛、肿
    胀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从无意识的反应到有目的地反复实践,逐渐摸索出一些能医
    治创伤疾病的方法和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的处理则用植物叶、草茎及矿粉末等
    裹敷,逐渐发现一些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等外用药物,这就是外治法的起源。
    二、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居住环境恶劣,人们易感受风寒湿邪,致筋骨痹痛,于是采用舞
    蹈法宣通郁滞、祛邪舒筋,从而逐渐总结出导引法。随着人们掌握较为精细的生产工具,在
    医疗实践中,发现某些制作工具的材料,也能用于作为治病的器具,如砭石、荆棘刺、骨针
    等。《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后世郭璞注解时认为,
    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夏代(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主要采用石器为
    生产工具,用于治病的工具主要是石针、骨针等。
    三、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商代冶炼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金属器具广泛地用于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同时也促进了
    医疗工具的变革,金属的刀针逐渐取代了砭石。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当
    时已经把“刀”作为骨科手术工具了。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逐渐成熟,甲骨文是我国较
    早的文字,其中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当时已懂得用器官位置定病名,骨伤科疾病有“疾
    手”、“疾肘”、“疾骨”、“疾胫”、“疾止”等。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2: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四、周代(约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256年)    ·
    我国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周礼·卷九》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
    医”和“兽医”。其中疡医就是外科、骨伤科医生。其工作职责是“掌肿疡、溃疡、金疡、
    折疡之祝药、削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这
    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札记·月令孟秋》记载了疡医对创伤采用“瞻”、
    “察”、“视”、“审”四种诊查方法。“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耳”。蔡邕
    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把损伤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另外郑玄注:
    “……削,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当时已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治疗外伤骨折,并
    运用祛腐生肌的药物处理感染伤口。
    第二节  基础理论形成期
    一、春秋战国汉代(公元前722年—公元220年)
    这是中医学隆盛的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医学也有很大发展,骨伤科基础理论初步形
    成。在临证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对医药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提高到理论,出现
    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的理
    论体系,奠定了我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内经》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灵
    枢·经水》记载: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灵枢·骨度》对人体头颅、躯干、四肢各部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标记测量的尺寸o《灵
    枢·经筋》论述了附属手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素问·缪刺论》记载:“人有所堕坠,恶血留
    内……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内经》阐发的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气伤
    痛、形伤肿等基础理论,一直指导着伤科临床医疗实践。《内经》还论述了骨病的病因病机。
    《灵枢·痈疽》曰:“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记载了骨关节、软组织、血源性化脓性感染
    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在治疗方法上采用了针灸、熨贴、按摩和药物等治疗方
    法。对骨关节化脓性感染,主张内外兼顾,内服清热解毒药物和切开排脓引流、外敷药膏同
    用,对化脓性关节炎还提出了切开引流的指征和禁忌。《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记载:“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迟短,小筋弛
    长,迟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将痿证分为痿痹、脉痿、筋痿、肉痿、骨痿,分
    别论述其病因病理、辨证治疗。此外,《吕氏春秋·季春纪》认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主张采用运动锻炼法治疗足部“痿
    痹”,为后世应用动静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理论奠定了基础。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医帛书《五
    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以及止痛、止血药物,和洗涤创
    伤或感染伤口的治疗方法。该书载录中药247种,方剂283首,其中治伤方17首,治伤痉
    方6首,治痈疽方22首。并记载了“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这
    是对创伤后严重并发症——破伤风的最早记载。《帛画导引图》还绘有导引练功图等。《足臂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2: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十一脉灸经》和《阴阳脉死候》有“折骨绝筋”和“折骨裂肤”等记载,说明当时对筋骨损
    伤和开放性骨折已有一定的认识。西汉时期,名医淳于意有两则完整的伤科病案记载:一则
    是堕马致伤  一则是举重致伤。病例中有主诉、病史及治疗经过。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
    本草经》中记载中药365种,用于骨伤科的约有100种药物。
    汉代名医华佗既能用方药、针灸治病,更擅长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
    死骨剔除术,并创立了五禽戏,指出体育锻炼的作用和重要性。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总结
    前人医疗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
    巨著。他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
    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
    二、魏晋—隋唐五代(公元220—960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骨伤科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
