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wei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11-14 22:25: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先生见地深刻,温病学说发明了辛凉解表法,现在临床为了保险,所以使用辛凉解表、清热法,就用辛凉轻剂银翘散,对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都少了,我在临床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流感发热咳嗽效果好。
52
发表于 2009-11-15 09:2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11/14 10:25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见地深刻,温病学说发明了辛凉解表法,现在临床为了保险,所以使用辛凉解表、清热法,就用辛凉轻剂银翘散,对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都少了,我在临床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流感发热咳嗽效果好。
  麻黄汤的适应症比较严格,严寒冬季、年轻体壮、高热无汗、确诊为感冒者才能够使用麻黄汤!而且只有麻黄汤药到病除。现在的H1N1流感病情比较缓和,气候条件也不符合麻黄汤的适应症,所以,不能使用麻黄汤。如果有咳嗽,麻杏石甘汤比较合适,而且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也是这个处方。这个处方可能与三部六病有关系。
53
发表于 2009-11-15 12:1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1/15 09:29am 发表的内容:
  麻黄汤的适应症比较严格,严寒冬季、年轻体壮、高热无汗、确诊为感冒者才能够使用麻黄汤!而且只有麻黄汤药到病除。现在的H1N1流感病情比较缓和,气候条件也不符合麻黄汤的适应症,所以,不能使用麻黄汤。如果 ...
先生讲的很在理,“如果有咳嗽,麻杏石甘汤比较合适,而且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也是这个处方。这个处方可能与三部六病有关系。”三部六病的葛根麻黄汤 :葛根、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加味是高效方,葛根量要大。
54
发表于 2009-11-23 18:5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麻黄治疗遗尿症琐谈--《中医杂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地区卫生学校
【正文快照】:
  麻黄具有开腠发汗、解表散寒、止咳平喘,以及宜肺利尿等作用,用麻黄治疗遗尿症亦有过报道,笔者临床在温肾益气、固俘缩尿的方药中加入麻黄,对于遗尿症的治疗,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几年来反复实践,自拟止遗尿方,由麻黄、益智仁、黄茂、桑缥峭、廿草组成。药物用量可按年龄大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1月23日 06:53pm 时添加 -=-=-=-=-
麻黄治疗遗尿症33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芳瑜 来源:医学、卫生 / 药学收藏本文章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病位在膀胱,病机涉及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肝郁气机不畅,郁而化热等。病理变化可见膀胱容量偏小,排尿次数增多,膀胱不约而为遗尿,隐性脊柱裂,联系肾主骨,肾虚则骨裂。隐裂则感觉传导通路障碍,膀胱逼尿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外括约肌失去随意控制,导致逼尿肌反射性收缩而为遗尿。运用较大治疗量的生麻黄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下中枢神经,增加膀胱括约肌的张力,缓解膀胱功能障碍。 (共2页)关键词:小儿遗尿症,生麻黄,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膀胱功能障碍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1月23日 06:56pm 时添加 -=-=-=-=-
网上转贴:
    患者朱某 女 19岁 因患遗尿症已有十余年而就诊。
    患者自小就经常夜半尿床,长大后仍然如此,三天两头会出现遗尿。患者自己常感羞愧,家长则头痛不已。曾到各处求医,也未见明显疗效。患者母亲叹道:眼看着女儿渐渐长大,若再不能看好这病,一个大姑娘,以后如何面对人生,如何恋爱、结婚、为人妻为人母呢?
    于2009年2月5日起至我处诊治。患者发育良好,饮食起居生活学习等一般情况均无特殊。平素体质略偏寒,即较常人稍畏寒。睡眠较常人为深,不易被人唤醒。
    观其舌淡红,苔薄白,脉略迟缓。
    予以尾骶骨摄片,印象为:尾骶骨疑有未完全之愈合。
    中医诊断:遗尿(心肾阳虚)
    中医治则:温补心肾,醒脑开窍。
    处    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生麻黄10克  附  子 3克  细  辛 3克  干  姜 3克  熟  地20克
              益智仁15克  补骨脂 9克  乌  药12克  骨碎补15克  柴  胡 5克
              香  附 5克  肉  桂 3克  红  枣20克  炙甘草 5克    7剂
    每晚嘱患者母亲,于夜半1点至3点间唤醒患者一次,起床排尿。另外,教患者自行按摩百会、关元、中极穴,以补益提升阳气。
    其后,每周复诊一次,处方不变,近仅药量上略有增减。最后的处方中,生麻黄为15克,附子为9克,细辛为5克,熟地为30克,乌药为15克,另外加上石菖蒲10克,桑螵蛸10克。前后共计服药达35剂。
    今天,患者母亲高兴地前来报喜。自从服药,遗尿较前有好转,为2-3天一次。而这一周来,患者已能每晚自行起床排尿,未再现遗尿情况。这位母亲欣喜地说,如果真的好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你才好!如果不嫌弃,就让女儿认你作干爹好了!
