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4-7 13:39 编辑
十七,洪脉
1,单脉主病
《脉经》:“洪则为气(一作热)。关脉洪,胃中热,必须满。”
《脉诀》:“洪主头痛,四肢浮热,大肠不通,燥粪结涩,口干,遍身疼痛。关前热在胸,到关反胃,尺中小便赤涩脚酸疼。”
《活人书》:“寸口洪,主胸膈烦热,关洪主胃热口干,尺中洪主大小便血,三部俱洪,三焦烦热。”
《四言举要》:“洪脉为热,其阴则虚。”
《三因方》:“洪为胀为满,为痛为热为烦。”
《诊家枢要》:“洪为荣络大热,血气燔灼之候,为表里皆热,为烦为咽干,为大小便不通。左寸洪,心经积热,眼赤,口疮,头痛,内烦;关洪,肝热及身痛,四肢浮热;尺洪,膀胱热,小便赤涩。右寸洪,肺热毛焦,唾粘咽干;关洪,胃热,反胃,呕吐,口干;尺洪腹满大便难或下血。”
《外科精义》:“洪主血实积热,疮肿。”
《濒湖脉学》:“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知,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诊家正眼》:“洪为盛满气雍火亢。左关见洪肝脉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左尺洪兮水枯便难,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医学入门》:“洪为胀痛,为烦热。”
《古今医统》:“洪为热候。”
《景岳全书》:“洪脉为阳,为血气燔灼大热之候。”
《脉确》:“洪主真阴不足,邪气相攻,寸洪身热兼肤痛,咳唾烦心亦可窍,呕与胀察关中,尺虚宜壮水,泄痢不宜逢。”
《医宗金鉴》:“洪是火伤。”
《脉诀汇辨》:“洪为盛满,气雍火亢,左寸洪者,心烦舌破;洪在左关,肝脉太过;左尺得洪,水枯便难。右寸洪者,胸满气逆;洪在右关,脾土胀热;右尺得洪,龙火燔灼。”
《脉诀刊误集解》:“洪主头痛,四肢烦热,大肠不通,燥热粪结,中干遍身疼痛。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热来衡,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脉诀启悟注释》:“洪为盛满,气盛火亢。右寸脉洪,胸满气逆;左寸脉洪,心烦舌破;左关脉洪,肝木太过;右关脉洪,胃热胀闷;左尺脉洪,水枯溺涩;右尺脉洪,龙火燔灼。”
《三指禅》:“洪脉胀兼呕,阴虚火上浮,应时惟夏月,来盛去悠悠。”
《脉义简摩》:“主病为腹满烦渴,为狂躁,为斑疹,为头痛面热,为咽干喉痛,为口疮痈肿,为大小便不通,为动血。”
《脉学阐微》:“洪脉多为热邪炽盛,深入阳明之候,其脉多右大于左。证状多为身发高热,汗出而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质红绛,而苔黄燥。在热性病,洪脉多现于右关,当脉洪大,身热不退,宜重用清热解毒之剂,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毒。临床凡各种急性传染病,在热深陷气分时,右关脉多见洪大滑数,高热持续不退,此时应放胆重用清热解毒,生石膏有时用一至二两或三至四两,务使洪脉脉力减至五个脉力单位,脉形渐细,而数象渐减,身热下降为度,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外达,防其深陷营分,缠绵不愈。……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
以上是一些脉书对洪脉主病的记载。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对洪脉“主热证”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脉经》即明确指出:“洪则为气,(一作热)。”而后,诸家所论皆为热证。并且,以实热证为主。很少有认为洪脉主虚者。《脉经》说:“关脉洪,胃中热,必须满。”这是辨别洪脉所主“虚实”的一种方法。所谓“必须满”,是说脉管的气血必须充实而不能空。这是因为,洪脉的实质是脉体“大”,一般来说是主实证,但若脉管不“满”而“空”,表明脉体虽“大”但气血已伤,故可为“虚”象。由此说明,若不“满”而“空”洪脉,也可主“虚”。《脉经》将“虚脉”列为常用脉象,以脉体“大”为虚脉的必备条件,就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结合脉的其他方面变化,进一步辨别虚和实。
