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桂枝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复制链接]
248
发表于 2008-7-31 20:21:2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录来原著给各位熟读深思:
                         备急灸法 宋 孙炬卿
肠痈   男女同法   孙真人治肠痈法云:肠痈之证,人多不识,治之错则杀人。其证小腹重而硬,以手抑之则小便如淋状,时时汗出而恶寒,一身皮肤皆甲错,腹皮鼓急,甚则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脐孔脓出,或大便下脓血。凡有此证,宜速灸两肘尖各百炷,炷如绿豆大,则大便当下脓血而愈。
疔疮   男左女右  黄帝、岐伯、孙真人治疔疮法:疔疮者,其种甚多,初起皆一点突如丁盖子,故名之。发于手足头面者,其死更速,惟宜早灸。凡觉有此患,便灸掌后四寸两筋间十四炷,
附骨疽    黄帝、岐伯、孙真人治附骨疽亦如治疔疮法灸之。其附骨疽者,无故附骨而成脓,故名之。多发于四肢大节筋间,虚人及产妇偏发腿?间。其候先觉痹重,或痹疼,或只烘烘然热,动摇不便,按之应骨酸痛,经日便觉皮肉渐急,洪肿如肥人状,多作贼风、风肿治之,因循多致死。凡有此患,宜早灸之,依疔疮图子取穴灸之,男左女右。    图子见前疔疮门。
皮肤中毒风   男女同法(即曲池穴是也)张文仲、孙真人、姚和众治皮肤中毒风法:毒风之病,其候忽然遍身痛痒如虫啮,痒极搔之,皮便脱落,烂坏作疮。凡有此患,急灸两臂屈肘曲骨间各二十一炷。
卒暴心痛    甄权治卒暴心痛,厥逆欲死者,灸掌后三寸两筋间,左右各十四壮。
转胞小便不通    葛仙翁、徐嗣伯治卒转胞小便不通,烦闷气促欲死者,用盐填脐孔,大艾炷灸二十一炷,未通更灸,已通即住。   男女同法
霍乱    葛仙翁治霍乱已死,诸般符药不效者,云此法特异。起死回生,不在方药。大抵理趣精玄,非凡俗所知。急灸两肘尖各十四炷,炷如绿豆大。    男女同法(此灸穴与前项孙真人治肠痈穴同)    图形已见前肠痈门。
霍乱转筋    孙真人治霍乱转筋及卒然无故转筋欲死者,灸足两踝尖各三炷,炷如绿豆大。转筋在股内灸两内踝尖,转筋在股外,灸两外踝尖。踝者,即俗称脚块子是也。    男女同法。
风牙疼    葛仙翁、陶隐居治风牙疼不可忍,不能食者,灸足外踝尖三炷,炷如绿豆大,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男女同法。    足踝备载《明堂灸经》。
精魅鬼神所淫    华佗治精魅鬼神所淫,癫邪狂厥,诸般符药不效者,用细索并两手大指缚之,灸三炷,每炷着四处,半在肉上,半在甲上,一处不着则不验。灸之当作鬼神语,诘问其略,即解脱之令去,其人遂苏。    男女同法。  
夜魇不寤    葛仙翁、陶隐居、孙真人治魇死法云:凡夜魇者,皆本人平时神气不全,卧则神不守舍,魂魄外游,或为疆邪恶鬼所执,欲还未得,身如死尸。切忌火照,火照则魂魄不能归体。只宜暗中呼唤,其有灯光而魇者,其魂魄虽由明出,亦忌火照,但令人痛啮其踵及足大指甲侧即活(痛啮即重咬,踵即脚跟也)。皂荚末吹入两鼻亦良,经一二更不活者,灸两足大指上各七炷,炷如绿豆大,妇人扎脚者,此穴难求,宜灸掌后三寸两筋间各十四壮,此穴即前项甄权治卒暴心痛穴也。
卒忤死法    扁鹊、孙真人治卒忤死法(忤死即今人所谓鬼打冲恶尸厥也):急以皂角末吹入两鼻即活。若经时不活,急灸掌后三寸两筋间各十四炷,此穴即前穴甄权灸心痛者是也。图子见前。讫如身冷口噤者,灸人中三炷,炷如粟米大。
溺水    葛仙翁、孙真人救溺水死,用皂角末吹入谷道中(皂角无用石灰),但解开衣服,灸脐孔三五十壮,水从谷道中出即活。此法治溺水经一宿犹可活。又孙真人云:冬日落水冷冻,身强直,口眼闭,尚有微气者,用灶灰一斗,锅内炒令暖,以布三五重暖裹,热灰熨其心头。灰若冷,可即换。熨得心暖气通,目转口开,以温薄粥令稍稍咽。仍依前法灸之即活。若不先熨暖其心,便向火炉逼之,则身中冷气与火气争即死,切宜戒之。   男女同法\pd06-d42a8.jpg\r
自缢    太仓公、孙真人救自缢死法云:凡救自缢者,极须按定其心,勿便截绳,当抱起解之。其心下尚温者,先用皂荚末吹入两鼻,用旧毡一片盖其口鼻,令两人用竹筒极吹两耳即活。又鹊法用梁上细尘少许,入四个竹筒内,一个令四人各执一个,同时吹两鼻两耳,用力极吹。更灸手足大指横纹中各十炷,即活。如妇人扎足者,只灸两手大指上二穴。
急喉痹    孙真人、甄权治急喉痹,舌强不能言,须臾不治即杀人。宜急于两手小指甲后各灸三炷,炷如绿豆大。
鼻衄    徐文伯治卒然鼻中血出不止(病名鼻衄),用细索,如左孔衄缚右足,右孔衄缚左足,各小指,两孔俱衄则俱缚两足各小指(如妇人扎脚者缚膝腕)。若衄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   男女同法.
妇人难生    张文仲治横产手先出者,诸般符药不效,急灸右脚小指尖三炷,炷如绿豆大。如妇人扎脚,先用盐汤洗脚,令温,气脉通疏,然后灸,立便顺产。   男女同法(右衄灸左右衄灸右)\pd06-d42a10.jpg\r   图\pd06-d42a11.jpg\r
小肠气    孙真人、甄权治卒暴小肠疝气,疼痛欲死法:灸两足大指上各七炷,炷如绿豆大(此穴即是前葛仙翁、陶隐居、孙真人治魇死穴也。依图取穴,灸之可即愈)    图子见前治魇死门。
一切蛇伤    孙真人治一切毒蛇咬法:急于新咬处灸十四炷,则毒不行。如无艾处,只用纸捻,热之极痛即止。    又夏月纳凉露卧,忽有蛇入口,挽不出者,用艾灸蛇尾即出。如无艾火处,用刀或磁磏周匝割蛇尾,截令皮断,乃捋之,皮脱肉脱即出。    又方,割破蛇尾,入蜀椒三二颗即出。
治犬咬    岐伯、孙真人治风犬咬法:即令三姓三人于所咬伤处,各人灸一炷即愈。
治狂犬所咬    孙真人治狂犬咬法:春末夏初,犬多狂狾,其时咬伤人至死者,世皆忽之不以为事。其被咬人则精神失守,发为狂疾。诸般符药治疗,莫过于灸。便于所咬处灸百炷,自后日灸一炷,不可一日阙。灸满百日,方得免祸,终身勿食犬肉、蚕蛹,食之毒发即死。又特忌初见疮较痛止,自言平复,此最可畏,大祸即至,死在旦夕。若被咬已经三四日方欲灸者,视疮中有毒血,先刺出之,然后灸。    上诸灸法皆救仓卒患难,所有人神血支血忌,及大风大雨,病人本命,并不避忌。务发敬信心,疾速检用,得此本能,多多转授他人,庶几与我同志也。
点灸法    凡点灸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须忍痛楚之苦。凡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下火法    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赤辉广三分。若三分孔穴不中,不合得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艾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
用火法    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枳实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有火珠耀日以艾亟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难备矣。次有火照耀日以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若遇天色阴暗,遂难得火。今即不如无木火也,灸人不犯诸忌,兼去久疴,清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后至疮愈易安,且无疼痛。用蜡烛更佳,诸蕃部落知此八木火之忌,用镔铁击KT?石得火出,以艾引之,遂乃著灸。
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蜺,灸暂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恚怒呼骂,吁嗟叹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定灸多少法    凡灸头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炷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炷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定发际法    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整齐,依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性本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
发灸疮法    凡著灸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煻灰火中煨熟,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立坏脓出疾愈。
淋洗灸疮法    凡著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令逐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树东南梢枝、青嫩柳枝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此二味偏能护灸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溃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不较者,加黄连四味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势。
贴灸疮法    春取柳飞花如鹅毛者,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毛,取腹上白细腻者,蝥儿眼上者更佳。