    我笑而作答:可以啊!只是每位患者都如此,那我一生得认多少个干女儿啊!
    满座皆笑!
    是啊!只有这个时候,医生的心里是最愉快和满足的!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1月23日 06:57pm 时添加 -=-=-=-=-
四川中医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观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观察
下载全文      加入收藏夹     点击:2     下载:0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36例.结果:治愈25例.6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86.11%.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较好.
作 者 都修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  
刊 名 四川中医   2009 年27卷2期   
英文期刊名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 中医治疗 麻黄附子细辛汤  
55
发表于 2009-11-23 18:5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麻黄能治遗尿
华中理工大学职工医院(430074)
    原载于《湖北中医杂志》1995年第1期
    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麻黄治疗外感、内伤多种病症。其功用除发汗、平喘、利水外,据我个人临床体会,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如治疗小儿遗尿症。
    遗尿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其病理是“膀胱不约”,即膀胱不能固摄。形成膀胱不约的原因在临床上常见有三种情况,一是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膀胱失其温养而致闭藏失职;二是脾肺气虚、膀胱失约;三为肝经湿热、火热下迫而致膀胱失约。经辨证治疗效果不很明显时,如果在原方中加入麻黄,疗效将明显的提高。
    李某,男,8岁。来诊对其母代诉患儿自小睡中遗尿至今,曾服中药,但效果都不能持久。患儿精神抑郁,形体较消瘦,易于疲乏,经常叫腰腿酸软无力,舌胖,苔白,脉弱。
    辨证为肾气阳虚,拟温肾补气,益智缩泉。药用:附片5g,党参15g,五味子、益智仁、菟丝子各10g,菖蒲、远志、桑螵蛸各6g,乌药3g,狗脊、覆盆子各8g,每日一剂,连服六日,二煎早晚服用。药后精神体力有所好转,腰腿酸软消除,唯睡中遗尿不减。继服原方20余剂,但睡中遗尿如故。原方加入麻黄6g(先煎去沫)。服药六剂后又来复诊,述六日中有四日未遗尿。继服半月,遗尿止。一年后,来见复发。
    麻黄治疗遗尿的机理:“膀胱不约”乃遗尿的病理,而膀胱的“固约”和“通利”是受三焦的气化功能调节的,正如《类证治裁·遗溺》所云:“夫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而三焦水道,受肺之通调,所以“肺”在调节膀胱的“固约”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麻黄入肺与膀胱,宣肺气、调膀胱而能治疗遗尿症。 (郭素珍)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1月23日 07:00pm 时添加 -=-=-=-=-
有个夜尿惊醒汤,也用麻黄,对小儿遗尿有效。
夜尿警醒湯
益智仁12克 桑螵蛸13克 人参9克,麻黃9克 石菖蒲9克 雞內金粉6克
可以直接煎湯飲用,或是加上豬肚或雞腸燉煮。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1月23日 07:01pm 时添加 -=-=-=-=-
二合一方治疗小儿遗尿28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3期第22卷
     作者:蒙美禄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园湖路2号
    关键词:小儿遗尿;脾肾两虚;二合一方
    广西中医药990321 近3年来,笔者以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组成二合一方治疗小儿遗尿2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3.5岁,平均5.94±2.29岁;遗尿每夜1次或1次以上者11例,数夜1次者17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所有病例尿常规检查正常,并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遗尿。本组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
    2 治疗方法
    二合一方药物:
    黄 芪 10g 党 参 12g 当 归 5g