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中,以脉体 大”为构成条件的脉象除洪脉外,还有虚脉和实脉。其中,虚脉的脉形是脉体“大”再兼“迟、空、软”;实脉的脉形是脉体“大”再兼“长和微强”。洪脉是单因素脉象,只以“脉体大”为构成条件,不含其他条件。因此,严格说,若诊得洪脉,并不能作为辨别虚和实的准确依据,必须结合脉的其他变化,才能满足“辨证”需要。所以,《脉经》在论述“关脉洪、胃中热”时特别指出:“必须满”。若不“满”而“空”,则虽脉体“大”,也不能认为是“实”证。这说明,必须对脉体“大”的一类脉形进一步辨别,不能认为脉体“大”都属实证。
洪脉是季节脉,是心脏与夏令相应的脉象,因此,洪脉有“常脉”和“病脉”之分,必须结合“脉中胃气”之说以及脉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才能辨别洪脉是否主病。
《脉学阐微》对洪脉主病的认识以及对洪脉的用法,是很值得提倡的。其方法显然是将脉、病、证、治并举,将脉法灵活用于诊疗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作用。比如,《脉学阐微》分析洪脉主病时说:“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这说明,洪脉并非都是主实证的脉象,而是可以见于病后久虚或阳盛阴竭之证的脉象。
2,兼脉主病
《脉经》:“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洪大者,伤寒热病,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
《千金方》:“寸口脉洪大,胸胁满。”
《四言举要》:“病热有火,洪数可医,……五疸实热,脉必洪数,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可怕。”
《三因方》:“洪实为癫,洪紧为痈疽,为喘急,亦为胀,浮洪为阳邪。”
《诊家枢要》:“右寸洪而紧,喘急;右关洪而为胀。”
《外科精义》:“脉洪大者,疮疽之病进也,……脓溃之后,脉见洪大则难治。”
《诊家正眼》:“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
《医学入门》:“洪实为癫 ,洪大祟,洪紧痈疽喘急粗,洪浮阳邪证来见”。
《古今医统》:“浮洪无力虚火,沉洪有力实火,洪紧痈疽,洪长壮热。”
《景岳全书》:“浮洪为表热,沉洪为里热,为胀满,为烦渴,为狂躁,为斑疹,为头疼面热,为咽干喉痛,为口疮痈肿,为大小便不通,为动血,此阳实阴虚、气实血虚之候。若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者,即阴阳离绝,关格之脉也。”
《脉诀启悟注释》:“如见虚洪,火浮水涸。”
《脉义简摩》:“浮洪为表热,沉洪为里热,皆阳盛阴虚之病。.若泄痢、失血、久嗽及痞满反胃之增剧难痊。或沉兼弦涩,主痰红火炽之证。洪大按而无力,乃阴虚假热,阳虚暴证。”
《脉学阐微》:“洪而有力为实热,洪而无力为虚热,洪而兼浮为 表热,洪而兼沉为里热,洪而虚软为热盛阴虚,洪大滑数,为热深陷气分。”
由于洪脉只以脉体“大”为构成条件,所以,洪脉的出现率很高,与其他脉象相兼的机会也多。若将洪脉以及洪脉之相兼脉所“主”病症在洪脉名下一一开列出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不能将脉象与症状进行“对号入座”的处理方法。
历代医家对洪脉及其相兼脉主病的认识,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从中探索洪脉及其相兼脉主病的规律,加深对脉象主病的认识,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而不要将历代脉书对洪脉主病的记载再与洪脉“对号”。这是特别应该纠正的一种习惯性作法。
《脉经》说:“洪大者伤寒热病,浮洪大者伤寒。”所谓“洪大”,实际就是洪脉,而不是洪脉与大脉相兼。“洪大者伤寒热病”,这是说,伤寒或热病都可见洪脉。“浮洪大者伤寒”,是说洪脉再兼“浮”,多属外感风寒。这说明,对洪脉的主病,应该结合兼脉进一步分析,而不要单凭洪脉断定病证的性质。这种道理虽然简单,却代表着对洪脉主病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脉经》惯用这种方式表达颇有实用价值的学术原则和方法。由此说明,应该多从脉诊的经典文献挖掘具有实用价值的宝贵经验。
3,洪脉的临床应用
洪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大”,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因此,临床诊得洪脉,首先应该辨别是否主病,然后才能分析其主病的性质。
