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论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界,乃至一般知识界,非常熟悉的话题。她曾经长时期受到无条件的欢迎。然而,近年来,不少理论家对此深感怀疑。理论家的怀疑,使不少此道中人感到困惑。因此,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相对沉寂了。
公众是欢迎中西医结合的。他们不会长篇大论地讨论其中的学术问题,却相信医生能掌握两套医学体系、特别是它们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自身保健总是更好些。
绝大多数临床大夫,也应该对中西医结合抱有好感。多一套治病救人的手段,没有什么不好,况且两套手段可以取长补短呢!
总之,从常识和实用角度理解,中西医结合总是一件好事。
那么,为什么近来某些理论家,反而怀疑甚至反对中西医结合呢?
中西医结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她只是出自少数人的主观愿望吗?
她的初衷、目的和含义是怎么回事呢?
中西医结合真的应该而且可能与中西医并列吗?
她与继承、发扬中医的关系如何呢?
中医可以绕过西医与当代科技相结合吗?
中西医体系的内部结合,涉及那些主要理论问题呢?
至今为止的有关研究,有哪些成就和不足呢?
怎样尽快摆脱中西医结合的暂时不利处境呢?
为什么近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界都感到困惑呢?
眼下,有必要而且可能,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主要内部理论问题,做一番清算吗?
为了加速今后的中西医结合进程,主管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如何呢?
总之,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这些问题,都属于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反思。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求对它们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彻底的清算。
仅仅据常识或从实用角度进行反思,不足以解除目前有关学界的困惑。本书不得不花很多篇幅,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论探讨。由于本书正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涉及的重大内部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有关外部问题的反思见解只能写在前面。这些问题和拙见不但是每一位本书的读者首先想知道的,也是笔者应该回答的。
显然,无论是清算还是反思,都应该先从中西医结合的源流说起。
一 中西医结合的源流
中西医结合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哪一个人突发异想提出来的。自从1850年代西医比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就有人开始努力在中西医之间谋汇通,后来,逐渐形成近代中医的代表学派——汇通学派。近代中西医汇通,就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笔者认为,只要中西医并存,互相交流并取长补短就必不可免。提倡并促进结合,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公众的利益,所以,这一持续150年的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融汇贯通探究,必然还会延续下去。
汇通的内涵与结合完全一致。汇通医家的目的就是要“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他们相信,“合为一体”的医学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中医,而是兼备两家之长。中西医结合的初衷也大体如此。至于目前怎样理解“合为一体”,笔者的见解请看下文标题十二。
近代医家谋汇通,更有适应潮流从而发扬中医的出发点。
近代著名汇通医家,也是极有成就的中医理论家恽铁樵说: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恽铁樵 《药盦医学丛书》 第二集《伤寒论研究》卷一4-5页,1936年自刊本——此书无再版)
详细了解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及其成就,请参看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简单说来,近代中医发展之路就是汇通中西医之路。最有成就的近代中医名家,没有一个是不主张汇通的。
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出发点,也是要发扬中医。笔者曾经说过:
“新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史可分为六步。第一步是号召中西医团结;第二步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以西学中为主;第三步是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的设想;第四步是中西医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广泛合作;第五步是进一步在西医界大面积普及中医知识;第六步是中西医结合队伍相对独立。这六个步骤或阶段都是中西医结合思想实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中西医结合理解得太狭隘,把中西医结合队伍看成孤立的、无源无流的西学中专家,把中西医结合成果视为纯学术的阳春白雪。上述六个步骤所取得的成绩,都应看作中西医结合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发展中医具有深远的意义。”(赵洪钧 中西医结合对发扬中医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 第5 卷 第4期第249页)
在现代世界史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提出传统医学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且为此在长时期内耗费了极其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西医而不是为了发扬中医,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如果不顾及中医发展,只需提赶超西医先进水平即可。
说到这里,笔者感到,有必要引用1956年毛泽东主席《同音乐工作者谈话》。其中说:
“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这和医学不同。西医的确可以替人治好病。剖肚子,割阑尾,吃阿斯匹灵,并没有什么民族形式。当归、大黄也不算民族形式。”
“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我们要西医学中医,道理也就是这样。……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要把根本道理讲清楚:基本原理,西洋的也要学。解剖刀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讲不通。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P.76,)
以上引文涉及“谈话”中毛主席关于中西医问题的全部见解,也是至今发现的毛主席关于此问题的最全面的论述。
近来,很少有人提及毛主席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有关见解是很清楚的。谈话中,关于医学的,可以用其中的三句话概括。即: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
显然,提倡“西学中”就是为了“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当然,主席还强调,要重视中医,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
毛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为了发扬中医。
1958年10月11日,毛主席就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给杨尚昆写了一封信。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句至今尚为医界熟知的话,就是信中倒数第二句。
其中还说:“我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七十至八十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一九六〇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们就有大约二千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1版。P423)