    验,医学的发展趋向专科化,骨伤科在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成为一个专门
    学科。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  “令人两手牵其颐已,
    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的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该书
    还首先记载了夹板(竹片)固定骨折,指出固定后患肢不要转动,以免骨折重新移位,同时
    夹缚松紧要适宜。他论述了对开放伤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皮线进
    行肠缝合术。记载了颅脑损伤、大动脉损伤出血等危重症的救治方法,并首创了口对口吹气
    法抢救卒死病人的复苏术。
    南北朝时期,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对金疮、痈疽疾病等用外消、内托、排脓、
    生肌、灭瘢等治法,收载的治疗金疮跌仆方剂计有34首之多。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该书
    已将伤科病列为专章,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伤病渚候”9论,对创伤骨折及其
    并发症的病源、证候作了深入的论述,对骨折的处理提出了较多合理的治疗方法。  “中风
    候”、“金创中风痉候”对破伤风的症状描述非常详细,并指出这是创伤后的并发症。“金疮
    病诸候”论述了金疮化脓感染的病因病理,提出清创疗法要做到早期清创,清创要彻底,正
    确分层缝合,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术奠定基础。若已化脓则须清除碎骨,伤口不宜再缝,
    亦不宜再敷膏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和“金疮伤筋断骨候”记载了血循环障碍、
    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的症状,指出开放性损伤要在伤后立即进行缝合,断裂的骨块亦可用线
    缝合固定,这是有关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载。“箭镞金刃人肉及骨不出候”指出开放性骨折
    应在除去异物及碎骨后敷药,否则创口难愈合。“金疮久不瘥候”论述了伤口久不愈合,脓
    流不止,是由于伤处有碎骨或异物存在,必须敞开伤口,取出异物,方能使伤口愈合。“附
    骨疽候”提出成人的髋关节、膝关节,儿童的脊椎、膝关节是附骨疽的好发部位,指出化脓
    性骨感染分为附骨痈肿(急性)和附骨疽(慢性)两类型。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百科全书,总结了骨伤
  ·  科常用药物,介绍了人工呼吸、止血、镇痛等疗法,记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整复采用蜡疗和热
    敷等外治法。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主张用毡作湿热敷,可减轻损
    伤肢体的疼痛。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3: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书,分述骨折、脱
    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指
    出复位前要用手摸伤处,弄清骨折移位情况,然后采用拔伸、捺正等方法整复移位,骨折复
    位后,将软布垫放在肢体上,再用适合肢体外形的杉树皮夹板固定。其对筋骨并重、动静结
    合的理论有更进一步的阐发。书中指出:“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时时
    为之方可。”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处理方法比隋代更进一步,用经过煮沸消毒的水将污染
    的伤口和骨片冲洗干净,然后快刀进行扩创,将断骨复位,用清洁的“绢片包之”,“不可见
    风着水”。该书还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位,将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类,采用手
    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对内伤
    的治疗,采用“七步”治疗法,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该书还重点介绍
    了骨折损伤内外用药经验,书中载方40余首,用药的方法有洗、贴、糁、揩及内服法,为
    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蔺道人的骨折疗法,反映了他的整体观
    念、动静结合、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这种治疗观点以及他所运用的整复、局部外固定和练
    功、内外用药四大治法处理骨折,成为以后1000多年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三节  诊疗技术完善期
    一、宋元时代(公元960—1368年)
    在隋唐五代医学的基础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加速了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医骨
    伤科的进步。宋朝设立“太医局”,医事制度分为九种,其中有疮肿兼折疡科和金镞兼书禁
    科。张呆在《医说》中介绍对骨折损伤后膝、踝关节功能障碍采用脚踏转轴及以竹管搓滚舒
    筋等练功方法来促进功能恢复,并采用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法医家宋慈所著《洗冤
    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其中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
    方法。
    元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其中包括“正骨科”和“金镞兼疮肿科”。危亦林所著《世
    医得效方》继承了唐代蔺道人等医家的治伤经验,系统地整理了元代以前的骨伤科成就,并
    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使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更臻完善。指出复位前先
    服麻药,“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麻药的用量根据病人年龄、体质及发病情况而定,按
    照病人麻醉程度逐渐增减,麻药起作用后即停用,不可过量使用。危亦林是世界上第一个采
    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医家,其著作中指出:“凡挫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
    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未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窠,然后用大桑
    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
    该书把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指出髋关节是杵臼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
    .    分为外翻、内翻两型,按不同类型施用不同复位手法,指出:“须用一人拽去,自用手摸其
    骨节,或骨突出在内,用手正从此骨拽归外,或骨突向外,须用力拽归内,则归窠;若只
    拽.不用手整人窠内,该人成疾。”李仲南在《永类钤方》中,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
    疗脊柱屈曲型骨折,其方法是:伤者俯卧门板上,以双手攀门板一端,医者两人牵拉双足,
    抬起,一医者用手按压骨折处。该书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至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5: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今仍有临床价值。
    二、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
