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气血燮阴阳归宗脾胃论-----—学习刘老治疗疑难杂症的点滴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3 08:0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调气血燮阴阳归宗脾胃论
—学习刘老治疗疑难杂症的点滴体会
先师刘炳凡老,创“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调理脾胃”之学,医林所重。余曾向刘老请益其精神实质,刘老曰:“调气血,燮阴阳,归根结蒂在脾胃。”余临证研磨,稍有体会,兹就领悟所及,谈谈对这一宝贵学术思想的基本认识,供同道参考:
一:调气血
气是生命的源泉,既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是生命活动的保障,有气则有生命的活动,无气则生命的活动停止。血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营养物质,又是气的载体、气的守藏,皮肉筋骨四肢百骸皆赖气血温之煦之濡之养之。《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之与气耳”《难经•二难》:“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之用,诚斯尽矣。《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也。”此言气病之广者也。朱丹溪:“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丹溪心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调气血,理杂病之所由也。
所谓调气血,调其亏虚令其不亏,调其不和令其和,调其郁滞令其疏通,调其过寒过热令其平也。大略言之,则气病者,调其气,其中:气虚者,补其气;气郁者,解其郁;气滞者,疏其气;气陷者升之;气逆者降之;气热者清之,气寒者温之;气脱者固之。血病者,调其血,虚则补之,瘀则化之,凝蓄则攻通之,热凝则凉散之,寒凝则温散之。气血两病者,则气血同调之,其中:气血两虚者双补之;气血两热者两清之,气血并寒者并温之,气滞血淤者行其滞而化其淤,气虚血淤者补其气而化其淤,血虚气滞者补其血而行其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又当临证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此言其大概也。
案例一:失眠重症
姜某某,男,38岁,住长沙市南门口,2005年5月9日就诊:
患乙肝大三阳多年,长期用西药治疗,干扰素不知已用了多少,病毒活动虽得控制,但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失眠,先用西药控制,渐至药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更新,仍不能维持,遂改服中药,天王补心丹、归脾丸、珍珠母丸等,先后进药越百剂,仍未见寸效,几至失去治疗信心,后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刻下:一夜难睡一、二小时,烦躁乱梦,舌边尖有红色小颗粒,舌质偏暗,脉弦而小,此瘀阻心经,神魂不安之证也。王清任谓:“夜睡梦多,是瘀血。”又谓:“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按:指血府逐瘀汤)若神。”(《医林改错》)据此用血府逐汤调气血以治其本,磁朱丸安魂定魄、酸枣仁汤养血安神,黄连阿胶汤清心养阴安神,共治其标。处方:
柴胡4g,当归6g,红花3g,桃仁4g,赤芍9g,川芎3g,生地15g,桔梗4g,枳壳5g,炙甘草3g,川牛膝6g,磁石60g,朱砂2g,(装胶囊临睡前开水吞服)酸枣仁75g,知母9g,茯神15g,神曲30,(布包煎),黄连9g,阿胶9g,7剂,水煎服。
服药当晚即睡眠时间延长,先后服药月余,进药28剂,多年痼疾,竟得脱体。
二:燮阴阳
阴阳是生命在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物事。盖天地万物之发生,始自无极,然后由“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周子通书》)
刘老早年,学遵景岳,于《大宝论》、《真阴论》尤为心折,临证习用熟地,滋阴用熟地,温阳亦用熟地,一如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以熟地为君也,时人有刘熟地之称,以誉其善燮阴阳而疗疾之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张志聪:“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黄帝内经集注》)治病为什么要本于阴阳呢?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偏颇,其疾乃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此刘老“燮阴阳”之所由出也。
“燮阴阳”,广而言之,则滋阴、助阳同用,益气、活血并施,温补、清泄结合,升清、降浊同方,如是等等,不一而足。专而言之,则专就元阴元阳或谓肾阴与肾阳而言也。而其燮阴燮阳之总原则,则遵张景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总而言之,则阳虚者,补其阳;阳虚阴盛者,温其阳而逐散其阴寒;阴虚者,补其阴;阴虚火旺者,滋其阴而降其火;阴阳两虚者,则并补阴阳。
案例二:更年期综征
彭某某,女,48岁,2010年10月21日就诊:
患者近年来,逐渐出现莫名的烦躁不安,失眠多梦,下半夜尤其天明前上半身烘热汗出,汗后畏风怕冷。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断续治疗,不仅无效,反而逐渐加重。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脉沉细弦,此阴阳失调之证也,予柴胡龙牡汤加减从少阳气机以燮阴阳,以二仙汤从肾以燮阴阳。处方:
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5g,党参30g,炙甘草10g,干姜10g,大枣10个,桂枝12g,白芍12g,茯苓30g,大黄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二仙各12g,盐知柏各12g,当归12g,巴戟天12g,7付,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躁减眠增,烘热汗出几失,原方再7剂,诸证悉除。此后上症偶有出现,原方增减,均能应手。
三:宗脾胃
脾胃属土,位居中焦,不仅主纳化饮食,吸收营养,化生气血,升降清浊,为后天之本,且以其中和之性,居中央以运四旁,中和调节心肝肺肾,使心肝肺肾更好地发挥其气化作用,维护人体的健康。张景岳说:“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景岳全书》)又谓:“土为万物之本,脾胃为脏腑之本,故上至头,下至足,无所不及。”(《类经》)此刘老治疑难杂症,虽着重调气血、燮阴阳,但归根结蒂,还是落实在脾胃之所由也。
具体而言: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者,养其胃而宁其心;五劳七伤,津伤气结,瘀血阻滞而噎而膈者,养其胃而开其结;中气不及,升降失常而为癃为闭者,内提脾胃之气,外启皮腠之机;阴阳交阻,气机逆乱,肠痹而关格者,调其中气而疏导之,启其皮毛而通其地府;五劳七伤,脾阴受损,咯血、吐血久久不愈者,养其脾而宁其肺,补其管而涩其络;内伤脾胃而发热久不退者,甘温健脾升阳导浊以除其热;气阴两虚而消而渴者,健其脾而益其气,养其阴以升其清;脾失健,肾失纳,肺失宣降,而咳而喘而哮者,健脾、温肾、润肺,复其气之健运升降;脾虚气弱湿聚为肿为胀者,健其脾而利其湿;脾虚气弱湿聚为饮,引动肝风上犯清空而为眩晕呕吐者,健其脾而平其肝;脾虚心损,瘀阻脑内,头痛心痛,烦躁神乱者,健其脾而行其水,养其心而安其神,化其瘀而通其络;脾虚气陷,双目难睁而为睑废者,补其脾而升其陷;中气不足,不能贯行百络而风中络脉之口眼蜗斜、麻痹不仁者,益其中气通其络脉;中气不足,寒从内生,四肢冷痹者,温其中而畅其流;脾肾两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三焦气化失常而肾功能不全者,健脾温肾,益气养阴,疏通三焦;脾虚气弱不能统血,健其脾而统其血;劳倦伤脾,健运之力不行,生化之源不足,健其脾而补其气,升其阳以举其陷,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依其法而施之,无不应手而效。
案例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罗某,男,40岁,攸县大同桥人,2010年11月18日就诊。
患者在深圳打工,因尿中泡沫多,右腰痛二个月,于10年11月11日入北大深圳医院检查,B超(检查号:20101111377)示:“双肾弥漫性肾损害”,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增高。而于同日,以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收住医院,因无经济支付能力而于同月17日出院,住院仅七天。住院期间完善相关诊断,出院时诊为:“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CKD5期;肾性高血压;断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出院时,血尿素氮20•79mmol/L;血肌酐741•2μmol/L;血尿酸571•9μmol/L。刻下:精神极度疲乏,语言低微,语声断续,全身疲软无力,手脚麻木,面色委黄晦暗,唇乌暗,指甲血色乌暗不畅,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沉细无力。据此诊为气虚血瘀,湿浊毒邪壅郁为毒之脾肾衰败证,以大补脾胃元气为主,佐以补肾活血利湿解毒之品,处方:
红参15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半夏10g,砂仁10g,草果10g,黄芪60g,丹参15g,苏叶15g,黄连9g,黄芩9g,大黄15g,熟地30g,天雄9g,赤芍15g,川芎9g,红花9g,桃仁9g,崩大碗60g,土茯苓50g,生牡蛎30g,乌梅9g,另冬虫夏草2g,(研末吞服)。
11年1月7日,已服35剂,肾功能:血尿素氮10•7mmol/L;血肌酐408•2μmol/L;血尿酸406•3μmol/L。因经济困难,故去冬虫夏草,继续服药。舌转淡白后,去黄芩,加平调肾中阴阳之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之类二、三味。
2011年10月18日,已服药284剂,血尿素氮降至10•2mmol/L;血肌酐降至199•μmol/L;血尿酸降至492•3μmol/L。嘱其坚持素食,坚持散步,继用原方增损,健脾补肾活血解毒以巩固之。
本文对刘老调气血、燮阴阳、归宗脾胃论的运用经验,结合病例,谈了一点个人的运用体会,限于篇幅,即不系统,更不全面,粗疏错误之处在所难勉,敬希十方贤达,有以教我,则不胜感激之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7:12 , Processed in 0.0481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