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08-9-28 12:31:34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7 08:07am 发表的内容:
我問袁先生一個簡單的問題
靜脈是不會動的
您的血管神經說如何解釋
還請袁先生
除相罵外
直接回答問題
302
发表于 2008-9-28 12:33:56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这个贴子最后由逸湘在 2008/09/28 00:3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7 08:19am 发表的内容:
我再問袁先生
您的經絡學說能解釋高血壓嗎?
能治高血壓嗎?
還請袁先生直接回答問題
或直接指出您哪篇文章
哪部分談過這問題
303
发表于 2008-9-28 12:35:10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7 08:20am 发表的内容:
我再問袁先生
您的經絡學說
能解釋"內因"嗎?
還請袁先生直接回答問題
或直接指出您哪篇文章
哪部分談過這問題
304
发表于 2008-9-28 12:37:3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7 08:21am 发表的内容:
我再問袁先生
您的經絡學說
能解釋外感嗎?
還請袁先生直接回答問題
或直接指出您哪篇文章
哪部分談過這問題
305
发表于 2008-9-28 12:43:06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這是袁先生的回答
靜脈是不會動的?你以为有静字就不动了吗?那么下肢静脉血怎么会向上回流到心脏的?静脉,特别是较大的静脉都有平滑肌分布,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不断地运动(收缩或舒张),因而也有脉动,特别是逸某还卖弄过的肺静脉却更为显著。这种“简单”问题出错误,不知脸红否?
請陳總版主看看
不知該臉紅的人士誰
306
发表于 2008-9-28 12:52:2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所以,本人为此花了16年的功夫,以上思路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地,完成了一百万字的三部现代针灸学的专著。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狂”一点能行吗?其实哲某也有狂的时候,如开篇就说:“刚从《内经》挖掘出来的------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经络学说必须充实这 些内容,才能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纠正错误,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且,为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历史性的学术资源。”凭一孔之见,敢说现代理论需要陈旧说教来纠正错误?真正是狂了点吧!
諸位看官請看上文
這狂人
本是袁先生自承的
不是我說的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8年09月28日 00:53pm 时添加 -=-=-=-=-
袁先生是引以為傲的
307
发表于 2008-9-28 12:56:02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血管動靜脈都不分之人
卻大談經絡
308
发表于 2008-9-28 12:56:5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肺俞穴都不懂之人
也敢來談經絡
309
发表于 2008-9-28 13:00:1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大家看看
這是袁先生220樓
他所謂比我解釋的好的"氣的解釋"
哲医曾先说:“整个医学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难道连古人用竹莛“导”的东西都说不清是什么,还列为国家能重点科研课题,真是可笑。”
哲某先可笑,怎么对别人的再笑就气急败坏地输不起了呢?
本人的原意是:在血管有交感性神经支配的知识方面,尽管医学很发达,还是十有四、五认识不足;支配血管的交感性神经中还包含了交感性(内脏性)传入纤维的知识,十有八、九是盲点。中西医融合观者正在本坛问这个问题就是一例(本人将另文正面回答,先可参见罗先生的帖子)。不幸的是两任主任也有不知(他们是躯体性神经观点)。资料显示,中医科学院的专家们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擦肩而过” !然而,循《内经》古人“用竹莛导其脉”的思路,本人还“导”出了血管壁上的被众人忽视了的已知结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这完全符合古代医家的思想:“刺营者出血,剌卫者出气”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管在交感性神经的调控下,共同执行着经络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功能。经脉络脉的当今真实面貌已露端倪了。
所以,本人为此花了16年的功夫,以上思路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地,完成了一百万字的三部现代针灸学的专著。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狂”一点能行吗?其实哲某也有狂的时候,如开篇就说:“刚从《内经》挖掘出来的------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经络学说必须充实这 些内容,才能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纠正错误,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且,为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历史性的学术资源。”凭一孔之见,敢说现代理论需要陈旧说教来纠正错误?真正是狂了点吧!
一个人的知识完全可能有缺陷,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这种缺陷造成工作损失没有?若有损失,问责起来可能还要担当相当的行政或工作责任,这还不仅是个可笑的问题!最近发生的明星代言和官员失职,其中也可能有不懂专业的问题,能不负责任?二是对这缺陷愿意改正或弥补否?坚持己见没用,倒打一耙更没用!如果再来点顺我者笑,逆我者暴,恐怕就不好给其指点迷津了。
310
发表于 2008-9-28 13:03:16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各位看官再看看
這是245樓
袁先生所謂對"氣';的解釋
中西医融合观版主问我的下列问题:
“关于交感性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或者自主神经系统,西医学已经描述的非常清楚了,参考书,教科书都有,基本上我都查看过,没有找到四肢血管壁上含有交感神经传入神经,反而有血管壁上仅含有交感神经传出神经,我也请教过脑外科专家,他们也不清楚!
