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桂枝 [打印本页]

作者: 耕春    时间: 2005-1-20 13:47
标题: [转帖]桂枝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其幼嫩而香气浓郁者,品质较佳。《神农本草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伤寒论》入43方次,《金匮要略》入56方次。
  桂枝主治气上冲。所谓气上冲,是一种患者的自我感觉,其组成有二:1)上冲感。气从少腹上冲胸,病人的咽喉、胸膺部、腹部有突发性的气窒感、胀痛感,甚至呼吸困难、喘促、出冷汗、烦躁乃至晕厥;2)搏动感。自觉心悸,按压后舒适;或病人全身出现搏动感或感觉到明显的脐腹部的跳动感,甚至晕厥。此外,颈动脉的搏动感,也可以看作是气上冲。许多循环系统疾病的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低血压、心律衰竭等,以及消化道疾病等均可以出现气上冲样的症候群。
  桂枝证与出汗相关。《伤寒论》中经常有“发汗后”“发汗过多”等说法,桂枝汤等也用于治疗“汗自出者”(12)“汗出恶风者”(13)“自汗出而不愈者”(5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桂枝证的汗出,一种情况为服用麻黄等发汗药物以后,汗出如洗,并伴有心悸、烦躁不安、乏力等。一为自动出汗,即天气并不热,也未服用发汗药物,但尚微微汗出,而汗出又恶风畏寒,关节疼痛、烦躁不安等。前者,可用桂枝甘草汤,后者则用桂枝汤。由于误用麻黄常导致心悸、汗多厥逆,所以,配伍桂枝以防止汗多亡阳,是仲景的用药原则,如大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
  气上冲与惊恐相关。这种惊恐,多伴有冷汗淋漓、心悸、入夜多梦或多恶梦,男子易出现性梦、早泄等,女子多为梦交、带下淋漓等。仲景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气上冲多还与腹痛相关。腹痛呈阵发性,也伴有多汗、心悸等,患者多消瘦、腹壁薄而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所谓“腹中急痛”(100)。仲景常用桂枝加桂汤或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
  桂枝证的脉象,张仲景没有明确,其类方中因配合的不同,其脉或浮,或沉迟,或浮虚,或结代,或芤动,但不见滑、数、促、疾等脉。所以,推断桂枝证的脉象以虚缓为多见。所谓虚,指脉无力;所谓缓,指但脉不数,有时相反较慢。
  桂枝证的舌象,张仲景未提及,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桂枝证多见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笔者称之为“桂枝舌”。如舌红而坚老者,或舌苔厚腻焦黄者,或舌质红绛无苔者,则桂枝一般不宜使用。
使用桂枝,配伍极为关键。桂枝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但配伍不同,主治也不同。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同样是治疗自汗,桂枝汤治脉弱自汗,桂枝加附子汤治身痛自汗,桂枝加黄芪汤治身肿自汗。同样是治疗疼痛,桂枝附子甘草是汗出恶寒骨节痛,桂枝芍药黄芪是汗出身肿不仁痛,桂枝芍药甘草饴糖是虚劳里急腹中痛。再有,桂枝甘草配麻黄,则无大汗亡阳之忧,桂枝甘草配柴胡,则有发汗透邪之功。桂枝大黄桃仁活血,用于少腹急结、月经不利者,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理虚,用于虚羸短气、脉结欲绝者。
  仲景使用桂枝有三个剂量段,大剂量(5两)治疗心悸动、奔豚气等;中等剂量(3—4两)治疗腹痛或身体痛;小剂量(2两)多配伍麻黄治疗身体痛、无汗而喘等。所以,桂枝用于心脏病,必须量大,可用12-15克,甚至达30克。

●常用配方
1 桂枝10克 芍药10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10枚 (《伤寒论》桂枝汤)
  应用:以心悸动、腹痛、自汗出、消瘦、脉弱诸证为特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出汗异常、虚人感冒、过劳等应用较多。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对于饥寒过劳久病导致的体质下降有效。服用桂枝汤宜温服,服后宜喝热粥,并避风盖被,以取微汗。
适用桂枝汤的患者大多体质柔弱、体型消瘦者为多,肤白而缺乏红光,湿润而憔悴,腹部平,腹肌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如同纸糊灯笼状。其人脉浮易得,脉缓或有结代。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其人常常易于惊恐、动悸、失眠、多梦,易于出汗、自觉发热而又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表现为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有脱发、昏眩、失血、咳喘等。这种体质与《金匮要略》“失精家”相似。本人称为“桂枝(汤)体质”。
2 桂枝10克 芍药12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12枚 附子10克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恶寒、身痛者。虚人感冒、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可以使用。也有人根据原文“发汗遂漏不止”,而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清涕滂沱。
3 桂枝10克 芍药10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12枚 龙骨20克 牡蛎20克 (《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胸腹动悸、脉芤动者。性神经衰弱、佝偻病、贫血、心脏病、肺气肿、消化道溃疡等见体型柔弱、自汗盗汗、胸腹动悸者,此方取效甚速。脉象大而无力,是识证着眼点。
●附录: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主治与桂枝大体相同,临床多用于脐腹冷痛。药材以皮细肉厚,段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有学者认为仲景方中的桂枝就是肉桂。


作者: NewyorkBJ    时间: 2005-1-21 01:31
标题: [转帖]桂枝
桂 枝 汤 类 方   Gui zhi tang Family
(1)桂 枝 汤 Gui zhi tang
(2)桂 枝 加 葛 根 汤 Gui zhi jia ge gen tang  
(3)桂 枝 加 厚 朴 杏 子 汤 Gui zhi jia hou po xing zi tang
(4)桂 枝 加 附 子 汤  Gui zhi jia fu zi tang
(5)桂 枝 新 加 汤 Gui zhi xin jia tang
(6)桂 枝 加 桂 汤  Gui zhi jia gui tang
(7)桂 枝 加 芍 药 汤 Gui zhi jia shao yao tang
(8)桂 枝 加 大 黄 汤 Gui zhi jia da huang tang
(9)桂 麻 各 半 汤 Gui zhi ma huang ge ban tang
(10)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Gui zhi er yue bi yi tang
(11)桂 枝 二 麻 黄 一 汤 Gui zhi er ma huang yi tang
(12)桂 枝 甘 草 汤  Gui zhi gan cao tang
(13)桂 枝 甘 草 龙 骨 牡 蛎 汤  Gui zhi gan cao long gu mu li tang
(14)桂 枝 去 芍 药 汤 Gui zhi qu shao yao tang
(15)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附 子 汤 Gui zhi qu shao yao jia fu zi tang
(16)桂 枝 去 芍 药 加 蜀 漆 牡 蛎 龙 骨 救 逆 汤  
                                   Gui zhi qu shao yao jia shu qi mu li jiu ni tang
(17)小 建 中 汤  Xiao jian zhong tang
(18)桂 枝 附 子 汤  Gui zhi fu zi tang
(19)柴 胡 桂 枝 汤 Chai hu gui zhi tang  
(20)当 归 四 逆 汤  Dang gui si ni tang
(21)当 归 四 逆 加 吴 茱 芋 生 姜 汤  Dang gui si ni jia wu zhu yu shang jiang tang
(22)乌 头 桂 枝 汤 Wu tou gui zhi tang
(23)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Huang qi gui zhi wu tang
(24)桂 枝 芍 药 知 母 汤 Gui zhi shao yao zhi mu tang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