1958年12月3日,《健康报》以“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必须大搞群众运动”为题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就必须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群众运动,号召所有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人人都学习中医,掌握更多的防治疾病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医中药研究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今后中医中药研究工作,应该围绕中西医合流,防治与消灭主要疾病这个主要目标,采取专业机构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和西医相结合,土办法和洋办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四面撒网,结合重点,多种多样,走群众路线的办法来进行。”
1961年2月10日,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西医团结合作,努力发展我国的医药科学”的文章。其中提出:“中医好,西医好,中医西医结合起来更好”。
显然,上述社论和文章,阐述的是尚未公开的毛泽东主席的思想。从此,中西医结合成为普遍使用的口号或术语。
总之,新中国的中医政策有两个要点:一是保护中医;二是中西医结合。这一政策大体定型于1958年,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
毛主席提倡“西学中”是为了发扬中医。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也是为了发掘、提高中医。
由上述谈话和给杨尚昆的信可知,这的确是主席的本意。笔者认为,主席的有关见解,集中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医界的普遍要求。由于毛主席的崇高威望,中西医结合曾经被视为,中国医学发展的主导或唯一方向而不允许怀疑。“中国的新医学”也被理解为包容西医的超级医学,这是不对的。它的意思应该是:经过近现代医学研究整理、发扬的中医。
重温毛主席的论述,笔者发现,本书的出发点和目的,完全没有超出主席的见解。但是,鉴于近20多年来,关于中西医问题的认识混乱非常多,在此不得不做多方面的具体说明。
“文革”结束后,有关学术界开始有组织地讨论新形势下中国医学发展方向。最后被采取的是“三支力量”的方针。中西医结合被视为“三支力量”之一。于是,本来主要为发扬中医而提出的中西医结合似乎与中西医并列了。
不过,从延续至今的管理体制来看,中西医结合仍然归属中医主管部门。这说明她仍然未改发扬中医的初衷,实际上没有——因为不可能——与中西医并列。
然而,从此对如何发扬中医出现了种种新的提法。
下面对某些有代表性的提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 新形势下发扬中医的某些提法
尽管实际上,中西医结合不可能与中西医并列,“三支力量”方针提出之后,就有各自如何发展的问题。
西医发展问题与本书基本无关,从略。
中医方面不得不避开中西医结合,甚至首先要否定她。
比如,曾经有人说,中西医结合就是消灭中医。他们认为: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完全结合,完全消灭。所以,他们反对结合,主张分家。
这样说的人大概不知道,近代中国当局曾经想消灭中医。那时的当局不赞同汇通或结合,而主张中西医必须泾渭分明,彻底分家。比如,那时的中医,使用西医药械是违法的。彻底分家才便于消灭中医或促使中医消亡。
新中国采取保护中医政策。这样的政策固然好,同时也使很多人完全失去危机感或者只想保护既得利益。出于这种心态反对结合的人,恐怕也很难发扬中医。
那么,到底怎样发扬中医呢?
近二十多年来出现的提法主要有:发扬纯中医论;发扬中医特色论;中医发展内在规律论;中医现代化论;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论。
总之,很多人不承认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为了发扬中医,更不承认这是发扬中医的必经之路或最佳途径。
所以,有必要略述笔者对有关提法的浅见。
纯中医论者很少,而且几乎不值一驳。试看,我国目前中医界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是纯中医式的吗?即便其中的中医专业人员,还能看作纯中医吗?持此论者至少也十之八九不“纯”。若问怎样培养“纯中医”——像近代以前那样的中医——而且又能适应当代需求,相信持此论者无计可施。
特色论者人数较多。且不说此论是套用政治口号而来,单看“特色”二字,就知道这是进行过中西医全面比较后得出的认识。或者说,持此论者研究过西医。说这是经过某种程度的中西医结合才有的认识,也不勉强。否则,所谓“特色”只是人云亦云或信手拈来。换言之,不经过一番汇通或结合,不可能真正发现中医“特色”。
内在规律论曾经误导过不少人。不能说中医没有内在规律,然而,“纯”的中医内在规律,只能在“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并起作用。换言之,那种“内在规律”是古代文化环境赋予她的。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允许她基本上按照旧有的“内在规律”发扬了。因为,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首先是当代医学及其靠山当代科学。“内在规律”必须适应这一全新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现代化论也是套用的政治术语。什么叫现代化呢?中国的现代化可以用“改革、开放、引进、赶超”来概括,目的是让综合国力向发达国家看齐。简单说就是:过去我们落后了,现在要赶上去。中医难道也需要这样现代化吗?有人说:外国的中医超过中国了。这大概是中医现代化论者制造的舆论。
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是表面上看来,最无可挑剔的说法。持此论者还往往加上“包括现代医学”几个字,于是似乎更加严密。
然而,中医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首先与西医结合,因为西医——即现代医学正是现代科学在人体生命现象上的应用。绕开许多现有的成果,故意走远路,至少不是明智之举。
笔者不否认,中医可以直接利用某些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
比如,开发中医专家系统(电脑软件,可以只进行诊断,也可以开处方)即属此例。然而,反对者不少,说这是糟蹋中医。至于有的软件,参入大量西医信息,已经是中西医结合的系统了。此外,改进针灸手段,如电针、激光针和磁针等也和开发软件差不多。制药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等,更是早已采用了现代技术。但是,即便表面看来属于传统的成药,当代生产过程中,也必然采用了某些当代医学理论和药品标准要求。开发新制剂更是这样。
理论方面,也勉强可以说有某些中医直接结合现代科学的进展。比如,中医引进了“三论”而且出版过“中医思维学”等著作。不过,这种引进只限于对中医科学方法论的解释,不能促成中医学术的飞跃。
至于推广医院管理软件,就像算盘换成了计算器,对中医理论和技术没有影响。管理软件是任何行业和单位都可以用的,这只是管理上的一种革命。正如笔者在微机上写中医文章一样,不能说此种写作工具的进步,拙文就促进了中医理论发展。教学管理和教学手段的进步也是这样。倒是某些人们不经意的变化,如中医大夫穿上白大褂儿,中医院里也消毒、隔离,实际上接受或结合了西医的观念。
其实,按照中医现代化论者的思路推演下去,持此论者又会反对真的结合现代科学。
试想: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要求中医全面掌握现代科学。于是,中医教育必须全面增加现代科学课程——包括现代医学。专家们至少要精通一两门现代科学。据笔者所知,持此论者多数又反对这样做。于是,中医绕过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不过是一些人的敷衍。
上述理论说明有些抽象,举一个医界记忆犹新的难题或许最容易说明问题。
比如,2003年,中国人遭遇了一大劫难——非典。
国难当头,情况紧急,全国动员,人人有责。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中医,自然应该立即参加会战,而不能说我还没有结合好现代科学而袖手旁观。要迅速了解“非典”,捷径就是了解并结合西医关于“非典”的理论和技术。否则,中医和世界医学界就没有共同语言,不便真正参加会战。
再如,当代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是当代流行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瘤、糖尿病等。难道,面对这些疾病,中医不必先了解并结合西医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而绕道先去结合数理化吗!
