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4-3-25 09:42 编辑
由张锡纯亲自尝药引起的思考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在临床实践中卓有成就的医学大家,其中,他经常亲自尝药以求得真知的方法尤其为后人所称道。但是笔者 窃以为,此事虽然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实验精神,但自今日回头看之,尚有不足之处,故今不揣浅陋,把对于此事的看法公诸于众,以求识者指正焉。
张氏亲自尝药,大概是太过于相信了“神农氏尝百草”这个远古时代的传说,其实,神农氏尝百草,口舌尝试,虽然可以得到味道方面的真知,但并不能知道这一种草究竟是什么性质?究竟能够治疗什么病?其次,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差异,正如古人所言的:“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可见药性和人体的寒热温凉、气血虚实紧密相关,对于某一个患者有效的药物,对于另一个患者很可能就是一味毒药,在中医理论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体和药物的关系真是说不清,而尝药对于药性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对于人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也绝非尝药可以解决。况且,个人的尝试经验毕竟有其局限性,难免有误差,例如,近代以来,因为口服松香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故屡屡发生,应该和张锡纯认为松香可以治疗咳嗽而又对于其毒性不了解有关系,这是属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所致。再次,个人尝试药物,还容易受到尝药者个人体质属性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结论。例如,张氏认为枸杞性平不温,但是验之于临床却并非如此,对于多数人而言,枸杞的温升效果却十分明显,这就是个人实验结论的不可靠性。事实上,这种实验方法对于西药倒是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西药的治疗功效是固定不移的。例如,解热止痛剂,对于男女老少高低胖瘦都有效,但中药的功效却是因人而异。因为,在中医看来,人体是由五行组成,得病是由于五脏的五行气血阴阳失去平衡所致,治病的原理是利用草木五行的偏性来弥补或者纠正人体五行以及气血阴阳的失衡。当人体五行的失衡与草木的五行不能对应的时候,这种治疗便是无效的,所以中医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的知识,还需要人体的生理病理知识,治病是人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互动的结果,这一点和西医人体只是被动接受药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人们常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是有道理的。
药与人的一致性反映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意义,也反映了天地人之间的的统一性或者同一性。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中医治疗学的出发点,应该说中医理论最初就是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发展起来的。《尚书·洪范篇》已经有了天人合一意义的记载,这样说来,中医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甚至更早。在哲学上,天人合一也许没有意义,但是在中医治病方面却是不可缺少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实,也是值得探讨的事情。
同样的一种药物,其疗效则因人而异,这一件事实确实令人困惑,令人头痛,可以设想,当一大堆互不关联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放在医者的面前,将会给医者的研究造成怎样的混乱。不必说在古代,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找出其错综复杂的应用规律,恐怕也不是几十年能够做到的事情——事实上现代的科学技术经过了近一百年的研究,至今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也是毫无进展。可是自从中医理论出现以来,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只要我们按照中医理论,就能够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照四气五味理论遣方用药,就能够治愈疾病。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成就!中医对于所有临床上出现的症状都能够进行解释,而这种解释的正确性又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而西医对于同类的症状却往往无法解释——不能解释也就意味着无法治疗。 那么,张锡纯所倡导的尝药的意义何在? 尝药所得当然不能形成中医理论,尝试药物并不能知道人体的生路病理知识,而没有中医理论就不会产生辨证论治的方法,但是尝试药物可以验证古代对于药物的四气五味的叙述是否符合实际,能够改正某一些不准确的说法。丢掉了理论,徒事经验无益——这就是结论。至于张氏所倡导的中西医汇通主张对于后世医学发挥了深远的影响,拟他日再做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