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0:18:2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9/03/09 07:15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对于中医经典就应该持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否则,也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主动、积极地吸收。这就是科学精神在中医中的具体应用,如此才 ...
中医理论是主体,西医知识是辅佐;换言之中医理论是根本,西医知识是枝叶。——这就是未来的祖国医学科学。
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中医之所以能够吸纳西医知识为中医添枝加叶,就是因为阴阳学说以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涵盖得太大,从而可以囊括西医的所有知识。
做为中医,不要反对西医,而恰恰要感谢西医。是西医知识给中医增加了不可或缺的新内容。做为中国人民,也不应该反对西医,而要感谢西医给我们的祖国医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使祖国医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42
发表于 2009-3-9 20:18:4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中这一段就有人提出置疑: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
仁海先生摘这一段,全面否定中医五行理论,似乎过于草率?仁海先生读《金匮要略》,未读《内经》?
这一段与《内经》相反!
《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疾病传变次序时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
《金匮要略》言治未病补虚的途径,正好是《内经》病之且死的途径!
这一点,希望有高等学者能够正视!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0:28:5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9/03/09 07:37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中医一谈什么东西就是五行.将内脏器官分成五行,将中草药也分成五行,甚至掌纹也分成五行,然后套用五行关系来说明各种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所有的东西分类细化当然是对的, 问题在于,难道一定要分成五 ...
内脏器官无需用五行,还能将脏腑生理功能表述得更清楚,正是这种牵强附会五行,更将脏腑功能神秘化——医学也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她一点也不神秘。
中草药也无需五行理论给以说明,只用寒热温凉足矣。
至于《内经》里的理论,我们大可不必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放弃,不能理解的留给后人解决。
44
发表于 2009-3-9 20:46:0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所以我提出的第一剂良药是从中医理论中去除五行学说.脏器按照实际解剖学中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强行分成五类!!中草药也如此.几类就是几类.是什么关系就是什么关系.不要提相生相克。”
西医药也讲配伍禁忌,现在连十八反等也不要了!高!高!高!实在是高!
45
发表于 2009-3-9 20:46:5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任海先生挺“逗”的!诸位先放松放松,没看见楼主那种急不可耐的“激情”,是从那来的吗?他是把本坛看的有点像“神坛”,似不可动,但他非要动动不可!
也许不好直接冲着老总提弹劾案,为此借请辞“孙总版”为由,谈了科学……
明眼人多数不愿得罪人,但在请辞中,老兄不失有“敢为人先”!但我总觉着孙总版无论是为人,还是敬业,虽还谈不上是“导帅”,但对做总版主来讲,是称职的。
任海老兄之所以让“孙总”请辞,是为了“导帅”二字,下苦功夫!假若说,本坛若换了仁海先生,我敢肯定,他更会“指鹿为马”。这不是么,还没等上任就迫不及待的就抛出了他的一已偏见:
“中医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医理论不适应于临床需要,不符合现代人们的观点,给初学者增加了理解上的疑惑与学习上的难度,给民众增加了对中医的不信任。毫无疑问,中医的振兴,就要先大刀阔斧地从理论上开始推陈出新,以期出现中医在新时期的适应临床的新理论。”
46
发表于 2009-3-9 20:50:1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接[第 43 楼]这一分歧,似乎出于《难经》77难,《金匮要略》画蛇添足而来
77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意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上工治未病”应该与“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
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相应征。
《难经》故先实其脾气,本无问题。脾主中土,旁溉四脏,脉无胃气者死。
原本举例,一言邪气相传,二言保胃气。
待《金匮要略》画蛇添足,实不知已违反《内经》大法。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很明显的蛇足之举。 弄得后人无所适从。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0:50:2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9/03/09 06:35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
    gl0101:《黄帝内经》中说:“其知 ...
是啊,“阴平阳秘”与五行学说何干?
又是肺生肾、心生脾、肝生心,,,肺克肝、心克金,,,啥跟啥呀,全是牵强附会的教条而已。又这东西属木,那东西属金,纯是科学未明了之时,用以推断的表浅工具罢了。
48
发表于 2009-3-9 20:50:5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对于中医经典就应该持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否则,也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主动、积极地吸收。这就是科学精神在中医中的具体应用,如此才能创造出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
49
发表于 2009-3-9 20:52:0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搞不懂。真叫人哭笑不得。 可笑可笑!可悲可悲!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0:55:4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9 06:53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学习好,再发展,提高。
中医理论是系统的、完整的理论!
把西医的机械论砍掉,西医理论还能够成立吗?
正象学习书法一样,先学正楷,然后再学行书、草书。但正楷学到何时,才算是学好呢?因此说,正楷的基本功学扎实后,就应该楷、行、草相结合地练,如此才能成为书法好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2:06 , Processed in 0.0529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