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学习脉诊?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4-14 16:29:33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脉诊是一 项技术,是一门知识,也是一种心悟。对于脉诊有的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有的人指下了了,却口中难名。也就是说手下感触到了,也了解了它的的意义,就是口中难以描述。因而也无法把它传输给别人。
书中得来的,终究是别人的经验和体会,自己未必能理解和掌握,没有塌实的实践工夫和认真地思考,掌握脉诊技术是不可能的。
22
发表于 2004-5-23 08:53:4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年轻时每餐吃得极少,而且反胃恶心不断,西医均作慢性胃炎治,服药二年余,末见好转体重降至28公斤,后请一老中医看,他号脉后说:六脉俱虚,胆气绝,胃气尚存.开了二张处方,第一张吃三天,第二张可吃三个月.当时低工资收入,自费负荷太重,到医院要求转方,主任按排我拍了二张片子,胆全结沙无胆汁分秘,胃是浅表性的胃炎.服中药后原来的反胃等诸症均无再犯.可见脉证有一定的道理,但学会如此精微的分辨一定难度很大.
23
发表于 2004-5-23 11:26:43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四诊合参诚是中医之宝,单依切诊而断病,对于中医而言亦绝非不可。单纯通过切诊(当然其中也有望诊的成分)而诊病,对一些中医尤其是一些资深中医而言,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但也不是能将所有的病都这样准确无误的诊断。中医不要自贬自己的三个手指头,--这是中医的祖宗留下的传家宝。非中医也不要过于崇拜中医的三个手指头,因为他也不是那么灵验。但非中医也绝对不可过于诋毁中医的三个手指头,因为那是在毁灭中医。中医 的三个手指头尽抖了中医的威风。好象是川剧的变脸尽抖了川剧的威风一样
24
发表于 2004-5-23 13:59:54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其实脉诊并不是很复杂很难学的一门技术,首先医者自己不能把它看的太高,临床中往往患者是很看重医生的脉诊工夫的,医者要做到智圆行方,即我们既要做的圆滑一些,取得患者信任,但也不能一味依赖脉诊,忽视其他的求证方法,不管怎样,最终应该给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我对脉学没有太深的研究,个人体会,学好脉诊必须要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做基础才能运用好,另外还要有一些医学心理学的知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医者还要有一些江湖术士(主要是相面算卦)的手段,学学他们的语言技巧。
最后一点体会,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不要死记那些脉决。
25
发表于 2004-5-31 00:21:0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下面引用由书剑2004/05/23 01:59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脉诊并不是很复杂很难学的一门技术,首先医者自己不能把它看的太高,临床中往往患者是很看重医生的脉诊工夫的,医者要做到智圆行方,即我们既要做的圆滑一些,取得患者信任,但也不能一味依赖脉诊,忽视其他 ...
还是不通。
脉是很客观很实在的功夫。它有接引法,陈无择七脉法,黄杰熙十脉法都可学。李时珍,李中梓皆可法。然初学切莫碰脉经。
26
发表于 2004-5-31 19:13:51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在 2004/07/09 00:55am 第 1 次编辑]

     
27
发表于 2004-7-25 11:51:3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脉法是一门很幽深的学问,望闻问切,精一门就足以断疾病,但人之性命至贵至重,故要四门合参,昔张仲景有灾怪之论,是补切诊之不足。但平脉辩证才是精髓,若想学好切脉,必先明理,证论,至于实践,那只是具体的变化,只有在脉理明确,病机变换知晓圆熟,才能断知疾病的来龙去脉,所以张仲景将脉看作辨病的主要依据。若想学,脉法,病机,都是张仲景的最好,如右脉浮而寸弱。当病灌汗,若脉浮而尺脉弱,当病泻,其脉理,脉浮病在表,当无弱,今寸弱当有元气泻,在上,故断为汗出,邪在表脉浮当无弱,今尺弱,知元气下走。故断为泻症,若浮而关弱,当断为绝粮。此一例略见一斑,若病症与脉不符,当问病家。若神会,定不可限量。
28
发表于 2004-7-25 12:02:1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診脉之要在於:“易”、“簡”。
“易”则易知(理论);“簡”则易从(实踐)。
29
发表于 2004-7-26 22:36:1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
理论不联系实际,空谈是无用的。
30
发表于 2004-7-27 22:31:1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学习脉诊?

診脉之旨,首要在於虛、实;
次看其所病性质及病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2:21 , Processed in 0.0586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