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65|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2 18:3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5:23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活血化瘀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在治疗上如能灵活使用,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小儿哮喘长到成人就好了,治不治无所谓"?这种说法正确吗?
  虽然部分哮喘儿童的确可不治而愈,但近年来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这种可塑性就越来越差,治愈的机会就越来越小。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治疗上比较棘手。笔者多年来将活血化瘀法用于本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渊源
  哮和喘在中医文献中有不同的概念
   气与瘀血
 《灵枢·营卫生会》曰:"夫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何谓也?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说明气与血,异名而同类,两者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占主导地位的,与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气与血由脏腑化生、输布,脏腑又赖之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心主血脉,肺主气、主治节而朝百脉,血液在脉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依赖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布。
 《灵枢·动输》曰:"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说明气是血流运行的动力。气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而肺气为其动力之源,如果气机逆乱,失去正常的运行规律,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停而为瘀血,是谓气滞血瘀;如果气虚推动血液运行主力不足,统血无力,而致血流不畅,停而为瘀血,是为气虚血瘀。因为小儿发育不完善,脏气清灵,所以气机更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致逆乱,导致气血运行障碍。   痰与瘀血
  痰是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流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表明津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如肺失降,气不布津;脾失运化,水不化津;肾失开阖,水气泛溢等都可使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障碍,使津液停而为痰。可见痰的形成亦与气机逆乱关系密切。诚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通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所以痰伏于内,可阻滞气机,从而出现气滞瘀血。   哮喘中瘀血的产生
  哮喘发作之因在于顽痰内伏,复为六淫所侵,或生冷酸咸肥甘所伤,或情志抑郁,或环境骤变,吸入粉尘、煤烟等诱因角动伏痰而发病。其时痰气交阻气道,使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气郁闭,血液瘀滞,所以在发作期可有明显的瘀血症状,如舌黯、口唇紫绀、指趾发绀;在缓解期,因反复发作,可导致肺、脾、肾三脏不足,致津液不化,停而为痰,从而出现瘀血;同时,此三脏不足又可致气虚,使血行乏力,从而出现气虚血瘀。可以说瘀血和伏痰既是哮喘中肺、脾、肾三脏不足的病理产物,又是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这也符合"久病入络为血瘀"的观点。所以,瘀血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病机。   现代医学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形成和发作的两个重要因素,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是因吸入变应原或其它刺激物以及病毒感染后引发,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在IL5、IL4和IL3等细胞因子的调控下参与了该炎症过程。这些细胞通过释放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血栓素A、嗜酸性细胞碱性蛋白等产生病理作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微血管渗漏和粘液增加以及损伤气道上皮组织炎症可致网状细胞膜的肥厚增生,形成粘液栓,气道平滑肌肥厚和腺体增生及黏膜下胶原的沉积。气道平滑肌肥厚增生使气道发生了重塑,成为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唯一决定因素。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当归、红花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渗漏,减轻炎性反应;川芎当归对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样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合成过程均有抑制作用;活血化瘀药也可减轻平滑肌痉,减少腺体分泌,减轻炎性增生。 辨证论治   
  瘀血证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病理表现主要为:气促喘憋,肢端青紫,口唇发绀,面部血管怒张,白睛血丝,血丑血,咯血,肌肤甲错,肝脾肿大,舌质红绛或紫黯。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凝集和释放功能增强,气道内慢性炎症,气道平滑肌肥厚增生及重塑。因此,在治疗上如能灵活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笔者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以下分型论治。 分期
分型
治法
方剂加减
哮喘发作
寒哮
温肺化瘀理气活血
小青龙汤
桂枝、细辛、炙麻黄、五味子、苏梗、半夏、白芍、干姜、杏仁、桃仁、丹参、甘草等
热哮
清热化痰肃肺活血
麻杏石甘汤
炙麻黄、杏仁、生石膏、赤芍、苏子、葶苈子、地龙、制大黄、仙鹤草、白果、丹参、甘草等
哮喘缓解
肺气不足气虚血瘀
益气被肺活血化瘀
玉屏风散
生黄芪、炒白术、防风、当归、辛夷、白芷、赤艾、川芎、丹参、蝉衣、薏苡仁、甘草等
脾不化湿痰阻血瘀
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八珍汤
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半夏、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丹参、蝉衣、干地龙、甘草等
肾阴不足气滞血瘀
滋肾补血活血化瘀
麦味地黄丸
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山萸肉、淮山药、茯苓、丹参、半夏、蝉衣、地龙、甘草等
  哮喘发作
  寒哮
  此型为寒痰凝聚,气郁血瘀。治宜温肺化瘀,理气活血。方用小青龙汤加减:桂枝、细辛、炙麻黄、五味子、苏梗、半夏、白芍、干姜、杏仁、桃仁、丹参、甘草等。   热哮
  此型为痰热郁肺,气壅血瘀。治宜清热化痰,肃肺活血。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杏仁、生石膏、赤芍、苏子、葶苈子、地龙、制大黄、仙鹤草、白果、丹参、甘草等。   哮喘缓解
  肺气不足,气虚血瘀 治宜益气被肺,活血化瘀。方用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炒白术、防风、当归、辛夷、白芷、赤艾、川芎、丹参、蝉衣、薏苡仁、甘草等。   脾不化湿、痰阻血瘀 治宜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半夏、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丹参、蝉衣、干地龙、甘草等。   肾阴不足,气滞血瘀 治宜滋肾补血,活血化瘀。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山萸肉、淮山药、茯苓、丹参、半夏、蝉衣、地龙、甘草等。如为肾阳不足,寒凝血瘀、则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用上方加仙茅、淫羊霍、补骨脂、冬虫夏草等。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5:48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调激宁冲剂配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调激宁冲剂能提高患儿对激素的敏感性,对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协同作用。  
  