    在总结前代成就的基础上,骨伤科理论得到不断充实、提高,出现许多有成就的医学
    家,撰写大量骨伤科专著,形成不同学派。
    明初,太医院设有十三科。骨伤科分为“接骨”和“金镞”两个专科,到隆庆五年(公
    元1571年)改名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体科)。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检查骨擦音以
    诊断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要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永乐年
    间(公元1406年),朱捕等编著的《普济方》辑录了骨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
    技术的总汇。书中强调手法整复的重要性,并运用“伸舒揣捏”法整复前臂双骨折和胫腓骨
    骨折;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创用“将掌向上,医用手撙损动处,将掌曲向外捺令平正”的
    整复手法,采用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并介绍了用抱膝圈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薛己著《正体
    类要》二卷,上卷论正体治疗大法及记载治疗内伤验案65则;下卷介绍治疗诸伤方71首。
    该书强调整体疗法,在序中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
    和”的论点,阐明了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王肯堂所著《疡医准绳》是医学丛书
    《证治准绳》的一部,对治疗创伤的方药进行归纳整理,其立法方药一直为后世所遵循。该
    书对骨折有较精辟的论述,如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不同位置固定,若向前成角畸形,则用
    手巾悬吊腕部置于胸前;若向后成角,则用布悬吊腕部置于背后。此外又把髌骨损伤分为脱
    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可分为分离移位和无移位两种,有分离移位者,复位后用竹箍扎好,
    置膝于半伸屈位。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
    各部位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详细描述,既有理论,又重实践,图文并茂。该书把正骨手法归
    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患,对胸腰椎骨
    折脱位,采用攀索叠砖法复位,并在腰背骨折处垫枕,保持脊柱过伸位,维持其复位效果。
    此外,还创造和改革了多种固定器具。如采用通木固定脊柱中段损伤,采用腰柱固定下腰损
    伤,四肢长骨干骨折则采用竹帘、杉篱固定等。钱秀昌著《伤科补要》较详细论述了骨折、
    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如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回旋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该书还载有医
    疗器具固定图说、周身各部骨度解释、骨伤科脉诊及大量的方剂。沈金鳌著《沈氏尊生
    书·杂病源流犀烛》,发展了骨伤科气血病机学说,较详细阐述了内伤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胡廷光所著《伤科汇纂》论述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了骨折、脱位、筋伤的检查复位法。赵
    竹泉著《伤科大成》亦系统详细地描述了各种损伤证治,并附有很多治验病案。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中医
    受到了歧视,中医骨伤科学面临危机。此期间骨伤科学著作甚少,伤科疗法散存于民间,中
    医骨伤科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
    第四节  中医骨伤科的繁荣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医骨伤科也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
    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8年以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骨伤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6: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科,不少地区还建立骨伤科医院。北京、天津、上海、洛阳等城市建立了骨伤科研究所和骨
    ,科创伤中心,标志着中医骨伤科不仅在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
    一定进展。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普遍建立中医学院与中医学校。肋年代部分中医
    学院成立中医骨伤系,除招收大学本科生外,有的院校还培养了骨伤专业硕士、博士研究
    生。50多年来,我国骨伤科工作者系统整理了中医学治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经验,相继出
    版了《正骨疗法》(石筱山)《平乐郭氏正骨法》《刘寿山正骨经验》《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
    引》《林如高正骨经验》等著作。对牵引器械进行改进,对夹板材料进行测定,开展中草药
    促进骨折愈合实验研究,总结运用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理论,指
    导骨关节损伤的治疗,取得了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二》、并发症少的好效果。
    7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感染、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取得了成
    功的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感染也获得了一定效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采用牵引、按摩、中药离子透人及内服中药等综合疗法,效果较好。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
    会骨伤科学会成立,中医骨伤科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一方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医疗方法,另
    ·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深入研究骨伤疾病的疗效机理。尤其近几年,电镜、电生
    理、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力学、同位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
    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医骨伤科学与国外交流日益频
    繁,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必将为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
    的贡献。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7: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第一节  损伤的病因
    损伤是外来暴力作用于人体而使之受伤的总称,它是因外界的刺激突然地作用于人体所
    引起的组织或器官在解剖或生理上的紊乱且伴有局部及全身性的反应。历代多数医家认为损
    伤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了解损伤的病因,能对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作出比较正确的估
    计,对损伤的治疗和愈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外因
    外因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而致损伤的因素,主要为外力伤害,但与邪毒感染及外感六
    淫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