其实,很多“专家”自称,发明了对付这些西医所说的,难治流行病的绝妙疗法。莫非他们是在完全不了解西医理论的情况下发明的!留心一下有关广告,不难发现,某些反对结合的“专家”,说起中西医结合来无不天花乱坠。
那么,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三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或含义
上文实际上已经扼要说清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含义。这里再做重点说明。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应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其外部概念是: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
它的内部概念是:中西医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的全面结合,特别是理论体系的互相兼容和尽量统一。用近代医家的话说就是:中西医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不过,对“合为一体”应该有新的更准确的理解。笔者在下文标题十二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怎样完成理论上的结合呢?
笔者在旧著《伤寒论新解》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就科学的内在联系看当代医学或西医,它不过是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上的应用。生命科学则是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现象方面的应用。总之,医学的科学性,最终取决于它的基础学科——数学(暂按常识把数学看作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至少在生物模式医学范围内可以这样看问题。” (马堪温、赵洪钧 《伤寒论新解》1996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336页)
所以,笔者不赞同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绕过西医,直接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完整含义就是,中医借重西医与整个当代自然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相结合。
拙著原稿中还有下面这样一段话(出版时被删去):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内部概念或含义,至今约有三种理解。
1.承认中医经验技术的实用性,不承认其理论的科学性。 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中医体系内所包含的经验事实,按西医的标准从头验证一番,从而将它们纳入西医体系。
2.认为中医不仅技术上实用,而且其理论有特殊的、稳定的科学性。在中医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完全排除纳入西医的经验事实和技术──即也要结合西医, 但不必结合西医的理论,此即所谓发扬中医特色。
3.承认中西医在经验技术上的兼容性,更重视二者在理论上的可通约性或互补性。
读者可能会说,以上三种看法中,前两种是反对“结合”的。笔者认为, 无妨对不同看法取宽容态度。况且,实际上不可能禁止人们按自己的看法去结合。上述三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人实施过。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理解。即建立两家通用的科学方法并完成基本理论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系,才算实现了中西医内部结合。本书就是通过《伤寒论》这个样板,探讨如何实现中西医融汇贯通的。
实际上,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第三种理解,仍然不够深刻。众所周知,当代西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当代自然科学谱系的上层构成。她的根基是整个非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暂在生物模式内讨论西医)。当代西医不仅和当代科学精神一致, 它还包含了一切低层次的科学知识和一切有关的科学方法。因此,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全面而准确的内部含义应该是: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
怎样才能实现,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呢?
就是: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找到中医、西医和其它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得到当代科学的认可。
不知道读者是否赞同,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首先借助西医的看法。假如不能接受这一点,恐怕更难承认中医与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结合。笔者不敢也不希望任何人勉强接受浅见,只是希望有关人士在考虑中医学发展方向时,视野更宽一些,态度也更宽容一些。只有尽量克服自己“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尤其是克服了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的束缚,认识才能是理智的。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和最佳途径。
换言之,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如果把中医现代化理解为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之路就是中医现代化之路,自然也是发扬中医的必经之路。
总之,居今日而言发扬中医,还是恽铁樵先生那两句话: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四 中西医结合与继承中医
或问:尊论把中西医结合说得如此重要,是否要中医都来搞结合呢?
答曰: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为了发扬中医,从发扬角度看,完全应该这样说。
如果认为,发扬中医是中医份内的事,就更是这样。
即便在继承过程中,结合也是必要因而应该提倡的。
比如,在校生学中医,自然是继承中医。然而,近代以来的中医学校教育,无不中西医兼授。在校生为什么还要学“必要”的西医知识呢?显然主要不是为了只学一些与中医毫不相关的常识,或者还能做部分西医工作,而是有助于更好地继承。比如,最基础的解剖学,只有《灵枢•肠胃》等解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对不少《内经》篇章和经文,只有结合西医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继承伤寒学和温病学也是这样,不结合微生物病因学知识,就不可能对“戾气”学说有本质认识,还很可能会像古人那样把它抛弃。
具体到日常业务或具体的人则情况有别。比如,专门作古代文献校勘和训释工作,较少用到西医知识。只是,这样的专业人员,相对很少。中医教育主要不是培养这种知识结构的人。
其实,即便作古文献工作,多一些西医知识也只有好处,或者说是必需的。
比如,简帛研究大概是最专业的文献工作了。可是,《五十二病方》中有两种病——牡痔和颓(加病框)疝,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就不可能说清到底是何种痔和疝。至于发现马王堆墓主人曾患肺结核和血吸虫病,则非有现代西医知识和研究手段不可。
《内经》训释也无疑是很专业的文献工作,但是,自王冰而下,没有一家真的把《素问•刺禁论篇》解通。有必要的西医知识,就很容易解通,因而不会再违犯有关禁忌。
再如,《难经》的第一句话说:“十二经皆有动脉”。历代注家很多,有人说清过这句话吗?古人几乎知道所有较大的表浅动脉,但是,不可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显然,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不少经典校释的要害处,只能永远模糊下去。
绝大多数中医是临床大夫,他们的责任是常规保健工作,不能要求他们专心发扬。不过,他们也几乎每天要碰到需要结合的问题。比如,当代中医大概没有不知道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瘤的。这样的病人来了,而且带着西医诊断,显然不能完全置西医诊断而不顾。糖尿病是中医有的概念,却不能说只有中医知识就能恰当诊断和处理此病。至于脑意外和肝炎等当代很常见而且难处理的病种,更是这样。况且,稍微大一些的中医院,无不引进西医诊察手段,也无不同时使用西医疗法,于是,回避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不过,专门做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人,是相对很少的人。通俗地说,他们主要是搞研究的,而且主要不是整理意义上的研究。这就是常说的中西医结合队伍。在笔者看来,中医界应该重视充实这个队伍。一切教中医、研究中医的先生或专家们,都应该从本专业出发,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先行一步。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说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如此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不是混在一起了吗?