  1990-1996年,我们采用中药调激宁冲剂配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提高激素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1年第八届儿科大会修订的《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中肾病诊断标准[1],并为初次治疗或复发,反复后需重新足量激素诱导缓解者。所选病例均为同期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6例;年龄1.5-13岁,平均5.5岁;初发21例(19例为单纯型,2例为肾炎型),病程5天-5个月,平均29.1天;复发或反复9例(8例为单纯型,1例为肾炎型),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7.7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6例;年龄1-12岁,平均5.9岁;初发23例(21例为单纯型,2例为肾炎型),病程5天-4个月,平均26.0天;复发或反复7例(均为单纯型),病程2.5个月~4年,平均1 6.9个月。
  病情程度:尿蛋白定性:治疗组+++~++++29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28、2例。浮肿情况:治疗组轻、中、重、极重度浮肿分别为3、9、6、9例,无水肿3例;对照组轻、中、重、极重度浮肿分别为14、3、8、3例,无水肿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尿蛋白定性、浮肿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国内统一的激素中长程治疗方案,即先以强的松每天1.5-2mg/kg,分3次服用,共4周,若4周内尿蛋白转阴,则自转阴后巩固3周方始减量,以后改为2mg/kg隔日早餐后顿服,继用4周后,每2-4周减量1次直至停药。若开始治疗后4周,尿蛋白未转阴,可继续用药4周;若在8周内,尿蛋白转阴,按前法减量。
  两组均常规补鱼肝油、钙片、氯化钾,合并感染对症处理。治疗组另加中药调激宁冲剂(基本药物:生地、知母、泽泻、山萸肉,淮山药、仙灵脾、、牡蛎、白花蛇舌草等,每袋含生药15g,西苑医院药厂生产)。用量:5岁以下:1.5袋/次;5-9岁:2袋/次;9岁以上:3袋/次。每日3次,开水冲服。两组观察疗程均为8周。   统计学方法:量反应资料和率的显著性检验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1]拟定(治疗8周统计近期疗效):(1)完全效应:尿蛋白转阴,消肿;(2)部分效应:尿蛋白++或更少,消肿;(3)无效应:尿蛋白仍+++或更多,浮肿不消退。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完全效应27例,部分效应1例,无效应2例,完全效应率90.0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完全效应19例,部分效应3例,无效应8例,完全效应率63.33%,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消肿情况:治疗组消肿26例,1例未消肿;水肿开始消退时间和完全消肿时间分别为(5.15±3.07)天(11.27±3.89)天。对照组消肿24例,1例水肿减轻,3例未消肿;水肿开始消退时间及完全消肿时间分别为(6.67±3.64)天(12.77±9.65)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蛋白减少++及完全转阴时间:治疗组分别为(9.29±5.21)天、(14.11±10.30)天;对照组分别为(16.11±11.09)天(22.84±13.12)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ALB、A/G、Ch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BUN治疗后稍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对ALB的影响:治疗组8周后复查ALB≥35g/L者为89.66%(26/29例),对照组ALB≥35g/L者为44.83%(13/2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各有1例ALB略>35g/L,剔除)。
  对Ch的影响:治疗8周后Ch<5.72mmol/L者,治疗组为58.62%(17/29例),对照组为23.33%(7/30例),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有1例Ch<5.72mmol/L,剔除)。
  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正常者两组分别为75.00%(21/28例),66.67%(20/30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小板正常者治疗组为96.1 5%(25/26例),对照组为60.71%(17/2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对血压的影响:治疗前治疗组血压正常者为28例,对照组为30例,治疗中治疗组血压高于正常值者2例(7.14%),对照组血压高于正常值者10例(33.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单纯型肾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药物,但部分患儿存在对激素不敏感,或对激素迟效应及长期足量激素带来的副作用等问题。如何尽快诱导尿蛋白转阴,捉高完全效应率,减轻激素的副作用以减少肾病的并发症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解决。
  我们在应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同时加用中药调激宁冲剂口服,与单纯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在完全效应率、总有效率及尿蛋白转阴时间、白蛋白升至正常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药能提高患儿对激素的敏感性,并能缩短激素诱导缓解时间,对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协同作用。   另外,在降低血脂、血小板及对血压影响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近年来,对小儿肾病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肾病本身可导致胆固醇、血小板升高,而长期服用激素又可促使其进一步升高。临床实践中亦发现,部分肾病患儿经激素治疗尿蛋白转阴后,其血脂仍未降至正常或很长时间处于高水平,本资料亦支持此观点(治疗组尿蛋白转阴27例中,胆固醇降至正常17例;对照组转阴19例中,胆固醇降至正常7例)。而血小板升高、高脂血症可促进小儿肾病高凝状态的形成并能诱发血栓栓塞,高凝状态亦是肾病产生激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近年认为,高脂血症还对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有促进作用,对心血管亦有不良影响。众多文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少儿时期,有的学者报道了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增加[2]。治疗组加用中药调激宁冲剂后,其胆固醇血小板降至正常例数及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在血压升高方面低于对照组,说明该药能减轻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些副作用。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中阴水的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其本主要为肺脾肾虚,尤其是以脾肾气虚、阳虚为主。而水湿、湿热、瘀血等停留的病理产物为其标。在加用足量激素治疗后,容易出现阴虚阳亢症状。对此,我们选用淮山药、泽泻、山萸肉、仙灵脾健脾益气利水、补肾益精温阳;生地、知母滋阴清热泻火,牡蛎重镇潜阳,益母草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全方合用,标本兼顾,在提高激素治疗作用并减轻其副作用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6:09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在辨证施治上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清热解毒贯穿于治疗小儿哮喘的始终,立足于及早祛除病邪,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易感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常年均有散发,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在流行期,大批儿童感染发病,本病传播期长,病情复杂,常伴发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探讨中医对本病的有效治疗,我们从1990年1月~1996年4月,对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子有目的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本病在病因、病机及发展预后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咳嗽或肺炎喘嗽,故在辨证分型上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对临床辨证施治有所帮助。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1)发热伴剧烈咳嗽;(2)有或无肺部体征;(3)胸片呈现不同程度肺部炎症表现;(4)冷凝聚试验≥1.64或连续多次化验效价递增者。200例患儿均符合此诊断标准。   200例患儿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42天~14岁,平均6.0±3.9岁,病程<1周159例,1周~2周41例。200例均具发热、刺激性频咳、乏力、纳差症状;部分患儿有恶心、呕吐、腹痛,年长儿有时诉头痛、肌痛。其中合并心肌受损38例,肝脏受损19例(并脾肿大7例),肾脏受累3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例,有出血症状者24例,出现皮疹者35例。   根据临床证候,结合舌脉辨证,将本病归纳为五型,由肺病累及其它脏器发生病变的,属"变证"。 分型
例数
主证
辨证要点
邪闭肺型
31
发热无汗,频咳不畅,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咳声不畅,舌苔薄白
肺胃燥热型
88
壮热口渴,咳重声亢,连声不断,痰少粘稠.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数
咳重声亢,口渴痰粘,苔黄而干
痰热恋肺型
41
咳声重浊,咳甚则呕,痰多黄稠,舌苔黄厚腻
咳声重浊,痰多作呕,舌苔黄厚腻
邪入营血型
31
频咳不止,入夜尤甚,咯痰带血,结膜充血或出血,亦可见鼻衄,或斑疹显露,舌质红绛,苔少
入夜咳甚伴各种充血或出血症状
气阴两伤型
9
低热乏力,自汗,干咳少痰,可闻金属声样咳,舌质嫩红少苔
干咳自汗,舌质嫩红,苔少
  变证--(1)疫邪侵心:可见心慌,憋气,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及同功酶升高。(2)邪蕴肝胆,气血凝滞:两胁胀痛,可及积块,肝功异常,或见黄疽。(3)咬邪内陷心肝:高热头痛,嗜睡抽搐,脑脊液异常。(4)热灼血络:皮肤出现紫癜或见血尿、蛋白尿等。   以上五型均可发生各种变证,出现合病或并病。 结果分析   1.发病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在本组200例中,以辨证属肺胃燥热型者为最多见,其次为痰热恋肺型。两型占总发病人数的64.5%。各型的病程顺次为3.3±5.6、3.5±0.41、4.1±0.45,3.3±0.61和3.9±0.43天,各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变证与分型的关系
  时疫之邪由肺而浸及其它脏腑发生病变(变证),本组共6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31%;在各型中,出现变证的,以肺胃燥热型发生率最高,占本型发病人数的42%.见附表。 分型
例数
心肌受累
肝脾肿大
肾脏受累
神经受累
合计(%)
时邪闭肺
31
5
3
1
0
9(29)
肺胃燥热
88
24
11
0
2
37(42)
痰热恋肺
41
5
4
0
0
9(22)
邪入营血
31
2
1
2
0
5(16)
气阴两伤
9
2
0
0
0
2(22)
合计
200
38
19
3
2
63(31)
表: 变证与分型的关系(例数) 讨论    1、支原体肺炎因具有传染及流行性,故应属中医"时行疫病"范畴,而非一般外感六淫之肺炎喘嗽。其病理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特别是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化燥伤阴,耗营动血,内陷生变,更为一般外感咳嗽或肺炎喘嗽所不具备的病机特点。本组变证发生率高达31%,说明机体在感邪后,病邪亢盛,正气不敌,疫邪内陷,而发生各种脏器的实质损害。故临床每见肺与它脏的合病或并病,使病情趋于复杂,缠绵难愈。    2、支原体肺炎发病后,传变较快,往往起病时即呈现气分势盛或侵营动血之证,卫分证候经过不明显。在本组200例中,起病即见里热实证者,占总发病人数的64.5%,说明肺炎支原体这一"疫邪"感染机体后,传变迅速,变化较快,机体奋起抗邪,反应强烈,故临床表现病情较重。    3、支原体肺炎合并多脏器受损在肺胃燥热型阶段发生率最高,占本型发病人数的42%。这是因为本阶段是正邪抗争的极度时期,机体的免疫反就异常强烈、正气耗损较大,实质性的脏器损害已属开始。现代医学认为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的差异与其是否造成多系统损害和感染轻重程度及免疫反应的强弱有关,上述临床发现与此理论相吻合。    总之,小儿支原体肺炎因具有传变快、热象重、易化燥、多生变等临床特点,故在辨证施治上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清热解毒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立足于及早祛除病邪,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此外还要注意顾护人体正气,审视邪正消长,把辩证和辨病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6:46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速发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反应有关,早期以祛风宜透为主;中期以凉血解毒或凉血化斑为主;后期重在养阴清热。  
