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2-9 13:12 编辑
第五部分,“经络”的重要作用
在《内经》和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可以肯定的说,“气脉”、“血脉”和“经络”决不是相同的概念,而是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实际意义。
但是,在古代,“脉”字和“经”字都有连络贯通或条理的引申义,词义相近,常通用或合用。并且,“经络”有概括作用,可以概括人的体表和各脏腑组织器官,“气脉”和“血脉”可以分别归属各“经”,各“经”都分布着“气脉”和“血脉”。受此影响,《内经》和古文献中的“经”字和“络”字兼有两种词义,有时指“经络”,有时指“气脉”或“血脉”。“脉”字也有两种词义,有时指“血脉”或“气脉”,有时指“经络”。经脉和络脉的词义也是如此,都是兼有两种词义。比如: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四种称谓,“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简称“肺经”或“肺脉”、“手阳明经”古称“大肠手阳明之脉”,简称“大肠经”或“大肠脉”、“足太阴经”古称“脾足太阴之脉”,简称“脾经”或“脾脉”、“足阳明经”古称“胃足阳明之脉”,简称“胃经”或“胃脉”。十二经的每一“经”皆如此。其中,“经”和“脉”都是指“经”,不是血脉,也不是气脉。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其中,“脉”和“经络”都是指“血脉”,不是指“经络”,也不是气脉。再如《素问•调经论》说:“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其中,“经隧”和“经”都不是指“经络”,而是“经隧”指气脉,“经”指血脉。在古代,“大而在里”的血脉也称“经”,或称“经脉”;表浅而小的血脉也称“络”,或称“络脉”。毛细血管则称“孙脉”或“毛脉”,也称“孙络”或“浮络”。这都说明,在古代,“脉”字和“经”字常通用或合用。
但是,“经络”与“气脉”和“血脉”是截然不同的基本概念,决不能混淆。其中,“气脉”是“气”的运行通路,“血脉”是血液的运行通路,“经络”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实际意义。比如,“气脉”和“血脉”运行气血,“经络”本身不能运行气血,而是分布在各“经”的气脉和血脉运行气血。再如,古代医家所说的气血运行于某“经”,不是“经”本身运行气血,而是各“经”都分布着气脉和血脉,气脉行气,血脉行血,故各“经”所属的区域中都有气和血的运行,这和“经络”本身运行气血是有严格区别的。因此,阅读《内经》和古文献时,必须把气脉、血脉和“经络”分辨清楚,才能把“经络”本身的作用体现出来。千万不能把“经络”本身误解为气脉或血脉,不能把气脉和血脉的作用误解为“经络”的作用,也不能把“经络”的作用误解为气脉和血脉的作用。这是必须区别开的。
由于古文献的“脉”字和“经”字兼有两种词义,常通用或合用,后人没理解透,导致中医学在近代逐渐掺杂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理论错误,就是把“经络”与“气脉”和“血脉”混淆了,没把“经络”的作用与“气脉”和“血脉”的作用区别开,甚至把“气脉”和“血脉”的作用误解为“经络”的作用,误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产生了“经络”运行气血的错误说法。实际上,“经络”本身根本不是“气”和“血”运行的通路,而是各“经”的区域中分布着“气”和“血”的运行通路,“气脉”是“气”的运行通路,“血脉”是“血”的运行通路,靠“气脉”行“气”,靠“血脉”行“血”,靠“经络”阐释“气”和“血”的运行规律,各有各的作用。
在人的身体上,有三个有形的系统和一个无形的系统最容易和“经络”相混,必须和“经络”区别开。三个有形的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古称血脉)、津液代谢系统(古称水道)和神经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是血的运行通路,统称“血脉”;津液代谢系统是津液的运行通路,古称“水道”,也称“津脉”或“水脉”。神经虽不是中医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但中医学在近代对“经络”的研究受西医影响很深,常把神经误解为“经络”或“经络”的一部分。无形的系统是“气”的运行通路,古称“气道”,也称“气脉”,或称“隧”。这四个系统和经络系统是截然不同的。经络系统专指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及其分支,是古代医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根据人体主要结构的阴阳属性和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特点创建的,其分布和循行有明确的路线,《内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描述很精确,与血脉和神经的分布有明显区别,与气脉的分布大致吻合,但不完全相同。历史证明,“经络”最初以比较大的气脉为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经络系统,已经有了哲学内涵,以“三阴三阳”六合和八方为基本形式,吸取了解剖、生理、病理、腧穴、天文、地理、历法、音律、以及大量医疗实践经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等各方面的精华,已经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所以,以上四个系统,本质不同,作用不同,起止和分布也不同,是可以分辨清楚的。