不错,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确实密不可分,实际上也分不开了。
至今口头上或形式上的分开,是矫枉过正的结果。即此前认为,中西医结合等于“西学中”,于是那支队伍的人相对独立了。不过,中医单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显然没有停止。此类研究,无疑可以看作“中学西”的结合,而且颇有成就。
比如,国家中医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成果。此项工作的规模是空前的,参加编写者大多来自中医单位。没有长时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积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代“本草”。
看来,无论理论还是技术方面,研究成熟的结合成果,应该而且必然迅速在医界普及。这样一来,整个队伍的水平就会随着学术进步而不断提高。
《中华本草》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它方面,当代中医界实际上已经普及了许多自汇通学派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比如,我们今天已经不再争论肝左脾右、肝在膈上或膈下以及心藏神还是脑藏神的问题了。冠心病和胸痹、肠痈和阑尾炎的关系更是当代医家的常识。中风为什么瘫痪,它与桂枝汤证以及其它“风”邪所伤有什么本质不同,不能按照从《内经》到王清任的理论来解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等临床成果,也早已大面积普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某些成就,如小夹板治疗骨折、针刺麻醉、青蒿素的发现等更是令世界医学界瞩目。中药和方剂的现代研究无不属于中西医结合成果,它不但是近年研究热点,成绩也是极其巨大的。
成功的结合必然会取长补短,所以,发扬中医的同时也会补西医之短。上面提到的成就,自然同时充实了现代医学体系。当然,这不是说中西医结合可以解决一切医学理论和技术难题,她的主要目的还是发扬中医。
发扬是以继承为基础的,因此,中西医结合不但不反对继承,而是更提倡认真的继承。如上所说,只有提倡结合,才能更好地继承,也只有提倡结合才能发扬。
当然,这不是说,初学者可以直接全面接受比较复杂的中西医结合理论。
比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重大理论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却不认为初学者能够直接接受本书的见解。他们还是首先要系统地学习中西医。本书的用意之一,是帮助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少走弯路。
再次强调,笔者并不认为,完成中西医结合,就意味着中医不必要或不可能继续作为一个体系存在。她的多数理论形式还会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她的实体形式,如行业实体、单位实体、个人实体,也会继续存在。不但应该继续存在,还要继续发展。这不仅是继承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也是新一轮中西医结合的需要。
认为结合反对或妨碍继承,是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合以及怎样才能结合。认为结合之后就不再有中医,更是一种误解。
其实,毛泽东主席对“西学中”、“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和继承的关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以上拙见不过是作了些具体说明。
五 关于本书
本书正文,涉及20个重大理论问题,却不是关于这些问题的通俗讲解。它的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主要内部理论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清算。一看本书的题目和篇幅,有些读者可能会对它是否能否达到目的表示怀疑。人们可能不相信,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可能性,即使有,也会怀疑作者的水平。对此,笔者不想先作辩解,只好请读者先耐心读下去,最后再作评价。假如读者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系统的启发,笔者也感到欣慰,因为,很难设想让所有的读者完全接受笔者的见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坚信,现在已经有了必要而且有了可能,作一番这样的清算。假如,此番努力未能达到目的,即某些读者, 特别是此道中的权威人士不接受本书的见解,并不说明有关见解一定是错误的。很多科学理论不能指望开始就被普遍接受,相反,它们常常受到误解或压制。笔者相信,这种状况不会拖很久,有关学术界在不久的未来就会比较全面地达成共识。
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主要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彻底地清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完成有关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清算的必要和可能,就是坚信目前已经有了完成有关理论中西医结合的可能。
说清目的和总看法之后,本书很可能立即变得非常敏感。自从西医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中西医双方都有人反对结合,甚至认为二者不必要、也不可能结合。目前,“纯”西医界的专家们已无人反对——准确些说是不关心(各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不让他们关心)结合了。这对中医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无疑是说,连中国的西医专家们也不关心中医的存在了。讳言结合者,目前主要在中医界,特别是其中的某些“上层”人士。有关论述相当多,上文已经对有代表性的提法,简单说明了笔者的见解,没有必要重复。
不过,下面这段话值得仔细捉摸。
“东西方人体生命科学认识方法与途径不同。东方是内达式,重体验与内省;西方则是外通式,要看得见、摸得着。中医持脏象论,西医为实体论。中医讲气化,西医详形迹。中医持有机论人体观,辨证论治之本在于目标选择论。西医宗构造性人体观,从病论治之要在于病因病理决定论。在方法论上东方重综合,西方讲分析。在医学美学上,中医重宏观讲谐和,西医攻微观循科学。中西医的价值观都包括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但两个体系的特质不可通约、互换,故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孟庆云:中西医不能一律相绳.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年5月 第1卷 第2期 第18页)
不知道引文中所谓不可通约、互换,不能一律相绳怎样理解。只是没有不能结合的字样。引文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说得那么截然,至少暗示结合很难。不过,引文作者说得如此自信,一定是不仅很了解中医,也很了解西医。连这样的学者都不欲言结合,中西医结合就很难说了。
笔者认为,上述引文的多数看法是颇为深刻的。其见解可以一言以蔽之:中西医体系有极大的不同。
然而,不同不是不能或不必结合的理由,反之,正因为有极大的不同,才有必要结合,才有可能取长补短。假如完全或基本相同,结合就是多此一举。
拙见以为,中西医之间确实有极大的不同,不过不像引文中说得那么截然。此外,中医不同于西医之处,并不都是长处。在此不想用引文那样太过概括而且抽象的几句话说明浅见。详细见解只好请读者阅读本书。
很可能有人问:中西医结合医学不是已经完成了吗?不但有了几乎成套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各科专著上百种,还有《中西医结合医学》(张文康总编 中西医结合医学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第1版)这样部头极大的书,而且有了《中西医结合史论》(王振瑞 中西医结合史论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第1版)等。还有必要再作中西医结合重大理论问题的清算和反思吗?