   如果血管壁上含有交感神经传入神经纤维,血管交感神经复合学说基本上成立了!
   您有证据吗?”
袁某现引用文献回答之前有如下认识:医理探源探到现在,个人认为已接近源头了。这个源头就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在经络实质中的破译!这种破译,非常有利于阐释多种经络现象,总结穴位实质,归纳针灸针麻原理,以及中医脉诊,气功,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等。总之,意义非常重大,大到可成为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大到创建高于中医和西医的新医药学体系就有了希望!
未认识到其中奥妙者以为这在夸大其词。通过本坛讨论可知,交感性神经的现成资料非常少,即使在西医里也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如果结合中医丰富的经络知识和独到经验再丰富之,足以填补医学许多空白!请有兴趣者记住袁某的上述蓝图,然而再参阅如下文献资料。欢迎加盟和商讨(将另建专题楼)。
植物性神经
(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http://www.zgxl.net)
(二)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器官除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外,也有感觉神经分布。内脏感觉神经接受内脏的各种刺激,并传入中枢。而中枢则通过内脏运动神经直接调节内脏的活动,也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间接调节其活动。
  1.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
  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舌咽、迷走神经和交感及盆内脏神经等分布到内脏器官和血管。其中枢突一部分随舌咽、迷走神经进入中枢,终于孤束核;而另一部分则随交感神经和盆内脏神经进入脊髓,终于灰质后角。
  内脏感觉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经过一定途径传至背侧丘脑及大脑皮质。但确切的通路尚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在中枢内,内脏感觉纤维借中间神经元与内脏运动神经元联系,以形成内脏反射通路;或与躯体运动神经元联系,以形成内脏躯体反射通路。
  2.内脏感觉的特点
  (1)正常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感觉,较强烈的内脏活动,则能引起感觉,如在饥饿时胃收缩引起饥饿感觉,直肠和膀胱充盈时引起膨胀感觉(便意)等,这些感觉的传入神经,一般认为伴随副交感神经传入中枢。但极强烈的刺激,如心、肾绞痛则认为是伴随交感神经传入中枢的。
  (2)内脏对牵拉、膨胀和痉挛等刺激较敏感,而对切、割等刺激不敏感。
(3)由于内脏感觉传入途径较分散,即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可经几个脊髓节段的脊神经传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几个器官的感觉纤维。因此,内脏的感觉是模糊的,内脏痛往往是弥散而定位不准确的。
另外,罗鸿声先生的综(引?)述也基本正确,可一并参考之:
通常来说自主神 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地—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功是非随意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 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以前多认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只有传出神经纤维,近来研究证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都 含有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一般称为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内脏感觉传入纤维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同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 官的内感受器,中枢突随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入脊髓,终于脊髓灰质后角的神经元。
在人体的内脏器官、血管和腺体内都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即内 感受器分布,按适宜刺激的性质,内感受器可分为化学、机械、温度以及痛觉感受器等多种类型,它们连接内脏传入纤维,后者随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入脊 髓,也具有同样的节段性分布。内感受器接受来自内脏的刺激后转变为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将内脏感觉冲动传到中枢,在中枢内,内脏感觉纤维一方面借中间 神经元与内脏运动神经元联系形成内脏—内脏反射或与躯体运动神经元联系形成内脏—躯体反射,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内脏活动。另一方面则可经过一 定的传导途径,将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内脏感觉。经中枢整合后,中枢可直接通过内脏运动神经或间接通过体液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 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体内重要的内脏话动(如心反射、主动脉反射、赫—布氏反射、排尿反射等等)的反射弧的传入纤维都住副交感神经内;它们属于调节性反射。交感(性)神经的传入纤维虽然很多,但对内脏器官的调节性反射不是主要的,主要传导内脏疼痛及血管壁受刺激后所产生的感觉。
另回中西医融合版主:以上回复的内容只图快速引用,并非专述。我建议您去图书舘查阅专著《血管的神经支配》一书[苏:T.A.格利戈里耶娃(王凤兰等译), 1966]。特别是你有较好的西医基础,再结合有较多内脏属性的经络实质,读后必有收获。例如针感的暧昧感觉,经穴-脏腑相关,循经感传的流动性和慢速 性,阴阳平衡的调节等等,都可能从中得解了。
最后在此附笔者一文供参考和商讨。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七: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上)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112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七: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下)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1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20:50 , Processed in 0.11152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