从本质上的区别来说,人的身体上并没长着“经络”,“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系统,既是人与天地自然互相统一的表现形式,也是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和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互相关系、相互影响等各方面的系统表现形式,是以六合和八方为基本形式再结合人体的复杂体系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而成的。
在古代,六合和八方可以概括整个宇宙,应用范围很广,被用于很多学科。在中医学领域,就是用六合和八方的形式创建了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既能概括整个宇宙,也能概括整个人体,可以体现人与天地自然互相统一的对应关系,可以体现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影响。这说明,血脉、气脉、水道、神经虽各有各的系统,各有各的作用,但都不能替代“经络”的重要作用。同理,“经络”虽有重要作用,也不能取代气脉、血脉、水道、神经等各自的具体作用。比如,在中医学的概念范畴,“气脉”是“气”的运行通路,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境。若把经络系统误解为“气脉”,而不是按中医学的传统方法对“气脉”本身进行研究,就会埋没“气脉”本身的具体作用。同理,对血脉和津脉的研究也是如此。血脉和津脉是血液和津液的运行通路,对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濡润和滋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境。若误认为“经络”本身是血的运行通路,就会与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冲突,就会混淆血液循环系统和津液代谢系统的关系,甚至违背“津血同源”的传统理论。再如,“神经”和“经络”更不能相混,因为,神经根本不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在中医学领域,神经属于“经筋”的范畴,“经筋”是把全身诸筋归属各“经”的称谓,所谓“诸筋”,包括肌腱、筋、结缔组织、神经等。古代医家是把这些组织统称为“筋”,故曰“诸筋”。全身诸经可以分别归属各“经”,所以,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系统,属于“经筋”的范畴。古文献资料表明,古代医家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尚不精确,尚未命名,而是把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归属在十二经筋的范畴。如《灵枢•经筋篇》说:“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很明显,所谓“弹之应小指之上”,是尺神经沟内的尺神经。这说明,手太阳经筋包括了尺神经的一部分。因此,若把“经络”误解为神经,就会埋没神经本身的具体作用,就会混淆十二经和十二经筋的关系,既违背中医学的理论又违背现代医学的理论,不伦不类。
中医学的传统理论是把人的肌表、脏腑、头颈、胸腹、躯干、四肢、五官九窍、以及筋骨、血脉、气脉、腧穴等,都分别归属各“经”,用“经”和“络”把人的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使整个人体与天地阴阳、五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这是古代医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对人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比如,手六经象天,足六经象地。十二经等于把整个人体分成了十二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脏或一个腑,即阴经都有一个脏,阳经都有一个腑,手阴经都与胸膈以上的脏相配,足阴经都与胸膈以下的脏相配。并且,各经都有一定的区域,各经的区域中都分布着筋骨、肌肉、血脉、气脉、腧穴等。各经分别与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相对应。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则能概括整个人体,又能与天地阴阳和六合八方相对应。因此,“经络”本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对临床各科阐释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理论上,可以指导理论创新,对中医学形成理论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还可以开创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确定治疗原则。比如,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以及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所以,必须把“经络”与气脉和血脉区别开,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区别开,把“经络”本身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使中医学的科学研究不再受“经络”的干扰,才能推动中医学的学术发展,才能提高临床各科的诊疗效果。
(141——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