笔者以为,上述有关著作,确实是对到那时为止的中西医结合成果的总结。但是,不意味着在有关重大理论问题上,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结论。即便是在比较具体的重要理论方面,至今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比如,如何中西医结合地看“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上举著作就没有解决,以至于近年又出现了大争论。在笔者看来,类似重大的理论、思路和方法问题,都解决得不彻底。对总体上怎样看中西医结合,有关著述的回答也不满意。因此,必须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算和反思。
六 当前中西医结合的难处在哪里?
如果我们承认,当前我国医学界有不少人,对中西医结合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对其前景感到困惑的话,就应该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
在临床方面,应该说,没有人真正反对中西医结合。即便“纯中医”或“纯西医”专家,得了本专业疗效不好的病,大都会在自己治的同时请对方专家治一治。公众更不会出于专业或行业偏见,宁死不求助于中医或西医。假如让专家们个体开业,只要精力许可,绝大多数人也会中西医兼顾的。
有人可能说,这种中西医疗法并用,不等于中西医结合。笔者认为,高水平的中西医合作或中西医疗法并用,必然是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自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只不过不是一个人提出的治疗方案。
如此说来,中西医结合怎么会有阻力呢?
笔者认为,阻力主要来自以下4方面。
1.认识定势障碍
所谓“认识定势”或“认知定势”,指人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会影响认识事物。即便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妨碍他们接受与旧有知识结构相矛盾的东西——特别是在基本理论上与旧有理论一时不能兼容的东西。这样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中西医界都有人在理论上不很赞成中西医结合,自己得了疑难病却很可能中西医结合着治。这种理论和实践(言和行)不一致,在有些人可以是不自觉的,即“认知定势”在暗中起作用。绝大多数非名家——主要是基层工作者,“认知定势”不那么稳固,又切近实际,因而不会反对结合。
在“认知定势”方面,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似乎很难改变。但笔者相信,这种功利方面的意识,会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改变逐渐发生变化。即便从功利方面讲,中西医结合初衷,就不是为了结合而结合,而是想对中西医(特别是中医——包括其中的个人)都有好处。这在逻辑上是无可挑剔的。 假如承认,结合之后中医对中国和世界人民会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医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包括个人的利害得失。笔相信,医界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名家们,不会因一己之利而不惜妨害学术发展和大众利益。
为了克服知识结构的障碍,显然必须向医界说清楚,中西医的基本理论是可以汇通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可以互补的。互补之后,双方都会大进一步。
本书着力进行基本理论方面的中西医融汇贯通,目的便在于此。
2.政策疏导不够
“文革”前和“文革”中,曾经过分强调结合,把它作为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结果,“文革”一结束,中西医双方都有些人士反对结合,发生了一番争论。最后,三支力量分家,各要独立发展,互不相谋了。这一点在决策层和决策咨询层(即智囊层)表现尤为突出,至今尚无明显进步的迹象。加之急功近利的大气候,理论研究受到冷落,花大力气进行理论研究的人不多了。于是,有见地且说服力充分的文章相当少。假如浏览一下中医报刊和网上讨论——包括有组织的“战略讨论”,立即就能发现,中医界普遍存在困惑心理。人们对现状很不满意,对未来颇感忧虑却又提不出远见卓识又切实可行的振兴之道。笔者现在抛出本书,既可看作一家之言,更是对近代以来发扬中医思想的继承和回归。拙作自然有功利目的——对我国医学、特别是中医发展有好处。但主要是相信它会解决我们和同行们面临的困惑而感到满足,同时作为学者的良心得到安慰。如果,本书的见解与决策部门和决策咨询层取得共识,则笔者幸甚,中国医学界幸甚,广大患者幸甚。
3.体制问题
体制是政策造成的,故体制问题与政策疏导密不可分。简单说来,所谓体制问题,就是目前医疗单位的分工、人员构成和有关制度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比如,住在纯西医医院(或科室)的患者,想同时得到中医治疗常常很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见下文“关于新形势下完善中西医结合体制的构想”。
4.人才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详细拙见,见下一个题目。
七 怎样克服上述困难?
怎样克服上述困难呢?