骑竹马灸法    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瘅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疬发奶之属。先令病人凭几曲手男左女右,看臂腕节中间有一偃孔,令把臂相对者以朱点定了(有图在后第一),次用挺直其臂,如持弓之直,却见先来用朱点定偃孔处正在臂节横纹上,就以篾自横纹贴肉量至中指肉尖而止,不过指爪(有图在后第二)。次用屈中指,侧看中节有两斜横缝,就用篾压定截断,此是一寸,须量横纹各一则,乃各一寸也(有图在后第三)。次用竹扛一条两卓子前后阁起,以毡褥被帛等藉定令稳,令病人脱去衣,解开衬裤带,骑定竹扛,用身壁直靠,尾闾骨坐于竹扛上,两足悬虚,俱不要着地,悬身正直,要两人左右扶定,勿斜侧僵曲,要以尾闾骨正贴在竹扛上,却就竹扛上用初头自臂腕量至中指肉尖,竹篾子自尾闾骨量上背脊之心,尽其所压之篾而止。却用前所压横纹二寸则子横安篾尽处,用朱点定两头是穴,相去各一寸也(有图在后第四),各灸五壮或七壮,艾炷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十分紧实方可用。壮数不可灸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并用此法灸之,无不安愈。盖此二穴心脉所起(忽遇点穴近疮,或正在疮上,不问远近,只要依法灸之,切莫生疑),凡痈疽只缘心火流滞而生,灸此二穴,心火即时流通,不过三日可以安愈,可谓起死救危,有非常之功,屡施屡验。盖《素问》云: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又云:荣血不调,逆于肉理而生痈肿,灸此二穴,心火调畅,血脉自然流通,胜于服药多矣。灸罢谨口味,戒房事,依法将理,依前法一灸七壮了,经半日许灸,疮内流水甚多,觉火气游走,周遍一身,蒸蒸而热。再视正疮衅肿已消减五六分矣,至第二日五更,艾火盛行,咽喉焦枯,口舌干燥,小便颇涩,四肢微汗,略觉烦躁,当是艾火流通使然。遂投乳香绿豆托里散(方在后)。良久,诸证渐渐释去,视其疮衅已消,第三日果安愈矣。俱灸,疮衅发异常,如虫行状,流清水,四五日方定,此诚可谓活人良法也。仍服五香连翘汤(方在后),此以疏散郁毒之气,甚则转毒散(方在后),或凡黄元,以防毒内攻(方在后)。更在识轻重缓急,分阴分阳而服药。或胶醋熨散,或膏药涂贴,如外科常法治之(醋熨法在后)。    先曲手看臂腕节中间,有一偃孔便是。臂节横纹端的中心,令对坐,把臂之人以朱点定。  次用挺直其臂,如持弓之直,却见先来用朱点定偃孔处,正在臂节横纹上。就以竹篾自横纹贴肉,量上至中指肉尖而止,不过指爪。    次用屈中指侧看中节屈处,有两斜纹,此是量寸法所用。两头各一寸之则以薄篾量二寸折断篾。    次解衣裤等,用身壁直靠尾闾骨,坐于竹扛上,两足悬虚,俱不着地,要两人扶坐,以尾闾骨正贴在竹扛上,却就尾闾骨上用初头竹篾子量上脊背之心。盖所量之篾而止用朱点定了,却用前所量二寸,则子横安点处,两头是穴。    次用纸轴艾令实切为艾炷,身壁直坐,即安艾炷,难安时微用津唾占粘之。略才曲身,其穴便差,切不可曲身。    江西传得元本云:余既躬获异效,深愿家家自晓,人人自理,不陷枉亡,亦仁人之用心也。每恨婴此疾者,轻委庸人,束手待毙。余目睹耳闻,不知其几人矣。此灸法流传数十载,但人每意其浅近而忽之,且以其灸法之难,或疑而已之。今亲获异效,寻穷其原,如秦缓视晋侯之疾,确然知其在肓之上膏之下。然攻达之难,药石所不至,寥寥千载,至唐而孙真人出焉,始洞彻表里,垂法万世,以膏肓穴起人之羸疾,世皆称验。惟痈疽之酷,方论甚多,皆不保其全活。今予发明骑竹马灸法之良,其殆孙真人发明秦缓膏肓之绝学,庶几脱人于虎口之危而奔人之急,当如拯溺救焚也。膏肓之灸,固为良法,痈疽之灸,尤为效验。膏肓但能灸背穴于未危之先,而骑竹马灸实能脱人之危于将死之际,故不得不委曲而备论之。盖此二穴正在夹脊双关,流注之所。凡人荣卫周流,如环无端,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昼夜流行,无有休息,故一日一夜脉行周身,共计八百一十丈。此即平人常经之数,唯痈疽之疾,血气流滞,失其常经,况人一身荣卫循度,如河水之流,其夹脊双关乃流注之总路,如河之正道也。皆自尾闾穴过,又复通彻百骸九窍大络,布达肤腠,无所不周。灸法云:凡痈疽只缘心火留滞。《素问》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云:荣血不调,逆于肉理则生痈肿。今此二穴所以为效者,使心火通流,周遍一身。盖妙在悬一身骑于竹扛之上,则尾闾双关,流注不得。俟灸罢二穴,移下竹扛,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奇功异效盖原于此也。且遍搜百家议论,皆以痈疽发背之患为最惨,如治法则专以当头灼艾为先尝,一日二日三四五日灼艾者尚不保其全活,至十日以后,虽当头灸之无及也。然此法似未尽善,惟骑竹马灸法,虽经日危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一例灸之,无不全愈。此法最为简易,而效验异常,真神仙垂世、无穷之惠也,但恨得之之晚,慨念平昔观其长往者哽然在念,今遇此良法,躬获大验,岂收私秘,欲广其传,冀同志之士,见而勿叹。或好生君子,转以济人,其幸尤甚。    又云:余三十余年,每见患痈疽发背之疾甚多,十中仅得一二活者,惟是着灸早则犹有可治之理。倘始末不能灼灸,则疮势引蠹,内攻脏腑,甚则数日而至于不救。要之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是盖自暴自弃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自当坚壮此心,向前取活以全肤体,不致枉夭,岂不诚大丈夫欤。    又云:痈疽发背,要须精加度疗之于示危之先,庶收万全之效。勿以势缓而忽视,勿以势急而怆惶。其势既见,不问其他,便先要隔蒜当头灸之,使毒发越于外,则不致内攻杀人之速也。其患处当头得灸,便成疮口,良久火艾既透,则疮口滋润,或出恶水,痛势亦定,兼服五香连翘汤。纵使未能顿减,其势亦少缓矣。更以骑竹马法灸之,则随即见效。若得疾已过七日,则不须用蒜当头灸之,只用骑竹马法灸之,仍服五香连翘汤,甚则转毒散,立见功效。此所谓要识轻重缓急也。    又云:余亲以灸法灸人甚多,皆获奇效。如遇灸穴在所发之疽相近,则其灸罢良久便觉艾火流注,先到灸处,其效尤速。若离所发疽边,则不甚觉其火气流注,灸疮亦发迟。然痈疽在左则左边灸疮先发,在右则右边灸疮先发。盖艾火随流注行于经络使然也。灸者宜预知此意,不须疑惑,但要依法灸之,使毒散越,不致内攻,便有向安之望。    又云:尝究痈疽之作,皆积微而至著。及其热之骤也,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不能小决,使导乃筑塞之势则大决,伤人必多矣。势既奔冲,治之宜急,苟徒以猛烈之药外涂肌肉,闭塞毛窍,使毒气无所从出,是谓闭门捕贼,必有伤主之害也。法当自外以火艾,引泄毒气,然后分阴阳而服药可也。分阴阳服药说,备载绍兴官库所刊李迅与兴明州医家所刊李世英痈疽方论。    绿豆乳香托里散方(托毒气不入心)    绿豆粉(一两)  乳香(半两)    上为末,和匀,生甘草水调下。    \x国老膏方\x(使毒气不入内)    甘草(大者,二两,细锉,长流水浸一宿,揉令浆汁浓,去尽筋滓,再用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以瓷器收贮)    每服一二匙,和酒调服,白汤调下亦得,微利为度。    \x五香连翘汤方\x(疏散郁毒之气)    木香(三分,不见火)  沉香(三分,不见火)  连翘(全者,去蒂,三分)  射干(三分)  升麻(三分)  木通(三分,去节)  黄芪(三分)  楝(无叉附者,生用)  丁香(半两,拣去枝,不见火)  乳香(半两,别研)  大黄(微炒,半两,锉)  甘草(半两,生用)  麝(真者,一钱半,别研)  独活(三分,买老羌活用)  桑寄生(三分,难得真者,缺之亦可)    上十四味为粉末,和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并滓煎,用银器煎药,入银一片同煎亦得。    \x转毒散方\x(利去病根不动元气)    车螯(紫背光厚者,以盐泥固济,煅通红,候冷净取末,一两)  甘草(一两,生用)  轻粉(半钱)    上一处为细末,每服四钱匕,浓煎栝蒌一个,去皮,煎酒一碗调下,五更服,甚者不过二服。    \x矾黄丸方\x(专托毒不攻内)    白矾(一两,为末)  黄蜡(半两,溶开和白矾末)    上旋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元,用温酒和些煎熟麻油送下,不以时候醋熨法(未成脓熨之则散,已成脓熨之则出)。    牛皮胶铫中略入水溶释,摊刷皮纸上,中心开一圆窍,如此作数片,却以胶纸贴疮上,就以窍子出了疮头,以出毒气。用好酽醋以小锅煮在面前,令沸,用软布手巾段两条蘸醋,更互熨之(用竹夹子夹上)。须乘热蒸熨数百度,就胶纸上团团熨,不住手,纸破再换。如痒愈熨,切不可以痒而止。如有脓从窍中流,更熨勿歇,落熨三五日,不妨暂时歇熨,时更以好拔毒膏药贴之,仍出窍。子以泄毒气,其熨时直候疮有血水来,痒止痛止,然后住熨,或要住熨而胶粘于背,可煎贯众汤洗之,即脱一面熨了,一面看阴阳证随证用药,此法甚简而功甚大,委有神验,切不可忽。酽醋,即米醋也。    \x鹭鸶藤酒\x    李氏方云:病痈疽人适有僻居村疃,及无钱收买高贵药材,只得急服鹭鸶藤酒。不问已灸未灸,连服数剂,并用盦法(方在后),候其疽破,即以神异膏(方在李氏集验背疽方论)贴之。亦屡用取效应。发眉发颐发背,但是肿发,尽量多服,无不取效,前后用此医,田夫野老,百发百中。    《苏沈良方》云:鹭鸶藤一名忍冬草,叶尖圆,蔓生,叶背有毛,田野篱落处处有之。两叶对生,春夏开,叶梢尖,面色柔,绿叶微薄,秋冬即坚厚色深而圆,得霜则叶卷而色紫,开花极芬芳,香闻数步。初开色白,数日则变黄,每枝黄白相间,故一名金银花。花间曳蕊数茎如丝,故一名老翁须,一名金银股。冬间叶圆,厚似薜荔,故一名大薜荔。花气可爱,似末利、瑞香辈。古人但以为补药,今以治疽奇验。    鹭鸶藤  嫩苗叶(五两,不得犯铁器,用木捶碎)  甘草(一两,生锉为粉末)    上二味同入瓦器内,用水二碗,文武火缓缓煎至一碗,入好无灰黄酒一大碗,同煎十数沸,滤去滓,分为三服,微温,连进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连进数剂。既云可作补药,必然无虑伤脾,服至大小肠通利为度。    鹭鸶藤圆形,又名甜藤    \x盦散痈疽法\x    鹭鸶藤取叶不拘多少,入砂盆内,烂碾,入无灰黄酒少许,调和稀稠得所,涂盦患处四围,中心留一大穴,以泄毒气,早晚换盦,不可间断。    \x治头脑上痈肿,川芎通气散\x    天花粉(洗净为细末)  川芎(不见火,为细末)  穿山甲(头项上甲,炒为细末)   上等分,每服五钱,重用栝蒌一个,取子并肉研细,入无灰黄酒一碗,浢之,滤去滓,重汤煎熟,却将此酒来调药食后,稍空服,连进数剂,并用前方鹭鸶藤酒每碗加川芎末三钱,重调下,与通气散更互服之。及急,剃去发用前方盦法。大凡痈疽服药,须是作急,连进方能救疗。
247
发表于 2008-7-31 19:28:2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扁鹊心书》取穴简单,疗效可靠。希望大家从网上搜来一读。
      命关穴原来在乳头直下与中脘平齐,相当于胆募光明穴,被现代一些医家注解为等边三角型(相当于章门穴)的误会骗了多少年。
246
发表于 2008-4-17 11:47: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根据我们的研究,传统的灸法的不少所谓“缺点”,其实正是精华所在,要有所创新,切忌买椟还珠。根据我们的研究,艾灸的主要作用还是药物合理组方后燃烧发出的特定红外脉动微波束群。而现代讲求精确的所有仪器一概都只是抓住芝麻而丢了西瓜,正如曾经的一个日本少女因为偏爱清洁特别欣赏吃白粉后排出的洁白没臭味的大便一样。
245
发表于 2008-4-16 11:57: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灸法绝对不能丢,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灸法的同时,还要克服它的缺点,要有所创新;根据我们的研究,艾灸的主要作用还是红外,详见我们在<上海针灸>杂志的相关论文(2004/11)"传统灸法的现代技术创新".谢谢!