  近年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并和活血化瘀加激素治疗法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共观察56例,全部为本院住院患儿。年龄3~13岁,其中3~5岁3例,5+~13岁53例。男34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按日本和田氏临床分类法分为4型[1]:I型:仅有尿检验异常;II型:为急性肾炎型;III型:为肾病型;IV型:为慢性肾炎型,肾功能异常。本组病例I型24例,II型9例,III型23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中药组36例,其中I型15例,H型7例,III型14例。中西药组20例,其中I型9例,Ⅱ型2例,III型9例。两组均治疗4-6周评定疗效。皮肤出现紫癜至发现肾脏损害的时间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同时发生,平均22天。 治疗方法   1. 中药组36例,分为热盛血瘀型和瘀血阻络型。凡病程较短,皮肤紫癜紫红或鲜红,出没较快,身红面赤,咽喉肿痛,溲赤便干,舌质红或舌尖有瘀点,苔黄,脉数者,为热盛血瘀型,共22例,治疗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加减:水牛角,生地,银花,连翘,黄芩各10g,丹皮、赤芍各1580(疑应为15g。)凡病程较长,皮肤紫癜出没较缓,反复发作,紫癜色暗,皮肤粗糙,关节肿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为瘀血阻络型,共14例,治疗宜活血通络。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赤芍15g,红花、桃仁、川芎、生地、鸡血藤各10g,木香3~68g。
  凡皮肤紫癜反复发作者加地肤子、蝉衣;关节肿痛甚者加牛膝。防风;腹痛甚者加元胡、木香、陈皮;便血者加地檎炭,侧柏炭,蛋白尿、血尿明显者加益母草、白茅根等。本病后期多兼有肾气虚衰表现,故于活血化瘀治疗的同时,注重加用益气补肾药物,方选桃红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赤芍,丹皮、川芎、丹参、茯苓、泽泻、山萸肉各10g,山药、生地各10-20g。上述中药均为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2. 中西药组20例,除按上述辨证分型治疗外,服用强的松每天1-2mg/kg,2例患儿消化道出血较重,急性期用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剂量为5-8mg/kg,连用。3-5天后改强的松同上剂量口服,病情稳定后每1~2周减量5~10mg直至停用。 结果   根据疗效判断标准(1),中药组36例中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该组痊愈显效率为72.2%。中西药组20例中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痊愈显效率为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继发于全身性疾患的肾脏损害。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速发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反应有关[2]。中医治疗当依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辨证论治原则。早期,风邪袭表,邪热内蕴,病在卫分、营分应以祛风宜透为主,兼以清营凉血,使邪从表散。中期,营热炽盛,迫血妄行,应以凉血解毒或凉血化斑为主,佐以清气透表,后期,肾阴亏虚,阴虚火旺,当重在养阴清热,佐以凉血化瘀,若病情日久反复不愈,损及脾气,气不摄血者又当益气摄血为主,佐以养血活血。
  气虚日久,累及阳虚,水湿停滞者,治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少数患者病久水湿潴留,浊邪上犯,脾肾阳衰,治当温阳散寒,通腑涤浊。该病早期毒热内蕴,经脉闭阻,故投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剂,以除血分之热毒,疏通血脉之闭阻。部分患儿病程较长者,热毒不著,以瘀血阻于经脉为主,故予活血通络之剂。病程后期,患儿体弱,脾肾气虚,血脉瘀滞,故予活血化瘀,健脾益肾之品,以扶正固本,祛瘀生新。从疗效分析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活血化瘀中药对免疫损伤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7:07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银翘白虎汤为主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传单,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方中各药相合,使邪去正安,机体得以康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小儿中流行和散发。本病过程虽属良性,并具有自限性,但其病程不一,症状复杂多变,以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肝脾肿大、皮疹及核单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往往因免疫异常而致全身多器官受累,可有多种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实属必要。
  本病以晚秋、初冬发病居多。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经口传播,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本病属中医"温疫"、"喉痹"、"黄疽"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我们近年来选用银翘白虎汤为主治疗本病9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92例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1]中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9例,女性33例;年龄<1岁者6例,1~3岁者39例,4-7岁者32例,>7岁者15例,年龄最小者3/12岁;发病5d内入院者48例,半个月内者32例,半个月以上12例。
  入院时体温正常12例,发热80例,其中37.4℃-38.9℃ 39例,39.1℃、39.9℃30例,40℃以上者11例;伴咽峡炎、扁桃体炎者8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者78例(其中肿大程度超过3em×3cm者25例),咳嗽54例,肝脏肿大39例,脾肿大17例,皮疹16例,肝功能检查异常23例,心肌酶异常44例;3个以上器官受累37例,心、肺、肝、脾、肾、骨髓等6个以上器官受累3例;在有舌、脉象记录的84例中,舌质红82例,舌苔黄或黄腻55例,舌苔白或白腻26例,少苔3例;脉数或滑数75例。   治疗方法
  选用银翘白虎汤为主施治,药物组成为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石膏15g,知母6g,大青叶10g,栀子6g,僵蚕6g,桔梗6g,天花粉10g,芦根10g,甘草6so每日1剂,水煎服用。伴咳嗽频作酌加麻黄、杏仁、桑白皮、浙贝母;伴淋巴结肿大明显或肝脾肿大酌加夏枯草、益母草、桃仁、赤芍、丹参;伴皮疹酌加荆芥穗、紫草、黄芩;湿蕴中阻,舌苔厚腻者酌加藿香、滑石、薏苡仁;后期有明显津伤阴亏者酌加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石斛等。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相关部分,临床痊愈:体温正常,各项症状及病理体征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好转:体温正常,部分症状或病理体征尚未消失,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尚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者。   治疗结果
  经上述治疗,临床痊愈68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4%。其中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在3d内者37例,4-7d者34例,8d以上者9例;退热时间最短1d,最长20d,平均4.7d。咽峡炎、扁桃体炎7d内恢复正常者72例,14d内恢复正常者16例。淋巴结恢复正常者62例,明显缩小但尚未正常者15例,无明显变化者1例。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在7d以内者37例,14d以内者11例,14d以上者6例。肝脏回缩时间在7d以内者5例,14d以内者15例,14d以上者7例,2例出院时尚未见明显变化。脾脏回缩时间在7d以内者3例,14d以内者7例,14d以上者6例,1例出院时尚未见明显变化。肝功能检查18例恢复正常,5例尚未完全正常。心肌酶检查28例恢复正常,16例尚未完全正常。92例住院天数最短7d,最长75d,平均24.9d。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患者均有发热,持续1~3周,颈后三角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咽痛,呈咽峡炎、扁桃体假膜,肝脾肿大,根据病毒侵犯不同器官,可出现相应器官的改变。   中医药治疗传单,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传单属中医温病范畴,本病因多为温疫时邪,以热、毒、瘀为主要病理特点。温疫邪毒入侵,极易化热化火,邪毒滞留经络,热灼津液成痰,邪毒客于血脉肌肤,气血凝滞形成瘀。痰热互结,积于少阳经络,发为痰核(故见浅表淋巴结肿大)。积瘀互结日久渐成肿块,难于消散导致徵瘕积聚(肝脾肿大)。   温病后期因邪热久羁,烁动真阴,出现虚烦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中医学"温病"范畴,可依据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指导临床实践。在本次试验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本病以发热(86.96%)、咽红肿痛(95.65%)、舌质红(97.62%)、舌苔黄(65.48%)、脉数(89.29%)为主症,或伴淋巴结肿大,或伴咳嗽,或伴肝脾肿大。毒邪自口鼻侵入,内犯肺胃,气分热盛是其主要病机。
  咽喉口鼻为肺胃之门户,肺胃热毒上攻,气血壅滞,则见咽喉红肿疼痛;毒热内燔,炼液成痰,痰火上攻,结于颈项、鼠溪(腹股内)则见淋巴结肿大;邪热壅肺,肺失宜降,则见咳嗽;邪热郁于肝胆,瘀血阻络,则见肝脾肿大。故治当以清气透邪、解毒泻热为法,选用银翘白虎汤。
  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透邪;生石膏、知母人肺胃两经,清气分之大热;四药共为君药,以透邪泻热;栀子清三焦之火,大青叶泻火解毒,僵蚕化痰散结,桔梗宜肺止咳,利咽止痛为臣;佐以天花粉清热化痰、解毒消肿生津,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解毒且调和诸药。上药相合,使邪去正安,机体得以康复。       参考文献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8:03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皮肤病的辨证及特色疗法 陈凯:北京中医医院 课前问答
  1.急性泛发性皮肤病中医辨证可能为
  A 肝肾阴虚  B 肝胆湿热  C 肝郁气滞
  2.下焦是指()以下
  A 膈  B 脾  C 胃
一、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1.皮肤病的整体观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参与全身的代谢,维护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在生命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皮肤病不单是皮肤的局部疾患,而应当具备皮肤病的整体观念。临床上很多系统性疾病都有皮肤的外在表现,可以从皮肤发疹的蛛丝马迹中捕捉信息,诊断它们。如:皮肌炎,类天疱疮、红皮病,蕈样肉芽肿等合并肿瘤、血液病,传染病具有特定疹型;糖尿病可有皮肤瘙痒等。
   皮肤病虽形于外,但实发于内,没有内乱,不得外患。皮损和脏腑具有内在的联系,皮肤表现和脏腑的平衡,气血的盈衰,经络的通畅与否息息相关。结合传统的中医望诊内容(望神色、步履、肌肤、爪甲、舌苔等),增加皮肤的望诊内容,可以扩大视野,开拓辨证思路,提高疗效。
  2.八纲辨证
  在皮肤应"首辨阴阳"。清·《外科症治全生集》中载:"痈与疽之治,截然两途。世人以痈疽连呼并治。夫痈疽连呼并治,即夫妻二字之连呼也。若以痈药治疽,犹以安胎之药服其夫矣。"也就是说在分析皮肤科疾病时,应当注意辨别是阴证还是阳证。把问、望、闻、切四诊所得来的各种材料,加以分析,进行归纳,集中起来,以辨别是阴证还是阳证。以皮肤疮疡为例,为了便于掌握概括如下表:
   由于疾病的过程比较复杂,病情又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在临床上,并非如此简单明确。往往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或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有时病初起为阳证,日久正虚转为阴证。
   3.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病:
  急性、红斑性、风团性皮肤病起病初期,或一些重症皮肤病如药疹,重症多形红斑,红皮病等急性热性皮肤病的起病初起时,伴有发热,微恶寒,头痛,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2)气分病:
  急性热性皮肤病的早期,表现皮肤潮红、肿胀,灼热、渗出、起疱,伴有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气粗,口渴引饮,小便黄赤,大便不通,或下利肛灼。舌质红,舌苔黄绿或灰黑起刺,脉弦滑或沉数实有力。常见于皮炎、湿疹、药疹、大疱病、荨麻疹及急性热性传染病。
  (3)营分病:
  邪热不解,高烧不退,夜间尤重,心烦不眠,严重者神昏、谵语,口干反不甚渴。舌质红绛,脉细数。常见急性重症皮肤病或有系统损害的皮肤病、出血性皮肤病,如红皮病、红斑狼疮、皮肌炎、药疹、天疱疮、多形红斑。
   (4)血分病:
  营分之邪不解或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深入血分。除营分病症状外,尚合并出血现象,如吐血、便血、衄血 、皮肤出血斑、血疱等。舌质常深绛,脉数。
   4.三焦辨证
  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气的升发和宣散,"若雾露之溉",治疗原则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发于颜面、上半身的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治以疏风宣散为法,药用野菊花、双花、槐花等气味主升的花类药物。
  