洪脉是临床常见的脉象,如能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病情,对确定诊断、指导治疗确有一定实用价值。若发热性疾病见洪脉,表明毒热极盛,应视为重症。这是因为,毒热亢盛而见洪脉,极易导致耗伤阴津而发生脱症,故其治疗应急用清泻阳明实热之法。在治疗过程中,若热势渐减,则洪脉恢复正常或变细,为向愈的表现。若大汗出,身热骤降,其脉转为细数无力,表明阴津大伤,常是阴阳离决或发生休克的前兆,急宜救阴补液、回阳救脱。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见洪脉,表示病情处于明显活动期。在治疗过程中,若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已足,但洪脉仍不减,表明治疗效果不佳,应调整治疗方案。若洪脉恢复正常或变细,症状好转,说明治疗适当。由此说明,洪脉的临床意义,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不能将洪脉只认为是辨别实证的依据。对不属虚证的疾病,洪脉也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
十八,濡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尺脉濡,苦小便难。”
《脉诀》:“濡者阴也,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濡脉关前人足汗,当关气不精神散,尺部绵绵即恶寒。”
《活人书》:“濡主冷证。”
《三因方》:“濡 为弱,为 痹,为自汗,为气弱,为下重。”
《诊家枢要》:“濡为气血俱不足之候,为少气,为无血,为疲损,为自汗,为下冷,为痹。左寸濡,心虚易惊,盗汗,短气;关濡荣卫不和,精神离散,体虚少力;尺濡,男为伤精,女为脱血,小便数,自汗多。右寸濡,发热憎寒,气乏体虚;关濡脾;脾软不化物,胃虚不进食;尺濡下元冷惫,肠虚泄泻。”
《外科精义》:“濡主胃气弱,疱肿得之补虚,排脓托里。”
《濒湖脉学》:“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疴。”
《诊家正眼》:“濡脉主阴,髓竭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右关逢之,脾虚湿侵;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
《医学入门》:“濡为亡血为冷痹,虚汗不止又乏气,蒸热()泄下体重。”
《古今医统》:“濡为气虚之候,表虚少气为原;左寸心惊噫气,左关体弱目昏,左尺伤精阴痿,小水频数血崩;右寸虚汗,或为痔漏下血;右关食积,右尺虚泻未宁。”
《医宗金鉴》:“濡阳虚病。”
《脉诀汇辨》:“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濡者,健忘惊悸;濡在左关,血不荣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寸濡者,腠虚自汗;濡在右关,脾虚湿侵;右尺得濡,火败命乖。”
《脉诀刊误集解》:“濡主少气,五心烦热,脑痛耳鸣,下元冷极。关前自汗,当关少气尺部恶寒。”
《脉诀启悟注释》:“濡主阴虚,髓竭精伤,病因新暴,势必垂亡。右寸脉濡,腠虚自汗,左寸脉濡,健忘惊悸;左关脉濡,血虚筋挛;右关脉濡,脾虚湿侵;左尺脉濡,精血枯损;右尺脉濡,火败命乖。”
《三指禅》:“濡主血虚之病,又主伤湿。”
《脉如》:“濡为中湿,为自汗,为冷,为痹,寸濡曰阳虚,关濡曰中虚,尺濡曰湿甚,为泄泻。”
《脉学阐微》:“濡脉为气血不足,诸虚,湿伤气血。左寸濡,心虚惊悸,胸满气短,盗汗失眠。左关濡,右胁胀满不适,心烦喜怒,血不荣筋而筋挛疼痛。左尺濡,男子伤精,女子脱血,腰腿酸痛。右寸濡,咳逆憎寒,胸闷气短,自汗。右关濡,脾胃虚弱,胃脘胀闷,消化迟钝,虚肿身倦,食少。右尺濡,下元虚冷,肠虚泄泻,便溏,肢冷。”
综合以上各家之论,对濡脉主病的认识有所不同。有谓“主”阳虚证者,有谓“主”阴虚证者,尚有谓濡脉“主”湿者。各家之论虽有所不同,但总起来说,不外乎“气血阴阳诸虚”与“湿邪为患”两大类。《脉经》以后的濡脉,其脉形“细而软”再兼“浮”,这是套用了《脉经》“软脉”的构成条件。若与微、弱二脉的构成条件相比较,这三种脉象都含脉体“细而软”的条件,只是脉位不同,故其所主病证也同中有异。但是,从历代脉书对濡弱二脉主病的记载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别濡弱二脉的构成条件,所以,所记载的 “主”病内容也没严格区分。总的看,濡脉可“主”湿证,而微、弱二脉罕有言其“主湿”者,此其不同之处。
《脉经》并没将“濡”脉列为常用脉象。后世脉书虽然多用濡脉,但濡脉实际是《脉经》中“软”脉的脉形。《脉经》说:“软脉,极软而浮细”,另有夹行小字说:“软一作濡”。因古文言“软”与“濡”音义皆通,后人为便于区别,遂将“濡脉”作为常用脉象,其构成条件则用“软脉”的构成条件。而将“软”视为脉象变化的一个附加条件。古代脉书除《脉经》以外,对濡、弱、软等脉象的区别都不太严格,后人将“濡”与“软”区别开来,实践证明是合理的。