    升 麻 4g 柴 胡 4g 陈 皮 3g
    麻 黄 6g 乌 药 9g 益智仁 9g
    石菖蒲 8g 炙甘草 4g
    肢凉怕冷,虚寒较甚者,加附子、菟丝子等;面白乏力,纳差便溏者加炮姜、茯苓、白术等。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2周,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1〕。治愈(经治疗未再遗尿)24例,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4例,未愈(遗尿无明显改善)。本组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6岁。自幼尿床,少则数夜1次,多则一夜1~2次,形体偏瘦,神疲乏力,面色欠华,食欲不振,大便溏烂,小便清长,肢末欠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小儿遗尿(脾肾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补肾缩尿,用二合一方加炮姜3g,山药10g,菟丝子9g,每日1剂,水煎服。嘱家长夜间定时唤醒患儿排尿1次。3剂后,患儿精神好转,食欲稍增。续服至1周,各症大减,每夜能自醒排尿1次,大便正常。方药对症,守方去炮姜,服至2周停药,随访半年,再无遗尿现象。
    5 体会与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膀胱、肾、脾、肺等脏腑有关。本组28例均为脾肾两虚型。脾主运化,如脾气不足,中气下陷,则水液无制;肾主水,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虚膀胱不约则遗尿。故治宜健脾益气,补肾缩尿。二合一方乃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而成。方中益智仁辛温入肾经,温肾纳气,固涩小便;乌药辛温质重,下通肾与膀胱,温散下元之寒,以促膀胱气化,使水液不得直趋于下;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温化中焦;麻黄主入肺与膀胱经,重用麻黄上可宣通肺气,通三焦水道,下调膀胱气化,使开合适度。现代实验研究认为,麻黄碱可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2〕。诸药相济,脾气健旺,肾气充足,膀胱有约,则遗尿自止。加上石菖蒲开窍醒脑,警觉排尿,效果更佳。
    西医认为遗尿的病因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常见病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环境改变、不良习惯等。故对遗尿的处理,亦可结合心理治疗,如耐心开导教育,培养其按时排尿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受惊吓刺激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2 马清钧,王淑玲.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2.
56
发表于 2009-11-23 19:0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药物敷脐治疗小儿遗尿49例首
作者:丁贺山    作者单位:132227 吉林吉林,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物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 中药研末敷脐,每晚一次,7天一疗程。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96%。结论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药物敷脐;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又称尿床。轻者一夜遗尿一次,重者一夜数次。我科于2003年以来,运用药物敷脐治疗小儿遗尿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3岁;病程3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为睡眠中不自主排尿,轻者每夜一次,重者每夜数次。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麻黄40 g,益智仁20 g,肉桂20 g,丁香20 g,五倍子20 g。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 g于临睡前用食醋调成糊状备用,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再放入调好的药糊,用塑料布覆盖,外包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晚换药一次,连用7次后,隔一周敷脐2次,为1个疗程。若患儿少气自汗加党参;畏寒肢冷加附子;另外要让患儿坚持睡前小便一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为治疗2个疗程无遗尿,夜间能自醒排尿,随访6个月不复发;显效为遗尿次数减少50%;好转为遗尿次数减少,但未达到50%;无效为治疗2个疗程后病情无变化。