  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中焦可"泌糟粕,蒸津液",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原则是"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发于躯干部的皮肤病,如湿疹、玫瑰糠疹等,治以除湿导滞,健脾利湿为法,用药归经多行脾胃之所,以茯苓、陈皮、枳壳、泽泻等药为主。
  
  下焦指胃以下的部位,下焦可排泄糟粕和尿液,肝肾藏精血,命门原气亦属于下焦,治疗原则是"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发于下焦的皮肤病,如坠积性皮炎,血管炎等疾患,治以清利湿热凉血为法,用药多以茅根、板蓝根、首乌藤、鸡血藤等根类、藤类气味沉降的药物为主。
   5.气血及络病辨证
  《灵枢·脉度》中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出者为孙"。张介宾指出,"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卫者"。络脉系统即具有沟通机体内外,调节气血、津液、营卫保持平衡状态的功能。   "久病入络",慢性顽固性难愈性皮肤病,日久气血痰毒聚集在皮之络脉,痰瘀并阻,积久郁毒,伤及络脉,形成虚滞、瘀阻、毒损脉络的病理变化。络病病因、病机的实质概括言之就是"虚、瘀、毒"。
   6.皮肤病的分类辨证
  (1)急性泛发性皮肤病:多见于心肝火盛,肝胆湿热或血热等证。
  (2)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多见于脾虚湿滞,肝肾阴虚,血虚生风或血燥。
  (3)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气滞血瘀,气血凝聚,亦有寒湿困脾,肺气不宣,而致痰湿凝滞者。
  (4)色素性皮肤病:多见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气血不调。   (5)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多见于肝郁气滞,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血虚生风。
  (6)痤疮、酒渣鼻等发于颜面的红斑类疾患,多与肺胃蕴热或血热有关。
  (7)性传播疾病多与湿热、疫毒、秽浊、虫蚀有关。
  (8)出血性皮肤病多与热迫血行或脾不统血有关。
  (9)大疱性皮肤病多与心火脾湿或脾湿内蕴有关。
  (10)营养或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病(藜藿之亏),多由脾胃虚弱,水谷之精微不能气化所致。
  (11)先天性皮肤病多与肾精虚损有关。
  (12)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与血热、血燥、血瘀或风热有关。
  (13)小疱性皮肤病多与湿毒、湿热、毒热有关。    7.皮肤病的部位辨证
  病在上部多伴有风,病在下部多伴有湿,病发于多皮、多筋、多骨、少气、少血处,如手背、头皮、小腿胫前等部位时,多伴有血瘀。
  
  心之华在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面色白、晦暗;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肺之华在毛,肺气盛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较强;若肺气虚,则皮毛憔悴枯槁,多汗和易于感冒。脾之华在唇,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是全身气血状况和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状态的反映。肝之华在爪,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精血虚衰,则头发枯萎,发白而易于脱落。
   8.皮肤病的症状辨证
  (1)痒的辨证
  1)风痒:"风病善行而数变",风痒发病急,游走性强,变化快,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休。   
  2)湿痒:主要表现为水疱、糜烂、渗出、结痂,浸淫四窜,缠绵不断,病难速愈。"聚者一寸,散者一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性缠绵日久,病难速已"。舌苔白腻,脉多沉缓或滑。   
  3)热痒:皮肤潮红肿胀作痒,灼热,疼痒相兼,伴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遇热尤甚,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4)虫痒:痒疼有匡,痒若虫行,多数部位固定,夜间更甚。   
  5)血虚痒: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脱屑,角化,瘙痒剧烈,病程长久,多见于老年人。舌质淡,脉沉细或缓而无力。   
  6)阴虚痒:病程长久,瘙痒剧烈,多见于老年人。多伴有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无苔、剥苔或黑苔,舌质嫩瘦,脉细数。
  (2)痛的辨证
  "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不荣则痛,久病入络",气血壅滞,阻塞不通,肌肤失于荣养而致疼痛。
  血瘀多疼有定处;气滞多疼无定处;热疼多皮色炽红,灼热而疼;寒疼多皮色不变,不热而酸疼;虚疼多喜按喜温;实疼多拒按喜凉。
  (3)脓的辨证
  脓质稠厚,色泽鲜,略带腥味,为气血充实;脓质如水,其色不鲜,其味不臭,为气血虚衰;脓稀如粉浆污水,夹有败絮状物,腥秽恶臭,为气血衰败,伤筋蚀骨之兆。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转稀为气血衰败。
   9.皮肤病的皮损辨证
  走窜无定,时隐时现者为风邪,色红者属风热,色深红者属血热,色暗红者属血瘀,色白者,属风寒或血虚受寒。
  (1)斑:斑色红,压之退色,多属气分有热;压之不退色,多属于血分有热;斑色紫暗多属血瘀;斑色黑褐多属肝肾亏虚;斑色白多属气滞或气血不调和。
  
  (2)丘疹:红色丘疹自觉灼热瘙痒,多属心火炽盛,外感风邪;慢性苔癣性丘疹,多属脾虚湿盛;血痂性丘疹,多属血虚阴亏或血虚风燥。
  
  (3)水疱:红色小水疱多属湿热;大水疱多属湿毒或毒热;深在性小水疱,多属脾虚湿蕴或寒湿凝滞。
  
  (4)脓疱:属毒热。
  
  (5)风团:红色风团属风热;白色风团属风寒或血虚受风。
  
  (6)结节:红色结节属血热、血瘀;皮色不变的结节属气滞、寒湿或痰核流注。
  
  (7)鳞屑:干性鳞屑多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油性鳞屑当属湿热。   
  (8)痂皮:浆痂为湿热;脓痂为毒热未尽;血痂为血热。
  
  (9)糜烂:糜烂渗出多属湿热(湿疡);糜烂结脓痂系湿毒(湿毒疡);慢性湿润性皮肤病属脾虚湿盛或寒湿(顽湿疡)。
  
  (10)溃疡:急性溃疡红肿疼痛为热毒;慢性溃疡,平塌不起,疮面肉芽晦暗属气血虚弱之阴寒症;疮面肉芽水肿为湿盛。
二、外治特色疗法   1.湿敷法
  (1)冷湿敷
  方法:取6~8层脱脂纱布,浸湿药液,轻轻绞干,然后将湿敷垫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
  作用:消炎、收敛、清洁、保护。
  适应证:急性湿疹和皮炎有肿胀、糜烂渗出的皮损。
  (2)蒸发罨包
  方法:将脱脂棉垫放入药液,加热煮沸,略加绞拧,趁热敷于患处,以包后药液不溢流为度。上盖以有针刺小孔的塑料薄膜,外加绷带,每2~3小时交换1次。
  作用:止痒、消炎、收敛、保护糜烂面、药物易吸收。
  适应证:急性湿疹或其他急性炎症皮肤病,渗出著,瘙痒剧烈时;亚急性皮肤炎症,局部血行不畅,且有瘀血时;慢性溃疡如有脓性分泌物或肉芽不新鲜时。
  
  (3)邮票贴敷法
  以100ml生理盐水兑8万U庆大霉素为溶液,单层纱布蘸上液敷于患处,可消炎、收敛、保护糜烂面。应用于水疱、大疱性及糜烂渗出性皮肤病患者。
  2.拔膏疗法
  种类:黑色拔膏棍、脱色拔膏棍、稀释拔膏棍。
  药物组成:
  群药类:鲜羊蹄根梗叶(土大黄)、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斑蝥等。
  药面类:白芨面,藤黄面等。
  用法:用胶布保护正常皮肤,将制成的药棍一端热熔后快速烙贴或滴于患处,或将膏药熔后摊于布片上,热贴患处。每3~5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功用:杀虫、除湿、止痒、拔毒提脓、通经止痛、破瘀软坚。
  适应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性毛囊炎、结节性痒疹、疣、鸡眼、胼胝、甲癣颜面盘状红斑狼疮、白癜风、圆形脱发、硬皮病、黧黑斑、聚合性痤疮等。
  3.熏药疗法
  以群药共碾粗末。用较厚草纸卷药末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每日1~2次,每次5~30分钟。
  