在政策方面,笔者以为,单单进行一般性疏导还不够。中西医结合主管部门,还必须重视有实效的政策和相应工作,特别是组织人才培养。即必须有组织地培养新一代研究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政策一度不稳定,中西医结合队伍出现“断代危机”。目前,当年的“西学中”,已经全部超过了从事研究的黄金年龄。不少人已经过世了。在世者也大都没有来得及培养出满意的接班人。于是,需要培养新的队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
总之,培养人才的问题相当迫切。而培养一支队伍,不是分散的少数人,单靠个人威望和有限的财力物力能够做到的。主管部门有责任组织人才培养工作。
这一工作不是目前已有的人才“点”就能胜任的。原因有三。
一是在现有的“点”中,学术带头人大都老化而且不是全才。而人才培养首先要求知识全面,而后才能重点提高。故必须有更高一级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是“点”的人才来源途径和范围有限,不可能形成有规模的培养方式,而有规模的培养,不但更能保证高素质、高水平,还能保证高速度。
三是这些“点”必须应付日常工作,很难集中时间专门进行人才培养。
至于具体如何组织,比如委托给较大的学府或学术团体,是主管部门的事,但必须有相应的具体政策是无疑的。
需要指出,正如当年号召并组织“西学中”一样,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是非常规的。不能总是靠这种方式培养人才,但目前的现状,似乎别无选择。
还需要补充的是,要重视青年人,特别是中医在校生和未来的在校生。长远地看,中医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们作得好,首先受益的是他们,反之,首先受害的也是他们。中医的教育方针、教材内容、教师队伍,都应该为改善现行教育的知识结构作适当调整。这也是中医主管部门的责任。
八 靠谁来结合?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笔者并不赞成再用中西医结合统帅我国整个医学发展。但是,不可想象,中西医结合单靠一支队伍来完成,也不可想象外国人会完成。
笔者也不赞成,有些人为鼓动民族感情,向青年学生宣传,外国人在中医研究方面即将或已经超过中国的作法,因为那既不是事实,更不宜单靠感情鼓动来促进科学进步。我们欢迎国外一切科学家研究中医,加速中西医结合进程。然而,国外的中医土壤毕竟太瘠薄了,很难设想国外有关学者在整体上超过中国学者。
显然,中西医结合主要靠中国人来完成。在中国靠谁呢?浅见以为,至少目前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要同样重视这一任务。
中国西医界就没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责任和义务吗?显然不是。因为,站在整个世界科学趋向一体的角度看,国外医界乃至全世界科学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国外有人潜心研究中医,自然是好事。不过,科学面临的任务太多了,科学研究还有个条件和兴趣问题,不可能号召大家都来做一件事。在中国,我们习惯称的中西医结合队伍主要来自西医界,他们是对发扬中医感兴趣的人。上文已经提及,这个队伍明显老化,应该设法充实。
九 中西医结合与发扬中医特色
从理性上讲,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特色的最佳途径。上文已经对有关异议作了解释。总之,笔者以为,得出这一结论在逻辑上无可挑剔。所谓特色,是指与对方比较之后发现的,不同于对方又长于对方的东西。对方有无特色呢?显然应该有。否则中医就将西医完全包容了,西医无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国存在。既然各有特色——长处,研究的对象和最终目的又一致,结合之后至少可以取双方之长,不是发扬了双方的特色吗?如果承认,特色是可以互补的,则发扬特色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
以上推理并无让中医立即放下一切,专门去结合之意。必须允许中医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独立,进一步独自发扬特色。不过,就是这种“独自发扬”也是以西医及其作为基础的其他科学技术为参照系,才能实现的。比如,在艾滋病、非典和当代流行病方面发挥中医之长,单有中医知识就不可能成功,只不过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结合。
现在的问题是,有必要首先弄清中医有哪些特色,以及怎样发扬。
笔者不想在此只提出几句空洞的、笼统的原则提法说中医特色。有关浅见请读者参看正文各讲。谨提请读者注意,不要忘记,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自认为比较彻底的清算。笔者认为,理论障碍才是真正的障碍,故很少涉及临床具体问题。
再次强调,笔者坚信已经有了清算的必要和可能,亦即有了实现中西医基本理论结合的可能性。本书是否能达到目的,只好请读者批评了。笔者欢迎批评,因为那是贤达之士一起来清算。
十 关于结合与整理
为什么要整理中医呢?就是因为传统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前者,有大量混乱和繁杂之处。人们常常说,中医著作或文献“汗牛充栋”。尽管现存中医文献远远比西医文献少得多,中医文献的确实需要整理。其目的是,先把全部有关概念,特别是重要概念弄清楚。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医的理论体系理顺。即概念清晰而统一,理论更加完善而简洁。这就是要整理中医的“理”和“法”。做完这一步,中医的技术——即“方”和“药”等,才能在中医体系内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整理得好,继承或学习中医的人,就会省去很多力气。
至今为止,整理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呢?
笔者认为,成绩很大,但不满意之处还是很多。
比如,解放后有很多中医杂志,其中很多文章是属于整理的。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至今说不清。比如,近年来,对“证”的概念就进行了一番大争论。然而,即便单从中医角度看,多数文章的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
至于近50年来,国家组织的统编教材,已经有6、7版之多,它们更是整理的产物。教材编者无不努力整理,杂志上的整理成果,也几乎都被教材采用。但是,概念的不统一,体系的松散和繁杂还是很常见。这应该是为什么,当代中医学子,常常感到中医难学、学不好,因而困惑的主要原因。
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什么整理不满意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主导思想和思维方法问题。
所谓主导思想有问题,指整理者常常潜意识地认为,传统理论是不能怀疑的。不敢或不愿意怀疑,就是承认不必整理。于是,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就没有进步。
所谓思维方法问题,主要是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或能力不足。于是,面对同一问题的众多古人见解,无所适从。对经典的阐释,至今还是集注为主,即属此例。其他教材,也有很多类似问题。
二是不认为整理也要结合——至少是参照西医并自觉地借助当代逻辑和科学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本书也是对中医的整理。粗看某些文章和段落,完全看不出作者是结合西医所得。但是,西医知识和伴随它的逻辑和科学思维,是笔者有所得的主要原因。有关内容请看“桂枝汤新解”和“续新解”、“和法新解”、“八纲补苴”、“八法新论”、“脏五腑六考”、“自中医谈‘证’的概念”和第六讲全篇等。笔者坚信,这些整理结果必然会被普遍接受,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即便正面结合西医的各讲,在整理中医方面也颇有进步。很希望听到各方面对这些整理的批评。
十一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兼通
要中西医结合,自然先要中西医兼通。但是,不少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兼通中西医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的意思是说:兼通就是在中西医各个领域或专业都达到顶尖专家的水平,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人都要受时间、精力、天赋和职务限制,做纯西医或纯中医的某一专业顶尖专家也很困难。但是,这不等于,不可能做到“学贯中西”,即同时掌握中西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他学界也有许多这样“学贯中西”的人。对革命家和思想家来说,也是这样。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入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了。搞中西医结合研究,就是在这个“学贯中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而发扬中医。
值得再次指出的是,自从近代中医教育出现以来,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无不是中西兼授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本来应该是“中西兼通”的。然而,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不少人认为,中西医兼授不利于学习中医。那么,应该完全砍掉西医课吗?至今,似乎没有中医院校这样做。如果不能完全砍掉,就应该在中西医兼授的同时,尽力做到中西医汇通或结合。笔者以为,即便经典教学,也不是很难做到这一点。本书第四讲,指出了一篇很容易而且必须中西结合理解的《内经》经文,请参看。其它方面,更有很多双方知识,可以随时汇通或结合。上文提及,“戾气”说的要点,几乎等价于微生物病因说要点。这样的汇通或结合,肯定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理论。
总之,笔者认为,“中西兼通”不难做到,在校学生也完全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到汇通或结合。就看我们的指导思想如何,以及先生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了。
十二 关于中西医结合前景或结果的总看法
最后,有必要提纲携领地交代一下,笔者关于中西医内部结合前景或结果的总看法,亦即本书的总结论。
1.怎样才算基本上完成了中西医结合?
