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2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6 20: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4-6 13:08 编辑

十四,缓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寸口脉缓,皮肤不仁,内寒在肌肉,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气不足。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
       《脉诀》:“缓主四肢烦满,气促不安。缓脉关前搐项筋,当关气结腹难伸,尺上若逢症结冷,夜间常梦鬼随人。”
       《活人书》:“缓则为虚,太阳病其脉缓者为伤风,惟脾得之即是本形。”
       《三因方》:“缓为在下,为风,为寒,为 热,为弱,为痹,为疼痛,为不仁,为气不足,为眩晕。”
       《诊家枢要》:“缓以气血向衰,故脉体为徐缓尔。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痛,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左寸缓,心气不足,怔忡多忘,亦主项背急痛;关缓风虚,眩晕腹胁气结;尺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寸缓,肺气浮,言语气短;关缓,胃弱气虚;尺缓下寒,脚弱,风气秘滞。”
       《濒湖脉学》:“缓脉荣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跚足力迂。”
       《诊家正眼》:“缓为胃脉,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
       《医学入门》:“缓为正缓脉之本,非时得之气血虚,在上项强下脚弱,右尺单见命将殂。”
       《古今医统》:“缓为风热肤顽痿痹,小儿风热,缓生急死。”
       《脉确》:“肌肉不仁缓在寸,关知脾胃食难磨,尺为脚弱下身肿,小便难而余沥多。”
       《医宗金鉴》:“缓湿脾胃。”
       《脉诀刊误集解》:“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则移。缓脉关前搐项筋,当关气结腹难伸,尺上若逢症冷结,夜间常梦鬼随人。”
       《脉诀启悟注释》:“缓为胃脉,亦主湿邪,胃气非病,湿以证验。”
       《脉学阐微》:“疮疡及疟疾之后,余热未清,其证多烦热口臭腹满者,多缓脉。若病后外邪肃清,而气血疲惫,亦可见缓脉。左寸,心虚怔忡,健忘胸满,气短,左关,风虚眩晕,左胁胀闷不适,左尺,腰痛足痿,小便数,遗精;右寸,肺虚,咳逆,气短;右关脾虚脘满,腹胀,食少;右尺,腹冷泄泻,少腹冷痛。”
       《脉经》以前的脉学文献,没有记载缓脉的脉形。《脉经》对缓脉的解释太难理解。所以,从《脉经》以后,对缓脉有多种说法,直接影响对缓脉主病的认识。比如,《诊家正眼》说:“缓为胃脉,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这是说缓脉不是主病的脉象。郭元峰说:“缓为脾脉,主乎中,应乎肌肉,阳寸阴尺,上下同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徐不疾,不微不弱,和缓有力,鼓指有神,……此乃有胃气雍容和缓之脉也。又有缓迟之缓,缓纵之缓……是皆有病之脉,非真缓脉也。”这是说“缓脉”与“和缓”容易相混,应予辨别。徐灵胎说:“按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真胃气脉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缓之脉大矣哉!” 这是将“缓脉”与脉的“和缓”混在一起了。《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是对缓脉脉形的错误解释,完全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这些不同说法表明,有的脉书确实没弄清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所以,对缓脉主病的认识必然有所不同。
       历史表明,在《脉经》以前,缓脉与急脉正相反。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经》确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的名称。因此,从《脉经》以后,缓脉与紧脉正相反。就其实质和实际意义而言,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缓脉是脉体“舒缓”或“缓纵”的表现。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寸口脉的张力或弹性方面的变化。应该首先掌握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然后才能正确认识缓脉的主病。《伤寒论》将脉浮缓、脉浮紧分别作为太阳表虚证和太阳表实证的纲领脉,这说明,紧缓二脉正相反的性质,早已被应用于临床实践。