对濡脉主病的认识,应该根据濡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不能与弱脉相混。比如,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濡脉“主湿”,而弱脉偏于“阳虚”或 “寒”。从这种意义上说,就有予以区别的必要。
2,兼脉主病
《脉经》:“弱濡则中湿,弱则中寒,寒湿相搏,名曰痹,腰脊骨节苦烦,肌为不仁,此当为痹。”
《四言举要》:“浮濡阴虚,濡小阴虚,湿留濡细,腰痛之脉,濡细肾著。”
《三因方》:“濡而弱,为内热外冷、自汗,为小便难。”
《医学入门》:“濡而弱内热,自汗,小便难。心脉浮濡虚损足多汗,肝脉沉濡恍惚下体重。肾脉沉濡,便血女胎脱,肺脉沉濡虚损,主憎寒发热。脾脉沉濡主少气。”
濡脉与弱脉的构成条件比较接近,若不严格区别,很容易混淆。如《脉经》所说:“弱濡则中湿,弱则中寒,寒湿相搏,名曰痹。”这是《脉经》根据濡弱二脉主病的性质论述痹证的病理机制,并不是说濡脉与弱脉相兼。所以《脉经》特别指出:“弱则中寒”,这说明濡脉和弱脉都有独立的意义,是不能混淆的两种脉象。《脉经》巧妙运用了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将脉理与病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痹证的病理和脉象变化,同时也说明濡脉和弱脉虽脉形比较接近,但各有不同的诊断意义,这种方法是效仿仲景论脉的方法法。它特别指出“弱则中寒”,表明弱脉的主病与濡脉的主病有一定区别。
《四言举要》有“浮濡、濡小、濡细”的提法,这是很不符合脉形规范的一些提法,这是因为,濡脉的脉形规范已经包括了“浮和细”的条件,不能说濡脉再与这些脉象相兼。
3,濡脉的临床应用
濡脉是复合脉,其构成条件比较明确,即脉体“细、软”再兼“浮”。临床所见濡脉,一般反映患者的体质比较虚弱,其次是多主湿病。如邪湿在表的表湿证等,并常见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由于吐泻过度造成体内津液不足,致使脉浮细无力而为濡脉。若咯血日久,或久患崩漏,均可见到濡脉。因濡脉实际是一种相兼脉,故于临床可按相兼脉分析其主病的性质。
十九,革脉
1,单脉主病
《脉经》:“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千金方》:“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因方》:“革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妇人为半产漏下。”
《诊家枢要》:“革气血虚寒,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寒湿之诊。”
《濒湖脉学》:“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荣虚或梦遗。”
《诊家正眼》:“革主表寒,亦主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雍;左关迂之,疝瘕为祟;右关迂之,土虚而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医学入门》:“革乃虚寒相搏成,崩漏半产亡血精。更是中风兼寒湿,为满为急异常情,”
《医宗必读》:“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人漏下。”
《古今医统》:“革为虚寒,半产崩漏,虚泻失血,精气不固,暴病可生,久病命殂。”
《脉确》:“芤而弦曰革,主阴虚失血。”
《医宗金鉴》:“革伤精血,半产带崩。”
《脉诀汇辨》:“革主表寒,亦主中虚。左寸革者,心血虚痛;革在左关,疝瘕为祟;左尺得革,精空可必。右寸革者,金衰气雍;革在右关,土虚而疼;右尺得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脉诀启悟注释》:“革主表寒,亦主中虚。右寸脉革,金衰气雍;左寸脉革,心血虚痛;左关脉革,疝瘕为祟;右关脉革,土虚木疼;左尺脉革,业精空可必;右尺脉革,女人半产。”
《三指禅》:“革脉主亡精,亦有亡血者;劳伤神恍惚,梦破五更遗。”
《脉如》:“革脉为亡血,为失精,为半产崩漏,为胀满,为中风,为感湿。”
《脉理求真》:“凡亡血失精,肾气内惫,或虚寒相搏,故脉少和柔,而有中空之状。”
《脉简补义》:“浮大弦急,则为革脉。坚实者,脉体之实,血分之象,宜在沉分。空虚者,脉体之虚,气分之象,宜在浮分。革脉则实反在上,空反在下,其空固血虚也,其实非血实,亦非气实,乃阴寒流凝结,自成形体,阻塞清道,非有形,亦非无形;如满天阴霾,雨泽不降,治之似在气分。”
