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岁月无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9-7 08:52:03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唯物辩证法、系统论、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系统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相通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扑素的唯物主义及自发的辩证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述阴阳五行学说,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之间的关系如下。
32
发表于 2008-9-7 08:52:41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①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天文、地理、军事、医学、建筑、冶炼等等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适应这些行业及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种能够体现这些行业的共性、能够指导所有行业的理论体系,因此,产生了许多学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活跃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秦、汉王朝封建集权制建立后,儒家与阴阳家合流,五德终始学说成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宗教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直到明清时代。阴阳五行学说把宇宙中的万物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归纳为五类,金、木、水、火、土,并与阴阳相联系,五行之间又有生克制化的关系,找到了宇宙各系统间的共同术语,用以说明宇宙各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取象比类的方法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
奴隶主之间的战争以及狩猎生活过程中,宰杀、切割猎物和被俘的奴隶,古人逐渐积累了脏腑的大小、位置、形状、重量等知识,并由此推测脏腑的功能,再经过以象测脏的过程和医疗实践的验证,这些分散的知识与阴阳五行学说融合,大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内经》中的脏象理论。由于阴阳五行学说使用的取象比类方法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所以,脏象理论中的生克制化关系,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都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
今天的阴阳五行学说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明清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大不一样,今天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尽可能的与封建政治、迷信等糟粕相剥离,并且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意。由此而派生的今天的脏腑生克制化关系、天人相应、身心统一等概念也与其他时期大不一样,已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阴阳五行学说能否再指导中医学的发展,能否指导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其能否存在的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从春秋战国延续至今大约有3000年之久,这个最具稳态的理论能否遗传给新的理论稳态,也许是中西医融合的关键。五行归类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具有生克制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人与自然相统一,心理、社会、生理与形体相统一的观点无不与阴阳五行学说相关联。
33
发表于 2008-9-7 08:53:28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②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存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每一社会都有同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一般的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还原论,机械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程度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其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它是按照社会基本矛盾即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高级形态对低级形态的否定,是扬弃,它把低级形态的有利结构,包括到自身结构中去了,从而使高级形态比低级形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社会吸收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生产力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结构中的积极的有用的成分从而新建了资本主义的稳态结构。由于资本主义是从欧洲的封建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欧洲的封建社会的稳态程度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稳态程度相比,要差的很多。革命先从薄弱的环节发生,所以资本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欧洲。中国封建社会的稳态结构并没有被欧洲的资本主义充分吸收,其中最主要的可能就是阴阳五行学说。科学一般是指自然科学,是与宗教相对立,于16世纪以后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分科的学说。伴随着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没有吸收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系统整体观,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表现在医学方面,近代的西医未能“扬弃”古代的中医,没有吸收中医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中医学,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像西医那样的医学体系。
34
发表于 2008-9-7 08:54:10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③系统科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出现了复杂的系统,传统的分析方法显得不够了,而必须创造新的方法,系统方法应运而生。近代科学是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实验方法、还原论、机械论等,在方法论上统称为分析方法,它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深入研究,把因果链条切割,对原因和结果分别地给予规定。这种方法促进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也就自然的将它应用于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这种分解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研究不能说明生命体的统一性,因而也不能解释生命的本质,因此要求有新的科学方法来克服单纯分析方法的不足。系统科学方法产生于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经过五十年代的发展,到了六七十年代产生了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它对现代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五十年代以后,以原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三大技术推动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同时就在五十年代,医学界有人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到了70年代新医学模式渐趋成熟。新的医学模式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心身统一的整体观不谋而合,都要求把人体放在自然环境中、社会环境中去研究人的生理、心理、机能、形态及其病理变化,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强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心理影响,心理异常能够引起生理、机能、形态的异常。
35
发表于 2008-9-7 08:54:44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④在古代已有系统科学的萌芽,并用于工程技术领域。但是,作为一种科学形态它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系统科学是在古代系统思想的启迪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时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历时性原则。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系统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的性质,不是由某些要素独立决定的,而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性的表现。一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的行为不同于它孤立状态中的行为。无论要了解整体和部分的行为,都必须把上述的三种关系都考虑进去,从系统、要素、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中医的肝(功能集团),喜条达主疏泄,属木、春、风,被肺克,生脾土,主怒,尽管这种取象比类的方法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但是它却符合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或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如何把或然性中的必然性发掘出来,这是我们的任务,只有这样,阴阳五行学说才能发展起来并存在下去。
36
发表于 2008-9-7 08:55:24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⑤现代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没落时期与社会主义同时存在的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学术空前活跃的时期。系统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20世纪中叶出现是理所当然的。一般来讲医学科学是在其它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现代医学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可能发生。
现代医学与西医(近代医学)不同,现代医学是在综合、整体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的方法达到综合整体的目的。现代医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标志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脑科学(多学科对脑功能的研究)以及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等。其共同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的研究方法,而是把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研究的结果,按照不同的层次再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它的功能不对称(结构、形态与功能的不对称,是中医脏象学说的特色),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例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传统西医的神经系统,其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进行认知环境,调节运动,思维意识等活动,传统西医认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是各自独立的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依靠的是异体蛋白质,而不是神经系统,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其功能不仅包括传统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同时接受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传统的功能出现了不对称。同样传统西医无法理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肠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因为在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肺与皮肤、肌肉、骨骼、肠道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与肺无关的肠道以及严重的外伤都会引起肺功能的严重损伤,肺与大肠、皮肤、骨骼、肌肉之间发生了传统西医没有发现的联系。传统西医无意识、自然的的进入现代医学领域,是自然衔接;传统中医在与传统西医的对抗与结合的复杂运动中进入现代医学领域,这就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所以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37
发表于 2008-9-7 09:38:52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中医是科学,科学有基础,基础是什么?是唯物的。

    中医是条无限发展的历史长河,长河有大堤,大堤是什么?大堤唯物的。

    中医只要坚持唯物,反对唯心;坚持科学,反对巫术玄学;坚持理性争鸣,反对人身攻击,就能找到中医自我,找到中医今天的起点和发展方向。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0:05:01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8/09/07 09:38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是科学,科学有基础,基础是什么?是唯物的。
    中医是条无限发展的历史长河,长河有大堤,大堤是什么?大堤唯物的。
    中医只要坚持唯物,反对唯心;坚持科学,反对巫术玄学;坚持理性争鸣,反对人身攻 ...
xyx0535先生
    欢迎参加讨论并发表真知灼见的看法。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8/09/07 08:17am 发表的内容:
在“唯物辩证法看中医”中,关键的是要的把中医看成是何种科学形式。是哲学形式还是具体的科学形式;是对普遍的概括呢,还是对单一具体的显现。对中医认识的最大错误是把中医定位到了哲学形式。或不自觉的陷入到 ...
版主gonmai先生
    言之有理。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0:14:56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看中医

论坛版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认可你第二次发表的文章,希望继续发表真知灼见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5:25 , Processed in 0.0522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