       《脉经》说“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其中,“小便难,有余沥”,何以为缓脉所主?必须结合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才能说明这个问题。由于缓脉的实质是脉体舒缓或缓纵,而“小便难,有余沥”,是膀胱括约肌松驰的症状,与脉体“舒缓”或“缓纵”同一机理。所以,膀胱括约肌松驰所致“小便难、有余沥”,可见缓脉。再如《脉经》说:“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其中:脉缓与皮肤不仁是同一机理,可因风寒在肌肉所致。其他如诸家所说:为风、为寒、为弱,为痹、为疼痛,为不仁,为气不足,为眩晕等,都可根据缓脉的实质逐一进行辨别和分析。
至于《诊家正眼》所说:“缓为胃脉,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显然于理不通,这是因为,历代脉书对缓脉单脉主病的记载并不少。
       2,兼脉主病
       《四言举要》:“浮缓风湿,沉缓水蓄,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风热,中风浮缓,风伤于卫,浮缓有汗。”
       《三因方》:“缓而滑,为热中,缓而迟,虚寒相搏,食冷则咽痛。”
       《诊家枢要》:“浮缓为风,沉缓血气虚,关脉浮缓,脾气虚弱;尺脉浮缓,肠风泄泻,沉缓小腹感冷。”
       《诊家正眼》:“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土弱湿侵;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医学入门》:“沉缓眩晕浮痹伏,带滑为热紧为痛,缓迟虚冷咽难哺,缓弱吞酸食不下。”
       《古今医统》:“洪缓湿热,细缓寒湿,浮缓伤风,兼大同议,自汗,寒热而鼽,头背俱疼而急。寸逢浮缓,左右俱主伤风,左逢沉缓健忘,右为短气,左关浮缓风运,沉缓气虚,右关浮缓膨胀,沉缓少食,.尺逢浮缓足痿,左尺沉缓洩频,月水多来,右尺浮缓泄泻,肠风入肾。”
       《景岳全书》:“缓而滑大者多实热,缓而迟细者多虚寒,实热者,必缓大有力,多为烦热,为口臭,为腹满,为痈疡,为二便不利,或伤寒温疟初愈而余热未清者,多有此脉。若虚寒者必缓而迟细,为阳虚,为畏寒,为气怯,为疼痛,为眩晕,为痹弱,为痿厥,为怔忡,健忘,为食饮为化,为骛溏,为飧泄,为精寒,肾冷,为小便频数,女人为经迟血少,为失血,下血。”
       《脉确》:“浮缓为风沉缓湿,若逢缓滑热为疴,缓涩营虚缓细痹。”
       《脉诀汇辨》:“浮缓为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右关沉缓,土弱湿浸;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脉诀启悟注释》:“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右寸浮缓,风邪所伤;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气内鼓;右关沉缓,土弱湿浸;左尺缓涩,精室空虚;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脉如》:“缓迟者伤湿也,缓纵者风热也,缓弱者气虚也,缓而兼涩者,血虚也,浮缓者,风伤经络;沉缓者,湿伤脏府;洪缓者,湿热;细缓者,寒湿。阴虚,浮洪无力而缓;阳虚,沉细无力而缓。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土弱湿侵;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脉理求真》:“缓而兼大为伤风,缓而兼细则为湿痹,缓而兼涩则为血伤,缓而兼滑则为痰滞,尤必察其有力无力,以为区别,如使缓大有力则为有余,其症必见燥热,缓软无力,则为不足,其症必见虚寒。”
       《脉学阐微》:“浮缓为伤风,沉缓为寒湿,缓大为风虚,缓细为湿痹,浮缓为风湿,滑缓为热痰雍滞,缓涩为脾胃气虚,缓而无力,虚证。”
       综观以上诸家之论,缓脉可与浮沉迟涩细相兼。这说明,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绝不是《三指禅》所说的“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而是不受脉位和至数的限制。若兼浮,多为风邪伤卫,即太阳中风之表虚证;兼沉,多为脾虚、水湿风停之证;与迟相兼,多为阳虚寒湿;缓而细,多为湿痹;缓而涩,为脾虚血少。与洪滑脉相兼者较少见。历代医家记载了很多缓脉的单脉主病,也记载了很多缓脉与其他脉象相兼主病的实例。但是,由于各家对缓脉脉形的说解不尽一致,必然涉及对其相兼脉主病的认识。所以,对历代医家的记载,应该根据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区别对待。
       3,缓脉的临床应用