244
发表于 2008-4-16 11:00: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新 产 品 介 绍
S(P)M系列特征红外电针灸疗仪
本创新产品是本公司根据传统的隔姜灸燃烧所辐射的红外光谱,采用新型的无机材料,使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模拟,使之正好与隔姜灸时人体穴位所接受的光谱完全吻合一致。充分发挥了传统灸法的温经通络、补气活血、化瘀消肿、瘀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使用时本仪器可定时、定性、定量,灸温可控制与调节。我们在施灸时,在穴位上点一滴艾油,使之同样具有艾灸的芬香与药用作用。同时本仪器避免了传统灸法,使用明火、燃烧缓慢、效率不高、烟雾腾腾、刺鼻薰眼、易于灼烧、操作不便等缺点,使病人乐意接受,医生容易使用,使传统的灸法从技术上、材料上、性能上有了根本性更新换代,使灸法这门古老而又原始的疗法,绽出鲜艳的花蕾,在各位专家教授,广大针灸界同仁的共同培育下,结出丰硕的成果(专利号:03231167.2)。
红外灸疗法的作用与适应症
本创新产品作为艾灸的更新换代产品,是通过温热以刺激穴位(因为“温灸头”仅纽扣一般大小)籍经络传导作用,起到温通经脉、调理气血、调节脏腑、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病和保健作用。根据临床试验与实践表明,其治疗范围应与传统艾灸疗法一样广泛,内、外、妇、儿各科都应有其适应症。具体还靠各位专家、教授、针灸界同仁大家各显神通,临床发挥。
    究其作用及适应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散寒、通痹止痛——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科病证,正如《素问 调经论》所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则寒注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2.疏风解表,温中散寒——外感风寒表证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证。
3.行气活血,散结消肿——外科疮疡起,瘰病、乳痈疡起,各种痛证。
4.温阳补虚、回阳固脱——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5.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降逆平肝,引气下行——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证,预防中风可灸足三里和绝骨穴。
7.防病保健,祛病延年——保健灸,“逆灸”(古代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之、气海、命门、中脘,虽未能长生,亦可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灸法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有抗衰老的效应,使机体能祛病延年。
本仪器的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2.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3.作用完全、无副作用;
4.仪器轻巧、便于携带;
5.价廉物美、利于推广。
本仪器与其他同类仪器相比,其施灸的范围从片缩小到点,从远距离、近距离缩小到几乎是零距离。所以,在治疗时,通常采用循经取穴,按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穴位辐照治疗,能量损失少,渗透力更强。穴位的选择完全可以根据经络学说,并参考针灸治疗穴位,灵活交替使用。因此,本创新产品更具中医特色。
本仪器辐照时间完全可以根据病人如大人、小孩或病情以及所选穴位的部位,选择所需的治疗时间,定时器开始工作,倒计时,治疗时间到点后,仪器发出蜂鸣,自动切断,以示治疗结束。
本仪器还巧妙地设计了灸头塑料固定托,并采用双面胶便于固定灸头施灸穴位以提高疗效,预防交叉感染。同时还设想根据施灸的需要设计专用的帽子、胸罩、短裤等配套产品,如灸百会等头部穴位用特别灸疗帽子。以后还打算进一步研制能替代“温针”的灸头等系列产品。
另外,本仪器在施灸时,可同时进针、敷药。目前我们采用点一滴艾油在穴位处,是出于对传统艾料的重视,艾是施灸的主要材料,是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经过优胜劣汰选出来的,总有他的道理。尤其是艾叶本身尚有温经、散寒、止痛、辟秽等治疗作用。同时我们认为艾油是从艾叶中提炼出的,是艾的精华所在。总之,我们认为本仪器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形类似灸,实则亦是灸。
         
         PM特征红外电针灸疗仪                                  SM 特征红外电针灸疗仪
243
发表于 2008-4-16 10:49: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42
发表于 2008-4-16 10:34: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针灸工作站简介
  
高科技针灸仪器急需融资!(公司网页www.kqtcm.com) 《KQ-2000ieam经络针灸治疗工作站》简介 我公司最新研制的“KQ-2000ieam经络治疗工作站”是“脱胎”于传统针灸的作用机理,“换骨”于当代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在针灸治疗机理――经络基础理论研究、及与之相结合的治疗器具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和进展。我们成功地将计算机软件将当今中国最先进的针灸器材实行一体化。她集针灸诊断与治疗于一身,通过测试人体12个原穴,便知人体的健康状况包括亚健康状况;并能当场用计算机打印出“诊断书”(通过数据库处理),其原理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赌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因为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当内脏发生病变后,可在本脏腑所属的原穴上出现阳性反应,如色泽的变化,压痛,皮下结节,皮肤隆起,凹陷,以及皮肤电阻变化等。 结合现代生物医学,量子生物学及量子医学的临床研究,本仪器还配合红外灸疗仪,音乐电针治疗仪以及敷贴仪等三种具有当代领先地位的针灸治疗仪器。“红外灸疗仪”可以取代传统艾灸,克服传统艾灸无法量化,操作麻烦,不易掌握,不能同时多点施灸,以及不安全,易烫伤,有明火,有烟雾并温度无法控制,患者由于疼痛和留有疤痕等缺点而不愿接受。而温灸疗克服了上述缺点,保留了隔蒜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等隔物灸的优点,将其燃烧产生的有效的红外频谱加以模拟保存,并且做到温度时间可控;经过上海曙光医院、瑞金医院、市六医院专家,教授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用于各类痹症,还可以用于各种疑难杂症,(见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4期,2004年第11期相关论文)。 音乐电针治疗仪是将当代世界最流行的音乐疗法和针灸电针相结合,克服电针在针刺麻醉过程中的衰减现象。我国古代就有五音对五脏的说法,宫、商、角、徵、羽对脾、肺、肝、心、肾。《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说“夫脏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推类;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结合色脉,可以万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宫、商、角、徵、羽即do, re ,mi, sol. La (1、2、3、5、6)很少fa和ci(4、7这二个半音);这7个音符组成的音乐,其奇妙无比,给人类和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欢乐,它能调节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雅情趣,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情绪乃至健康。对人的脏腑活动及情绪与行为有良好的协调作用。这种调节功能,能促进疾病的改善与消除。音乐是一种艺术,不同的音乐,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节奏鲜明的音乐,使人精神焕发;旋律柔和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和恬静;深沉哀婉的音乐,使人抑郁、忧愁;威武雄壮的交响乐,使人胸怀舒畅,心旷神怡。用音乐治疗我们古代就有,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大乐”、“适音”、“音律”等音乐与人的心情关系的论述。《晋书》律历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善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类经附翼》律原篇里有音乐中“十二律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不同的音律可以对不同的脏腑”产生效果。 到了现代,音乐备受人们的青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可以起到调节生命节律的作用,音乐用于治疗、保健日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音乐电针的推出,正谓正逢其时,是我国老一辈针灸界泰斗张缙教授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我公司在此基础使之“数字化”,并由计算机软件将其可控,可量化。音乐电针效果稳定,无疗效衰减现象。由音乐电针刺激产生地针感舒适,音乐优美地旋律,强弱变化地脉冲刺激,使患者乐于接受并且有较好地治疗效果。在针刺麻醉地手术中能使患者的手术野平稳安定,使针刺麻醉成功率大大提高。用音乐波形成的电波,在经络腧穴上主动输入进机体,来治疗不同疾病,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该仪器中的“敷贴仪”系根据“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等中医理论研发的高科技产品,经上海中医大曙光医院4000多病例的临床实践对“小儿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的疗效,该仪器用低频,低电压,脉冲刺激,穴位中药贴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最多一台可十个病人同时使用,用10个单扳机分别控制,整机采用全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数字显示器,工作状况设置显示,输出电流强度调节显示,并有电源指示、状态指示、出错指示等(详见SGF-4使用说明)。使中药通过穴位皮肤成离子状态导入,达到“不吃药、不打针,照样可以治毛病”,这也是本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创新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公司研发的《KQ-2000ieam经络针灸治疗工作站》是能与当今量子医学可媲美的高科技的针灸仪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产品为中医针灸同行提供了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并可以用于养生保健。我们坚信,通过各位专家的使用,临床发挥,并将各类信息反馈给我们,不断改进,使之更完善。我们的理念是“让古老的针灸,插上现代化的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241
发表于 2008-4-15 09:46: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3、华夏七星灸;4、灸绳。
   请自己到网上搜索。反复使用,尝到甜头,再看我们的轻松灸是不是太实用哪!