《脉学阐微》:“革脉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病势较重,机体为捍卫外邪,竭尽全力,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坚硬绷急;一为阴气虚竭,无以敛阳,孤阳外越。二者均属危候。左寸,胸闷,气短,心悸,心绞前,心烦;左关,右胁胀疼,心烦喜怒,脘满不思食;左尺,腰酸痛,遗精早泄,失眠,尿频,记忆力不集中,健忘;右寸,咳喘胸闷,气短不足以息,喘促,痰涌;右关,腹胀脘满,食少,消化迟钝,胃疼;右尺,腹胀神疲,女人崩漏半产,腰酸痛。”
以上是一部分脉书对革脉主病的记载,可以明显看出:《脉经》以后的脉书对革脉主病的记载存在非常明显的“抄袭”现象,不外乎“半产、漏下、亡血、失精”等症。这是沿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说法。但是,张仲景是用这些病症举例说明什么是革脉,并不是说这些症状是革脉的“主病”。后人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并误认为张仲景论述革脉时涉及的几个症状就是革脉的主病。现已证实,这是不对的。
《伤寒杂病论》、《脉经》和《千金方》只用革脉判断疾病的“生”与“死”,而没有记载革脉所主的病症。这说明,这些经典文献并未误解革脉的实际意义。但是,从《千金方》以后,如《三因方》、《诊家枢要》、《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医学入门》、《医宗必读》、《古今医统》、《脉确》、《医宗金鉴》、《脉诀汇辨》、《脉诀启悟注释》、《三指禅》、《脉如》、《脉理求真》等,这些脉书都说革脉主“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这都是沿用张仲景的说法。事实上,所谓“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症,也不是革脉的主病。
通过对大量脉学文献资料进行考证、研究和分析,现在发现,革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被后世脉书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进行论述时,采用的表达方法太难理解,导致后人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其实,《伤寒杂病论》是用“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来表达什么是革脉,并不是说这些症状是革脉的“主病”。后世脉书从陈言、滑伯仁以后,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这是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论述。还有的脉书以“沉、伏、实、大、长、微、弦”为革脉的构成条件,这是误解了《脉经》对革脉的论述。《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进行论述时的所用文字虽然不同,但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以脉象的变化或转变为革脉,这才是革脉的实际意义。如果对脉诊的经典文献进行精注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革脉在独取寸口脉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反映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在疾病过程中,若脉象由一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则为革脉。在脉学史上,《内经》的革脉即是这种意义。《伤寒杂病论》通过“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等病症的脉象变化,举例说明的也是这种意义。《脉经》是直接用脉象的转变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因此,《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的论述虽然文字不同,但实际意义完全一致。所以,只要对脉诊的经典文献进行认真分析,就能发现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是一种错误说法。