    (一)外力伤害
    外力可以作用于人体的皮肉筋骨而引起各种损伤。如跌仆、坠堕、撞击、闪挫、压轧、
    负重、刀刃、劳损等所引起的损伤都与外力作用有关。
    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等四种。
    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等。
    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都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
    部位的骨折、脱位;如自高处坠落,臀部着地,身体下坠的冲击力与地面向上对脊柱的反作
    用力所造成的挤压即可导致在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或伴有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亦可造成损伤,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
    榴弹时肌肉强烈收缩致肱骨干骨折。
    持续劳损可造成损伤,久行久立,长时间姿势不正确的操作,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持
    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擦等,均可使筋骨持续受外力积累损伤。如单一姿势的长期弯
    腰负重劳作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长时间的步行可引起跖骨疲劳性骨折等。运动员及舞蹈、
    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卧床颈部过度屈曲看书看电视者、经常低头工
    作的中年人容易患颈椎病。这些说明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及生活习惯均有一定关系。
    (二)邪毒感染及外感六淫
    邪毒感染或外感六淫诸邪都可致筋骨、关节发生疾患。外伤后再感染毒邪,则可引起局
    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如开放性骨折若处理不当合并感染则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损伤后,若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可引起腰部和四肢关节疼痛或屈伸不利。
    二、内因
    骨伤科疾患的发生,外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与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内在
    因素关系也十分密切。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8: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一)年龄
    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也不一样,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
    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又相对高些,
    而青少年则较少发生。小儿因骨骼柔嫩,尚未坚实,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但小儿的骨骼骨膜
    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不完全性骨折。骨骺损伤多发生在儿童或正在生长发育而骨
    骺尚未愈合的少年。
    (二)体质
    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精充足,筋骨坚固者
    则不易发生损伤。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则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
    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轻微,也可能发生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伤科补要》说:“下
    颏者,即牙车相交之骨也,若脱,则饮食言语不便,由肾虚所致。”《正体类要》中也指出:
    “若骨骱接而复脱,肝肾虚也。”说明肝肾亏虚是习惯性脱位的发病因素之一。
    (三)解剖结构
    损伤与其局部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骼时,骨折常常发生在密
    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例如,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桡骨下端2—3c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
    处。锁骨骨折多发生在无韧带肌肉保护的锁骨两个弯曲的交界处。又如第1骶椎的隐性脊柱
    裂,由于棘突缺如,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失去了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发生
    劳损。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
    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而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
    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临床辨证施
    治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特点之
    ——O
    第二节  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
    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并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无论在生理活动还是病理变化上都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伤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
    以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生理病理关
    系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一、气血津液病机
    (一)气血的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于全身,无处不到,周流不息,维持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一方面来源
    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入的清新之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
    气”。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这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真气”成为人体生
    命活动的原动力,也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力量。气是一种运动的物质,气的
    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升、降、出、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9: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动的推动作用,温养形体的温煦作用,对外邪侵入的防御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输沛、转
    化的气化作用和防止血、津液流失的固摄作用。   
    “血”由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
    而赤,是谓血。”血形成之后,循行于脉中,依靠气的推动而周流于全身,对各个脏腑、组
    织、器官有营养作用,前人称为“血主濡之”。《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
    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的皮肉、筋骨、脏腑都需要得到血液