就是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寻找中西医和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得到当代科学界认可。其中自然有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合为一体的部分,但是,笔者不认为,这样做一定要或必然形成对中西医都包容无遗的统一体系。反之,至少目前看来,不必要也不可能形成那样一种统一体系。详说见下文。
2.中西医结合基本完成是否意味着中医不必独立存在?
上文已经比较详细地回答过这个问题,这里再次说明,以便消除某些同道的误解。
简单说来,中西医结合是通过现代医学这一捷径,借助一切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因此,她的主要的目的是发扬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前提是中医存在,没有中医就无所谓结合。所以,结合不是排斥中医发展,相反,它需要不断发扬的中医继续存在。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行业、单位、个人实体的中医,都应该而且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3.关于“融汇贯通,合为一体”
长时期来,人们认为中西医可以“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于是完全消弭了中西医的界限,因而不再存在中医,也不再存在西医了。这种理解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其正确性。但是,笔者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探索——包括得益于前人和时贤的略同拙见研究,也包括激烈反对拙见的研究——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必要也不可能的。为说明这一点,有必要再从两个角度讨论中西医结合。
4.从中医理论体系角度看中西医结合
中医理论体系是怎样建立的呢?其中固然有大量的经验知识。比如,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功能、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功能、性器官的生育功能、关于药物和方剂的传统认识等等。但是,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她主要受阴阳思想统帅。
五行学说远不如阴阳思想重要,见下文。
在阴阳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证”的概念,最基本的“证”都是成对的。“证”的问题不仅需要进一步研究,西医也有必要引进它。
《伤寒论》用六经辨病,八纲辨证,不需要五藏六腑意义上的脏腑学说。
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也不很需要脏腑学说。
气血理论更是典型地受阴阳思想统帅。
不过,脏腑学说也很重要。它是在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哲学原理指导下建立的理论模型。即常说的五脏五腑、六脏六腑或五脏六腑,最后定型的说法是五脏六腑。
为什么非要五脏六腑呢?请参看第四讲。这一模型与人体构造不完全相符,经典本身也有明显的矛盾。具体到各脏腑的功能,更是与西医解剖生理有不少矛盾。但是,作为理论模型,它仍然有长期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不但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
中医治内伤病,主要或同时要通过这个模型推理。
庞大的中医治法、方剂和药学体系,大都是为了满足“六经”、“八纲”、“卫气营血”和脏腑气血“证”这些基本概念或理论模型形成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很多运用上述理论有效的疾病,还找不到更好的理论。于是,必须保存并发扬它们。不过,这不等于说不可能结合。正如有关各讲所说,我们已经可以对上述理论做出现代解释。
关于经络学说,请看本书第五讲。
5.从模型或模式角度看中西医结合
笔者在第十二讲讨论“六经”时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六经’是伤寒学的重要理论,却是近千年来学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按说,把六经理解为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问题就应该解决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还是把理论看作对实在客体的描述。当“模型”不能直观地描述客体时,人们就会以自己了解的客体为依据,对模型发生争论。假如,还有关于同一客体的其他“模型”,争论就会更大。所有重要的中医和中西医理论分歧,都可以归结为“模型”争论,也可以上升为“模式”争论。如果我们把“模型”与实在客体之间的一致程度,作为判断“模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就意味着要在“摸型”或“模式”之间进行抉择。这样做的后果是很清楚的。假如承认,与客体不完全符合的“模型”会各有长短,问题就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抉择了。笔者以为,这至少是“结合”的一种涵义。”
总之,许多重大中医理论争论不仅发生在中西医之间。中医内部分歧也常常很大。究其原因,正如上述引文所说。
中西医结合不要求一定“要在‘摸型’或‘模式’之间进行抉择”,虽然有时要这么做。
如果把不符合西医理论——即便有关理论相当成熟——的东西都看作谬误,那么中西医结合就太容易了。
总之,中西医结合不是仅仅为了作一番模型或模式抉择。
什么情况下才必须抉择呢?
当旧有理论有严重的逻辑缺陷,而且实践上完全失败时,才这样做。
至此,读者可能要问:这样就算完成了有关中西医结合重大理论问题的清算吗?
回答是:如果本书做到了“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找到中医、西医和其它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可以得到当代科学的认可。”就应该认为这一次重大理论清算基本上完成了。自然,这需要再次请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至此,本序言应该结束了。
但是,看过上文的朋友或同道,很可能会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
一是,目前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单位。如何看这种现象呢?
二是,病人大多希望得到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是,目前有许多障碍。怎样克服这些障碍呢?
于是有了下面这两个题目。
其实,这两个问题,涉及中西医结合的外部概念,笔者应该做出回答。加之本书正文,没有合适的题目就此进行讨论,以下就此略述浅见。
十三 怎样看目前众多的中西医结合单位?
近年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单位,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或中西医结合系等。此种诊所更多。这些单位的人不是在搞中西医结合吗?他们都是搞研究的吗?
笔者的看法如下。
首先,出现这么多中西医结合单位,至少说明公众是欢迎并需要中西医结合的。
1970年代左右,普遍提倡并努力实行中西医结合,公众很容易得到中西医结合的服务,那时几乎没有挂中西医结合招牌的单位。三支力量分家之后,绝大多数西医单位不再搞结合。中医单位不方便再提结合——尽管实际上有松散的结合。于是有了专门中西医结合单位出现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此类单位就应运而生了,而且越来越多。多数此类单位是近十年出现的。
这些单位是否在搞中西医结合呢?