    2  结果
    治愈44例(89.80%),显效4例(8.16%),好转1例(2.04%),总有效率97.96%。
    3  典型病例
    患儿,女,8岁,自幼患遗尿症,白天排尿正常,每夜尿床1~3次,梦中排尿不易叫醒,患儿及家长甚感苦恼,曾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而来诊。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淡白,小便清长且量多,舌苔薄白,脉弱,纳差多梦。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遂用上法治疗2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小儿遗尿为儿科常见病,如果不治疗将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遗尿长期不愈将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完整人格的建立极为不利,故应积极治疗。儿童遗尿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肾气不足,下元不能固摄,而致膀胱约束无权发生遗尿。脐中为神阙穴,与任督二脉相通,联络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给药的理想通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薄,药物易于穿透吸收,经科学实验证明以温药敷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故小儿遗尿治则以温肾止遗,固摄下元为主。脐药中麻黄温肾散寒;益智仁、丁香、五倍子补肾气缩小便;肉桂暖丹田,壮元阳,导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散寒之功,使下焦得温而寒去,膀胱之气复常,约束有权,从而遗尿自可痊愈。此法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57
发表于 2009-12-7 07:2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善治感冒,健康长寿
         郭生白

我七十九岁半,每月从北京到杭州独来独往。白天门诊,晚夜著文,从来不知疲倦。有人问我:怎么你这样健康,练什么功,有什么妙招?我常常回答说:我有两个宝,一是“天人和一”观念,二是善治感冒。“天人和一”理念今后讲,善治感冒今天说。
为什么说善治感冒能健康长寿呢?人人皆知感冒生百病。为什么感冒生百病呢?在上两期里我简单的介绍过。感冒是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什么是“排 异”?“排异”是人体生命本能。当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排异本能便把异物排出体外。但是排异的通路是因异物所在的部位不同而排异的通路也不同。感冒之类是身 体的外表面为排异的通路,如汗腺,或咳痰、喷嚏、眼泪、小便等等通路。比如流行性感冒的排异反应是发热到40度以上,全身肌肉颤抖畏寒、身疼、骨节疼、腰 疼、头疼、呕、喘;身上皮肤干燥,不出汗。脉搏浮浅,脉率加快。这些表现都是向外排异的表现。颤抖是肌肉组织制造体温提高体温作发汗的准备,身体本能要以 排汗的方式把异物排出体外。身体疼痛是异物不得排除。喘,是向外散热,喷嚏、呕、涕、泪,都是向外排异的表现。中国人聪明,两千年以前就发现了人体生命排 异本能。看到感冒的这个现象,就用顺势利导的方法帮助肌体发汗。用麻黄汤,一服汗出,所有的症状如烟消云散,一身轻松,痊愈了。这种顺势助动的治法,是最 好的。感冒痊愈了什么症状都没有了。但是,对这种感冒并不都是这种顺从病理趋势用助动的治法,很多人是用对抗的方法。一见发热,不问为什么发热,便用水袋 或酒精擦身以及其他方法如抗生素、激素等等药物退热。结果,把排异本能压制了下去,身热虽然降下来了,汗不出了,病毒物质排不出了,后遗症却造成了!鼻 炎、咽炎、气管炎、膀胱炎、心肌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等,最可怕的是“亚健康”!零三年的非典,死亡的不谈,侥幸活下来的有没有不留后遗症的?而邓铁涛先 生治的五十余例全部治愈不说,为什么没有一例留下后遗症?上世纪五十年代蒲辅周先生在石家庄治疗一百六十七例乙型脑炎,为什么全部治愈,一例后遗症也没 有?一句话:用因势利导的排异法,彻底排除了病理物质!
您知道了这个道理,再看感冒的后遗症,再听“感冒生百病”这话,您该明白了:生态医疗是多么智慧!下面我介绍中医对四种常见感冒的治法。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9年12月07日 07:36am 时添加 -=-=-=-=-