240
发表于 2008-4-15 09:42: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2、藏医火灸法 [转贴]
【操作方法】     藏医火灸,帝玛·丹增彭措的《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和居·米旁的《医学全集》中载:“火灸种类二十三种之多。”可见藏医火灸种类较多。但粗分则为二大类,即艾灸法与非艾灸法。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艾灸法,现将各种灸法,简介如下:        1.艾灸法  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或痛点上面置放艾炷,点燃,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1)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野艾花叶茂盛,做艾炷较好。草艾分大小两种。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于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做艾炷。        (2)艾叶采集时间:医学《后续》中载:“秋季三个月为采艾最佳时期”。每年七、八、九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时期艾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枝叶不宜断残,这时采集为最佳。        (3)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4)艾炷大小:用于脊椎各穴,以食指尖大小为宜;头部和四肢及前身各穴,以小指尖大小为宜;失血需要封闭脉道者,以扁圆如羊粪粒大小为宜;用于肿疮和痞瘤等肿块坚硬疾病,以中等诃子尖大小为宜;灸小儿的剑突穴位或其它穴位,以豌豆粒大小为宜。        (5)操作方法 :有煮法、烧法、烤法和拟法四种。        煮法:适应于痈疖、痞瘤等症。首先灸痛疖、痞瘤的四周,以封闭脉道,防止肿块扩散。然后,灸肿瘤中央,以破坏肿瘤的巢穴。对于病情较重者,于最佳穴位连灸几壮,一般20次为最好,19次为次,17次为下。        烧法:适用于灰色培根病和黄水病,以及心风病等,灸15次为最佳,13次次之,9次为下。        烤法:适用于隆病、寒性虫症、大小便闭塞或尿频、洞泻不止等症。灸7次为最佳,5次为次,3次为下。        拟法:八岁以下小儿使用拟法,即灸豌豆粒大小一次,使小儿略感惊痛便可。        一般在施灸中,将灼烧成斑痕者称煮法;灼烧起细小水泡者称烧法;不伤及皮肤只灼红皮肤者称烤法;略灼而产生惊痛的称拟法。按火灸种类分类,汉地火灸属煮法;艾灸属烧法;霍尔火灸属烤法;天竺火灸属拟法。按灸位分类,四门穴宜用烤法;下体穴宜用烧法;上体穴宜用煮法;神经或筋腹部位宜用拟法。灸脊椎各穴,只用煮法不用烤法或烧法,以免伤及神经引起瘫痪或脊椎僵直难伸。        此外,产后大出血、泻后抑压风势及筋胆断裂复续等三种情况如果灸量过度则会造成筋胆拘挛、阻断风路、肌肉萎缩等弊端,务必谨慎。        具体操作。患者挺身端坐,在选中穴位上划点作好标记,然后用胶水或大蒜汁将艾炷粘于穴位上,点燃后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烟消散、烬火烧及皮肤时用针头拨去火灰,但不要触及皮肤。如果多个穴位同时灸烧,第一灸炷燃至三分之二时点燃第二灸柱,依次循序,要做到前灸火力未散,后灸火力续之,使热力源源不断,这样效果更佳。灸时要求火势均匀、不偏不倚,灸痕四周略起细小水泡,无疼痛感,说明灸法得当。一般所谓烧熟的标志是胸腹部施灸则背部微感疼痛,同样背部施灸胸腹部微疼、恶心。此时,可停止灸烧。有人认为艾炷燃尽发出“杂”的声响,同时灰烬四散者,效果更优。如果患者出现欲吐、头晕等副作用,则要立即停止灸烧。        2.非艾灸法        (1)天竺火灸:在穴位上铺一层红纸或红绫,上盖四横指宽的白硇砂粉,其上置一块薄红柏木片,木片要在三热性药(生姜、荜拨和胡椒)水中浸泡一夜,干后用朱砂水写八个“?’字,口念咒语二十一遍,早晨东向,用火镜聚太阳光烧灼木片以灸之,对中风、黄水、脉病有效。又一法是取一薄铜镜,口念咒语,用水清洗铜锈,置于火上烧热,以不烫手为度,用一未褪色的新红绫包裹,口念咒语百万遍,频频放于穴位反复烧灼。如灸温下降,可用火镜聚光反复灸热,口念咒语千遍。再于其上面,用较大的艾炷灸烧一段时间,口念咒语一千遍。上述灸法治疗寒性痞瘤、腹绞痛、瘰疬、中邪、索增隆病(相当于神经官能症各心血管病证)等。施灸之前,首先要用瞿麦和筚拨浸水洗净穴位,待水液干后才能施灸。        (2)汉地火灸:在穴位上撒布一份煅寒水石散或石灰石,滴入热水三滴,用其产生的热烧灼,可治脉病、血管栓塞和黄水病(以水肿、湿疹、关节肿胀疼痛、肤色青黑粗糙为主症,类似中医湿证)。        (3)霍尔火灸:在穴位上面涂以油脂,上铺一层白毡片,毡片要在盐水中浸泡,拧干水,用钳子夹一块烧烫的羊脂石置于毡片上,灸烧程度视疾病而定。用以治疗丹毒、牛皮癣、痹症等皮肤病。        (4)神变火灸:在穴位上面铺一层红绫,上垫一块牛皮厚的柏木片或高山栎木片,其上置艾炷燃灼。主治直候病(又称垢甲病,类似痛风病)、痹证和各种肿块等。        (5)神奇火灸:在穴位上面撒布寒水石和三热性药(筚拨、胡椒、干姜)等份研成的粉末,上盖一块红绫,垫木片,置艾炷燃灼,可消除肿瘤、寒性黄水病。或者取一无锈铜镜,红绫裹之,置于穴位,口念咒语百遍,置于红绫上燃艾炷烧灼穴位。        (6)缘份空行母火灸:施灸者入定空行母执火禅、口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在穴位上依次垫以写有咒符的纸、红棱和柏木片三物,上置合有少许户枢尘土的艾炷,用火镜聚光点燃灸之,口呼“哈哈哟”之言,并默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艾火虽未燃及木片,但穴位已得灸力,此灸除眼睛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可使用。灸之可除增盛热证之外的一切疾病,特别对中风、中邪、鬼魔作祟(神志疾病)引起的疾病及疖痈、痞肿等有效。        (7)烙灸:①金烙:用弯头金箸做烙器,烧烙有关穴位称之金烙。用以驱邪、预防瘟疫等,具有保护识觉之功效。②银烙:用银箸做烙器,烙之,可干脓水、去腐肌、治疖痈。③铜烙:用黄铜做烙器,可愈伤、治痈、杀虫。④(4)铁烙:用铁做烙器,可防骨刺、破胃部症瘕。⑤木烙:用柏木、桦木等阳木,柳木、短叶锦鸡木等阴木,沙棘、(木旬)子等子木或文冠木、小檗等三黄水药木于木板上猛烈摩擦直到冒烟时熨在穴位上,根据木质性质对症灸治直候病、痹症、白脉病、血管疾病、皮肤病、黄水类病、创伤和炎肿等疾患有效。⑥角烙:用动物犄角(特别是种羊角等雄性动物角)烧热烙之,效果相当于木烙,根据疾病选烙。⑦石烙:将滑石、松耳石和玛瑙等石类和宝石类涂上油脂,用火烧烫置于穴位,对疬病、疖痈、肿瘤炭疽、直候病、痹证、黄水和中风等有效。⑧布烙:将布块或羊毛等于火硝水中浸煮,取出后用棺木炭火烤干变硬,卷在沉香木上,干后点燃,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息火置于穴位上烙之,对黑痣、鸡眼、脑病和偏头痛等有效。⑨油脂烙:以融化的蜂蜡、酥油、蔗糖、山羊油、鹿油等适量烙于相应穴位,对痔疮、淋巴结炎、阴部瘘管、外窍处生疮等有效。⑩牙烙:将象牙、虎豹的犬齿于青油和水的混合液中浸煮后,置于穴位烙之,对陈旧疮伤及疖痛、症瘕等有效。⑾光烙:用现代灯光等烤灼穴位,对疮伤和炎肿等有效。
239
发表于 2008-4-15 09:40: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救救中医灸学

   好,这些网上就有:
1、<篇名>灸法秘传
书名:灸法秘传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刘序
属性:雷君少逸,衢之名医也。余守是郡,因病邀诊,遂与之善。其人秉至性,多读书,以医世,其家著作甚富。余尝序
其《时病论》一书行之。一日,复出其戚金君冶田所藏《灸法秘传》见示。云∶得自蜀僧,施治颇验。原书谫陋不文,
经雷君取所列诸证分门而为之说,言简意赅,深得经旨,诚济世之良术也。检阅方书,其论穴治病,则从太乙神针神明
而出,实近今所罕见之本。余恐秘本无传,因付手民,以公诸书,并附刊太乙神针诸方于后,俾阅是书者参互考证而信
从焉。刊成爰缀数语于简端,以见可传者。之不能终秘,亦以嘉雷君与金君之急急于传也。是为序。
\x光绪九年十一月望日尽先补用道知衢州府事楚北刘国光宾臣氏撰\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用灸,先审其是何病症,取何穴道,再以病患中指节为一寸,量准寸分,以墨点其穴,候灸。
一灸法,用生姜一大片,原二分许,将灸盏之足钉在姜片之上,照灸盏之孔,将银针穿通姜片,平放应灸穴上。即
将艾绒捏作一团,置于盏内,再上药料,将艾点燃。少顷,则药气即可透入。如觉热甚难禁,可将银盏提起片时,仍即
放下,看盏内药将燃尽,即取起另换。每一次,换药三四回,便可收止。每日或一次,或两次弗论。
一用灸,宜天气温和,密室无风之所,焚一炉香,照法用灸。若遇人神所在,不宜灸之,切须忌避。孕妇亦不宜用。
一灸后,必须静卧片时,待其药气周流于脏腑脉络之内,自然畅快病出,切切慎风节食、保精养神,为第一着。
一灸穴,宜审轻重。上体及当骨处,灸宜少。下体及肉浓处,灸多无害。
<目录>
<篇名>正面图
属性:\r正面图\p06-d27a1.bmp\r
<目录>
<篇名>背面图
属性:\r背面图\p06-d27a2.bmp\r
<目录>
<篇名>指节图
属性:\r指节图\p06-d27a3.bmp\r
量穴道取寸法,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取稻草心或薄篾片、量之。若用绳线,则有伸
缩不准。
<目录>
<篇名>灸盏图
属性:\r仰式图 俯式图\p06-d27a4.bmp\r
古圣用九针,失传久矣。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亦且不熟明堂。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
一失。凡欲用此法者,须仿此样为式,四围银片稍浓,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
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通,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