答案是:既然打出结合的旗号,自然是想结合。医疗单位也努力采用此前的中西医结合成果,有人才和条件的单位也做一些研究。不过,至少在医疗单位,只能做些短期见效的实用研究。他们的日常工作,基本上还是常规的保健服务。
至于教学单位,应该说都是仓促上马的。这些单位不过是既教中医也教西医而已。学生能否结合,结合到什么程度,主要靠自己了。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中西医结合的先生,也没有中西医结合的教材,怎么能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的学生来呢!看来,当前迫切需要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的教师,编写出中西医结合的教材。
总之,尽管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单位,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只能提供常规专业服务。
确实,既然西医医院不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中医医院不愿意说自己能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出现提供这种服务的单位就无可非议。
教育方面也是这样,既然“纯”中医院校不说能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教育,出现中西医结合教学单位就是顺理成章的。
上述现象和看法,说明中医界应该尽快摆脱一个明显的悖论:即承认发扬中医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却要回避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是中西医兼授的,却不认为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力求中西医结合。换言之,只有承认现行中医教育实质上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的中医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才能不自相矛盾,讨论一切问题才能明正言顺。
长期不能正视这一点,就是长期自我限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服务对象,就要去找那些中西医结合单位。
笔者相信,本书和此前几本旧作,对中西医结合单位的同道,特别是对中西医结合教育有参考价值。自然,它们最适于想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方面深造的同道。这样说,未免不大谦虚。但是,确实如上文所说,初学者不大容易完全读懂拙作。不过,笔者也相信,拙作将帮助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少走弯路。
如果认为,笔者对发扬和继承中医必须中西医结合的看法是可取的,则本书将对一切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人有所裨益。
十四 关于新形势下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制的构想
我国既有中医,也有西医,还有少数人专门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多数病人希望得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目前却得不到,显然是体制问题。欲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行体制改革。以下是笔者对体制改革的看法。
笔者认为,全部临床领域,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实行中西医结合体制的。当今世界上,只有我国具备实行此种体制的条件,因而应该珍惜。
提出这一总体设想的依据是:中西医分别单独治疗,对绝大多数疾病固然有效,但是,双方的治疗手段和机理在很多方面不同。以往积累的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差异是可以取长补短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和单纯中医治疗效果要好。得到更为全面的,即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服务,是中国公众的权力。主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建立便于得到这种服务的医疗体制。
尽管1960—1980年代的中西医临床结合,涉及了绝大部分临床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此后的事实也证明,中医疗法对艾滋病甚至“非典”这类新出现的疾病的治疗有效,而且具有优于西医的方面,可能还是有的人不大相信,中医在一切临床领域都可以补西医之短。换言之,有些人认为,某些临床领域或疾病只能靠西医。
为纠正这种不全面的看法,有必要举两个过去中西医结合不太多的临床领域说明浅见。
比如,现代社会很常见的车祸等造成的外伤,伤员就医一般首选西医医院。这是长时期来公众认为“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的结果。西医是否长于外科呢?实际上,西医长于外科主要指手术。于是,大出血、复杂骨折、断肢、胸腹部贯通伤、内脏破裂、严重脑外伤等情况,自然首先需要西医紧急手术处理。不过,完成紧急处理还远远不等于伤员痊愈,而是无例外的要继续药物治疗。即便在紧急处理中,也同样在进行药物治疗,这方面的理论和原则与内科治疗是一致的。此外,不少伤员还需要康复治疗。笔者认为,在伤员的全部药物治疗过程中,中医疗法都可以补西医之短。紧急手术处理期间用药,就应该充分发扬中医在抗休克、止血、补血、补气、活血化瘀、预防胃肠道胀满等方面的长处。此后,自然更能发挥中医之长。如果没有上述需要手术紧急处理严重情况,外伤患者一开始就应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再如,在外科领域,对手术依赖最强的是矫形外科,但是,即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外科,术前和术后处理,也有发扬中医之长的余地。不属于矫形外科的眼外科,同样可以发扬中医之长。
再如试管婴儿,是目前的尖端领域,中西医结合照样应该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上述举例大概足以说明,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无往而不适。当然,这不等于说,某些患者和病种,单用西医或中医手段已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还非要同时或先后使用两套手段不可。
问题是,目前的医疗体制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的范围。特别是中西医分家之后,西医医院的多数临床科室没有中医,也没有中西医结合人员,因而想不到或排斥中医治疗。于是,患者得不到理想的专业服务。中医医院住院病人的病种受到限制,而且,由于近年认识上的偏差,不愿意提倡中西医结合,其中的患者也大多得不到充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怎样完善新体制呢?
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是逐步完善一切临床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常规;二是规定一切较大的临床单位都应该保证患者同时得到中西医双方治疗,最好是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前一方面是专业技术上的要求,后一方面是人员配备上的规定。
假如,现有纯西医医院和科室,都有在编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疗单位自然已有此类人员),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就不存在技术问题了。
此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很多病种已经有过此类常规。制定更全面的常规困难并不大,只是人员配备需要新的政策。
这就是笔者关于新形势下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制的构想。这种体制,不但符合患者的利益,也有助于发展中西医,更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马堪温先生曾经多次审阅全稿并赐跋。此外,还得到不少同道的无私帮助,特别是上海市杨浦区中医院的黄力大夫,提供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热情帮助,在此特致谢意。
为了此书尽快与读者见面,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胡世杰总编和李志成编辑,作了很大努力。在内容编排、取舍和很多文字润色方面,他们做了很多只有行家才能做的修改。本书能以现在的样子和读者见面,应该归功于他们。
最后,感谢一切不厌枯燥、抽象、冗长,而耐心阅读本书的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