       近代脉书一般都误解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因此,对缓脉的临床应用很不一致。若按《脉经》为缓脉制定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缓脉与紧脉正相反,都是主病的脉象,而无常脉之说。紧脉和缓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这是因为,这两种脉象的实质都是脉体的张力或弹性发生异常,都是疾病原因导致的异常变化。
       中医的经典著作从未把缓脉认为正常脉象的表现,而是把脉来和缓作为正常脉的构成条件。因此,不能把缓脉与脉来和缓相混淆。
       在诊疗实践中,凡见缓脉,都说明脉体的张力或弹性低下。凡见紧脉,都说明脉体“紧张”或“拘急”,切不可认为是正常的表现。并且,不能将缓脉与迟脉相混。迟脉只反映脉的至数不及正常,缓脉则是反映脉体舒缓或缓纵的程度,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切不可混淆,正如《脉经》所说:“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所以,必须弄清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对缓脉的主病进行分析。缓脉对诊断痹证、脾胃虚弱、中风证、表虚证、痿证、肌无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掌握辨别缓脉的要领。
       十五,微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微则为虚,阴微则下利,阳微则发汗,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
       《脉诀》:“微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崩中,漏下。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千金方》:“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关上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
       《活人书》:“微则为虚,寸口微为阳不足,阳微则恶寒,阴微则下利。”
       《四言举要》:“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三因方》:“微为虚,为弱,为衄,为呕,为泄,为亡汗,为拘急,微弱为少气,为中寒。”
       《诊家枢要》:“微为血俱虚之候,为虚弱,为泄,为虚汗,为崩漏血不止,为少气。左寸微心虚忧惕,荣血不足;关微四肢恶寒拘急;尺微败血不止,男为伤精尿血,女为崩带。右寸微,上焦寒痞,冷痰不化,中寒少气;关微胃寒气胀,食不化,脾虚噫气,心腹冷痛;尺微脏寒泄泻,脐下冷痛。”
       《外科精义》:“微脉主虚也,真气复生者邪气胜者危;疮肿之病,溃后脉微而匀举,自差也。”
       《濒湖脉学》:“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诊家正眼》:“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医学入门》:“微主中气血虚,为衄为为崩为急拘。”
       《医宗必读》:“阳微恶寒,阴微发热。”
       《古今医统》:“微为血少之候,不能冲灌其经,六脉俱微产绝。左寸微盗汗,右寸微恶寒,左关微胁胀,女微后患崩,右关微积食,尺涩崩漏.在左遗精崩带,在右虚泻肠鸣。”
       《景岳全书》:“微乃气血俱虚之候,为畏寒,为恐惧,为怯弱,为少气,为中寒,为胀满,为呕哕,为泄泻,为衄崩,为虚汗,为食不化,为腰腹疼痛,为伤精失血,为眩晕厥逆,此虽气血俱虚,尤为元阳亏损,最是阴寒之候。”
       《脉确》:“微属阴阳虚弱候,恶寒发热汗霏霏。寸微衄血惊兼喘,关主中寒拘急泥,尺中厥逆元阳损,女子崩中带下亏。”
       《医宗金鉴》:“微主诸虚。”
       《脉诀汇辨》:“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微者,心虚忧惕,微在左关,寒挛气乏。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寸微者,中寒少气,微在右关,胃寒气胀,右尺得微,阳衰寒极。”
       《脉诀刊误集解》:“微者阴也,……微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漩之败血小肠虚,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木枯。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束气排心,尺下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脉诀启悟注释》:“微为亡阳,气血大衰。右寸脉微,虚汗喘促;左寸脉微,神虚惊悸;左关脉微,肝虚寒挛;右关脉微,胃虚冷逆;左尺脉微,髓竭精伤;右尺脉微,阳亡命绝。”
       《三指禅》:“微脉有如无,难容一吸呼,阳微将欲绝,峻补莫踟蹰。”
       《脉如》:“微乃气血俱虚之候,为畏寒,为恐惧,为怯弱,为少气,为中虚,为胀满,为呕哕,为泄泻,为虚汗,为食为化,为腰腹疼痛,为伤精失血,为眩晕厥逆,此虽气血俱虚,而尤为元阳亏损,最是阴寒之候。”