  (1)癣症熏药方
  方药组成:苍术、黄柏、大枫子、松香等。
  功用: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癣症)、慢性湿疹(顽湿疡)、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
神经性皮炎
  2)回阳熏药
  方药组成:肉桂、炮姜、白芥子、白蔹等。
  功用:回阳生肌,益气养血。
  适应证:久不收口之阴疮寒证、顽固性瘘管、顽固性溃疡、慢性汗腺炎所致瘘管、结核性溃疡(鼠疮) 踝关节结核(穿踝瘘)。
  
  4.黑布药膏疗法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梅花冰片、蜂蜜等。
  用法:熬制而成的药物厚敷患处(约1~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上用黑布敷盖,换药前用茶水清洁皮肤,2~3天换药1次,对化脓性皮肤病可每日换1次。
  功用:破瘀软坚。
  适应证:瘢痕疙瘩(锯痕症)、乳头状皮炎(肉龟)、疖、痈、毛囊炎初期。
瘢痕疙瘩
  5.药捻疗法
  药捻又称药线,是用棉纸、棉花、丝线等裹药或蘸药制成线状,或直接用药粉加水搓成细条而成。
  功用:引流窦道、瘘管及脓肿。
  用法:按需要长度剪成小段,用镊子夹持插入伤口内,至底部稍提出约5毫米。
  (1)甲字提毒药捻
  药味组成:什净轻粉、京红粉、冰片、琥珀等。
  功用:化腐提毒生肌。
  适应证:痈疽疮疡已溃,流脓流水或成瘘管者。
  (2)甘乳药捻
  药味组成:炉甘石、赤石脂、乳香等。
  功用:收敛伤口,生肌长肉。
  适应证:久治不愈的窦道、瘘管。
  (3)京红粉药捻   药味组成:京红粉。
  功用:化腐提毒。
  适应证:阳证窦道、瘘管,脓疡脓毒未净。
  6.胶布反缠治疗嵌甲法
  嵌甲症多是大拇趾甲的侧缘长入甲皱襞。嵌甲严重时可引起甲沟炎。
  操作方法:修除长甲,剪去甲嵌入处的厚皮及趾甲,甲缘软组织间垫入甘乳药捻,软组织处外搽化毒散膏,用胶布将软组织向远离趾甲的方向包扎。
  7.引血疗法
  引血又称刺血、刺络。是针刺于络脉,并使之出血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属阴证、虚证、寒证的锁口疮(慢性下肢溃疡)。
  锁口疮的辨证要点:锁口疮的辨证要点: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好发于多皮、多筋、多骨、少气、少血的胫骨内外侧;疮面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经久不愈合;疮面周边可见形似橡皮圈灰白色厚坚皮,赵炳南赵老称之为"锁口皮";疮周乌黑僵硬,瘀斑沉着,肉芽晦暗,脓汁稀少;局部有紧压感,但无明显痛痒。
  操作方法:创面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镊子酌量去掉疮口边缘锁口皮。取三棱针(银制者为佳)沿疮周瘀斑处快速垂直啄刺。刺法由疏至密,由浅至深,针距1~3分,以拔针见血如珠为度。每周引血2次,连用数周,待创周暗紫色瘀血斑转至红色止,引血疗法毕,疮面覆盖硃红纱条。
  禁忌证:无锁口皮者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创周无紫色瘀斑不用。
参考文献
  1.赵炳南,张志礼.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3
  2.刘辅仁,张志礼,邓云山. 实用皮肤科学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思考题
  1.谈谈皮肤病的部位辨证
  相关病例

-=-=-=-=- 以下内容由 灵异怪医 在 2005年12月11日 00:52pm 时添加 -=-=-=-=-
相关病例
阮XX,女,7岁
  麻疹出现3天,疹形不透,高热,烦躁,面色红、紫,咽喉痛,小便黄少,未解大便,腹内不适但不硬,舌黯红苔黄腻,脉数。上一位医生下寒凉药过早,而致疹出不畅。
  辨证:由于麻疹初起,则用寒凉药,失于宣透,而致疹出不畅,乃麻毒内陷,肺气郁闭之证。
  治法:宣肺透疹为主,佐以生津泄热。
  方药:苇根、双花、连翘、牛蒡子、天花粉、桑白皮、生甘草、黄芩、生石膏、竹叶、通草。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8:38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湿疹概述及中医相关性研究 蔡念宁:北京中医医院 课前问答
  1.湿疹在中医中属于( )的范畴?
  A 皮肤湿热证  B 湿疮  C 浸淫疮
  2.下列哪一个湿疹分型原则是错误的?
  A 按病程分  B 按病理分  C 按皮疹形态分  D 按皮疹部位分
一、概说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损表现不同的炎症性皮肤病,属迟发型变态反应。追溯"湿疹"一词源于公元534年,古希腊语称"Ekgein",意思为"沸腾",说明该病炎症表现明显,并伴有4个特点,即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肥厚、脱屑、皲裂等多种皮损可并存)、对称性、反复性、瘙痒性,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根据皮损表现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有将其分为急、慢两期者。还可按皮损形态、发生部位进行分类。
  中医的"湿疮"相当于湿疹,但根据许多病象的描述及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如浸淫遍体,渗液明显者,称"浸淫疮";发生于小儿者名"奶癣";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阴囊者称"绣球风"、"肾囊风";发于外阴称"阴湿疡";发于乳房部位称"乳头风";发于脐部称"落脐疮";发于肘、膝窝处称"四弯风";发于手掌者称"鹅掌风"发于小腿者称"裙边风"以及风湿疡、湿毒疡、顽湿疡、瘑疮、月蚀疮等。
二、病因病机    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是由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外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紫外线、寒冷、干燥、多风、多汗、搔抓、摩擦以及植物、化学物质刺激等;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金属饰品等接触物均可诱发湿疹,某些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湿疹加重,内在因素诸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精神紧张、失眠、劳累、感染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病情。故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素质,这种素质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此病易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也可受健康情况、环境条件以及诱发湿疹的各种刺激因素影响而发病。
  传统医学认为湿疹的病因源于先天禀赋不耐,属于易感性体质,父母热毒遗蕴于子或乳儿喂养不当;后天饮食不节、失其调养;环境气候,居处触物;易激急躁,情志所伤;外因风、湿、热邪趁势袭扰。
  病机为:
  ①依湿热浸淫:乃素体禀赋欠全,过食膏粱腥发,炙煿厚味,辛酒不当,或性情易激急躁,心经蓄热,或父母余毒,袭于乳儿,加之喂养失护,或日晒雨淋,或触物不耐,复感风、热、湿邪引动,而致湿热内蕴,搏结于外,上蒸下窜,充溢肌腠,流浸四肢发为湿疮;
  ②脾湿蕴阻:乃饮食失节,运化失职,伤及脾胃,水湿停滞,湿蕴中焦之征;
  ③湿恋血燥:乃病久缠绵,顽湿聚结,灼津劫液,耗伤阴血,血燥失养而见皮肤肥厚粗糙。
  湿疹因外与风、湿、热邪相关,故诸邪之特性悉数尽显。风性扬上、善行数变而见搏邪于肌肤呈多形性损害,瘙痒无度;热邪充斥肌腠则见皮疹红肿灼热;湿性重浊粘腻或见流津浸淫,或见迁延反复,湿蕴实为该病之病机关键。
三、临床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
  2、可发于皮肤任何部位,多呈对称分布,皮疹为多形性,同时存在或阶段性出现。
  3、病程不规则,迁延难愈,常反复发作,倾向季节性。
  4、瘙痒为临床主要特征。
  5、组织病理:急性期表皮海绵水肿,棘层内、角层下水疱,可见淋巴及中性细胞;亚急性、慢性期,表皮增厚或表皮突延长,伴角化不全、角化过度、轻度海绵水肿;各期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或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数增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
  (二)湿疹分型:
  1、根据病程可分为   (1) 急性湿疹:发病急速,皮肤损害呈多形性,即同一时期在皮肤上可见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灼热瘙痒。
  (2)亚急性湿疹(为急性向慢性转化的过渡型):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表现为轻度浸润的暗红斑、有轻度渗出,少量丘疹或丘疱疹。
      
亚急性湿疹腿        亚急性湿疹小腿   (3)慢性湿疹: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亦可一开始就出现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暗红色,伴色素沉着、抓痕、血痂,在掌跖或关节部位易发生皲裂。
慢性湿疹踝
  2、根据皮疹形态可分为
  (1)红斑性湿疹   (2)丘疹性湿疹   (3)盘状湿疹   (4)汗疱性湿疹   (5)角化性湿疹
  3、根据皮疹部位可分为
  (1)泛发性湿疹   (2)限局性湿疹:头皮、面部、耳部、乳头、脐部、阴股部、手部、肘部、小腿、足部、肛周等均可发生。
  (三)鉴别诊断
  1、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的区别在于病变多局限接触部位,皮疹以单一形态为主,境界清楚,祛除接触性病因后易治愈或自愈。
          