<目录>
<篇名>灸药神方
属性:艾叶(一钱五分) 硫黄 乳香 没药 麝香 皂角 枳壳 川芎 桂枝 杜仲 全蝎 白芷 细辛 松香 雄黄
独活 穿山甲(以上各五分)
上药秤准分两,各为末,和丸,固藏弗泄气。
方解∶艾叶,揉捣如绵,谓之熟艾。熟艾性热,能通十二经,走三阴,以之灸火,能除百病。硫黄之性纯阳,能援
阳气暴脱、命欲垂危。没药、乳香通行十二经络。麝香、皂角宣开上下窍关。枳壳破一切气滞,川芎行一切血凝。桂枝
调卫和营,杜仲舒筋壮骨。定厥阴之风,全蝎有力。化痈疡之毒,白芷多功。细辛通窍散寒,松香祛风止痛,雄黄杀百
毒,独活搜伏风。更以穿山甲通行经络,直达病所。方中诸品无处不行,所以主治诸 ,效如桴鼓。
<目录>
<篇名>人神在曰不宜灸单
属性:初一(在足大指) 初二(在外踝) 初三(在股内) 初四(在腰) 初五(在口) 初六(在手) 初七(在
内踝) 初八(在腕) 初九(在尻) 初十(在腰背) 十一(在鼻梁) 十二(在发际) 十三(在牙齿) 十四
(在胃脘) 十五(在遍身) 十六(在胸) 十七(在气冲) 十八(在股内) 十九(在足) 二十(在内踝) 二
十一(在手小指) 二十二(在外踝) 二十三(在肝及足) 二十四(在手阳明) 二十五(在足阳明)
二十六(在胸) 二十七(在膝) 二十八(在阴) 二十九(在膝胫) 三十(在足趺)
<目录>
<篇名>十二时人神所在不宜针灸歌
属性: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头巳三属,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续。
<目录>
<篇名>十二支曰人神所在不宜针灸歌
属性:子不治头君须认,丑日腰耳寅胸应。卯日鼻脾辰膝腰,巳手午心真快捷方式。未头手足申头背,酉行膝背同其类。戌日
在阴头面间,亥日游行头颈位。十二支神禁灸歌,男除女破应该会。
<目录>
<篇名>十干曰人神所在不宜针灸歌
属性:甲不治头乙耳喉,丙肩丁背与心求。戊己腹脾庚腰肺,辛膝壬当肾胫收。癸日不宜针手足,十干不犯则无忧。
<目录>
<篇名>尻神图
属性:\r尻神图\p06-d27a5.bmp\r
此神农所置。一岁起坤,二岁震,逐年顺飞九宫,周而复始。行年到处则所主败,切忌针灸,慎勿犯之,否则变生
他病。慎之!
<目录>
<篇名>九宫尻神歌
属性:尻神所在有根由,坤内外踝圣人留。震宫牙口 宜记,巽位还居乳口头,中宫肩骨连尻骨,背面目从干上游。手膊
兑宫难砭灸,艮宫腰顶也须休。离膝肋胁针难下,坎肘还连肚脚求。为医精晓尻神诀,万病无干禁忌忧。
以上避忌,以逐日人神所在为主。如遇急病,其余不必避也。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中风
属性:中风者,卒然中倒,人事无知,口眼 斜是也。方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医之乏效者,必须用灸。或
未经疗治者,急灸无妨。当其国中之时,先灸百会,或灸尺泽。如口噤者,灸风池。左瘫右痪者,灸风市。如两额暴痛,
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环跳穴可也。
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令,旋毛陷中,可容指处。《医宗金鉴》云∶直上耳尖顶陷中是也。)
尺泽穴(肘中动脉处,即肘弯内横纹当中,屈肘纹见,《金鉴》云∶屈肘横纹筋骨罅中。)
风市穴(端立,垂手于股外,中指尖到处。)
客主人(两耳前骨工宛中间,开口即穴处。)
环跳穴(在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
枢,当环跳穴处。)
风池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内。)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尸厥
属性:《金鉴》云∶尸厥者,类中风之称也。谓其形厥而气不厥,口鼻无气,状类死尸,而脉自动也。延医不及,急宜灸
大敦穴。倘有四肢厥冷,宜灸内庭,又灸行间,不可误也。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韭菜许毛中《金鉴》云∶外侧聚毛中。)
内庭穴(足大指内,次指本节前歧骨外间陷中。)
行间(足大指次指歧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偏风
属性:偏风者,或左肢不遂,或右肢不遂。在左者为瘫,血虚也。右者为痪,气虚也。左瘫右痪者,气血两虚也。总宜先
灸百会,次灸合谷。如一偏疼痛,手臂不仁,拘挛难伸,灸手之里,兼灸腕骨。倘痛甚不能提物,灸肩 。两手挛痛,
臂细无力,灸曲池。半身不遂,灸环跳。按穴灸之,自然却病。
百会穴(见中风。)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即虎口,两叉骨缝中。)
手三里(曲池下二寸锐骨端,按之肉起。)
腕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处。)
肩 (肩端两骨间。)
曲池(屈手按胸,肘弯横纹尖尽处)
环跳(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眩晕
属性:眩,目花也。晕,头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无痰不眩,一曰无火不晕,一曰木动生风,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
虚木摇是也。医者莫分,药多罔效,灸神庭穴,自获安全。若未中机,再灸肝俞必验。
神庭(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即眉心上三寸五分。)
肝俞(八节下,各开二寸。)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痿症
属性:经曰∶肺热叶焦发为痿 ,痿 者,足软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盖痿 属肺,脉痿属心,筋痿属肝,

痿属脾,骨痿属肾也。总当先灸足三里,甚则灸三阴。灸法得宜,较汤散为胜也。
足三里(膝下三寸, 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到处,股外旁也。膝盖骨下三寸,在 骨外廉两筋肉分宛宛中,平
坐垂足,取之在背,《金鉴》作大筋肉。)
三阴(足内踝上三寸,大骨下陷中。)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痹症
属性:痹者,即俗称为风气也,症由风寒湿之气杂合为病。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往往蔓延不愈。倘
三气痹痛,灸环跳,兼灸脾俞、肾俞。足痹不仁,灸腰俞。如手臂作痛,不能提举,灸尺泽。两腿麻木,不能步履,灸
风市。按图而灸,庶乎肢体自若耳。
环跳(见中风。)
脾俞(十脊骨下,各开二寸。)
肾俞(十三脊下,各开二寸,亦有一寸半。《金鉴》云∶与脐平。)
腰俞(尾尻骨节上 间。)
尺泽、风市(皆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劳伤
属性:五劳者,烦冗劳心,谋虑劳肝,过思劳脾,过忧劳肺,色欲劳损。七伤者,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卧
伤气,久立伤骨,房劳思虑伤心肾也。至于骨蒸劳热,药石乏效者,先灸大椎,并灸胆俞。久嗽劳热者,灸肺俞。久虚
不食者,灸上脘。真气虚弱者,灸气海。男子血损者,灸天枢。女子阴虚,灸足三里。凡有一切虚损劳瘵,及至形神大
惫,惟灸膏肓穴,可冀挽回,否则无救矣。
大椎(三节颈项下,第一脊骨上间。)
胆俞(第九脊下,各开二寸。《金鉴》云∶各俞皆去脊中二寸,故不从寸半之说。)
肺俞(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金鉴》云∶以手搭肩,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处。)
上脘(脐上五寸。)
气海(脐下一寸五分。)
天枢(脐两旁,各开二寸许陷中。)
足三里(见痿症。)
膏肓(四椎骨下,两旁各开三寸五分,《金鉴》云∶正坐曲脊,从髀骨上角,摸索至髀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
按其中一间空处,是其穴也。)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咳嗽
属性:先贤论咳嗽,以有声为咳,有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其初起多因于风寒,延久多成于虚损。若咳甚欲吐,灸身
柱。因痰而嗽,灸足三里。气促咳逆,觉从左升,易于动怒者,灸肝俞。咳嗽见血者,灸肺俞,或灸行间。吐脓者,灸
期门。日久成劳者,灸膏肓弗误。
身柱(大椎穴下三节骨下间,按其 中。)
足三里(见痿症。)
肝俞(见眩晕。)
肺俞(见劳伤。)
行间(见尸厥。)
期门(两乳下,第二肋骨端。)
膏肓(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喘症
属性:喘病之因有四∶有因寒邪入肺而喘者,有因病阻肺气而喘者,有因水停心下而喘者,有因肾不纳气而喘者。统宜先
灸天突,次灸中脘,甚则兼灸肺俞。所有哮喘不得卧者,须灸灵台。行动遂喘急者,须灸气海。得能按穴灸之,去沉
犹拔刺耳。
天突(结喉下二寸陷中。)
中脘(脐上四寸。)
肺俞(见劳伤。)
灵台(六节骨下 中。)
气海(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血症
属性:书谓∶吐血成升斗者属胃血也,其余咯血属心,呕血属肝,咳血属肺,唾血属肾。凡有一概血症,总当先灸胆俞。
血痰灸其上脘。咯血喉中有声,灸其天突。如五劳七伤,诸虚百损而患血者,灸其膏肓,弗可缓也。据(管见),暴患之
血症,实火为多,不宜辄灸;灸患之血症,虚火不少,用灸无妨,切须辨之。
胆俞、上脘(并见劳伤。)
天突(见喘症。)
膏肓(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汗症
属性:汗有自盗之分,不可以不知也。盖自汗为阳虚,不因劳动而自出也。盗汗为阴虚,睡而汗出,醒而收也。灸其尺泽,
可以奏勋。设未效者,膈俞灸之,必然全愈。
尺泽(见中风。)
膈俞(七脊下,各开二寸,正坐取之。)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肺痿
属性:久嗽肺虚,而成肺痿。痿者萎也,犹枝叶之萎落也。时吐涎沫,声音不扬,或嗽血丝,形容枯槁。斯症属虚者多,