       《脉学阐微》:“微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之象,现于上则为恶寒肢冷,多汗,心悸气短,胸满头眩等上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证。见于下则有腰腿酸疼,遗精少泄,失眠,脱泄不食,神疲身倦。左寸微,心气不足,肺虚气弱;左关微,胁胀,肢寒,手足拘急,左尺微,男子伤精,女子崩漏;右寸微,胸寒痞痛,冷痰凝结;右关微,脾虚腹胀,食少身倦腹痛,右尺微,少腹胀满,脐下冷痛。”
       后世一些脉书没有完全理解《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表达方法,对微脉的认定,往往受程度上的限制。所以,所记载的微脉“主”病多属危重证。其实,微脉代表的是脉体“细而软”的一类脉象,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非只见于危重病。
       在诊疗实践中,首先应该掌握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然后才能全面认识微脉的主病。现在发现,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微脉脉形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势必影响对微脉主病的认识。
        《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这是《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解释,其实际意义,已在有关章节论及,不复絮言。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它的意思是说,只要比正常脉体“细”、比正常脉体“软”,都是微脉。绝不是说,必须“细”到某种程度或“软”到某种程度才是微脉。所谓“或欲绝,若有若无”,是说微脉包括这种程度,并不是说只有这种程度才是微脉。微脉的实质是脉体“细”再兼“软”,可以有程度上不同。因此,其主病也有轻有重。若结合《伤寒论》对微脉“主”病的记载和论述,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如《伤寒论》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第二百四十五条说:“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前条所论,虽有微脉,其症并不危重,且为疾病向愈的征象。后条所论,见于少阴证,脉阳微而汗出少,是寒邪渐退,阳气回复的佳象。并且,《伤寒论.太阳病篇》有很多微脉“主”病的记载,从病证性质和表现来看,并非皆是“重证”,有时微脉反而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变化。如《伤寒论》第二百四十五条所说“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此本为少阴证,少阴证脉紧为阴寒内盛,若紧脉变为微脉,则表明寒邪渐退,阳气回复,故为邪退正复之象。这说明,微脉具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当然,《伤寒论》也有微脉见于危重病的记载。如第三百四十三条说:“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燥,灸厥阴,厥不还者死。”此条所论之微脉见于厥证,故属危重。
       以上说明,由于一些脉书片面理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等于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因此,必须结合微脉的不同程度,才能正确认识微脉的诊断意义。
       2,兼脉主病
       《脉经》:“微而紧者有寒,微弱者有寒少气,微浮秋吉冬成病,微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千金方》:“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四言举要》:“遗精白浊,微涩而弱;三消之脉,细小微涩,形脱可惊;缠喉走马,微伏则难;头痛,血虚微涩;痿病肺虚,脉多微缓;五疸实热,涩微属虚;肠痈实热,微涩而紧,未脓当下。”
       《诊家枢要》:“浮而微者阳不足,必身恶寒,沉而微者阴不足,主脏寒下利。”
       《医学入门》:“微浮呕逆分风外,微沉自利汗有无,微弱少气面无色,男精女带面焦枯,微涩亡血增寒热,曾经汗下医之辜。”
       《医宗必读》:“浮微劳极,……火热之证,微弱无神,根本脱离,……蓄血在中,沉涩而,速愈者希……三消之脉,细微短涩,应手而惊,黄疸湿热,微涩难医。”
       由于一些脉书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误认为微脉只是危重病的脉象,所以,对微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较少。但在《伤寒论》和《脉经》中,微脉可与缓、弱、数、沉、涩、浮等相兼,其主病有轻有重。并且,《伤寒论》中的微脉,在六经病辨证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结合张仲景对微脉“主病”的认识,全面理解微脉及其相兼脉主病的意义。