  2、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的区别在于病变常见颈项两侧,肘、膝关节伸侧及骶尾部等处,典型损害为密集成片呈苔藓样变,无渗液,瘙痒阵发性加剧。
  3、手足癣与手足湿疹的区别在于皮损界限清楚,从单侧手掌、足跖或趾间发病,真菌镜检呈阳性。
手足癣
四、调护要点   中医治疗湿疹,方法多,见效快,治疗得当对机体无损害,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病很容易复发,应注意在皮疹消退后要调整情绪、合理膳食、避免刺激、劳逸得当,以期延缓复发。
  (一) 忌饮酒、海鲜、辛辣等刺激及腥发性食物。
  (二) 多食水果、蔬菜、豆类等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品。
  (三)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急气怒恼、精神过度紧张。
  (四) 内衣宜宽松减少刺激,贴身勿着化纤及毛织品。
  (五) 在季节交替时应注意避免大寒、大热、大风的刺激。   (六) 避免强光照射并忌热水浸浴。
  (七) 有条件者均应作过敏原试验,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已被确认的过敏物质。
五、中医治疗湿疹的相关研究   中医在湿疹治疗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除在临床应用中通过辨证分型、辨病复方、单验方、内外兼治等各家独到经验进行治疗外,近十数年,更有许多学者对中药治疗湿疹从药理、药化、药效等方面进行研究,或用现代方法对证候进行研究,获得了肯定的结论,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陈学荣等证实了苦参总碱能抑制变态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湿疹效果;刘子文等将甲皱微循环和皮温作为客观指标,对湿疹风热、湿热、脾虚、血燥四型进行互配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前述各型之间在甲皱微血管数目、管袢长度、袢顶宽度、掌心皮温的数值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吴成义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野菊花中含有绿原酸、肌醇、鞣质、野菊黄酮苷、野菊内酯等,提示本品对湿疹的作用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综合作用相关;杨春梅经动物实验证实,丹皮酚对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冯天铸等对具有清热泻火、收湿敛疮功能的中药石膏,进行了不同炮制品Ca2+煎出率的测试,探讨炮制原理,指导临床用药;部分学者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雷公藤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丁素先等对中药清热祛风冲剂进行药理研究,经实验证明,具有对炎症、渗出性过敏反应的明显抑制作用;日本对生地、山药、苦参、马齿苋、徐长卿、艾叶、黄芩、地龙、野菊花、淫羊藿、甘草、汉防己、干金藤、辛夷、大枣、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灵芝等单味药都曾做过基础性研究,得出其有良好的抗过敏,尤其是抗迟发变态反应作用的结论。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长期以来对湿疹的治疗一直进行着相关性研究,20世纪60~70年代就曾对马齿苋合剂的药理做过实验研究,证实其可影响小鼠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或抗组胺作用,对于抑制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效果。80~90年代初期又对石蓝草煎剂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症、抗变态反应作用,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室对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研制的石蓝草煎剂进行了药理药效学动物实验。
  
  (一) 建立动物急性炎症模型:使用角叉菜类致炎物质造成大鼠足跖迟发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人体急性皮炎、湿疹皮损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用于药理研究,具有可信性。
  
  (二) 石蓝草煎剂的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石蓝草煎剂经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性大鼠耳廓肿胀,角叉菜性正常和双侧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琼脂性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和角叉菜性大鼠胸膜炎性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等多种炎症动物模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与消炎痛类西药无显著差异,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三) 石蓝草煎剂的抗变态反应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石蓝草煎剂可显著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DNCB(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迟发变态反应,直接对抗组胺,5-HT(五羟色胺)引起的收缩回肠平滑肌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作用强度与强的松龙相似,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为临床上治疗急性皮炎、湿疹提供了重要的药理学依据。
  
  (四) 急性毒理试验结果证实:石蓝草煎剂对小鼠的LD50+LD95(半数致死量+95%致死量)为580.38/kg+107.6g/kg,说明石蓝草煎剂的毒性小,安全性好。
  张志礼、安家丰等经过440例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石蓝草煎剂治疗组对急性皮炎、湿疹的治愈率达90.1%,总有效率为99.4%。明显优于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石蓝草组平均治愈时间7.03天,比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缩短了5.51天(43.9%)。动物毒性实验显示其安全系数高,无毒副作用,研究证实该药安全、速效。文献复习与查新检索资料表明,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湿疹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均属国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参考文献
  1、张志礼,等.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及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6):337
  2、陈学荣.苦参总碱治疗皮肤病的疗效与机制.北京医学,1998;(4):234
  3、刘子文.甲皱微循环与湿疹中医分型及治疗研究.兰州医学院学报,1987;(1):45
  4、吴成义,等.金银花和野菊花有效成分对面部湿疹及寻常痤疮疗效观察.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1):51
  5、杨春梅.丹皮酚治疗湿疹的研究.中国皮肤性病杂志,1997;(1):25
  6、冯天铸,等.石膏不同炮制品的Ca2+煎出率.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8):587
  7、冯景春,等.雷公藤多甙治疗泛发性湿疹和皮炎类皮肤病(附41例临床分析).医学研究通讯,1995;(1):28
  8、刘 冰.雷公藤多甙治疗小儿泛发性湿疹30例疗效分析.北京中医,1997;(1):27
  9、丁素先,等.清热祛风冲剂治疗荨麻疹、湿疹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4):247
  10、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11、朱学骏.《现代皮肤性病学诊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12、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
  13、陈凯,蔡念宁.《皮肤病中医特色治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4、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等.马齿苋合剂在皮科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1977;(2):91
思考题
  1.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湿疹的发病主要与六淫中的哪些邪气有关?
  相关病例
责任编辑:张久宏

-=-=-=-=- 以下内容由 灵异怪医 在 2005年12月11日 00:54pm 时添加 -=-=-=-=-
相关病例
李XX,男,50岁
  自3年前开始,下肢皮肤起湿疹,痒甚,每年秋后发作,目前发作部位上移,颈部也起湿疹,其形成片,挠破后流黄水,食欲及小便正常,大便干燥,脉弦缓,舌质正常,苔白微腻。
  辨证:湿热夹风,蕴于皮下,久则化燥,证属风湿夹杂。
  治法:袪风除湿。
  方药: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 白芷 羌活 苦参 地龙 野菊花 并合用清热祛风冲剂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9:12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湿疹的中医治疗 陈勇:北京中医医院 课前问答
  1.下下列哪种湿疹需要用到梅花针拔罐法?
  A 急性  B 亚急性  C 慢性
  中医认为湿邪是湿疹主要的致病因素,根据病机的衍变和临床证候的特点,中医治疗湿疹主要分为三个证型。
一、湿热浸淫证
急性湿疹前臂      急性湿疹小腿   [主证]
  发病急、变化快。皮肤潮红、灼热,剧烈瘙痒。皮疹以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为主。伴有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相当于湿疹的急性期。   由于湿邪蕴久,郁而化热;或内有蕴湿,又触犯禁忌,食入辛热、腥发动风食物;或小儿胎中遗热遗毒,又喂养失调;或内有蕴湿又感受外界风热、毒热之邪等,导致湿热裹挟,蕴蒸肌肤,发散于表。
  [辨证]
  湿热蕴蒸,浸淫肌肤。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凉血。
  
  [方药]
  清热除湿汤加减。
  
  [基本方]
  龙胆草10g、黄芩10g、大青叶15g、生地20g、丹皮15g、生石膏30g、白茅根30g、六一散(包煎)30g、车前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及加减]
  龙胆草、黄芩性味苦寒,苦以燥湿,寒能清热,功在清热燥湿。生石膏清气分实热除烦止渴。车前草、六一散利湿消肿而又兼清热。白茅根、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可透血分之热,生地更兼滋阴凉血,防湿热之邪及苦寒之药伤及阴津。大青叶清热解毒。全方重在清热利湿,佐以凉血解毒。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患,当辨别湿与热孰重孰轻,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治疗。若皮肤红斑灼热,皮疹鲜红明显,而肿胀、渗出、糜烂不著者为热重于湿,可加紫草15g、羚羊角粉0.6g或水牛角粉6g。肿胀、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为湿重于热,应加茵陈30g、萆薢15g、冬瓜皮30g。瘙痒剧烈者:加苦参10g、白鲜皮、刺蒺藜各15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3~5g。皮损瘙痒且痛,局部感染明显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5g。中成药可服用龙胆泻肝丸、石蓝草合剂等。
  [针灸疗法]
  毫针:主穴为大椎、曲池、足三里、风市。配穴:阴陵泉、合谷、 大敦。手法采用泻法。中等刺激,每日1次。10天1疗程。
  