非肺痈属实之可比。当先灸其肺俞,兼灸膏肓可也。
肺俞、膏肓(皆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肺痈
属性:久咳不已,胸中隐隐而疼,吐痰腥臭,或吐血脓,是为肺痈。痈者,壅也。良由风寒内郁,郁久成火,火刑金脏而
成。法当灸其天突,兼服清肺之方,庶几有效。
天突(见喘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惊悸怔忡
属性:《正传》曰∶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
医家虽有辨别,总灸上脘穴为宜。
上脘(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健忘
属性:忘前失后,曰健忘也。良由精神短少、神志不交所致,亦有因思虑过度者,或因所愿不遂者,或因痰溷心者包。病
因虽异,皆当灸百会一穴而记忆自强矣。
百会(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阳痿
属性:阳痿者,阳物痿软而不举也。年老之人,则常有之。若少壮之人,是为真火衰惫,法当灸其气海。
气海(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阴痿
属性:阳物收缩,卵阴入腹,皆为阴症也。法宜先灸气海,再灸大椎。
气海(见劳伤。)
大椎(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臌胀
属性:倪氏论臌,有气、血、虫、水、单是也,论胀,有寒、热、虚、实、湿、食、瘀、积、肝、肾是也。方家必分五臌
若何?十胀若何?余谓∶臌胀在上,灸于上脘,在中;灸于中脘;在下,灸于下脘,或灸气海。至若胀及两胁者,灸于
期门。胀及背腰者,灸于胃俞。胀至两腿者,灸足三里。胀至两足者,灸行间可也。
上脘(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下脘(脐上二寸。)
气海(见劳伤。)
期门(见喘症。)
胃俞(十一节下,各开二寸。)
足三里(见痿症。)
行间(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肿满
属性:先圣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盖脾主水谷,虚而失运,水谷停留,故成肿满也。后贤分而为四∶一曰水肿,皮薄
色嫩,按之成凹也,一曰气肿,皮浓色苍,按之即起也;一曰风肿,走注肿疼,皮肤麻木也;一曰瘀肿,肿而红亮,有
血缕痕也。以上诸肿,宜灸内庭。如罔验者,行间、大敦皆可灸之。
内庭、行间、大敦(三穴皆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瘕
属性:症有七,蚊、蛇、鳖、虱、肉、米,发也。瘕有八,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也。其实症者,征也,有块
可征。瘕者,假也,假物成形。总之不外乎气血交滞。倘因气滞而成者,灸气海。因血凝而致者,灸天枢可耳。
气海、天枢(并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癖
属性:者,弦也,有若弓弦,腹有一条扛起,现于肌肉之外。癖者,僻也,隐僻于膂脊肠胃之后。皆宜灸下脘,或灸足
三里。
下脘(见臌胀。)
足三里(见痿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疝气
属性:疝有七,寒、水、气、血、筋、狐、 是也。时俗统称为小肠气。张子和谓疝气虽有七种,总不离乎肝病也。七疝
之症,先宜灸气海,继宜灸中极,或灸三阴。若阴囊偏肿者,灸大敦有效。
气海(见劳伤。)
中极(脐下四寸。)
三阴(见痿症。)
大敦(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伏梁
属性:伏梁者,心积也,起于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当灸上脘,或灸中脘可安。
上脘(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奔豚
属性:奔豚者,肾积也,发于少腹,上至于心,如豚奔走状,上下无时,久则喘逆,骨痿少气。先灸气海,兼灸中极为是。
气海(见劳伤。)
中极(见疝气。)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香港脚
属性:香港脚者,两脚浮肿而重,湿香港脚也。不红不肿而痛,干香港脚也。不拘干湿,皆宜灸风市灸。倘或红肿,行步艰难,
灸大敦穴可愈。
风市(见中风。)
大敦(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腹鸣
属性:腹鸣者,腹中鸣响也。其因痰饮者,灸上脘。因胃寒而肠鸣者,灸胃俞穴,或灸足三里。
上脘(见劳伤。)
胃俞(见臌胀。)
足三里(见痿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噎膈
属性:噎膈之因有五∶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属七情之变。凡药不能效者,
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为要。
天突、中脘(见喘症。)
足三里(见痿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反胃
属性:反胃者,饮食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良由脾胃阳虚,营运失职,不能熟腐水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
朝吐。即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法当灸中脘、下脘,兼灸膈俞。若未效者,再灸脾俞、胃俞,甚则灸足三里。
中脘(见喘症。)
下脘(见臌胀。)
膈俞(见汗症。)
脾俞(见痹症。)
胃俞(见臌胀。)
足三里(见痿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霍乱
属性:霍乱症,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也。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也。急灸期门可愈。
期门(见臌胀。)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头痛
属性:头痛者,有外感、内伤之分。如痛无休息者为外感,时痛时止者属内伤。若因头风而痛,宜灸百会,并灸神庭,合
谷、胆俞皆可灸之。若头痛如破,或因内伤,宜灸命门自痊。
百会(见中风。)
神庭(见眩晕。)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即虎口两骨缝中。)
胆俞(见劳伤。)
命门(十四节骨下 中。)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心腹痛
属性:真心痛者不可治。今云心痛者,皆胸中胃脘痛也。若胸腹痛者灸上脘,痛而不已灸行间,并灸膈俞。脐下冷痛,灸
气海、关元。少腹寒痛,灸中极。夹脐而痛,上冲心痛,灸天枢。
上脘(见劳伤。)
行间(见尸厥。)
膈俞(见汗症。)
气海(见劳伤。)
中极(见疝气。)
天枢(见劳伤。)
关元(脐下三寸。)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背痛
属性: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忽被风湿所侵,则背膂强痛,宜灸身柱则瘳。
身柱(见咳嗽。)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胁痛
属性:胁痛在左,肝经受邪;在右,肝邪入肺。宜灸临泣可愈。
临泣(从两目中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腰痛
属性:腰痛有四,当分灸之。如因房劳过度,则肾虚,灸肾俞穴。偶然欲跌则闪挫,灸气海穴。负重损伤,不能转侧,灸
环跳穴。湿气下注,不能俯仰,灸腰俞穴。倘连腹而引痛者,灸命门穴则安。
肾俞(见痹症。)
气海(见劳伤。)
环跳(见中风。)
腰俞(见痹症。)
命门(见头痛。)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耳聋耳鸣
属性:《绳墨》曰∶肾气充盛则耳聪,肾气虚败则耳聋,肾气不足则耳鸣,肾气结热则耳聋。经谓耳为肾窍,肾虚耳聋宜
灸肾俞,耳鸣宜灸风池。初患者先灸百会为是。
肾俞(见痹症。)
风池、百会(并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目疾
属性:眼科治目有五轮之分∶两 属心,曰血轮;乌珠属肝,曰风轮;两胞属脾,曰肉轮;白精属肺,曰气轮;瞳神属肾,
曰水轮。其实肝开窍于目,总病实在乎肝。目初病者,先灸百会、上星、神庭三穴。日久内障起翳者,当灸临注。目
KTKT 而不了者,必须灸肾俞也。
百会(见中风。)
上星(从发际直上一寸,或眉心上四寸。)
神庭(见头痛。)
临泣(见胁痛。)
肾俞(见痹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咽喉
属性:咽乃饮食之道,喉乃呼吸之区,不容纤邪所容,否则遂成喉症矣。咽喉疼痛者,当灸内庭。喉疮、喉风者,当灸天
突为亟。
内庭(见尸厥。)
天突(见喘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齿痛
属性:齿乃骨之余,肾主病也。然则因阳明火炽而痛者,有因风、因虫而痛者,亦有因虚而痛者,方药莫能奏捷,必当用
灸。倘颊肿牙痛灸风池,红肿牙痛灸手三里,齿龋须灸内庭也。
风池(见中风。)
手三里(见偏风。)
内庭(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鼻血
属性:鼻血者,因于肺肝有火也。肺窍在鼻,肝脏藏血,二经有火内炽则血沸腾,乘肺窍而出者也。急宜灸合谷穴一壮。
合谷穴(见偏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脑漏
属性:胆移热于脑,脑漏黄浊之水,由鼻而出,甚则腥秽。亦有鼻塞不闻香臭者。均宜灸上星穴可也。
上星(见目病。)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脱颏
属性:颏者,口之下唇至末之处,俗名下巴也。有因气虚而脱者,有因呵欠而脱者,皆可灸风池穴。