       《脉经》说:“微而紧者有寒”,这是指脉象的变化,意思是说,若脉象由“微脉”变为“紧脉”,即是“有寒”。所以,不能将“微而紧”认为是微脉与紧脉相兼。事实上,微脉的脉形与紧脉的脉形互相矛盾,根本不能相兼。
       3,微脉的临床应用
       微脉是复合脉,其构成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软”,凡脉体细而软者,都是微脉。因此,古代医家记载的微脉主病,既有危重病证,也有并不危重的病证。但近代脉书误解了微脉的实际意义,误认为微脉是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所以,等于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通过重新挖掘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微脉并不是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但《脉经》对微脉的表达方法太难理解,所以,导致后世脉书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近代以来,微脉的临床作用和诊断意义,都没充分体现出来。应该根据《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解释,按《伤寒杂病论》对微脉的应用方法,才能充分体现微脉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
       十六,弱脉
       1,单脉主病
       《脉经》:“弱为虚为悸,寸弱阳气少,关弱无胃气,尺弱少血,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
       《脉诀》:“弱者阴也。弱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
       《千金方》:“关上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尺脉弱,下焦冷,无阳气上热冲头面。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
       《活人书》:“弱为虚,寸口弱阳气虚,汗自出;关弱无胃气,胃中有热,脉弱为虚热;尺中弱气少发热也。”
       《三因方》:“弱为虚,为风热,为自汗。”
       《诊家枢要》:“弱不盛也,由精气不足,故脉息痿弱而不振也,为元气亏耗,为痿弱不前,为痼冷,为()热,为泄精,为虚汗。左寸弱,阳虚心悸,自汗;关弱,筋痿无力,妇人主产后客风面肿;尺弱小便数,肾虚耳聋 ,骨肉酸疼。右寸弱,身冷多寒,胸中短气;关弱脾胃虚,食不化;尺弱,下焦冷痛,大便滑。”
       《濒湖脉学》:“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虚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诊家正眼》:“弱为阳陷真气衰竭,左寸心虚惊悸健忘,右寸肺虚自汗短气,左关木枯,必苦挛急。右关土寒,水谷之疴,左尺弱形涸流可徵,右尺若见阳陷可验。”
       《医学入门》:“弱主阳虚胫体酸,客风冷气巧相钻,阴弱血虚筋急痛,阳弱气喘步行难,虚汗泄精成痼冷。”
       《古今医统》:“弱为虚候,内伤血气,老人为宜,少壮为忌。左寸逢弱,盗汗心悸,右寸逢弱,身疼短气,左关弱兮筋痿,右关弱兮停食,左尺逢弱,骨髓浮频,右尺逢弱,临晚热至。”
       《医宗金鉴》:“弱阴虚疾。”
       《脉诀汇辨》:“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弱者,惊悸健忘;弱在左关,木枯挛急;左尺得弱,涸流可徵;右寸弱者,自汗短气;弱在右关,水谷之疴;右尺得弱,阳陷可验。”
       《脉诀刊误集解》:“弱者阴也,主生产后客风面肿。又弱为虚候,气血损减。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虚热胃虚疏,若在尺中阳气少,骨烦发热痛难居。”
       《脉诀启悟注释》:“弱主阳衰,真气衰弱,弱为阳陷,久病非剧。右寸脉弱,自汗短气;左寸脉弱,惊悸健忘;左关脉弱,木枯筋挛;右关脉弱,水谷成疴;左尺脉弱,涸流可徵;右尺脉弱,阳衰可验。”
       《三指禅》:“弱脉按本柔,柔沉不是浮,形枯精日减,急活可全瘳。”
       《脉如》:“弱为阳气衰微之候,脉弱无阳必无实热之理,只宜辨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血痹虚劳,久嗽失血,新产及老人久虚,脉宜微弱,然必弱而和滑,可未卜胃气之未艾,若少壮暴病而见脉弱,咸非所宜。”
       《脉学阐微》:“弱为阳气不足,机能衰退之征,临床凡见弱脉,多现心悸气短,自汗,脾虚食少,肢冷便溏,消化迟钝,身倦神疲,腹部冷痛,大便不实,头眩耳鸣等证。寸脉弱,心肺气虚,心悸气短,胸闷自汗,失眠多梦;关脉弱,脾虚肝弱,脘满腹胀,食少纳呆,肢泠便溏;尺脉弱,腰酸腿疼,遗精早泄,月事不调,失眠多梦。”