  耳针:取穴为脾、心、神门、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及皮损相应部位。留针15~20min,隔日1次,10次1疗程。亦可用耳针埋藏或耳穴压豆。
  [外治法]
  皮损初起,红斑肿胀而无明显渗出者,可以使用粉(散)剂、洗剂、溶液(水剂)。如:患处直接扑撒六一散、松花粉或祛湿散等,散剂具有收敛干燥、隔绝保护、清凉止痒的作用。也可用炉甘石洗剂等涂抹于患处,起到清凉、干燥、保护、止痒的治疗作用。但散剂和洗剂都不能用于渗出、糜烂的皮损和毛发部位。红肿明显的还可以使用马齿苋水剂、龙葵水剂、龙胆草水剂等浸泡布垫后冷湿敷患处,湿敷具有清凉止痒、抑制渗出、清洁疮面、软化角质的作用。对大面积的皮损,湿敷不可以同时大面积进行,可以小面积、分次进行。
  局部肿胀、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应该使用的剂型是溶液(水剂)、油调剂。如:用马齿苋水剂、龙葵水剂等对皮损处进行冷湿敷后,再用植物油调祛湿散,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
二、脾虚湿蕴证   
亚急性湿疹腿
  [主证]
  发病缓慢,或急性发作缓解后。皮肤淡红或淡褐色,局部水肿、渗出较多;或糜烂疮面基本干燥,间有少量丘疱疹、小水疱,有少量渗出,皮肤瘙痒略缓解,有抓痕、鳞屑。口不渴或渴不思饮,大便不爽或溏软,纳呆身倦。舌质胖淡有齿痕,舌苔白厚,脉象滑或沉缓。(相当于湿疹的亚急性期)
  由于脾虚湿蕴,泛溢肌肤;或久居湿地,外湿浸渍;或湿热蒸灼,热邪渐弱但未净,而湿邪留滞粘腻不去。湿邪浸淫则肌肤水肿、糜烂、渗出,热邪未尽而皮损潮红,湿邪停滞困厄脾土,故见纳呆身倦、口不渴、大便溏等。
  [辨证]
  脾虚湿蕴,浸淫肌肤。
  
  [治法]
  健脾化湿,佐以清热。
  
  [方药]
  清脾除湿饮加减。
  
  [基本方]
  生白术10g、生薏米30g、生扁豆10g、生芡实10g、生枳壳10g、茯苓15g、萆薢15g、黄柏10g、灯心草5g、泽泻10g、生地15g、茵陈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及加减]
  生用白术、薏米、扁豆、芡实,其健脾化湿同时还兼有清热作用;茯苓、萆薢、淡渗利湿;辅以茵陈、黄柏、灯心草、泽泻利水湿而清余热;枳壳理气健脾助运,生地清热凉血护阴。全方健脾化湿为主,兼以清热。
  
  脾为湿困,呆滞不运,出现纳呆、口中甜腻或口淡乏味者应该加芳香化湿的藿香10g、佩兰10g或醒脾开胃的砂仁3g、豆蔻6g。瘙痒剧烈的加苦参10g、白鲜皮30g。大便溏软者加炒山药15g。皮损色淡或暗,肥厚、粗糙者加赤芍15g、丹参20g。皮损边缘红赤或见有脓疱者加清热解毒的栀子10g、蒲公英30g。
中成药可用二妙丸、除湿丸。
  [针灸疗法]
  毫针:主穴为大椎、曲池、足三里、风市。配穴是阴陵泉、三阴交、中脘。手法用泻法,中等刺激。每日1次。10天1疗程。
  
  耳针:取穴为脾、肺、皮质下、肾上腺、大肠及皮损相应部位。操作方法是留针15~2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亦可用耳针埋藏或耳穴压豆。
  [外治法]
   皮损基本干燥、结痂但仍有少许渗出时,应该首选糊膏剂。目的是软化痂皮、吸收渗出。中药外用制剂中没有专门的糊膏,但中医采用先在患处薄涂一层软膏,如:黄连膏;再在其上面扑撒散剂,如:祛湿散。利用软膏软化痂皮、消除浸润;利用散剂来及时吸收少量的渗出。由于软膏的延展性好,散剂吸收渗出快,临床应用效果好于西药的氧化锌糊膏。
但糜烂渗出较重的皮损,或干燥粗糙、浸润肥厚的皮损不可以这样使用。
  皮损干燥、脱屑甚至有轻度苔藓化时,可以使用油剂、软膏,如:甘草油、黄连软膏、芩柏软膏等。目的是滋润保护皮肤、清洁疮面止痒、软化痂皮和鳞屑。使用方法是直接将油剂或软膏薄涂患处。但水肿、渗出未完全消退的皮损不可以使用。
  局部淡红或健皮色,水肿或糜烂、渗出明显时,可以使用溶液(水剂)、油调剂。溶液可以用来进行局部冷湿敷,如果局部色淡且皮肤温度较低,也可以用于闭合性热湿敷,又称为"热罨包"。糜烂、渗出的疮面可以使用植物油调祛湿散等散剂。
三、脾虚血燥证   
    
慢性湿疹踝
  [主证]
  病程日久或反复发作,局部皮损肥厚、粗糙、皲裂,显著苔藓化,颜色呈褐色或黑褐色。伴有剧烈瘙痒和抓痕、血痂、脱屑,身倦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舌苔白或少,脉象沉细或沉缓。(相当于湿疹的慢性期)
  由于湿邪蕴久,阻遏气机,肌肤不得气血荣养;或素体脾虚,或湿邪困脾,致使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肌肤失养。故皮损肥厚、粗糙、皲裂,显著苔藓化,伴剧烈瘙痒和抓痕、血痂、脱屑。身倦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舌苔白或少,脉象沉细或沉缓。俱为脾虚血亏之象。
  [辨证]
  脾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法]
  健脾除湿,养血润燥。
  
  [方药]
  健脾润肤汤加减。
  
  [基本方]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15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20g、白鲜皮30g、首乌藤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解及加减]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除湿;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白芍、生地养血活血、润肤止痒;陈皮健胃和中,白鲜皮、首乌藤散风止痒。合方以健脾益气除湿为主,又养血活血、润肤止痒。
瘙痒严重,痒无定处者加苦参10g、防风10g、地肤子15g。瘙痒不止,烦躁失眠者加生龙齿(先煎)30g、白蒺藜30g、酸枣仁20g等。
  
  中成药可用润肤丸。
  [针灸疗法]
  毫针:主穴为曲池、血海、膈俞、风门。配穴是神门、风市。手法用补法 。 中等刺激,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耳针:取穴为神门、心、肺、肝、脾、荨麻疹区、枕。手法采用耳穴压豆或耳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梅花针拔罐法:取大椎、神道、膈俞、血海、瘙痒局部穴。手法是每次先用梅花针在穴位上叩刺,然后拔火罐,留罐5~7min,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外治法]
  该证型皮损以肥厚、粗糙、皲裂,显著苔藓化为特征。外用药治疗应该使用的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和熏剂。如:黄连软膏、黑色拔膏、癣症熏药等。软膏剂和硬膏剂具有对患处封闭保护作用,药物的深入作用强而持久,能促进炎症吸收,软化和剥脱角质。使用时将药膏直接涂抹或粘贴在患处。但水肿、潮红、渗出性皮损不可以使用。熏剂是中医特色制剂,具有止痒消炎、软化浸润和肥厚、温通气血的作用。使用方法是可直接撒布在炭火上燃烟熏治,但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更多的是制成像艾卷一样的药卷或药香,点燃后靠近患处皮肤,以皮肤不觉灼痛为度,用烟熏治患处。熏剂只适用于慢性肥厚性湿疹,对于孕妇、呼吸道疾病患者、年老体弱者不适宜使用。每次熏治后在局部会残留少"焦油"样物质,应该予以保留以发挥更好的疗效,而不可立即擦洗掉。
四、湿疹的辨证论治纲要   湿疹的病因主要是湿邪。湿邪的来源无非是外湿和内湿。中医认为自然界中存在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六气中任何一种气的过盛,超过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就会成"六淫",引起人体阴阳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居住环境潮湿、多雨的气候、工作和生活中过多地接触水湿等,都会导致外界湿邪对人体的侵袭。五脏之中,脾主运化水湿,肺通调水道,肾司膀胱的开阖,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湿的代谢相关。但脾的生理特点是"喜燥而恶湿",脾的生理功能失调,不仅使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湿内停,而且水湿侵犯人体主要伤害的脏腑也是脾脏。因此,无论是外湿侵犯人体,还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湿内停,都会引"脾为湿困";湿邪困脾引起脾运化水湿功能的进一步减弱,从而加重湿邪的浸淫。如此恶性循环,使湿邪导致的疾病缠绵难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辨别病证中湿重还是热重,更要从脾的生理功能特点考虑,认识到湿邪导致的湿疹,无论表现是实证还是虚证,要从根本上打断病理上的恶性循环,都需要"健脾",使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恢复正常。不但对于临床表现为脾虚的患者注意运用健脾药物,即使是表现为湿热,而且热邪较盛的实证患者,我们在治疗中需要"急则治其标",先要以苦寒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湿疹的红肿、灼热、糜烂、渗出等急性发作的病理变化,更要注意一旦湿热减轻,急性发作的病理变化被消除之后,更需要运用补益脾气的药物来健脾化湿,防止病情的再度复发。如果过度使用苦寒的药物,则会进一步伤害脾胃的之气,影响脾的运化水湿,使病情更加缠绵难愈。因此,湿疹的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虽然临床上基本分为三个证型来辨证施治,但实际上各个证型之间随着病情的变化是经常相互转化的。而且湿邪引起疾病常常兼挟风邪、热邪,也可以湿从热化、湿从寒化,产生许多变证。如果兼挟热邪或湿郁久而化热,热邪明显者,在治疗中需要加重清热药物的运用,比如: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羚羊角粉等。如果湿热之中,湿邪较重,热邪较轻,或脾虚湿盛者,在治疗中需要加重淡渗利湿药物或温化水湿药物的运用。比如"五皮饮"。兼挟风邪而皮损泛发、瘙痒严重者,应加重用散风止痒药物的应用。比如:防风、白鲜皮、刺蒺藜等。发于小腿伴有静脉曲张血液循环障碍者可以加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比如:桃仁、鸡血藤等。治疗湿疮应该在辨证的基础上,注意湿与热孰轻孰重,有无兼挟它邪,灵活加减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湿疹可以任发于全身各处,但有些患者常常局限在身体的某处,这时应该注意使用具有引导药物到达相应部位的"引经药",以加强疗效。比如:发于头面者可以用菊花、藁本、川芎等;发于乳房者中医称为"乳头风",可以使用茵陈、龙胆草等;发于手掌、肘窝者可以用片姜黄;发于小腿者可以使用牛膝、木瓜等;四肢俱重者可以使用忍冬藤、桑枝等。发于腰背者可以使用杜仲。
  