    的营养才能行使各自的生理活动。
    “气”和“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推动血沿着经脉而循行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两者相互依附,周流不息。《血证论·吐血》则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
    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血的循行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反
    之,血溢于外,成为瘀血,气亦必随之而滞。大量出血,必然导致气血同时衰竭,称为“气
    随血脱”。
    (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损伤与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当人体受到外力伤害后,常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
    列的病理改变。人体一切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
    1.伤气:因用力过度,或跌仆闪挫,击撞胸部等,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脏腑、器
    官、组织发生病变,即可出现“气”的功能失常及相应的病理现象。一般可分为气滞与气
    虚,但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气闭、气脱,内伤肝胃可见气逆等证。    ·
    (1)气滞:气运行于全身,正常时应该流通疏畅,当人体某一部位、某一脏腑发生受伤   
    或病变,都可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气伤痛,形伤肿。”气本无形,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
    之所在,常出现胀闷疼痛,因此,痛是气滞的主要症候。如气滞发生于胸胁,则出现胸胁胀
    痛,呼吸、咳嗽时均可牵掣作痛等。损伤气滞的特点为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
    较广,体表无明确压痛点。气滞在伤科中多见于胸胁进伤挫伤。
    (2)气虚: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出现功能不足和衰退的病理现象。在伤
    科疾病中,某些慢性损伤病人、严重损伤后期病人、体质虚弱者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其
    主要表现是:伤痛绵绵不休,疲倦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脉细软无力等。这些症状
    之中又以疲倦乏力和脉细软无力最为基本。
    (3)气闭:常为损伤严重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气闭不宣。其主要表现为出
    现一时性的晕厥、不省人事、窒息、烦躁妄动、四肢抽搐或昏睡困顿等。《医宗金鉴·正骨心
    法要旨》有“或昏迷目闭,身软而不能起,声气短少,语言不出,心中忙乱,睡卧喘促,饮
    食少进”等描述。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4)气脱:严重损伤可造成本元不固而出现气脱,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如损伤引起大
    出血,可造成气随血脱,出现“气脱”。气脱者多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可见呼吸浅促、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表现。常发生于开放性损伤失血过多、头部外伤
    等严重损伤者。
    (5)气逆: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上逆,出现嗳气频频、作呕欲
    吐或呕吐等症。
    2.伤血:由于跌打挤压、挫撞及各种机械冲击等伤及血脉,以致出血,或瘀血停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40: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骨伤

损伤盾恤的功能失常可出现各种病理现象,主要有血瘀、血虚、血脱和血热。
    (1)血瘀:血瘀可由局部损伤出血及各种内脏和组织发生病变所形成。在骨伤科疾患中
    的血瘀多由于局部损伤出血所致。血有形,形伤肿,瘀血阻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血
    瘀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疼痛性质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是血瘀最突出的一个症状。
    血瘀还可在伤处出现肿胀青紫,同时由于瘀血不去,可使血不循经,反复出血不止。全身症
    状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细或涩等。
    在骨伤科疾患中,气滞血瘀常常同时并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伤痛,形
    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故临床上多见气血两伤,
    肿痛并见,唯有所偏胜,或伤气偏重;或伤血偏重,以及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
    况,在治疗上常须理气活血同时并用。
    (2)血虚:血虚是体内血液不足不能营养周身所发生的病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失血过
    多或生血不足所致。在骨伤科疾患中,由于外伤失血过多,新血一时未能补充,或因瘀血不
    去,新血不生,或因筋骨严重损伤而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不充,都能导致血虚。血虚表现为
    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目眩,爪甲色淡,手足麻木,唇舌淡白,脉细无力。在伤科疾患中
    还可表现为局部损伤之处久延不愈,甚至血虚筋挛或关节缺少血液滋养而僵硬、活动不利
    等。
    (3)血脱:在创伤严重失血过多时,往往会出现气随血脱的证候,如四肢厥冷、大汗淋
    漓、面色苍白甚至晕厥等虚脱症状。
    (4)血热:因血络损伤,外邪由伤处内窜合并感染,或积瘀生热,临床可见发热、口
    渴、心烦、舌红绛、脉数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昏迷。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
    津多布散于肌表,以渗透润泽皮肉、筋骨之间,有温养充润的作用,津血互生,血液得
    津液的不断补充,才能在周身环流不息。
    液流注、浸润于关节、脑髓之间,以滑利关节,濡养脑髓,同时也有润泽肌肤的功能。
    津和液,都是体内正常水液,两者之间可互相转化,故并称津液,有充盈空窍,滑利关节,
    润泽皮肤、肌肉、筋膜、软骨,濡养脑髓和骨髓,即所谓填精补髓等生理功能。
    (四)损伤与津液的关系
    因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化热,热邪灼伤津液,可出现滓液一时性消耗过多,轻则
    出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糙等症,重则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可
    见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舌色红绛而干、舌体瘦瘪、舌苔光  
    剥、口干而不甚欲饮等表现。
    津液与气关系密切,损伤而致津液亏损时,气亦随之受损。大量津液丢失,气失其依附
    而随津液外泄,可导致“气随液脱”。而气虚不能固摄,又可致津液损失。
    损伤后如果有关脏腑的功能失调,必然会影响“三焦气化”功能,妨碍津液的正常运行
    而产生病变。人体正常水液代谢调节,虽然是肺、脾、肾、三焦等脏器共同的职能,但起主
    要作用的还是,肾。这是因为三焦气化源于肾气,脾阳有赖于肾阳温煦,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赖
    于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之故。肾气虚衰时可见小便清长,或水液潴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3:01 , Processed in 0.058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