历史表明,从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出现以后,革脉便没在诊疗实践发挥实际作用。如《脉简补义》将革脉说得神乎其神,似是而非,漫无边际。它以“浮大弦急”为革脉,但浮、大、弦、急之脉都没有“空虚”的条件,显然与想象当中的“鼓皮”不相符。假若脉“大而空”,则不能与“弦”或 “急”相兼,因为“弦”或“急”都不能有“空”的条件。显然,此说于理不通,且与临床不符。《脉学阐微》所论,脉证完全相符,临床确有此种脉证,但《脉学阐微》是以脉体“坚硬绷急”为革脉,并没有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若按《脉经》二十六种脉象的规范,“脉体坚硬绷急”实际是紧脉在某种程度时的脉形。因此,不能认为“脉体坚硬绷急”是革脉的脉形。
《脉经》和《千金方》都说:“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这是指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能够体现革脉在一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脉经》和《千金方》的意思是说:若卒病,脉象即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的适应能力和调节机能尚可,这是脉有生机的表现,故曰“卒病得之生”。若长病,也就是病久了脉象才发生变化和转变,或者不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的适应能力和调节机能很差,这是脉无生机的表现,故曰“长病得之死”。这才能反映革脉的诊断意义。《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革脉,都是这种诊断意义。
以上说明,虽然历代脉书记载了革脉的主病。就其所主病证的实际脉形而言,既不是《脉经》中的革脉,也不是“按之如鼓皮”的革脉,这是因为,后世脉书一般都没理解《脉经》革脉的实际意义。“按之如鼓皮”的革脉,是一种曲解误说。
2,兼脉主病
从《脉经》以后,历代的脉书虽然不下数百种,但对革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实属罕见,这是因为,革脉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了,并没在诊疗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
3,革脉的临床应用
革脉在诊疗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疾病过程中,由一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则为革脉。这是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或对脉象进行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脉经》以前的脉诊,其临床应用非常灵活,可以在很多方面起到诊断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辨别和分析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脉经》将革脉列为常用脉象,说明《脉经》对此也非常重视。可惜的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太难理解,后人没有弄清革脉的实际意义,而将革脉误认为是“按之如鼓皮”的脉象,这是脉诊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损失。其实,在诊疗实践中,其脉由一种脉象转变为另一种脉象,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革脉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代脉和革脉都不是固定的脉形。其中,代脉是按正常脉象的变化规律诊察脉象的变化,并按正常脉象的变化规律对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革脉是按疾病过程中的脉象变化诊察脉象的变化,并按病变的规律对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因此,这两种脉象在诊疗实践的作用非常重要。并且,越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种脉象的临床作用越显著。
100——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