  湿疹具有多形性皮损,即多种形态的原发和继发性皮损同时并见。但在湿疹发展的不同阶段,皮损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外用药治疗时,医生不仅要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更要选择适合的剂型。
思考题
  1.根据湿疹的发作部位,除了对湿疹进行辨证治疗外,还应注意什么?
  2.在对脾虚血燥证型湿疹的外用药治疗上,要注意什么?
  相关病例

-=-=-=-=- 以下内容由 灵异怪医 在 2005年12月11日 00:55pm 时添加 -=-=-=-=-
相关病例
王XX,女,43岁
  每年夏季中末则发作湿疹,至秋后方缓,如今右小腿下至踝部有小片湿疹,挠后结黄水痂,皮肤瘙痒已不甚,口不渴,小便正常,大便溏、软,纳差。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脉滑。
  辨证:湿疹于长夏时节发作,首先考虑湿邪盛且湿热夹杂,长夏时节热邪渐弱但未净,而湿邪留滞粘腻不去。湿邪盛则肌肤糜烂有渗出,痒不甚则风邪弱,湿邪停滞困厄脾土,故见纳呆身倦、口不渴、大便溏等。故辨证为脾虚湿蕴,浸淫肌肤。
  治法:健脾化湿,佐以清热。
  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39:41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近期国家一类学分(5分)考试资料,晋职称的请进

异位性皮炎的诊治 邓丙戌:北京中医医院 课前问答
  1.异位性皮炎与中医文献记载的哪个病证相似?
  A 湿疮  B 四弯风  C 麻疹
  2.对于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分期,下列哪一个分期是错误的?
  A 婴儿期  B 儿童期  C 成人期  D 老人期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四弯风"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四弯风生在每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于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
一、临床表现
  1.本病除具有特定的皮肤表现外还有如下特点:(1)有容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的家族性倾向;(2)对异种蛋白过敏;(3)血清中反应素(IgE) 值增高;(4)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2.特定的皮肤表现,可分为如下三个期:   婴儿期:
  多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发病,皮疹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及头皮,其次为躯干和四肢伸侧。皮疹开始为急性红斑、丘疹,也可有丘疱疹,糜烂渗出,结痂。本病病程慢性,约在半岁以后,皮疹渐变干燥,多为淡红斑,小丘疹,有轻度脱屑。常常缓解与发作交替,部分患者2~3岁皮疹可消退。
  儿童期:
  常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到儿童期才发病。皮疹可分为湿疹型和痒疹型。
  (1)湿疹型:发疹部位主要在四弯处(肘窝、腘窝)及手腕屈面。皮疹为红斑、丘疱疹、轻度糜烂或薄的痂皮,以后皮肤增厚呈苔藓样,可伴色素沉着。
  (2)痒疹型:发疹部位主要在四肢伸面及背部。皮疹为散在暗红色或正常肤色的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或小结节,常伴有抓痕、血痂。
  青年或成人期:
  由婴儿期或儿童期演变而来。皮疹可泛发全身,但以颈侧、肘膝伸侧、眼周最为明显。皮疹为干燥性的红斑或丘疹,融合后皮肤浸润肥厚而呈苔藓化改变,上覆鳞屑或结痂。
二、病因病机   1.婴儿期:多由于禀赋不耐,胎中遗热,日久胎热熏蒸;或饮食失调,而致脾虚湿盛,胃热积滞而发病。
  
  2.儿童期:多由于禀赋不耐,脾虚湿盛,日久化热,湿热蕴结肌肤或感受风邪而发病。若病情缠绵不愈,则日久耗血伤阴而致肌肤失养。
  
  3.成人期:多由于禀赋不耐,脾虚湿蕴,或外受风邪,致风湿蕴阻于肌肤,或由于肝郁气滞,日久气郁化火所致,若病情迁延,则可伤阴耗血而致肌肤失养。
三、中医辨证分型   1.婴儿期:分为脾虚胃热证,胎热熏蒸证。
  (1)胎热熏蒸证
  主症:皮损鲜红,上覆粘腻鳞屑或有肿胀,丘疱疹及糜烂、结痂。伴剧痒。患儿面赤气粗,烦躁口渴,夜眠不实。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辨证:胎热熏蒸,兼有湿邪。
  立法:清热燥湿,凉血止痒。
  方药:茵陈,车前草,猪苓,生地,连翘,栀子,竹叶,地肤子等。
  (2)脾虚胃热证
  主症:皮损为淡红斑、干燥性丘疹及糠状鳞屑,阵发性剧痒。患儿较瘦弱,面色萎黄, 伴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舌质淡,舌尖红,苔白,脉缓。
  辨证:脾虚胃热,肌肤失养。
  立法:健脾除湿,清胃导滞。
  方药:薏米,芡实,白术,茯苓皮,丹皮,枳壳,焦槟榔,白鲜皮,丹参等。
  2.儿童期:分为湿热蕴结证,脾虚血燥证,湿聚挟风证。
  (1)湿热蕴结证
  主症:皮损为丘疹,丘疱疹,融合成红色斑片,抓后有糜烂渗出;日久轻度浸润,部分呈苔藓化。多发生于四弯部位,伴剧痒。可伴有食欲不振或腹胀便溏。舌体胖,色红,苔白或腻,脉滑。
  辨证:湿热蕴结,发于肌肤。
  立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龙胆草,黄芩,丹皮,茵陈,车前草,茯苓皮,猪苓,白术,枳壳,陈皮等。
  (2)脾虚血燥证
  主症:全身皮肤干燥,皮损为苔藓化斑片,肥厚或有皲裂,伴色素沉着,自觉剧痒。面色萎黄,偏食或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脉缓。
  辨证:脾虚血燥,肌肤失养。
  立法:健脾养血,润燥止痒。
  方药:炒薏米,炒白术,炒枳壳,芡实,丹参,当归,首乌藤,白芍,刺蒺藜等。
  (3)湿聚挟风证
  主症:皮损为散在干燥性丘疹或小结节,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常见于四肢,偶可泛发全身,阵发性剧痒。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舌质暗,苔白,脉缓。
  辨证:湿聚挟风,发于肌肤。
  立法:除湿散结,疏风止痒。
  方药:全虫,皂刺,威灵仙,夏枯草,茯苓皮,白术,公英,白鲜皮,刺蒺藜等。
  3.青年或成人期:分为阴虚血燥证,肝郁化火证。
  (1)阴虚血燥证
  主症:皮损为灰褐色苔藓化斑片,干燥脱屑,常有抓痕血痂,伴全身皮肤干燥,伴剧痒。口咽发干,盗汗,女子月经量少。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
  辨证:阴虚血燥,肌肤失养。
  立法:滋阴养血,润燥止痒。
  方药:丹参,当归,白芍,沙参,黑芝麻,红花,首乌藤,刺蒺藜等。
  (2)肝郁化火证
  主症:皮损泛发全身,为散在淡红色坚实丘疹、小结节及苔藓化斑片,伴剧痒,抓后有血痂。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舌边尖红,苔白,脉弦。
  辨证:肝郁化火,发于肌肤。
  立法:疏肝解郁,泄火止痒。
  方药:柴胡,香附,丹皮,栀子,龙胆草,黄芩,珍珠母,钩藤,刺蒺藜等。
参考文献
  1. 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思考题
  1.对异位性皮炎的诊断,除了症状,还可考虑哪些方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7:07 , Processed in 0.1007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