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发热常高达三十九至四十一度全身颤抖畏寒不出汗。皮肤干热、头疼、身疼、骨节疼、腰疼、气喘、呕逆。脉搏浮浅,脉率快,脉管紧张。比其他感冒症 状表现急剧。病理趋势虽然都是向外排异的反应。但流感的特征是身体高热畏寒颤抖,不出汗。只要汗出来,排除了病理物质,身热便退下来,恢复正常体温。流感 必须与中毒性痢疾区别开。中毒性肠炎痢疾有下利腹疼;流感没有。与麻疹区别:麻疹的发热是一阵轻一阵重,初起体温一般不会三十九度以上。与脑炎区别:脑炎 初起有全身疼、头疼但无剧烈畏寒颤抖,而有昏睡的表现。
流感病势是向体表作排异反映,但排汗的条件不够,不能排汗。所以全身肌肉组织剧烈颤抖以制造热量提高体温这个发汗的条件。我们看这个趋势,便用“麻黄汤” 治。麻黄汤是升高血压,温通血脉,开张汗腺的作用。所以一服汗出便热退身安,所有症状与没有发生一样。但汗出病愈不要急于外出,在室将养一、二日便好了。
麻黄汤方:麻黄、桂枝、杏仁(研)甘草。
用量可根据病人强大与弱小斟酌。一般麻黄10克,杏仁20克(研),桂枝25克,甘草13克,水煎三十分钟,滤汁,药渣加水 300毫升再煎二十分钟,滤汁,两汁相合,每次服二分之一,服后喝些热开水,温复身体,发汗前感觉不舒服,等汗逐渐发出,症状逐渐缓解,到全身都有汗,手 足亦有汗时,这个“排异”反应到最佳程度。但不可因贪凉爽而去掉衣被,贪图一时凉爽。这样排毒不彻底,必会再发热。但我们发汗的目的是“排异”,而不是为 排汗。所以不可大汗淋漓。只要身上有汗便好。千万不要大汗淋漓,病会因伤津液不能彻底痊愈。最好是通身有汗,保持十个小时以上才好,麻黄汤一剂分两次服, 服下二分之一汗出病愈,剩下的药不必再吃。扔掉即可。如汗出失败,可服第二次仍如第一次服药一样将息。服麻黄汤禁食生、冷、粘滑、肉、乳、辛辣、酒、酪、 臭、恶等物。
流行性感冒在初起,高烧畏寒颤抖时用麻黄汤发汗。常一剂便身和神清彻底痊愈。如果非法治疗,以退热降体温为目的,用冷水、冰袋或激素及化学药,常会因失去 排异的时机,导致病毒入肺造成肺感染。发生了肺感染,高烧不退,咳嗽多痰,病情恶化了。但不要怕。肺感染仍有排毒的趋势,可以由大便与利尿两个通路因势利 导排毒。一般病情,两三剂药也便痊愈了。这便需要有经验的中医来完成。如继续用激素与化学药退热,多危!必须守住:1、流感发病早治;2、不可误治。慎 之!
58
发表于 2009-12-7 07:5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流感的特征是身体高热畏寒颤抖,不出汗。只要汗出来,排除了病理物质,身热便退下来,恢复正常体温。流感 必须与中毒性痢疾区别开。中毒性肠炎痢疾有下利腹疼;流感没有。与麻疹区别:麻疹的发热是一阵轻一阵重,初起体温一般不会三十九度以上。与脑炎区别:脑炎 初起有全身疼、头疼但无剧烈畏寒颤抖,而有昏睡的表现。
===========================================================================
     先生的见解非常正确。
     1  麻黄汤的适应症是:高热畏寒颤抖,不出汗,身体健壮的青壮年。
     2  麻黄汤的禁忌症是:其他各种传染病的前驱期,也是与感冒非常难鉴别的状态。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流行病学、各种实验室检查鉴别。
59
发表于 2009-12-7 17:3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12/07 07:21am 发表的内容:
善治感冒,健康长寿
         郭生白
我七十九岁半,每月从北京到杭州独来独往。白天门诊,晚夜著文,从来不知疲倦。有人问我:怎么你这样健康,练什么功,有什么妙招?我常常回答说:我有两个宝,一是“天人和 ...
学习好经验!
60
发表于 2009-12-14 12:03: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麻黄——外感第一药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四肢奇痒
  <正> 李××,52岁。1986年12月12日诊。诉四肢奇痒难熬,每年冬季均发。发作时喜手抓或热水洗烫,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每天均不得不用滚烫热水洗澡,故而四肢皮肤变得色黑而粗糙。迭经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现大便偏结,舌淡胖苔淡黄腻,脉沉
【作者单位】:江西波阳县中医院
  李xK,52岁。1986年12月 12日诊。诉四胶奇痒难熬,每年 冬季均发。发作时喜手抓或热水 洗烫,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每天 均不得不用滚烫热水洗澡,故而 四肢皮肤变得色黑而粗糙。迭经 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现大便 偏结,舌淡胖苔淡黄腻,脉沉 细。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 黄、细辛各3克,桂枝、苦参、甘 草各6克,白术、防己各9克, 附子、当归、获等各10克,黄茂、 赤芍各12克。服2剂,痛痒大减。 再拟原方加夜交藤15克养血通 》络,生首乌30克养血通便。3剂后痒症消失。随访二年,未复发。 【按】四肢奇痒,逢冬则发,脉沉细,显为‘阳气不足而风寒凝滞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21:24 , Processed in 0.0548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