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uboq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5-26 23: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
我见到的原文是这样的: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
这一条很重要,看伤寒论的短条文也要象看这条一样,就容易看出正邪了。不过在下认为上面的句读有误,仅就有意见的更改如下:

1、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
2、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3、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4、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
 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者.......
22
匿名  发表于 2005-5-26 23:16:19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呆若木鸡2005/05/26 11:10pm 发表的内容:
这一条很重要,看伤寒论的短条文也要象看这条一样,就容易看出正邪了。不过在下认为上面的句读有误,仅就有意见的更改如下:

1、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
2、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3、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4、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
 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者.......

谢谢先生!
23
发表于 2005-5-27 00:2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6 11:16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先生!
忽然学会做人了,变的懂礼貌了,善!
三分钟就可以戳穿你的面具!
白注册一个名字了,可惜。
24
发表于 2005-5-27 06:4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7 00:21am 发表的内容:
忽然学会做人了,变的懂礼貌了,善!
三分钟就可以戳穿你的面具!
白注册一个名字了,可惜。
把心思放到正经问题的讨论上吧。
不要偏离正题。
25
匿名  发表于 2005-5-27 07:48:56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zxcv1111 先生说的非常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君未必真知,吾实乃真好。表尚当舍,何况非表!既然发热、无汗,何不投葛根汤以治颈强、不投小青龙以治小便不利,反投桂枝汤?以既有心下满,里证既谛,攻表不可孟浪也。投已无效,是知非太阳表证也,乃里气不和也,下之不应,是知无阳明腑证也,乃太阴水蓄也,小便不利,更印证耳目也。肠胃者,营之所居也,皆土类也。今太阴不能转输,则水蓄于肠胃不得下,水不得下则营气受阻,营气受阻则太阳经气不行,汗不得出矣!必先其所因,伏其所主,太阳开之不应,则于太阴求之,汗之不应,则于利小便求之,此皆医家之心机活泼,全无芥蒂也。若不念思求经旨,开卷则必曰:我是也,彼非也,是彼也,非此也,纵仙方遗世,亦必疑之非之,易之篡之,尽入彼家私镬而后快矣!然后自封嫡传,如守腐鼠,心胸狭隘,见人议经即恐夺之,丑态毕露矣!诚可叹哉。去桂而以桂枝名者,盖不违其父之道也,虽改和营卫为和脾胃,中和之旨不易也,与五苓、猪苓诸利水剂,和而不同耳。]字字千金.
      

26
发表于 2005-5-27 09:46: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请再帮我看一下,下面症状是否可用伤寒论论治:
有一女,48岁.职务车间清洁工.偶然不慎被门撞击左胳膊致痛,用过活络油,未愈.至今已有半年.现症状为遇冷风即痛,用手捂住胳膊则不痛.另外她还有胃病,即遇饥则胃痛,食欲正常.两个月前曾服过中药7天,在服用期间左胳膊痛消,但痛却移至左侧腰大骨处行走困难.停药后腰痛减而胳膊复痛.
肺脉:浮取不得;中取脉缓,有力,脉体大小偏大,脉幅大,脉体软;沉取有力而缓.
脾脉:浮取不得;中取缓和有力,脉体大小正常,脉幅比肺脉小而比其它脉略大.,脉软
     沉取无力.
其余脉均正常.
舌质较淡,舌苔黄而薄,润度适中.
我认为这是风寒郁于肌肤,阻滞经络所致.治则应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请问这是否属伤寒论犯畴?该用何方主治?
27
发表于 2005-5-27 11:2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曾治一妇,50岁,因受寒咳嗽,迁延四月,中西药迭进咳嗽不止。诊时干咳少痰,动作即咳,晨起前阵咳较重,不觉畏寒,无汗,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稍滑。脉稍紧,两寸弱。与去桂加苓术原方四剂,后数月来称,服二剂咳止即停服,自此不咳。
28
匿名  发表于 2005-5-27 13:25:39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7 00:21am 发表的内容:
忽然学会做人了,变的懂礼貌了,善!
三分钟就可以戳穿你的面具!
白注册一个名字了,可惜。
尊重真才实学者,至于你……
一句评语——尚欠火候……
29
发表于 2005-5-27 13:4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27 01:25pm 发表的内容:
尊重真才实学者,至于你……
一句评语——尚欠火候……
在医学上,本人还是火候差的很远,不过要发掘一下论坛的南郭,比如你,这个火候我认为还是到位的。
30
匿名  发表于 2005-5-27 13:47:40

[原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27 01:43pm 发表的内容:
在医学上,本人还是火候差的很远,不过要发掘一下论坛的南郭,比如你,这个火候我认为还是到位的。
哦……?!
小五先生,现在是斑竹噶……
不过还是要说说——
在医学上,火候差的很远——就不要乱评论医学的东西——免得遭人鄙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7:16 , Processed in 0.04963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