风池(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遗精
属性:书谓有梦精出为梦遗,无梦自遗为精滑。大凡梦遗者,由于相火之强。精滑者,由于心肾之损。拟方当分虚实,灸
法统宜于关元、中极及之阴交。设未瘥者,再灸肾俞可耳。
关元(见心腹痛。)
中极(见疝气。)
三阴交(见痿症。)
肾俞(见痹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浊症
属性:丹溪曰∶浊症之因有二,肥人多湿热,瘦人多肾虚。总之肾虚之质,下焦空豁则湿热阻于精窍,而成赤白浊也。当
灸关元,兼灸行间自痊。
关元(见心腹痛。)
行间(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淋痛
属性:滴沥涩痛谓之淋,急满不通谓之闭。五淋之别,虽有气、砂、血、膏、劳之异,然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若小便赤
涩,灸其下脘。小便痛沥,灸其关元。五淋之症,皆宜灸其中极。
下脘(见臌胀。)
关元(见心腹痛。)
中极(见疝气。)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溺血
属性:经谓胞移热于膀胱则溺血,是症未有不本于热者。当灸关元数忙。
关元(见心腹痛。)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遗溺
属性:遗溺者,由于中气虚衰,不能摄固所致。老年下元不足,孩提脬气未固多有之。总当灸其三阴。若小便频数者灸大
敦,小儿遗尿者灸气海。
三阴(见痿症。)
大敦(见尸厥。)
气海(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便血
属性:便血之症,有肠风,有脏毒。如下鲜血,大便燥结,名曰肠风。血色黯浊,大便溏泻,名曰脏毒。脏毒者灸肾俞,
肠风者灸会阳。
肾俞(见痹症。)
会阳(尾尻骨两旁,各开二寸,尻骨节上两旁,各开寸半亦可。)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脱肛
属性: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故肺热则肛藏,肺虚则肛脱。或因肠风痔漏,或因久痢久泻,或因产妇用力太早,或因小儿叫
啼伤气。总须上灸百会,下灸会阳。
百会(见中风。)
会阳(见便血。)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痔疮
属性:古人论痔,有牝、牡、虫、血之分。其实皆大肠积热所致。当灸会阳几壮,庶冀而安。
会阳(见便血。)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泄泻
属性:泄泻有五,乃脾虚、肾虚、湿寒、湿热、食积也。脾虚则食少便频,肾虚则五更作泻,湿寒则便溏溺白,湿热则下
利肠垢,食泻则吞酸嗳腐。在医家当分而治,在灸家先取天枢,其次会阳之穴。
天枢(见劳伤。)
会阳(见便血。)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痢疾
属性:古人以赤痢为湿热,伤于血分;白痢为湿寒,伤于气分。凡初患赤白痢积者,法当灸其天枢,兼之中脘。如日久不
愈,脾肾两伤者,当灸脾俞,兼之会阳也。
天枢(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脾俞(见痹症。)
会阳(见便血。)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伤寒
属性:伤寒者,由冬令伤于寒邪,法当辛散。其误治也,变为结胸,宜灸期门。若妇人经水适来,邪热入于血室,昼则明
了,夜则谵语,亦灸期门之穴。若饮水过多腹胀者,灸其中脘。余热解不尽者,当灸曲池可也。
期门(见咳嗽。)
中脘(见喘症。)
曲池(见偏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热病
属性: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夏为热病。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当用辛凉之剂。设未效者,当灸上脘。若烦闷
者,须灸行间。
上脘(见劳伤。)
行间(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疟疾
属性:疟疾之病,由夏令先受暑邪,至秋时发为疟疾。秋风欲入,伏暑欲出,表里交争,寒热成矣。连日发者则浅,隔日
发者则深,隔两日发者则更深矣。诸般疟疾,法当先灸大椎。痰盛之体,灸其尺泽。日久不已,灸其内庭。按穴灸之,
则疟自遁。
大椎(见劳伤。)
尺泽(见中风。)
内庭(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黄胆
属性:黄胆有五,曰阳黄、阴黄、酒疸、谷疸及女劳疸。其病本皆不离乎湿也。应灸之穴有四,即上脘、肝俞、胆俞、脾
俞是也。
上脘(见劳伤。)
肝俞(见眩晕。)
胆俞(见劳伤。)
脾俞(见痹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癫病
属性:经谓重阴者癫,癫则多喜,若痴若呆,或笑或泣,缘于所谋不遂而致也。当灸身柱一穴。
身柱(见咳嗽。)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痫症
属性:痫症者,忽倒无知,神昏牙闭,角弓反张,抽搐流涎。古人分为五痫,有马鸣、羊嘶、牛吼、犬吠、猪啼等语,究
属痰涎蓄于经络也。灸家不须细别,当其初发之时,先灸百会,兼灸上脘。每发每灸,日渐自瘥。
百会(见中风。)
上脘(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癞病
属性:癞病,疠风也,俗称为大麻风。良由湿胜则生风,风胜则生虫,所以皮肤脱落,肌肉浮紫,满躯作痒,状若虫行。
宜灸曲池可愈。
曲池(见偏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疹病
属性:肌发红点,有若蚊咬者为热疹,细粒透显者为风疹,不透出者为隐疹。隐疹宜灸曲池,风疹、热疹宜乎合谷、环跳。
曲池(见偏风。)
合谷(见偏风。)
环跳(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痰疾
属性:痰属湿,津液所化也。流则为津,行则为液,聚则为痰,上则为涎。其实百病兼痰为多也,灸其上脘,痰自化矣。
上脘(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饮食
属性:胃司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营运不息。设脾胃衰弱,则失消纳之权。若饮食不思,灸其上脘。饮食少减,灸
其中脘。饮食不化,灸其下脘,或灸天枢。食不下、欲干呕者,宜灸胆俞穴也。
上脘(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下脘(见臌胀。)
天枢(见劳伤。)
胆俞(见劳伤。)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调经
属性:月经者,一月一至也。超前退后,谓云不调。女子经水不调者,当灸气海,兼灸中极。妇人月水枯闭者,当灸腰俞
可愈。
气海(见劳伤。)
中极(见疝气。)
腰俞(见痹症。)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血崩
属性:血崩之症,良由肝脾两伤。盖肝不能藏,脾不能统,所以经血忽崩。宜灸气海、大敦二穴。
气海(见劳伤。)
大敦(见尸厥。)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带下
属性:古人治带,有五色之论,而分五脏之疗。又以赤属血、白属气之说。其实带下之病,本在乎带脉,以带脉横于腰间,
如束带然,故名也。法当灸关元数壮。
关元(见心腹痛。)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种子
属性: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若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漏崩带下。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或因胞
寒、胞热,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皆不能成孕也。当灸中极为要。
中极(见疝气。)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胎漏
属性:怀胎数月,而经水偶下者,谓之胎漏也。由于劳力损伤,或由冲脉有热,或由气怒伤肝,皆能致之也。宜灸关元自
止。
关元(见心腹痛。)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产后
属性:产后之 ,莫能尽述,应灸之症,姑略详之。恶露不行,宜灸中极。恶露不止,宜灸气海,或灸关元。关元、中极
只离一寸,一欲其行,一欲其止,分寸不准,灾害并至矣。
中极(见疝气。)
气海(见劳伤。)
关元(见心腹痛。)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胞衣不下
属性:胞衣停滞者,或因气力疲败,或因恶露所阻,皆令不下也。服诸药罔效者,当灸中极立下。
中极(见疝气。)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惊风
属性:惊风者,有急慢之分焉。急惊者,忽然搐搦,身体壮热,面红唇赤,牙闭痰迷,兼之二便不通,宜灸身柱、曲池。
慢惊者,缓缓搐搦,身体温和,面色淡黄,或睡露睛,兼之大便青色,宜灸腕骨、尺泽。若闭目、摇头、额汗、昏睡、
面青、肢厥、频吐清水,此慢脾风,不可救也。
身柱(见咳嗽。)
曲池(见偏风。)
腕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处。)
尺泽(见中风。)
<目录>应灸七十症
<篇名>疳劳
属性:小儿疳劳之症,面黄形瘦,肚大露筋,尿如米泔,午后潮热。皆因肥甘无节,停滞中州,传化迟滞,肠胃内伤,则
生积热,热盛生疳。宜灸下脘、胃俞,自然告痊。
下脘、胃俞(并见臌胀。)
以上七十症,按穴灸之,自无差忒。若遇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痰核 串、无名肿毒,皆于患处灸之,使痛者灸至
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即愈。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药方