       对弱脉主病的认识,也应该结合弱脉的脉形规范。弱脉的脉形是: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又复合了脉位“沉”的条件。它由沉、细、软三种条件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三种单因素脉象相兼而成的。微脉和弱脉都是相兼脉的性质,微脉不包括脉沉的条件,这是微脉和弱脉的区别。
       独取寸口脉法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以脉体“细”为主要构成条件的脉象除“细脉”以外,还有微、弱、濡三种。这四种脉象分别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应予辨别。《脉经》分别为这四种脉象赋予了特定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其中:细脉是单因素脉象,只以脉体“细”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若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再兼脉体“软”的条件,则为微脉。若脉体“细而软”,再兼脉位“浮”的条件,则为濡脉。弱脉则是脉体“细而软”又兼脉位“沉”的条件。这四种脉象,既有相同的构成条件,又有所区别。因此,其所主病证也同中有异。
       一些脉书由于片面理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常将这四种脉象混淆不清。因此,必然影响对弱脉主病的认识。从以上诸家对“弱脉主病”的记载来看,弱脉主病,虽为气血阴阳俱虚,但侧重阳虚之证。因阳气亏损,机能衰退,无力鼓动气血升浮,故脉见“沉细而软”之弱脉。若阴血虚衰,脉道不充,其脉亦可细软无力,故当区别。在实际操作时,诊得“细软无力”之脉,若兼浮为濡脉,兼沉则为弱脉。其所主病证,多是虚证的性质。其中,濡脉可由湿邪所致,也应予以区别。《脉学阐微》对弱脉主病的认识是非常确切的,“弱为阳气不足,机能衰退之征”的说法,不仅符合脉理,而且与临床实践相符,同时也能反映弱脉主病的性质及其与濡脉主病的主要区别。
       2,兼脉主病
       《脉经》:“小弱而涩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气,尺寸俱濡弱,发热恶寒,汗出。”
       《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曰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四言举要》:“沉弱阴虚,弱小阳竭。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诊家正眼》:“弱堪重按,阴犹未绝,弱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
       《医学入门》:“沉弱阳虚多惊悸,浮弱微散实渺茫,沉弱筋枯腰脉僵,沉弱惊汗、滑泻。”
       《医宗金鉴》:“劳倦伤脾,脉当虚弱;泄泻下利,沉小滑弱,火热之症,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脉诀启悟注释》:“浮弱阳气衰微,沉弱阴虚水涸。”
       《脉如》:“证虚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
       从以上诸家对弱脉之相兼脉主病的记载来看,以气血阴阳诸虚为主。同时可以看出,多数脉书并没有严格掌握弱脉的“脉位”,没有将濡脉与弱脉的不同“脉位”区别开来。比如《脉诀启悟注释》说:“浮弱阳气衰微,沉弱阴虚水涸。”这是说弱脉可以和浮脉或沉脉相兼。其实,弱脉的脉形规范已包括脉“沉”的条件,所以,若按脉形规范而言,弱脉不能再和浮脉相兼,也不能说弱脉与沉脉相兼。
       其实,对弱脉主病的分析,应该体现脉位“沉”的特点。弱脉和濡脉的脉位不同,其诊断意义必然有所不同。比如,濡脉可为“湿邪”为患,弱脉则无“主湿”之说。这便是弱脉和濡脉不同的诊断意义之一。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应该将细、微、濡、弱四种脉象的脉形和主病区别清楚,既不能从脉形上混淆,也不能从“主病”上混淆。
       3,弱脉的临床应用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由脉体“细”、脉体“软”、脉位“浮”三种构成条件构成。因此,必须具备这三种条件,才能构成弱脉。这三种条件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弱脉在实际表现时,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受弱脉构成条件的限制,弱脉的主病都是虚证。若兼其他脉象,则当另论,既可为虚证,也可为“虚中夹实”证。总之,弱脉对辨别虚证具有重要意义。
                                                                        94——100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3:17 , Processed in 0.094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