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茯苓丸,肩周炎神方及其原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8-18 20:12:3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敬佩你的严谨。
32
发表于 2014-8-18 21:55:59 | 只看该作者
奔月 发表于 2014-8-18 15:03
肩周炎不是那么好治的,尤其是病程长的。

三针、一针治好的,是病程短的。
33
发表于 2014-8-18 22:14:26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4-8-18 17:43
回梁、李两位,我不是说芒硝泻下是副作用,我是从病家的角度看:我明明主诉肩抬不起,你开这方给我,我吃了 ...

中医用芒硝,都是为了泻下,所以把泻下当作副作用,一开始就觉得不对。算不算副作用,我前面说的有点轻率了。
副作用的本意是非治疗所需要的作用。指迷茯苓丸里的芒硝,是不是起到治疗作用,需要探讨清楚。

《伤寒论》里的芒硝都是为了泻下热结,而且是热结形成的燥屎。肩周炎显然不存在这个病理,现在讲药物功用,《伤寒论》里的内容还是主要内容,《伤寒论》之外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到肩周炎(应该归于痹症类)的,还得查考一番,咱们可以说“待考”。


22楼光明云先生举得病案里,显然这位医生对芒硝的作用有些不理解,但又不想违背原方,只好少量使用,一般需要泻下热结的时候,是冲服5-6克,能泻四五次。急腹症重者是不是还需大量,我没有用过。这个医案里用3克,即使腹泻也不会太多,估计就一两次。


处方:
      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
此方中,只有姜黄一味(还需是片姜黄,有的地方片姜黄、色姜黄混用)是治痹症的,其他药物包括芒硝,都是在痰饮理论指导下用的,如果真有效,痰饮和痹症的关系,就大有探讨的必要。探讨此方的意义:

1,痰饮与痹症的关系。2,泻下与化痰的关系。(泻下与逐饮的关系基本肯定)。

点评

李医生这是千总的病案, 本来想说姜黄的事来的,因为集中在芒硝上,所以也就不想多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9 05:39
34
发表于 2014-8-19 05:39:3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8-18 22:14
中医用芒硝,都是为了泻下,所以把泻下当作副作用,一开始就觉得不对。算不算副作用,我前面说的有点轻率 ...

李医生这是千总的病案, 本来想说姜黄的事来的,因为集中在芒硝上,所以也就不想多说了。

点评

不管是谁的医案,我发现大部分中医大夫使用成方、效方时都有这种顾虑,我自己用方就这样。一个方子有效了,不敢轻易变动,敢加不敢减。究其原因,还是中药理论的直接指导作用不强,现代药理研究对复方的研究太少,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9 09:40
35
发表于 2014-8-19 09:40:3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8-19 05:39
李医生这是千总的病案, 本来想说姜黄的事来的,因为集中在芒硝上,所以也就不想多说了。

不管是谁的医案,我发现大部分中医大夫使用成方、效方时都有这种顾虑,我自己用方就这样。一个方子有效了,不敢轻易变动,敢加不敢减。究其原因,还是中药理论的直接指导作用不强,现代药理研究对复方的研究太少,复方也太难研究。

比如,生栀子外敷治扭伤,中药理论没有讲,完全凭经验应用。曾经见到同行介绍一个治急性腰扭伤的方子:麻黄 5.0 杏仁 4.0 薏苡仁 5.0 炙甘草 10.0 ,这原方是《金匮要略》里治风湿痹通的,该医生介绍说,自己用来治腰扭伤(还有岔气)效果很好。如果一个处方两种病痛效果都好的话,风寒湿与扭伤之间必然有相同的病机。中医类似需要研究的内容太多了。
36
发表于 2014-8-19 12:30: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中医理论还是有的讲的,只是不太详细。扭伤气血必然淤滞,气有余必生热,从而气血郁热并存。。。。。。

点评

栀子治扭伤,从郁热立论,在得效后可以勉强作为一种解释,但无法指导用药,因为其他清热药是不是有这个作用,谁也不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8:03
37
发表于 2014-8-21 15:12: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8-17 14:46
肩周炎,西医外科(骨科?)讲,重在活动锻炼,把粘连的组织拉开就好了,一般不用药。疼厉害了用止痛药。中 ...

肩周炎,西医外科(骨科?)讲,重在活动锻炼,把粘连的组织拉开就好了,一般不用药。疼厉害了用止痛药。中医有肩三针、肩一针的针法,我见过只在肩部扎一针,一次就治好的例子。痰饮病一般是久病痼疾,和肩周炎联系起来,有些不好理解。

——除了粘连、痉挛,还有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之病理改变。

点评

肩周炎时间长了,可能病理改变也多了。我不太清楚。见过的几例一针扎好的,都是新得病的。治过的病例,也是近期发病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一些常用的治痹通药,如羌独活之类,效果一般都不错,但对久病反复发作的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8:01
38
发表于 2014-8-21 18:01:3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8-21 15:12
肩周炎,西医外科(骨科?)讲,重在活动锻炼,把粘连的组织拉开就好了,一般不用药。疼厉害了用止痛药。 ...

肩周炎时间长了,可能病理改变也多了。我不太清楚。见过的几例一针扎好的,都是新得病的。治过的病例,也是近期发病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一些常用的治痹通药,如羌独活之类,效果一般都不错,但对久病反复发作的效果如何,没有治过。一般这种病吃几剂汤药见效了,病人就不看了,不见效,就找西医骨科或者针灸科看去了。

本帖讲指迷茯苓丸,讲芒硝,讲痰饮,很有探讨必要。希望陈先生继续发表高见。
39
发表于 2014-8-21 18:03:36 | 只看该作者
奔月 发表于 2014-8-19 12:30
其实中医理论还是有的讲的,只是不太详细。扭伤气血必然淤滞,气有余必生热,从而气血郁热并存。。。。。。

栀子治扭伤,从郁热立论,在得效后可以勉强作为一种解释,但无法指导用药,因为其他清热药是不是有这个作用,谁也不知道。
40
发表于 2014-8-21 21:17:57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有些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3:35 , Processed in 0.0611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