属性:艾绒(三两) 硫黄 麝香 乳香 没药 丁香 松香 桂枝 杜仲 枳壳 皂角 细辛 芎 独活 雄黄 炮
甲(以上各一钱)
上药各秤足为末,与艾绒揉和,用绵夹绒一张,约长五寸、宽方尺,将绒药铺掺于纸上,用力实卷,如大指粗,即
为一条。如绒药尚多,即多作几条,外再加纸三四层裹之,以鸡子清通刷外层三次,阴干收藏,勿使泄气。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用针法
属性:一用针先审病证,取何穴道,用墨涂记其上,以红布七层盖穴上,候针。
一将针向灯烛上烧透,对准穴道放于红布上,若觉大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以七记数,小则一七,多则七
七亦可。
一用过药针,以极干竹筒封藏,犹可后用。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穴道取寸法
属性: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第二节,相去为一寸(图见前。)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正面穴道证治
属性:(图见前)
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寸,旋毛陷中,可容指处。督脉)。凡中风、头风,风癫、角弓反张、忘前失后、气绝、
脱肛、目泪、耳聋,针此穴。
上星穴(从发际直上一寸,宜上可容豆处。督脉)。凡脑冷、鼻塞、脑漏、汗不出、目睛痛,针此穴。
神庭穴(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督脉)。凡头疼、目眩、出泪、流涕,针此穴。
天突穴(结喉下二寸陷中,低首取之。任脉)。凡喉疮、喉风、哮喘、气噎、肺痈、咯血、喉中有声,针此穴。
上脘穴(脐上五寸,任脉。)凡心腹疼痛,惊悸,痰疾、伏梁、气蛊状如覆盆、风痫等征,针此穴。
中脘穴(脐上四寸,任脉。)凡反胃、吐食、心下胀满状如伏梁、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寒癖,针此穴。
下脘穴(脐上二寸。任脉)。凡腹胀坚硬、 癖气块、小便赤涩、身体羸瘦,针此穴。
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任脉)。凡男子阳事久惫、妇人经水不调及滞气成块状若覆盆,针此穴。
关元穴(脐下三寸。任脉)。凡男子遗精白浊、脐下冷痛、小便痛涩,妇人赤白带下、经水不调,针此穴。
中极穴(脐下四寸。任脉)。凡男子奔豚抢心、遗沥失精、五淋、七疝、小便赤涩,妇人经水不调、不受胎孕,针此
穴。
临泣穴(从目中上入发际五分陷中,即临泣穴)。足少阳。凡目痛内障、赤白翳、腋肿、胁下痛,针两穴。
客主人(一名上关)穴(耳前骨上宛中间,开口即空处。足少阳)。凡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
针两穴。
期门穴(乳下第二肋疼骨端。足厥阴)。凡伤寒结胁、咳嗽吐脓、腹膨、霍乱、吐泻,妇人热入血室、产后饮食不调,
针两穴。
天枢穴(脐两旁,各开二寸。足阳明)。凡夹脐痛冲少腹、赤白痢疾、泄泻、饮食不化,男子血损,妇人血块,针两
穴。
肩 穴(肩端两骨间陷中,举臂取之)。手阳明。凡手臂酸痛、不能提物,针两穴。
曲池穴(屈手按胸,肘弯横纹尖尽处。手阳明)。凡偏风不遂、两手拘挛、臂细无力、肘内寒冷而痛,针两穴。
手三里穴(曲池下二寸,锐肉端。手阳明)。凡手臂不仁、肘挛疼痛、颊颔红肿、齿痛、瘰 ,针两穴。
风市穴(膝上七寸。外廉两筋间,端立垂手于股,中指尖到处。足少阳)。凡两腿麻木、左瘫右痪、一切香港脚,针两
穴。
内庭穴(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足阳明)。凡水肿、厥逆、咽喉痛、久疟不食、恶闻人声、口歪、齿龋,针两穴。
行间穴(足大指次指歧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凡白浊、尿难、腹胀、心疼、咳逆、吐血、烦闷、短气、手
足浮肿、四肢厥冷,针两穴。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甲韭叶许三毛中。足厥阴)。凡小肠疝气、小便频数、阳上入腹、阴痛偏大、脐腹肿胀而痛、
尸厥如死、香港脚红肿、妇人血崩,针两穴。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背面穴道证治
属性:(图见前)
大椎穴(第三节颈骨下第一节上间。督脉)。凡劳疾遍身发热、诸疟、针此穴。
身柱穴(大椎穴下三节骨下间。督脉)。凡脊膂强痛、咳吐、螈 、发热,针此穴。
命门穴(十四节骨下间。督脉)。凡腰腹引痛、头疼如破、里急、螈 ,针此穴。
肺俞穴(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传尸骨蒸、肺痿、吐血、咳嗽、气喘,针两穴。
风池穴(耳后陷中,按之引耳内。足少阳)。凡耳聋虚鸣、脱颔、口噤、颊痛、牙疼并肿,针两穴。
膏肓穴(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三寸五分。足太阳)。凡劳伤虚损、肺痿、咯血、咳嗽吐痰、寒热、四肢无力,针两穴。
脾俞穴(十一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诸般黄胆、四肢不收、痹痛、膈疼、泄痢、翻胃、积聚、疾疟,
针两穴。
肾俞穴(十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腰痛如折、便血、出精、阴痛、身热、耳聋、目KT 、膝挛、
足寒,针两穴。
环跳穴(在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
当环跳穴处也)。楗,健,上声。足少阳。凡中风、中痰、半身不遂、腰胯强直、股痛引肋、不得转身,针两穴。
会阳穴(尾尻骨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痔疮、肠 、两肾尖痛、久泻、久痢、阴汗湿痒、脱肛,针两穴。
足三里穴(膝下三寸 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尖到处,股外旁也。足阳明)。凡翻胃、气膈、肠鸣膨胀、 癖、
胸胃畜血、咳嗽稠痰、足痿失屐,针两穴。
<目录>太乙神针
<篇名>太乙神针正面背面穴道诗
属性:看穴先准鼻当中,上入发际三穴 ,神庭(入发)五分上星(入发)倍,(一寸)百会(入发)五寸旋毛宫(三穴俱
督脉)。天突(在)结喉(下)二寸陷(中),三脘(音管,胃上中下)脐上量(平声)以通,上脘五寸中渐减,中四下
二勿朦胧。气海脐下寸余五,关元(即丹田)两股(三寸)足函容,再下又加其一寸,穴称中极当中穷(七穴俱任脉)。
左右两旁共临泣,(足少阳从)目中直上入发五十厘,两客主人(足少阳)耳前骨,开口即空而便知。期门(足厥阴在)
乳下第二肋,疼骨之端试揣之。天枢(足阳明)以脐为则子,两旁二寸各开驰。肩 肩端两骨缝,肘弯有穴视茫微,肘
弯横纹尖尽处。(必须)屈手按胸(乃)见(纹尖之)曲池。曲池之下手三里(三穴俱手阳明,曲池相去)二寸锐肉端头
视(次平声)。正坐垂手两股间,中指尖处风市(上声,足少阳)归。内庭(足阳明)乃在两足指,次三歧骨陷中耳。大
指次指动中间,谓之行间须载记。再若大指去爪(甲如)韭(叶许),从三毛中大敦(二穴俱是厥阴)是。大椎以上(有
二骨为)项二骨,大椎(自项骨算起,大椎当第三)以下(为)脊(骨)第一,第三节下体柱名,十四节下命门(三穴
具督脉)地。风池(足少阳)耳后(寸半)陷中存,按之(则)引耳(内)知的实。肺俞(在两饭匙骨缝中)脾俞肾俞
(三穴俱足太阳)场,脊骨各开二寸切,(言不移,脊骨)第三(椎下)为肺十一脾,十四又将肾俞列。四椎节下号膏肓
(足太阳,)各开三寸五分疆。环跳(音条,足少阳)正在髀枢处,务要侧身眠在床,伸其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可
识其乡。尻骨两边各(开)二寸,问讯穴名曰会阳(阴,足太阳)。膝下三寸外廉畔,足三里(足阳明)与手殊方,掌
按膝头中指(尖)尽(处),诲人认法剧精详。穴道取寸法折衷,男左女右手指中,中指第一第二节,相距即寸于此逢。
按穴治病,针无不愈。方自范毓HT 而后,王大德、沈士元、周雍和诸人皆用之,实予人以易从,切勿以其浅近而

之也。此法及诗,自古今医诗集中录出。刘国光识。
<目录>
<篇名>附雷火针法
属性:治一切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而畏刺者。方用
沉香 木香 乳香 茵陈 羌活 干姜 穿山甲(以上各
三钱) 麝(少许) 祁艾(二两)
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各药末掺上,卷极紧,收用。
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用灯烛烧燃亦可),按穴上,良
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念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念咒曰∶
雷霆官将,火德星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氛,吾
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
此乃孙真人所制,流传至今,颇为灵验。制药时,毋令妇女、鸡、犬见。其方载《针灸大全》。
又按《御纂医家金鉴》,有雷火神针方,药只三味。歌曰∶
雷火神针攻寒湿,附骨疽痛针之宜,丁麝二香共祁艾,燃针痛处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阵内亦有二方,注明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其一于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
玄皮,长一二寸,两头削如鸡子尖,向灯上燃着,随子患处隔纸数层,以针按灸。一则方法药味与太乙神针相同,惟多
白芷一味。盖命名虽异,而治病则有同功焉。
<IXTEL_MMI_EBOOK_2005>8                                                           </PIXTEL_MMI_EBOOK_20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3 10:29 , Processed in 0.0581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